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璋正欲挣扎,早被何白一脚踏在脖颈的后侧。何白的脚踏后颈,张璋便有千钧之力,此时也不敢动弹了。若是何白向下一踩,立时便是骨折颈断的下场。

    张璋哪里想得到,他之武艺纵然不错,在京师也不是真的别无抗手,只是他人顾忌张璋在大将军府中的地位罢了。真正想要别无抗手,至少也要达到韩荣这等级别,张璋只能算是一般的猛将。

    武力值按游戏中的达到九十点以上,那都是平素难见踪影的超级高手。若非是三国这等人才汇聚的神奇时代,平时能有几名出世就已然很不错了。比如后三国时期,就姜维、邓艾、夏侯霸可以拿得出手,而到了西晋,更只剩一个文鸯了。

    来自后世的何白,因为眼界的关系,学习武艺的悟性倒是不错,典韦大哥的古代锻体术虽好,但身体的本身素质与自身的力气却不允许,所以武术的成就上与张璋相比差不了多少。

    只是何白自从得传了韩氏的古代呼吸导引术,知晓了一些明劲、暗劲与利用自然气流的顺势运劲之法之后,这几乎算得上是如虎添翼了。何白曾以运劲之法中的柔性暗劲配合平日里看着软弱无力的太极拳来,却有着极强的效果。

    虽然还远远比不上传说中的内功,可也看到了一丝丝的影子。这让在外家刚拳中停滞不进的何白,明白了如何去内外兼修,如何运用在后世传说中的广大内家拳术来。

    这数月以来,何白少理外事,一意专心练武。不但结合了散打方面的知识,更结合了在后世所听闻过的一些古拳术理论,如崩拳寸劲,刚拳柔术,借力打力什么的来加以改造吸收,拳术方面可说大有长进,远远超过了对枪法的进度。

    这令韩荣瞠目结舌,不敢置信。直言何白的拳术已达宗师之境,也就是步战武力值超过了九十以上。然而何白自我感觉到,自已的拳术方面潜力极深极厚,此时还只是总结领悟了一点皮毛罢了。

    因此,对于武艺大进的何白来说,张璋若是在马上交战,何白或者短时间里难以取胜。但若是步战拳斗,何白的拳术刚柔并济,威力惊人,却可以轻尔易举得胜。

    此场打斗又急又速,不过半分钟时间就解决了战斗。下军众将虽然不知张璋的实力,但久在雒阳城,也多少听闻过一点张璋的勇武。何白此番能够速胜,可见拳术一项,何白要远远的超过张璋。于是众将全都惊讶于何白的拳术,不由生出敬畏之心来。

    武人本就敬服武艺远比自已高超的武人,有说不通的,出来打上一场,以武艺的高低分对错输羸。因此武人相对于文人来说,更直接、简单、明了。因而无敌于世的吕布纵然品性不良,却还是能得到天下武人的敬畏。如今的何白,终于也有了一点让人敬畏的武力了。

    张璋两次挑衅何白,有此此败也算是自取其辱。西园下军的众将可无张璋这般有后台,敢于屡次挑衅何白。已经帮张璋求饶了一次,此番又惊于何白的武艺拳术,却是不再出头了。

    唯有何咸可怜巴巴的拉着何白的衣袖,不断的哀求道:“校尉大人,校尉大人,张璋纯属是发癔病了,不然平日里是不会如此狂妄的。然而他毕竟是跟随我家十余年的忠诚义士,我实在不忍见他人头落地。还请校尉大人饶他一命,此恩我日后定当时刻铭于心。”

    何白也知何咸已经是足够的委屈求全了,不能再欺之太过,不然今后不便交往。而通过今日一事,想来自已在军中的权威已有了足够的保证,倒也不用再去杀人立威。

    何白松开张璋,问道:“张璋,你还有何话说?”

    张璋满眼复杂的望了何白一眼,先拜谢了何咸之后,转而才拜服于何白前面,说道:“张璋如今始信校尉大人之铁拳无敌也,日后决不敢再犯校尉大人的威严了。”

第126章 喜闻黄忠() 
通过之前的讨粮立信义,又借何咸与张璋之身树立了威严,有了此威信之后,何白在下军之中已经彻底的掌控了军权。接下来就是与全军四十多名中高级的军官打好关系,明了他们各自的性情与能力来。

    每一名武将的统率能力与指挥能力,那都是虚的,看不见摸不着,只有通过长时的接触与日后的实际作战,何白方能隐隐对众人有所评断。统率指挥能力不能很快明了,但武力值一项,却可以很快察清。

    而身为武人,想加深感情的办法自然就是以武会友了。古代的军中向来沉闷,除了主将有些特权之外,上下人等大都缺少娱乐节目。于是在每日的强化训练之后,何白便召集众军官在全军士卒面前展现单挑演武之表演了。

    汉军多喜闻猛将单挑之事,但平日里多是士兵与士兵之间,或者是统领少许精锐士兵的牙将之间争胜,哪里能见到有统兵之权的一军校尉与军司马、军侯在他们面前单挑争胜的。所以每一场单挑,都能引起全军士卒们的阵阵欢呼与激烈讨论。

    平日里各将常各夸自身的勇武,但夸来夸去也没一个结果。但是武力值一项孰强孰弱,只要通过单挑之后,全军上下便全部都一目了然了。何白见到单挑表演十分的受士兵大众欢迎,感觉此事不但能加深全军将士的向心力,还能提高全军将士的尚武好强之心。

    特别是在此时全军士兵极少四处流动交往,多待在自已的一屯营房之中,只知自家的直属军官而不知已军的其他各部主官。十分容易产生自家主官一死,便全部混乱的情况。单挑可以通过大量的暴光率,使士卒们对其他的主官也有熟悉之感,并容易接受他们的指挥。何白于是将表演形式的单挑变成了全军中高级武官单挑的大比武。

    大比武每日七场,由包括何白、张璋在内的及五大军司马、五假司马、十军侯、十佐军侯与十名牙将共四十二人参赛。每将有三次出战的机会,连败三场则失去机会。趟若不败,则一直单挑下去,直至决出最后的三名单挑王。最后三日,三名单挑王还要接受来自下级武官与士卒们的七场单挑挑战赛。

    通过一个月时间,近两百场的混合单挑赛宣告结束。大赛最终以何白为未尝一败的全军单挑王而全面告终,何白也同时得到了勇冠全军之称谓,而受到全军将士的敬服。下军将士也因此赛事而向心力大增,紧密的团结在了以何白为首的诸将周围。

    通过大比武,何白了解了麾下四十将与客将张璋的性格与武艺。全军上下也只有张璋与前军司马陈魁可以与何白一战,纵然是军中专门用来单挑冲阵、防守要害之地的擅武牙将,也不是何白的对手。非得要有二将以上联手,方能与何白在马上较量一番。

    而通过大比武,何白自身也所得甚多,不但武艺知识面增广,枪术也进展极快。到最后,已经不逊韩荣多少了。隐隐之中,枪法之中的百招归一式的“百鸟朝凤枪”,也隐隐有了一丝丝悟通的迹像。

    只是何白一直认为韩荣的枪法匠气太重,太过死板。生怕练到最后练错了,不易更改过来,所以没有真正将之聚合百招归于一式,形成“百鸟朝凤式”。还是等召揽到赵云之后再说吧。

    大比武的顺利结束,何白又命人取来雒阳府中这一月来生产储存的清纯白酒一千石,用来大宴下军将士。下军将士得何白的“贤士酒”犒赏之后,忠诚之心立时大涨。需知这可是“贤士酒”,是传闻一金难求一石的高级名酒,唯独贤士方能一饮的名酒,没想到何白竟然用来犒赏麾下将士,将士们全部都被何白的重视所感动不已。

    这日,何白正于军中视事,忽有一名宾客前来军中禀告,说道:“主公,有南阳山都人黄忠,字汉叔者前来雒阳府中拜会,自称乃主公之所召……”

    “黄忠字汉叔?不是叫黄汉升么?”何白有些错愕的问道。但是一想关羽既叫关云长又叫关长生顿时醒悟过来,定是后来人记错了。或者是因为相助刘备取得汉中之故而改名为汉升吧。

    原来自何白要离开太原上京师之时,曾派了数十人去往自已所知的,历史中已知地址但此时尚无名气的猛将谋士家乡处寻找他们的踪迹,想先打好打好之间的关系。然而经过黄巾之乱破坏之后,大部分猛将谋士都不在家中,或者多有官职在身,使许多人白白跑了一趟。

    猛将方面:赵云学艺未归;太史慈去了辽东;甘宁寻不到踪影;许褚建坞自守,不破黄巾不可能召来;乐进流浪于江湖,于禁不知在哪里当兵;颜良文丑在巨鹿为军司马,张颌在魏郡任军司马,高览在渤海国任军司马,都不是何白能召来的。

    谋臣方面:荀彧、郭嘉、戏志才因黄巾之乱不在颖川;程昱闭书读书不理何白的使者;田丰不知所踪;沮授高居冀州别驾;江东二张自视甚高,而且在徐州广有家财,同样看不起彼时无名的何白。

    纵然有几个疑似一流的武将被找到了,也只是同名而已。不想过了大半年之久,居然又来了一个老黄忠。何白听得是又喜又忧,生怕又再次寻找错人了。

    何白策马一路朝雒阳城奔去,一边询问那黄忠的底细来。据宾客所说,那黄忠是由一名来自常山灵寿的何白家兵所引来的。年纪约在四十岁左右,面容敦厚朴实,但身材高大,足有八尺过半。青年时于南阳宛城从军为材官士,后讨黄巾贼积功至百人屯将。待南阳太守秦颉就职时,被提为南阳郡兵军侯一职。

    中平三年时,黄忠爱妻不幸离世,小儿长年有病无人照看,因故退伍。不料当年有江夏兵赵慈作乱,攻杀了秦颉,因此黄忠一直闲居在家照看小儿,没有重新起复。两月前幸得何白家兵寻到。

    那家兵倒也机灵,见黄忠之子得病多年也不能治愈,于是一力邀请黄忠入京来寻找何白。凭何白此时在京师中的名声,为黄忠之子寻来一些名医甚至是御医也不在话下。黄忠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