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规划一出,北海国相下属的众吏员全部惊住了,没想到规划竟然比预计的还要多出四亿钱左右。幸好有北海王的钱财以为后盾,不然的话,纵是朝庭的三公一级司空也不能做下这般大的建筑计划吧,肯定得皇帝点头参与才成。

    然而在何白的手中,却还只是三年的第一期工程而已。可想而知,何白这国相的魄力要远胜三公。此事若成,只怕将震惊整个天下矣。

    只是整个天下还未震惊,但北海国的所有百姓们与县一级的官吏却首先被震惊住了。新任北海相有意在全郡国的范围内征发劳徭二十万人,初期时间就有三个月之多。此令一出,顿让整个北海国上下怨声载道起来。

    只是当听闻此役并不是白干,也不用自带口粮与工具,反而有工钱之时,百姓们又全部禁言,开始狐疑起来。在新国相门下吏员言之凿凿的保证,工钱可日结月结,可粮结钱结之后,百姓们的狐疑顿时转变成希翼起来。

    此时的百姓除了耕种田地之外,别无他的挣钱手段。除了偶乐为豪门富贾打些短工之外,只能在原野之中四处寻觅食物蓄备冬藏。一年到头都在为一家人的口腹而忙碌不休,深恐县中会有莫名的劳徭之令下达。不想今年倒是有劳徭下达了,规模之大闻所未闻,更不想竟是有偿的徭役。这可是自盘古开天劈地以来,也未听闻的徭役啊。

    而同样听闻征发劳徭令之后的众豪族、富贾在听到五官掾邴原的邀请帖之后,顿时哀嚎起来,这请谏的目地还不明确吗?不就是想募集钱粮嘛。然而供应二十万人巨大徭役的粮饷,那要出支多少钱粮才成?

    要说新任北海相刚刚到任,想要烧个三把火,此是众人能够理解之事。但此新国相的第一把火是罢退滥竽充数者,此令多多少少害得各家子弟因畏惧而自动离职的。第二把火是征召国内名士为下属,而且多为寒士,这就让众人更加不喜了。如今第三把火是募集二十万人劳役的钱粮,让众人为此好大喜功的功业买单,似问谁人能够愿意拿出呢?

    于是近百个豪族族长与富贾们在五官掾邴原的苦口婆心劝慰下,丝毫不为所动,个个老神在在的闭目养神,既不硬顶,也不软语,只是来个无言以对。

    邴原口都说干了,还是见众人不啃一气,有心摔袖就走,反正北海王遗下的钱财是绰绰有余了,不想再与这些劣豪、奸商们再说些什么。但是想到此事乃是自已担任五官掾以来的第一个重要任务,却没有半点的成果,邴原心中就有一丝丝的不甘与窝火。

    于是邴原继续劝道:“诸位乡贤,本官之前已经说得十分清楚了,此番工程乃是遍及整个北海一国,福及子孙千秋万代的盛事。国相何君是本着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的原则,号召全郡上下齐齐行动,共创盛举之意。钱粮多少不计,但有心意便好,为何汝等就是不发一言,不出一钱一粮呢?”

    有精细的商贾早就算好了,不计工钱的话,单单二十万人三月之粮就至少需要六十万石。在场有九十七家豪族与富贾,那每家就需分摊六千石粮食,价值一亿多钱,算上工钱、材料钱的话,那绝对将是一个上十亿钱的天文大数。纵然在场的众人咬紧牙关也能够汇聚得来,但众人凭什么要出上这一笔钱?

第149章 义募风波() 
正在邴原没奈何时,突然一阵响亮的笑声传来,“根矩,怎样了?北海诸位乡贤可对我的《北海兴国工程计划》大加赞赏并大力扶助?”话音刚落,接着,一个健硕的青年步入议事厅中。

    邴原听到来人之声,立即起身朝来人迎去,并拱手苦笑道:“相君见谅,属下口舌不便,不能说动诸位乡贤分毫,让诸位乡贤共襄盛举。”

    来者正是何白,当何白听到邴原的苦笑声后,不由大为奇怪。这建设家乡的大好事情,由官府出大头,各豪族富贾出小头的事情,还有不愿意的?于是出言问道:“哦?这是怎么回事?”

    邴原只是苦笑摇头不语,何白只能在原邴原所坐之绵团处坐下,向两侧望了望,在邴原于右侧侍坐之后,这才开口问道:“诸位北海乡贤,之前五官掾邴根矩是没有与众位解说清楚吾的《北海兴国工程计划》么?”

    何白这真正的北海最高文武主官来了,众人可不敢再与之前那般对邴原不理不睬了,于是右手一名四旬的壮汉在轻咳一声之后,拱手说道:“国相大人,您之《北海兴国工程计划》我等虽听得不甚很清楚,但大致还是了解了。此计划盖扩了直道、河道、陂塘、水渠、学校、医馆、校场,可说以面面俱到了。只是此计划太过庞大,我等家财单薄,只恐支援不了此盛举啊。”

    邴原在旁向何白介绍道:“此是胶东名族公沙氏家主公沙卢。”

    何白朝公沙卢点点头笑道:“公沙家主只怕是误会了,此计划的确庞大,初步计算需要花费十四亿钱左右。”

    “十四亿钱?”众人闻言顿时倒吸一口冷气,有想过上十亿钱之巨的,却没想到竟达十四亿之巨了。北海国相何白看着是个平平无奇的青年郎,不意竟是这般的大气。只是这大气说得不好听时,便是好大喜功,不悯民力,滥施暴虐了。

    何白继续说道:“此计划的资金基本已经凑到七、八成了,只剩下一些小数钱粮,需要诸位乡贤襄助一、二。诸位乡贤都是北海的名族大贾,此是造福乡里的大义之事,想来诸位是不会小气的。本官让邴根矩邀请诸位前来,一是希望能得到诸位的人力支持,二就是希望能得诸位的钱物帮助了。多少且不论,只要有心,便是一钱,吾亦欢喜不尽。”

    何白于暗地里早就计算过了,此时的普通百姓家有万钱的,是衣食不愁的温饱之家;家有十万钱左右的是中产小康之家;家有百万钱左右的是富贵人家;家有千万钱的就是地方豪族、富贾了。而在坐的基本上都是这个级别的人家,就是家产上亿的名族、大贾亦有好几个。

    以他们的实力,一家凑个数十、百万钱的根本不在话下,九十七家的话,过亿钱也是轻轻松松的。多得话将有一、两亿钱,保守估计怎么也有个五千万钱吧,这可不能再少了。

    不想一旁的公沙卢拱手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既然何国相如此的诚恳,那我公沙氏便出钱一万,粮食百石襄助何国相一臂之力好了。”

    何白一怔,亿万家财才出价值三万钱的钱粮,这公沙氏也够可以啊。何白不由面容一抽,干巴巴的说道:“公沙氏还真是大方啊。”

    公沙卢却大笑道:“若是何国相还是不甚满意,那吾便献上一副自已的棺椁,以做建筑的木料如何?”

    何白气得双手紧握衣襟,却搞不懂这是为什么。自已好生的相劝众人募集义款,所做的也是利及北海各县乡里的大好事情,说不定公沙氏的大量田地便需计划之中的渠道灌溉,没想到竟然还有公沙卢这般嚣张愚蠢的东西跟自已对着干?

    献上棺椁一副,这是什么意思?辱没自已吗?难道他不知什么是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自已在北海军政一把抓,可比后来的府尹厉害多了,他凭什么这么嚣张?就不怕自已一意的对付于公沙氏,诛他满门么?

    何白不知公沙氏的究竟与底细,一时也不好发作,只得转问另一人,强笑道:“不知这位家主情愿义募多少钱粮?”

    那人乃是一名五旬过半的老者,冲何白拱手笑道:“啊呀,既然公沙氏都出钱一万、粮食百石,鄙家财力虽远不如公沙氏,那鄙家就出钱九千钱,粮食九十石吧。”

    接着又有人说道:“鄙家出钱八千、粮八十石。”……

    何白不竟被气乐了,好一个财力不足公沙氏,到底是与公沙氏串通了,还是惧怕募款超过这公沙氏?如若单单只是惧怕,那这公沙氏在北海国倒是好大的威慑力啊,这威势可比自已这国相都厉害许多倍了,方能让人只惧公沙,不畏国相。

    何白大手一挥,说道:“吾不到北海国,尚不知北海国诸豪门之困顿也。也罢,若是财力都不如公沙氏的,本国相就一概不为难人了,就此散了,本国相另寻财路。”说罢,便愤然起身离去了,邴原连忙跟上。

    公沙卢见何白走了,得意的一笑,略略向众人拱了拱手,便挥袖而去,其他人相互看了看之后,摇了摇头,也接二连三的走了,唯有一人老神在在的端坐不动,坐视诸人离去。

    何白气愤的问道:“根矩,那公沙氏是何等的家族,公沙卢竟敢如此的藐视于我?”

    邴原连忙拱手拜道:“那公沙氏乃辽东属国都尉公沙穆之族人也,穆之五子,名绍、孚、恪、逵、樊,并有令名,京师号曰:公沙五龙,天下无双。其中公沙孚官至上谷太守,算来公沙氏也是累世二千石之族了。然而自公沙孚之后,公沙氏已别无出仕高官的子弟了。”

    “然而此公沙卢虽然不仕,在凭公沙五龙之望,加上族人众多,行事霸蛮,在北海国内也算一霸。而且其自幼性喜武事,时常聚拢乡党千余人演兵习武,威势颇大。彼时胶东多有贼寇,曾引黄巾贼万人进犯胶东,官兵大败,而有公沙卢却以千余族兵大破黄巾,因而在国内闻名,被国人视作为北海之擎天巨臂也。”

    “听闻公沙卢之族弟数人曾在前国相麾下任职,而相君上任之后却大部罢用,因此公沙卢方有不满之处……”

    何白听后,不由怒道:“吾用人之道,最不喜滥竽充数,尸位素餐的庸碌者。若公沙氏有子弟才能过人的,纵然德行不足,我亦会量才而用,绝不会关闭收纳之门。然而公沙卢今日这般的对我,岂不是有强自对抗之意?”

    邴原摇头叹息道:“公沙卢自命不凡,有此作为也是应有之态了。只是他狂傲太过,连善恶是非都不分了,这就……唉……”

    何白冷哼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