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好好,难得你这么有心,”林毅说着对小颖和哲哲道,“你们都学学,尤其是你呀。”
“林大哥别这么说嘛,不就是女红吗,我一定会学好的。”小颖撅起了小嘴儿,对苏沫尔道,“你竟然管我叫姐姐,你比我大七八岁呢!”
苏茉儿赶紧对小颖万福,“在奴婢的眼中,主子再年轻也是姐姐。”
林毅高兴,“苏姑娘真会说话,来呀赏!”
林毅话音刚落小颖的贴身丫鬟拿了对块鸳鸯翡翠手镯递给了苏茉儿,苏沫儿想推辞。
“苏姑娘就拿着吧,这是大人赏你的。”
“谢大人恩赐。”
“苏姑娘,你这一身本事也不能太委屈你了,女营也需要你这样的人,从今日开始,擢升你为女营副统领,负责训练女营的步下功夫,骑马射箭的功夫由哲哲来负责,颖儿负责训练他们火枪,等到桂英来了,负责训练他们排兵布阵,攻杀战守,斗隐埋伏,本监国要把女营打造成一支特种尖兵。”
“诺。”几个女人全都飘飘万福,诺然领命。
第385章 江阴三公()
灯光下,苏沫儿正在做女红。纤云弄巧,飞针传线,如行云流水,看得旁边的女营侍女们眼睛瞪得贼大,一个个惊恐万状,他们从没有见过如此娴熟的针线活。
然而更绝的还在后面,就见苏沫儿把锦袍在空中一扬,这件袍子就飞出去了,像一片彩云一样,在空中旋转起来,等到这片彩云彻底张开的时候,然后苏木儿手再一抖,三道银芒啪啪啪把这件银袍就定到了柱子上,像一幅画,然后飞针引线。
这一下在场的女营姐妹们,更是拍手叫绝,觉得眼界大开,女红还能这样做?
“好,太好啦!”
“苏姐姐,你这一手绝活什么时候教教我们呀?”
“你们真想学呀,这可不是三天两天就能学好的,非三五年不为功。”
“我们想学,别说三五年就是十年八年的我们也不在乎,只要姐姐肯教我们就好。”
苏茉儿正要说话,突然有人打断了她。
“你们都给我待着,苏姑娘得先教我!”人影一闪,小颖和哲哲进来了。
包括苏沫儿在内,这些女营将士赶紧给小颖和哲哲行礼,在女营当中,这俩姑奶奶谁惹得起?这是他们的头儿,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颖儿姐姐想学,苏沫儿当然义不容辞,能教姐姐女红,苏沫儿深感荣幸。”
小颖看了看苏沫儿,苏沫尔恭恭敬敬,不敢和她对眼光低着脑袋,小颖道:“嗯算你会说话,怪不得林大哥那么喜欢你呢,不过也不能让你白教,每天10两银子怎么样?”
苏茉儿脸一红:“姐姐说笑了,苏沫儿岂敢要姐姐的银子。”
小颖那粉嫩的小脸往下一沉:“你是嫌少吧,必须得要!”
“苏茉儿不敢,既然如此,就让姐姐破费了。”苏茉儿看小颖有些霸道,当然不敢呛着她,又一想反正是给钱嘛,不要白不要。
小颖脸上这才露出了笑容。
这时哲哲过来了,悄悄的在苏木尔耳边道:“你可别挑,小颖姐就是这样,刀子嘴豆腐心,以后你就会明白的。”
“多谢姐姐。”苏沫儿不住的点头。
白天女营训练场。
林毅借鉴以往的经验,打仗都是男人的事情,一般情况下用不到女营,但是这几百人也不能白养着他们,至于有时候歌舞升平,主要是晚上,那都是他们的副业,练兵才是硬道理。
把有限的时间利用起来,军营也成了他们的训练场。
苏沫儿现在成了他们的一个武教习,今天是她上任的第1天,穿上军装的苏茉儿更显得英姿洒脱。
看得出来苏茉儿很在乎这个官职,简直是受宠若惊,女营副统领,别看管的人不多,但是比一般的游击将军还高。
她要教这些女兵拳脚功夫,当然从基本功练起,蒙古人都擅长摔跤,最基本的就是脚下有根,然后才能讲究其他的功夫……
苏茉儿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林毅悄悄的来到了旁边看着,一边看一边点头,苏沫儿是一个好教头!
不过从今天开始,这些女营将士有苦头吃了。
林毅叫了个暂停,对这些女人将是做了一些思想工作,主体就是要练武不怕苦,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还好这些女营兵将不是第一天当兵了,哪个都不是新兵蛋子,因此这样的工作也好做,收效也比较好,林毅简短的几句话,女营群情高涨,气氛热烈。
林毅看他们士气高昂,点了点头让他们继续。
离开了女营训练场,林毅来到了炮营、无敌营和朝鲜的军营转了转,发现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全都在休息,以养精蓄锐,晚上开始干活……
林毅回到自己的营帐,这时有人来报,盘踞福建的郑氏家族在南方折腾的挺凶……
现在郑芝龙的势力已经覆盖了整个福建,广东,浙江,包括1000多里的海岸线以及整个台湾海峡。
不过现在的台湾海峡还有一股势力,那就是取代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的荷兰殖民者,他们在台湾修造城堡,奴役台湾人民。
此时郑芝龙和荷兰人并未发生冲突。
郑家军日益壮大,他的主要是大明,因为郑芝龙通过范文程已经与大庆达成了协议,共同灭掉大明之后将来与大清划长江而治。
因此现在拿下了广东和浙江之后,占据了三省一海峡的,地盘急剧扩大,大大刺激了郑志龙的胃口。
郑芝龙加紧招兵买马,现在他的部队连水师算上超过了10万,水师已经超过了4万,大小战船超过了1100艘。
郑家军兵分两路,水陆并进。陆路主要是向江西进军,先锋官是刘国轩。
不过水师是他们的王牌部队,4万来人号称6万,从杭州湾沿长江逆流而上,先锋官是施琅,这两个小伙子所向无敌,明军纷纷溃退,投降的也不在少数。
特别是水事进展势如破竹,一连拿下了几座军事重镇,现在已经打到了宣,南方和长江下游告急。
林毅看到这里勃然大怒,郑芝龙,他认为他自己真的是龙吗?
老子现在腾不出手收拾他们,他的儿子还是个民族英雄,他老子却野心勃勃,与大明朝为仇作对,既为明臣,现又反明,无端挑起战乱,可杀不可留!
不过林毅冷静下来一想,郑芝龙现在真的成了气候了,福建广东浙江加上一个台湾海峡,手下有10多万人马,水师战舰还那么多,郑成功、刘国轩、施琅,这些人物谁能对付得了?
现在他们主要是水师不久就威胁到了南京,南京虎踞龙盘如果到了郑芝龙的手里,整个江南可就危险了,这可怎么办?
林毅立即找宋先生来商议对策。
宋献策看了看这些告急的奏折,思忖了一下,“大人,卑职愚见,要不我们派一支兵马回师关内,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来得及,毕竟是远水不解近渴。”
突然令林想起件事儿来,不由得哈哈一笑:“有了,江淮从来不缺乏将帅之才!”
宋献策没有明白他什么意思,不解的看着他。
林毅命人取来了笔墨纸砚,思忖之后在上面刷刷点点,写下了三个名字,阎应元,陈明玉,冯厚敦。
“大人,此三子何许人也?”
“此乃江阴典史小吏,对抗郑家叛军,此三公足矣。”
宋献策更不明白了,数万江南水师都抵挡不住郑家叛军的进攻,各地的总兵,巡抚,封疆大吏连吃败仗,死走逃亡,投降者不计其数,这三个小吏能当此大任吗?万一不成岂不误了大事?
是宋献策一想,监国大人文韬武略,绝非鲁莽之人,叱咤风云的流贼张献忠横行了那么多年,崇祯皇上都头疼不已,结果被他们的林毅大人,远在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便活擒了,大人既然敢派,这三个人肯定是有把握。
因此宋献策没敢多言。
林毅把这三个名字写好之后,又下了一道手谕,令人骑快马以600里加急的速度立即送到南京,让留守南京的史可法,立即拜会这三个人,授予他们兵权,交给他们兵马,全力支持他们抗击郑家军。
数日之后,林毅的命令就到达了南京。
史可法接令之后,就皱起了眉头,因为他经过调查了解,林毅写的这三个名单,实在是官小职微难当大任,有心上疏再奏,让林大人收回成命,另请高明,但是他一想起林毅就没敢。
思前想后,史可法只好按令而行,带着人马坐着轿子,来到江阴县拜会江阴三公。
第386章 史可法是个好同志()
现在小颖也知道了,林毅竟然派出三个芝麻粒的小官儿,让他们统帅万马千军,阻挡席卷江南势不可挡的郑家军。
小颖带着莫大的不解和疑惑又来找林毅解惑了。
阎应元,陈明玉和冯厚敦是江阴县的典史小吏,说他们的官只有芝麻粒大小,并没有冤枉他们。
他们主要是负责在县里或者乡里抓差办案、扑人入罪,拿到后世更细的分工来说,他们就相当于派出所的正式民警、副所长、所长之类的,至多是一个刑警小队长。
这样的职位务拿到21世纪的和平年代来说,也许是个相当有头脸的工作,但是在几百年前的明朝末年,官员编制跟现在大不相同,现在的一个普通公务员都很吃香,先不说他是不是官儿。
但在那时的一个县长才是个七品芝麻官,手下全县在编的也就几个人,除了县令之外有什么县丞、主薄,连师爷和捕头这样的人都不在编,更别说一个典史了,就相当于一个普通县衙的班头捕快,如果非要给他一个级别的话,最多是一个副股级干部。
这样的官儿在大明朝的官职编制来说根本就不入流。
现在林毅竟然要他们执掌万马千军,防守龙盘虎踞的南京及江南一带,这样的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