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个时辰后,柳木起身:“我还有些公务,苏我领主与山井家老慢用。”柳木起身的时候将一枚红珍珠放在桌上后对苏我芽子说道:“你翻译的不错,这是赏赐你的。”
柳木前脚离开,苏我凌的耳光就扇在苏我芽子脸上,然后抢走了那枚红珍珠。
这可不是普通的珍珠,只有下龙湾那一带有出产。
而且这一枚虽然不大,但却是颜色很正的血珠,还是走盘珠。
苏我芽子被打,一言不发的伏在地上,任由苏我凌拿走那枚血珠。苏我山井一脸讨好的将柳木赏赐给他的那盒金色珍珠双手捧给了苏我凌。
苏我凌很是满意的将这盒珍珠收了起来。
另一处院落,柳木刚进屋李道彦就笑问:“感觉如何?”
“找一头猪也比他强,什么都不懂,能回答上来的一些听起来也象是死记硬背的,而且错误百出。福冈那边长孙狐狸不会没有安排吧,靠这头猪会毁了我的计划的。”柳木连猪这个词都用上了,已经很是不满。
李道彦大笑:“安心,那里的一切都井然有序。别小看咱们的左副司使,他曾经出使过倭岛,也认识不少倭人贵族。长孙狐……国舅出计划他来行动,已经暗中拉笼了不少人,这些人管好福冈,还把手伸的很长了。”
柳木坐了下来:“安排人给我弄点吃的,刚才一口都没吃。我家公主呢?”
“公主殿下去了丝站,各村已经陆续收丝,离这里近的村子直接送过来,其余的先送到城中,然后再开始往这里运。不过,真皇丝你不用想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见到一筐最高等级的生丝。”
“很差?”
李道彦摇了摇头:“根据老丝农他们讲,这不算差。蚕也要讲水土,到这里一代又一代会根据这里的水土产生些变化,他们尝试在暖房之中,但效果不好而且成本增加巨大。”
柳木急急的问道:“到底是什么等级的丝。”
“多为三等,约有一成达到二等丝,四等丝不超过两成半。或许会有一等丝,你也别指望总量会超过一百斤。丝农们很看好明年,这地方倒还真的很适合桑树生长,比起江南的蚕纸初到北方,要好数倍。”
李道彦的任务是防务,这些生丝与经济上的事情有熊本别驾去负责,他只需要知道数据就足够了。
柳木也没打算再多问,相信独孤兰若带人亲自去看过之后,很快就会有一个中肯的答案。
丝好不好,很重要。
柳木不知道的是,就为了倭岛的丝,熊本城外靠近码头有一处收货的大仓。
独孤兰若亲自过去是因为倭岛的生丝关系到大唐未来的丝绸原料供求。各家跟着到倭岛的出都去了收货大仓。
收的不是丝,准确说是蚕。
各村在往城中运之前就已经作过初步的测分,将不同品级的蚕子放不同的筐内。
萧灵儿拿起一只蚕来仔细的打量着,虽然是富家千金,但是对于这个影响家族生计的基本上农业产品她是相当的了解。
“今年什么价?”有人已经在打听。
熊本城有位专门管蚕丝的官员,手下有四十多位很有水平的部下,对桑、蚕、茧、丝都可以说是专业人士。
独孤兰若也在问:“今年什么价?”
价还没有定下来,这个价是根据去年年底的生丝订单量,今春蚕的成色,收成等等有意个小幅度的价格浮动。
让独孤兰若等了足有一个时辰的时间,这里已经有数千筐蚕茧送进了仓库里之后,才有一个价格报到独孤兰若处。
“公主殿下,今年春蚕二等品预计为每斤三十七文四角三分。”
“好!就照这个价位公示。”
大唐因为柳木才有了角分这个概念,用的是钢钱、铁锡合金的钱币。
最小的一分只有指甲盖大小,小的地方没有,整个大唐也只有六个大城市内有这样的钢钱流通,若想整个大唐流通估计还需要十年时间。
很快,这个价格就报到了城中柳木处。
“三十八文。”柳木重复着这个数字。
李道彦却强调了一句:“是三十七文四角三分,这点差别不算小,一张蚕纸少说也是七十斤蚕,这数量堆积起来很惊人。”
柳木笑了笑没接话。
柳木刚才重复三十八文是因为他记得后世的现代,蚕茧的收购价格差不多也是这个价。不过却是以公斤计算,以元来结算。
大唐的一文钱在购买力上至少是后世的五倍,至少。
也就是说,大唐的蚕茧价格已经是后世的十倍。
不过,这边亩产、人工等远不如后世,所有的一切都要靠人力。为了保证桑树的质量,肥料什么的都不足的情况下,只能稀种。
码头上,笑声连成的片。
从大唐过来的贵族们在笑,这样的价格很合适,江南的生丝因为各种原因,价格早就超过了四十五文,有些已经达到五十文。
第0779节 预购?()
倭筑紫岛上的唐人官员们在笑,他们辛苦努力终于见到成绩了。想来这次的成绩很快就会送到长安去,长安城会有奖励送到倭岛。
各村头来送货的村长以及村内重要的人当然开心了。
巨大的收成,代表富足的生活。
很快,熊本城管生丝的官员在正式的价格表上用印,作为鉴证人,独孤兰若用了印,几位世家族老也用了印,代表着他们鉴证并且承认这份价格表生效。
“装船”码头上一声高呼,码头工人飞奔着开始从仓库之中将一包又一包的蚕茧开始往推车上装,然后往船上装。江南有无数的丝坊都在等着这批生丝,生丝到货之时,就是江南新建的许多丝坊全力开工之时。
在一包又一包的生丝装船的时候,突然又有人一声高喊:“开仓,领赏了”
熊本的大仓库里早就堆满了从大唐运来的无数物资。
筑紫岛的各村子对于钱币并不怎么热,钱币在他们眼中属于堆在家里感觉值钱,事实上没什么用的东西。
各村子除了村公款、村长家以外,就是普通的唐人村民都不太需要钱币。
钱币对于货款的总量连一成都没占到。
大量的食物、布匹、日用品等等,明码标价,说是用钱币来买,各村却都是以货款的数字来换。
这时,柳木来到了大仓前,李道彦与柳木同行。
“两个事,头一个在筑紫岛各村,挑选最优秀的十个村子,加一份赏。而后在这优秀的十个村子当中,可推荐一户提干,成为新的村长,此事,十天内我要见到人。”
李道彦在旁边喊道:“都听清了没有,听清了之后就抓紧去办。”
这就是大官的好处,他们只负责说想要什么,紧接着就会有许多人去办这件事。
说完这件事,柳木来到贵族们休息的区域,从大唐过来的贵族可以说基本上可以代表大唐贵族群体的七成。
“各位,听说江南西道的生丝出现了些小问题。”
这个消息柳木也是刚刚知道,从李道彦这里听说了,李道彦作为熊本大总管,他除了要保护这里的安全,更在意筑紫岛的生丝是不是能够挣到钱,所以安排有人时刻盯着江南一带的生丝市场。
谢家谢严,倒不回避这个话题:“蚕这小东西,天气太热了不吐丝,可突然又寒了没等吐丝,或是吐了几口就僵了,这产量影响的很大。”
“道理没错,但江南西道产量下降却与这个关系不大,这话不能只讲一面。”当下有人站出来反对:“丝坊采购的多,许多地方随意增加蚕房,蚕房建的不好,保暖通风这些都不是真正的蚕房。”
柳木笑问:“人祸?”
谢严也点了点头:“是人祸,这次襄州一带损失尤为严重。最让人无奈的是,桑叶不够就用老叶,烂叶代替。为取叶而折桑无度,这桑树伤了,叶子肯定不会多,这怕是秋天都会受到影响。襄州尹已经被问罪,近四十位官员待罪待查。”
“蠢官害人。”
“那官是谁家的子弟”
一众贵族怒气冲冲的骂着,这事虽然是百姓受损,各族内心也不好受,大唐人的贵族还不是冷血的吸血鬼,他们与百姓、佃农是共存关系。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联系。
柳木打断了这个话题:“各位叔伯、爷爷。”
柳木要提的不是这个事,而是另一件事情:“刚才我和李大总管商量过,筑紫岛这边蚕茧的成本已经可以计算出来。所以我有了一个小小的想法。”
“别说想法,直接说决定吧。”崔源代表其他人表达。
“好,那就说决定。我代表总舶司,准备开始卖夏天的蚕茧了。”
看着柳木一脸的笑意,众贵族们很不解。如果换个人这会说这个话,估计已经唾到脸上,这春蚕还在收,你就要卖夏天的蚕,那么蚕茧在那里?
在大唐,北方一年蚕收两季,江南可以达到三季。
倭岛这边,有位老蚕农提议尝试四季,就是从春蚕、夏蚕、秋蚕增加一季晚秋。变成早秋与晚秋两季,这里的气候可以增加这一季。
但增加这一季,需要的不是蚕纸,而是桑树,原本都认为倭筑紫岛是一年收两季蚕,眼下变成四季,那么需要成倍增加的桑树。
增加桑树,就需要大量的资金。
柳木又说道:“夏蚕,每斤三十一文钱,现在交钱到时候只管过来拉蚕茧。而且契约允许转让。”
“这如何一个转让的法子?”
众贵族们搞不清柳木想干什么。
柳木很直接的说道:“实话说,熊本城没钱了,要扩种要发展靠着卖生丝挣的钱肯定是不够的,从东港舶司调钱过来也不方便,眼下东港舶司的钱要用于支援千岛之国以及泉州转运司的建设,总舶司要用钱的地方更多。”
“你,继续。”
“好,既然各位长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