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现在形势对他又严峻起来,李定国被俘襄阳失守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大太监卢九得和京营名将黄得功的人马已经到达了岳州府,就是后世的岳阳市一带。
虽然傅宗龙和杨文岳人马撤回了河南,朱大典、虎大卫、袁枢的人马也都回了河南,但是现在郑崇俭丁启睿带着左良玉,贺人龙的人马已经到了巴中,另外对张献忠来说,他们又多了一个劲敌,就是四川石柱的忠贞侯秦良玉,带着3000名白杆兵也加入进来。
一个左良玉,一个贺人龙,已经够他头疼了,现在又来了个秦良玉,别看这是个女将,这个老女将,因为他现在已经年过花甲了。但是别看是这样,马家军的威名还在,提起白杆兵,清鞑子都闻风丧胆,张献忠更是忌惮几分。
这三路大军加在一起也是好几万,威胁到宜昌,只是个时间问题。前边重兵堵截,后边重兵围攻,再加上林毅从侧翼打过来,这边是长江,如果这样下去,他们三面受敌,一面是天堑长江,会陷入可怕的困境。
现在张献忠觉得马回回有先见之明,因为马回回和李自成兵合一处在河南折腾的挺凶,已经打开了局面,兵力很快发展到好几万,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
他张献忠听了潘独熬,这个潘独熬就是个狗头军师,但是现在他也没有杀潘独熬,现在就想保住现有的地盘,步子不敢再往前迈了。要是真的不承成了,必须得从宜昌那边退回天府之国的四川。
正在这时,林毅的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接连取下了松滋,当阳和承天府,杀到了荆州城下,把宜昌和荆州隔开,这就等于把张献忠的势力范围硬生生的腰断两节。
张献忠就更坐不住了。孙可望仍然一脸的满不在乎,“干爹勿忧,姓林的来了,孩儿与他决一死战,我们城中还有8万大军,姓林的最多三四万人马,我倒要看看,他如何取我们的荆州!”
张献忠摇头道:“千万不可轻敌,给我记住,坚守荆州,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出战。自成和马回回在河南闹将起来了,这是好事,我们先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养精蓄锐,让他们在河南先闹吧,他们闹得越大,我们这边就越好办,等待时机。”
“王爷高见。”潘独熬,徐以显,孙可望,白文选纷纷点头赞成。
这一天有人来报,林毅兵临城下,要求张献忠城头答话。
第260章 要钱不要命()
阳光明媚,江水滔滔。
荆州城西门。张献忠带着两个干儿子孙可望和艾能奇、还有他的智囊潘独熬、徐以显,大将刘进忠、白文选、马维兴等一般文武出现在西门城楼。
西门外,护城河畔,兵如兵山,将如将海,全都是大明的军队,刀枪剑戟,在明媚的阳光下晃人的双眼,又好像是钢铁的森林。
高高飘扬的各色旗帜,迎风舒展,猎猎作响。其中主帅大旗的“太子太师平贼将军密云总兵”的字样格外显眼。
主帅大旗下一批黄骠马,马上坐的正是林毅。
林毅头戴银白色的头盔,一身银白色的铠甲,外罩红战袍,腰悬单刀,背后背着弓箭,坐下黄骠马,鸟之环得胜钩上挂着青龙偃月。
这一身打扮在明媚的阳光下,像个银娃娃一般。
张献忠立在城头,目光已经锁定了黄骠马上英姿勃发,威风凛凛的林毅。
张献忠是第一次看见林毅,他没想到如此威名赫赫林太师、林大将军、林总兵竟然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小伙子,跟他军中最漂亮的李定国也不相上下。
林毅战神一般的崛起经历,现在他们也知道了,从一个大头兵短短的几年,成为封疆大吏,朝堂大员,这简直太传奇了!
此时的林毅也看到了城楼上垛口处的张献忠,经过手下降将的指点,林毅也把目光锁定了这个明末的传奇人物。
张献忠生得身材魁梧,头顶金盔,身披金锁连环甲,外罩绿色的战袍,腰悬宝剑,往脸上看一张大脸,浓眉大眼,面黄有须,看年纪也就是40岁上下,威风凛凛,相貌堂堂。
林毅看过之后,心中点头,果然相貌不俗。自称八大王,与李自成齐名,还当了几天的割据皇帝的张献忠原来长得这个样子,跟后世影视剧中那些编导们挑选的演员形象,简直是天壤之别。
这个时候林毅一摆手,整齐的军兵哗一下,往后边闪开一条道路,从后面来过来一辆囚车。
林毅对上面喊道:“张献忠,你可识得此人?”
张献忠早就看见了,囚车上面坐的一个人披头散发,等他抬起头来往上面看的时候,张献忠大吃一惊,囚车里装的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干儿子李定国。
虽然是干父子,但是张献忠至今没有生出儿子来,另外他的四个干儿子一个比一个为他抓脸,个个骁勇善战,哪个都能独当一面,张献忠把四个刚儿子当成亲儿子,也当成他自己的左膀右臂。
这几年他之所以能够突破官军的重重包围,四个干儿子功不可没,特别是在四川期间的战斗,他与官军双方互有胜负,可以说是险象环生。若非他这四个儿子浴血奋战,舍命相随,他张献忠纵然有八条命,现在也去见阎王爷了。
这四个儿子当中论才干,论功德,论地位,当然有个排名。老大就是孙可望老二就是李定国,老三就是刘文秀,老四就是艾能奇。
大西政权建立以后,也就是张献忠在四川称帝之后,这四个干儿子全部都封王了,人称四将军。
特别是李定国,人长得又漂亮,又孝顺又能干,除了孙可望,张献忠最喜欢最看重的就是他了。因此虽非亲生,胜似亲生。
现在李定国成了车中囚徒,他们父子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见上一面,谁都没有想到。
张献忠还认为李定国早已经被官军杀害了,或者送到京师大卸八块了。被关了一个多的李定国也没有想到,林毅能够安排他们父子俩在这里见上一面。
一个城上,一个城下,可以说近在咫尺,也可以说是远隔天涯。张献忠一看李定国短短的这些天不见,完全变样儿了。
曾几何时李定国人称小尉迟,胯下马掌中戟,一马三武器,万马军中,取敌首级如探囊取物。可是现在成了阶下囚徒,不过虽然有些狼狈,但是好像身上也没受什么伤,脸上也没怎么瘦,可能是姓林的没怎么折磨他吧?能遇到林毅这样的他,李定国也算是遇到了好人。如果是换成别官军,李定国不是被砍了脑袋,就是被押送到京师情伤去了,别说不能见,此时就是见到也是伤痕累累,在浑身上下却看不到任何一点伤症,说到官兵手里,这也算是一个奇迹了。
父子俩此时都有些激动,如果不相见还好,见面的生死离别,更会催人泪下。
李定国咬紧牙关,强力的努力着控自己,眼泪在眼圈才没有掉下来,张献忠鼻子也有些发酸,眼圈有些发红。父子俩胸口起伏,千言万语一句也说不出来了。
孙可望、艾能奇,此时也有些激动和悲痛,毕竟他们兄弟一场,并肩战斗,出生入死,同仇敌忾,如今的下一秒,看着李定国估计就要掉脑袋了,他们二人的心口也是一起一伏的。
“姓林的,你要是把我兄弟李定国杀了,我誓言将你碎尸万段!”孙可望作为大哥,禁不住对城下的林毅大喊。
早已经观察了半天的林毅一笑,觉得他们的反应比较强烈,看来今天有戏。
林毅把李定国拉出来,当然有自己的目的,可不是平白无故让他们动情叙旧的。
“你小子就是孙可望吧,谁将谁碎尸万段还不一定呢,不过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今天本太师没打算杀他,让张献忠给答话,你这小辈没那个资格!”
林毅现在也知道,此人就是孙可望了,长得面庞微黑,面带奸诈,让人一看就不是什么好玩意儿的貌相,联系到他的后半生,以及他的后果,林毅现在觉得人跟名还算对上了。
历史上张献忠死后,大西政权岌岌可危。政权就落到了孙可望和李定国手里。但两个人政见不合,孙可望主张逃亡海外,李定国主张联明抗清,为张献忠报仇。
就这样两个人分道扬镳了,如果单是这样,他孙可望也算是个人物,兄弟不和,父子反目的多了,但是孙可望后来竟然投降了满清鞑子,当了可耻的汉奸,反过头来跟李定国等人为仇作对,帮着满清鞑子奴役和杀害汉人同胞,那就落下了千古骂名,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架上,永远也下不来了。
对于这段历史,林毅心里当然清楚,因此他知道这个孙可望之后,就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他,因此一看他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也可能是心态的问题吧,林毅现在让他直接闭嘴。
张献忠听林毅这样说,觉得事情还有门,不杀李定国,说的也对,要杀早就杀了,根本等不到现在,但这是要谈条件吗?天上肯定不会掉馅饼,姓林的也绝不会无条件的把小玉儿给放了,不管提什么条件,只要能接受,能换回小玉儿比什么都强,想到这里,张献忠赶紧把胸脯一挺,对着城下的林毅道:“我张敬轩在此!”
林毅一摆手,有人把李定国给推下去了,让他在现场有些话说着不方便。
“张献忠,本太师有几句话,可愿听否?”林毅说这话的时候,就差没有捋着胡子了。
“林大人,有话请讲当面,张某洗耳恭听。”张献忠也是客客气气的。
“那好,本太师打算放了李定国,你可愿意?”
张献忠听了这话,自然是又吃惊又高兴,但是知道肯定有下文,“林大人,张某愿闻其详,说说你的条件吧。”
林毅笑道:“不愧是八大王,脑子真好使,一说话就知道本太师是用意在何处。本太师看李定国够个人物,打算放他一马,但是我林毅亏本的买卖从来不做。不知道你听说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