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吹动帆,带驱动船就是动力。人拉车,人带给车的也是动力。马拉车,水带动水车这一切都叫动力。”
姚思廉看了看别的重臣,众人纷纷点头之后姚思廉说道:“请继续。”
“机器提供动力,一切需要动力的都可以。例如,之前纱坊用的是水车,冬天水小纱坊会增加畜力带动转盘,而此机器眼下分为数种不同的大小,一型相当于二十匹马力量,体积小,重量轻。”
看来这东西还分了多种不同的,众位臣子来了兴趣。
李德謇快速的画了一副古怪无比的图。
“这是柳驸马设计,眼下已经有一架成品,问题诸多,需要改进之处多达上百处。各种零件需要调整的也有上百处。此物名为铁牛,柳驸马要求一年内必须能够保证使用,两年内完成量产。”
“铁牛有何用?”李世民也被勾起了好奇心。
李德謇转身微微欠身:“圣人,柳驸马在华山一带建立了数千顷,连成一片的巨大的农场区。二人一牛,每天能耕种四亩地就已经是极限,借用柳驸马的话讲,若是耕种五亩,人没有累死牛也累死了。”
李世民与众臣都笑了,大唐的高官们多少也是懂农的。
事实上,一天三亩就已经是很高的工作效率。
“铁牛,每天吃多少石炭不重要,重要的是,经测算一型二十匹马力铁牛,每天能耕的田是二人一牛的五十倍左右。但不能耕种小块地,需要连在一起的平原大面积田地才可以。”
“眼下,鬼工谷调集两位鬼工,十六位巧匠。以及六位农师,四名饱学之士。查证了许多古籍,希望在一年内制造出配合铁牛使用的耧车。”
耧车,这东西早在东汉就有。
其中六人二牛六脚耧,达到过一日可播种二十五亩的记录。
在场的臣子,特别是文臣,谁若是没听说过这个,基本上可以免官了。
所以李德謇没有再解释耧车,只说道:“依柳驸马的设计,一架铁牛要可以同时作到深犁、下底肥,播种一次完成。一型铁牛每天至少可以完成二百亩的工作量,二型六十匹马力铁牛要达到千亩的量。”
很强大。
连李世民都有所动容。
李德謇继续说道:“柳驸马吩咐,今年一年内必须让一型铁牛定型,可以开始正式的生产。明天开春的时候,春耕之时要准备四架成型的一型铁牛。明年一年,要制造三十架铁牛,以为洛阳百万亩耕地所用。”
洛阳百万亩大粮仓计划,眼下大唐还没有正式立项。
差就在差人力上。
洛阳那边打仗死人太多,而且是大平原地带,地广人稀,眼下无数的田地都是荒芜的。
“臣,支持洛阳大粮仓计划。”户部、工部同时表示支持。
若真的可以一天一百亩,那么洛阳那些因为人少而荒芜的良田就可以再次利用起来。
李德謇又说道:“铁牛一型,还分为铁牛一型甲、与铁牛一型乙、铁牛一型丙三个分类,甲是耕田使用,乙可以作为挖水渠使用,丙则可以推动土石方。”
“我们在华原试过,虽然只挖了不足一里铁牛就出了故障,但设计方向没有错。每次可以挖下半尺,或人力将土铲开,也可用铁牛一型丙将土推到一旁。挖一条一里长,宽一丈,深四尺的水渠,只需要十日就可挖成。接下来派人修堤就是了。”
强大,太强大了。
李世民脑袋里只想了一件事,他那位表叔若是有这机器,估计要修的就不是四千里运河,而是万里运河。
不过李德謇只字都没提蒸汽机三个字,只说那机器。
李世民明白,蒸汽机估计会暴露这机器的核心技术,所以他也在思考有一个什么样的命名比较好。
李德謇快速的擦去黑板上的字迹。
铁牛二型,三型之类他不准备说,那是几年内根本没办法作到的事情。
达到铁牛三型,并且熟练之后,才有可能制造真正的火车。
眼下,火车可以有,铁牛一型也能拉得动,但拉一两节车厢,而且慢吞吞的根本就没有意义。所以李德謇也不会提半句火车。
李德謇又画了一副图:“这个更加的笨重,但制作起来比铁牛容易。铁牛因为要考虑到体积,重量,而且还要结实,所以难度非常大。这个不在乎。”
“这是放置在地上的,五十匹马力的型铁驴。”
因为工坊的畜力用的多是驴,所以李德謇就叫这东西铁驴。
“一架一型铁驴,可以带动一百架以上十六轴纱机,正在改进传动部分,预计明年这个时候,可以带两百架纱机一起工作。”
“好,好一个铁驴。”工部姚思廉大呼叫好。
要知道眼下大唐已经达到了一个小小的瓶颈,那就是纺纱的数量满足不了织布业,而布的需求量是武德七年的四十倍。
这还不算需要卖到倭岛、扶南等地的布料。
蒸汽机在历史上最早发明的时候,就是给纺织业使用的。笨重,傻大,但技术含量远低于火车用蒸汽机。
比起柳木的履带式轻型蒸汽拖拉机,技术含量低了不知道多少倍。
柳木的履带式蒸汽拖拉机,就是铁牛。眼下根本就没有一架能够连续耕种一天,基本上大半天就会出问题,各种各样的小问题,鬼工谷一边是兴奋,一边的愁,愁的连李德謇这样的年轻人,都有白头发了。
李德謇又画了第三副图。
“这是船用火鱼,也是傻大笨的普通货。真正的精制上等火鱼,应该是装在船上之后,并不会占据船的多大空间,运行稳定。”
第0725节 柳木跑了()
李世民可是看过那船,船上有差不多六分之一的空间被机器占着,再加上操作间、储煤、存水等等,一条船有三分之一都被蒸汽机占据。
按柳木的设计,蒸汽机最多占船的十分之一甚至是更少。
所以这船除了让柳木当玩具之外,就只能当拖船了。
其余的空间全部用来装煤与船工的休息居住区,足够一次性从扬州到长安。柳木眼下需要在沿路加数次煤才能够到扬州,煤仓太少。
在长安,大唐的官员们足足花了五天时间学习这才搞清,蒸汽机能为大唐带来什么。
至于名称,蒸汽机这个名字是绝密。
李世民的书房,只有九大重臣有资格参加这最高级别的会议。
九大重臣,自然是尚书省左右仆射、六部尚书、秦琼。秦琼现在的身份可以理解为大唐最高安全司的最高负责人。
萧瑀提议:“圣人,最高议事会,臣以为将九人扩大到十三人更好。”
“看来你们已经有议案了?”李世民问道。
房玄龄拿出一份正式的公文送到李世民面前后说道:
“圣人,臣等以为另外增加了四个人,分别是即将从户部单独分离出来的,又提高到了比六部低半级的司农寺,即将从工部分离出来的道运寺,即将从礼部分离出来的弘文寺,以及从兵部、神策卫、禁军抽调,补充闻月阁力量后,新的羽林卫。”
“人选呢?”李世民又问了。
房玄龄表示那文件上全有。
李世民翻到后面,看到司农寺由窦静为主官,从三品,直接对尚书省负责。
然后道运寺,主管河道与道路的建设,推荐人选是温彦博。这是温氏三杰中最小的一人,也是才华最高的一人。
接下来,弘文寺的推荐人选是苏世长。
虽然虞世南更有名声,但虞世南才华超人,管理能力不足。所以苏世长是最合适的人选。
“这最后一人,没有定?”李世民看到羽林卫空着。
“圣人,臣推荐李张氏初尘!”崔君肃报上了张初尘的名字。
在大唐,女子为官,真正有官职之后会有一个对外的名字,这与嫁人时用的闺名不同。可张初尘绿林出身,这个名字天下皆知,所以她报上来的就是这个名字。
至于她有没有只让李靖知道的名字,谁也不会去打听。
“臣附议。”
而这第一任羽林卫的长官,有四位官员都参与附议,由张初尘担任。
这下反而让李世民纠结了。
因为李靖是元帅级的武官,他的夫人再作为情报最高主官,而且还是一个女子,这件事情李世民怕百官不服。
“这个,夫妇二人都手握重权,朕并非不信任,只是百官如何看。那还在组建之中的谏阁,他们会怎么看?”
李世民很纠结。
秦琼给了一个建议。
“圣人,臣以为选一个宗室为主官,然后张初尘作为第一副官。”
然后,房玄龄立即开口提议:“臣认为李道宗是宗室。能力不凡,而且也能服众。臣推荐李道宗。”
秦琼感觉自己很为难,有点后悔刚才的提议了。
秦琼立即说道:“臣以为……”
李世民打断了秦琼:“叔宝不用以为了,你无非就是担心李道宗和你的关系,可想一想,李道宗还是朕的弟弟呢。就他了,等这次西征之事他回归之时,就正式任命吧。”
“圣人英明。”
萧瑀这时又说道:“臣还有一个提议,把长孙国舅调回来。”
“不调,柳木是一个懒散性子,战略出众战术可笑,倭岛这三年关系到我大唐未来百年大计,无忌必须给朕盯死倭岛,甚至于朕还要再挑选几位能力出众之人前往辅佐,倭岛之事不容有失。”
李世民比这里所有人都知道的多。
小倭子干过什么,柳木给李世民数了一个很可怕数字,那就是倭人从大唐学到本事之后,在李世民还没死之时就已经开始与大唐开战,从那一天开始,小倭子与中华打了一千多年的战争,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时刻不忘记入侵中原。
李世民要为后世作点事,他现在不仅仅支持构想的灭族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