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可望一愣,预感到了不妙,但还是故作镇定对他施礼道:“陛下,您这是何意?”
莽白面沉似水,“孙将军,大明军监国发来雄兵二十万,为的就是将军,孤只有对不住将军了,来人给我全部拿下!”
缅王一声令下,手下的兵将不容分说,如狼似虎,把孙可望等人摁翻在地,五花大绑给捆了个结结实实。
此时孙可望等人虽然有武艺,也曾杀人不眨眼,但是谁也不敢反抗,因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他们都懂,此时的反抗绝对是徒劳,只会加速他们的灭亡,根本无济于事。
但是孙可望也不会就这么认了,当面质问缅王,“陛下难道忘记了王位之争乎,竟然真要过河拆桥,做这不义之人?”
“住口!”莽白厉声喝止,目光杀机顿现,“那件事孤已经投桃报李了,无敌的象军归你驱使,游说云南王与尔等合作,可惜你输得血本无归,能怪得了谁?而且将军走投无路进,孤再次收留,岂是无义?孤与将军已经两清了,休要再提。”
孙可望算是明白了,这一切都是借口,关键的原因是林毅大兵压境,小小缅甸兵微将寡,怎么能是大明军的对手,莽白再混蛋也不会因为他而去和大明血拼,那只有把他们献出去做交易讨好大明,帝王权术何其深?
看来自己真的是来错了,这一点沐天波早就预言,可惜自己没有采纳。
他又想到林毅,姓林的够狠,竟然追到境外相逼!
莽白亲自押着他,四五百人像俘虏一样排成了长队,又像是被驱往屠宰场的牲畜。
孙可望心更不是滋味了,恼羞成怒之余,不泼破口大骂,骂莽白忘恩负义,过河拆桥,不得好死……
缅王勃然大怒,传令军兵把孙可望的舌头给拉了下来,这下孙可望满嘴是血,不能骂了,但仍然哼哼不止,对莽白怒目而视,莽白不再理他,命人看好他,不能让他跑了,更不让他死了,然后亲自押着这些人来见林毅。
此时林毅的大军已经打到了距离他的王城只有几十里了,明军从边境开战到现在只用了不到四天的时间,数万缅甸和他们的防御工程在明军的攻击下,简直是不堪一击。
其实在明军开战的第二天,缅王就下定了决心……
缅甸王城北城处三十里处,全是大明的军队,二十万大军如兵山将海,旌旗飘扬,刀枪晃眼,近千门骆驼炮排列整齐,兵甲森森,杀气腾腾。
再看缅甸城城头上到处是白旗,这是停战投降的信号。
临近午时,城门大开,一支缅军开出城外,在明军附近排开,孙可望等四五百人被捆得像粽子一样,被缅军看住待命。
这时缅王被臣僚簇拥着,来到了林毅近前。
一顶黄罗伞下,身披重甲外罩杏黄色英雄氅的林毅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两只眼睛紧着越来越近的莽白等人。
在林毅的四周,是无数的卫队营的火枪手、弓箭手、女营兵也是荷枪实弹,数百名锦衣卫也是剑拔弩张。
再外围是除了沐天波的前部兵马已经做好了攻城准备之外,更有标营和无敌营的将士也严阵以待,他们手中全都是令人胆寒的数万支清一色的自生燧发枪、这种缅甸人根本没有见过的最先进的武器。
莽白走最在前面,其他臣僚排后,来到林毅近前数十步远,一齐跪倒大礼参拜。
“小王莽白参见大明监国……”
看到莽白率众跪下给自己磕头,林毅顿时有一种君临天下的冲动,脑子里闪出这样一句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众之宾莫非王臣。”
“你就是莽白?”林毅语调平淡。
“正是小王。”
“你可知罪?”
“小王知罪,皆是小王一时糊涂,不该干预贵国事务,现在小王已经把孙可望一伙全部押到,移交给监国,请监国恕罪。”
“哼,这件事好说,”林毅用鼻子哼了一声,“本监国这次来可不是为他,区区几个流贼,本监国何须如此动众?”
莽白一听就是一怔,这时就见林毅把手一挥,明军往后一躲,数头战象露出来了,“缅王,这些畜牲如何处置?”
莽白太认识这些战象了,这是他们无敌的象军,现在成了大明的战利品,莽白脸上的汗顿时下来了,他当然明白林毅话中有话,千里迢迢带这些大象当然不止是物归原主的,明显是兴师问罪来了,这是罪证,铁证如山。
“大明监国,一切皆商量……”
莽白唯唯诺诺,随后林毅和缅王进行了圆桌协议,孙可望这些人全部移交大明,这些战象全部归还缅甸,但缅甸需要支付战争费、引渡费等各项费用共计白银150万两,缅王向大明年年进贡,岁岁称臣。
协议达成之后,林毅和莽白亲自在上在签署,并把各自带来的玉玺压盖,双方每人一份,然后林毅和莽白握手言和。
接下来,莽白当然得进地主之宜,用最高的规格,把林毅等人让进王城款待,美味佳肴和美女助兴自然少不了,林毅在这里小住了几天,享尽了异域风情。
这期间,大明的一位游击将军,奉命把孙可望等人从缅军手里移交之后,打囚车装木笼,解往京师死牢……
随后,林毅别了缅王,率二十万大军撤出缅甸,这时有人来报,盘踞贵州的大西残余李定国投降了郑芝龙。
林毅一听,好哇,这次连他们一钓烩!
第438章 大明海军陆战队()
小颖讪笑道:“李定国人长得很精明,但是不是脑子进水了?他宁可投降郑芝龙,都不愿来降大明,太不识时务了!大概他做梦也想不到,若非是林大哥,他现在还在京师死牢里跟他干爹张献忠做伴呢!”
哲哲也跟着帮腔,“此人太可恶了,林大哥两擒两纵,他仍然怙恶不悛,再抓住他定将他碎尸万段,抄家灭门!”
林毅笑着摇头,“李定国,流贼也,郑芝龙,海盗也,流贼与海盗同流合污,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嘛,不必大惊小怪。”
林毅谈笑风生,似乎对李定国投靠郑芝龙之事没有半点恨意。
小颖和哲哲对了对眼神,表情有些复杂,当初林毅在千里之外给高桂英和李岩设巧,第二次活擒了李定国,并钓张献忠出川也一并捉住,在将他们干父子解往京师途中,林毅命人暗中给李定国制造机会让他逃跑,现在麻烦来了,林大哥难道一点也不后悔?这件事……
两个美女不住地摇头。
对于这位南明的名将李定国,林毅早有运筹,到目前为止,林毅也算是与他久打交道了。
对于他的名望林毅在穿越之前就有感知,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比较高,与孙可望之流截然不同,别看都是张献忠的干儿子,都对大西政权和南明政府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他们哥俩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之路。
孙可望最终投降了满清鞑子,当了汉奸走狗,成了满清屠杀和奴役汉人的御用工具。
而李定国在民族大义面前,与李自成的旧部联合,甚至不计前嫌,与南明联合,又跟郑成功联合,建立起广泛的抗清民族统一战线,由反明到扶明,走出了一条铁骨铮铮的民族英雄之路。
因此有史学家把李定国定性为爱国将领、民族英雄是当之无愧的。
这当然是穿越之前林毅从书本知识和影视小说等得来的理性认识,穿越过来后,这些年他与李定国也有多次接触,甚至可以说是久打交道的老对手了。
因此林毅对李定国印象颇深也颇好,对孙可望那就相反了,当然他的穿越也改变了李定国和孙可望他们的历史命运,现在看来孙可望根本没机会投降满清当汉奸走狗了,李定国也没有机会扶保南明建立民族统一战线而抗清了。
但是一个人的品质是好是坏,不一定通过某一特定的事情来反映,应该是很多事情都有折射。
目前为止,林毅并未发现李定国未有任何反动本质,至于当流贼对抗大明,只不过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立场不同,所走的路不同,成王败寇,无可厚非。
这是林毅一个穿越者的眼光,这种眼光当然是超越历史的,是大明朝那些现实中人所无法理解和揣摩的。
这说明历史没有记错李定国。
但是从林毅穿越过来就贴上了标签,这场棋局已定,他们俩天生就是对头。英雄相惜,林毅当然不忍伤害。
但是不伤害不等于不能利用,因此才有襄阳一战,林毅活擒李定国之后,用他换了张献忠六十四万两银子花,才有了均州二擒李定国并在解往京师途中让在虎牢关有机会逃跑。
谁也捉摸不透林毅具体是怎么想的,像李定国这样的朝廷悍匪抓住岂是容易的?而林毅竟然要用这种方式把他一次又一次放掉,视同儿戏,特别是最后一次就等于无条件释放,还美其名曰让他回去与孙可望斗,瓦解大西残余的势力,好一起歼灭他们。
这一招看巧妙,但却是带有极大的危险性,也只有林毅这种大手笔敢玩!
现在的李定国已经完成了瓦解大西残余势力的使命,但是现在麻烦来了,竟然投靠了郑芝龙!
但是林毅一点也不以为然,谈笑间他问手下李定国的实力究竟如何?
有人答曰:“回监国大人,李定国实力雄厚,比孙可望毫不逊色。李定国与孙可望闹分裂之后,他拉着一支队伍占据贵州,招兵买马,他打的仍然是大西军的旗号,由于他治军有方,深得人心,很快手下有十几万人,他这一支人马能征惯战之人除了李定国之外,还有汪兆麟,这是张献忠称帝时的左丞相,现在是李定国的智囊,另外还有刘文秀,此人也是张献忠的干儿子之一,因功受封抚南王,擅于水战,还有张化龙,他是张献忠称帝时驾前的五军之一的右军主将,也有万夫不挡之勇……”
林毅听完之后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