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甄豫细细的解说道:“家中的钱财与田地本就不少,所失的只是一年的收成罢了。我家今年能赈济饥民,必得邻近饥民的敬重与信赖,在今年秋收之后,必得更多的粮食来囤集。古语云:无尖不商,让利与民。这才是行商做人的发家之道啊。”

    何白大感叹服,自已只是一句话,就能让甄豫有所领悟,这甄豫当有大才干。只是,似乎此人不久后也将病故,是不是找成章来瞧瞧……

    甄氏上下这才醒悟过来,纷纷上前拜谢何白的指点之恩,又设盛宴款待何白。

    酒过三旬,何白笑道:“说来,你甄氏还有一宝,在无力护佑之下,只怕还是会遭到他人的惦记。”

    甄豫好奇的问道:“哦,不知我甄氏还有何宝?我怎不知。”

    何白笑道:“你的确不知,在下稍懂望气之法,远远望见贵家上空有五彩云霞凝而不散,有凰形之相。汝家必有大贵之女。”

    张老夫人大喜,忙令家中的女儿出来,请何白相面,看看此人究竟是谁。甄逸一共有三子五女,长子甄豫,次子甄俨,三子甄尧,这三个为大,而且都已成年。长女甄姜十八岁,次女甄脱十六岁,三女甄道十一岁,四女甄荣七岁,幼女甄宓五岁。五女一至排开,盈盈下拜。

    何白见了一惊,甄家的基因果真强大无比,不说将来的洛神甄宓了,只是眼前这四个年岁稍长的姐姐,一个一个的都生得比花还娇,比雪还白,完全可以称得上美艳动人了。特别是长女甄姜,次女甄脱,都已到了嫁人的好年纪,倒比才五岁的小甄宓更加的吸引何白。

    何白好不容易才回过神来,指着甄宓笑道:“便是此女了。”

    张老夫人喜道:“汝南有相士刘良,曾言宓儿贵不可言,可究竟如何的贵法,他却语焉不详。不知何都尉可知否?”

    何白笑道:“凰形之相,当为皇后之命格。”

    甄氏全家顿时大喜过望,抱起甄宓看个不停,不断向何白道谢。何白等甄氏众人激动之情稍平之后,又道:“只可惜,乃是死后封后,生前却饱受欺凌……可惜啊,可惜。”

    甄家人大骇,张老夫人忙惊慌的问道:“何都尉,可有何解救之法。”

    “也不是没有,只是……唉,难难难,不异于摘星揽月呀。”

    张老夫人慌忙拉着全家人跪在何白的面前,叩头拜道:“何都尉若能帮助宓儿成就皇后之位,我甄氏一族愿意倾尽家财相谢。”

    何白曲指佯装计算,半晌,才苦笑一声,说道:“我若助她,我的性命必然难保。你们说,我是助还是不助?”

    甄家人全都惊住了,半晌无语,只是跪在地上不住叩头。何白暗乐,这甄氏为了日后的大富大贵也够拼的了。于是故意长叹一声,说道:“罢了罢了,我自从见过此女之后,便被此女所牵连了。我欲要摆脱此女的影响,不得不作一番准备才行。我就勉力的一试吧。”

    甄氏人大喜,又是叩头拜谢,张老夫人问道:“不知何都尉当以何法救助宓儿?”

    何白神秘的转问道:“不知老夫人知晓汉初的薄太后与魏王豹,王太后与金王孙之间的故事否?”

    汉文帝刘恒之母薄太后曾是魏王豹的妾室,后随刘邦生下刘恒,吕太后死后。刘恒被迎为皇帝,是为汉文帝。薄太后也随之入宫成为太后,薄氏一族因为薄太后之故,大富大贵了许多年。而那王皇后则是汉景帝的第二任皇后,也是在之前嫁给过一名叫金王孙的书生,后来才改嫁汉景帝,生下汉武帝来。而那王氏一族也因此富贵了许多年。这两事虽然已过去两百年,但凡是读书的,又有谁人不知。

    甄家人听后犹豫的许久,方才同意将甄宓交给何白作妾室。不过何白又要求将甄姜也送给自已做妾,提前加强两家人的联系,也方便照料年少的甄宓,再将甄脱许给成章为妻。并约定将来无论是谁家富贵了,都不忘另外两家。甄氏人一咬牙,竟全都同意了,

    何白忙为甄豫请来军中的成章帮其看病,自是迫不急待的抱着甄姜入房发泄这几日集聚的欲望去了。

第38章 就职太原() 
即然与中山甄氏结了亲,何白就不欲继续将几个有孕在身的妻妾们带着南下洛阳了。一是路途太远,何白不忍心她们继续跟着受累。二是不知自已将会被任命为哪里的武官,怕多走许多的路程。想了想后,决定还是在中山无极甄氏家暂时落脚,等自已安定下来后,再将她们一并带走。

    何白与哭哭涕涕的阿诺娃、公孙玲珑等女好一阵难舍难分的告别,这才与付邢、成章、余化、成齐四将领兵继续向南面进发。

    在无极县中,何白曾让属于甄氏的铁匠打制了上万套马蹄铁,偷偷的给马匹安上了。自从这战马有马蹄铁后,行远路再也不怕伤着蹄子了,所以此番的行进速度非常之快,一日能行进两百里路程。当然了,这还算是慢的了,若非何白怕伤了马匹,一日能行进三、四百里呢。

    在经过常山时,何白还特意前往真定去探访了一下后世的人气王赵云,而赵家村人都说他学艺未归。何白只能把送他的礼物转交给赵云的哥哥赵俊,向赵俊表达了自已对赵云的渴求之意,方才离开了常山。

    离开常山不过五日,何白就来到了东汉的京城洛阳。初到此地的何白等人,也不禁被洛阳城的繁华给惊住了。此时的洛阳城,丝毫不比后世的一线大城市差,到处都是人头,而且大部分人都是身穿绫罗绸缎的有钱人。

    虽然天下到处烽烟四起,尸骸遍野,但在洛阳城中是看不见半点乱世之相的。有的,只是纸醉金迷而已。

    何白本想在洛阳城好好的看看,享受享受这个时代的繁华,但何白投书大将军府不久后,大将军府就传令何白立即前往并州太原郡上任郡都尉一职。

    何白不由大为惊讶,在询问前来传令的大将军属吏,这才知晓,原来去年年关时,并州有南匈奴作乱。今年年初又有白波贼作乱。而且在半月前,并州的刺史张懿也被南匈奴人杀了,同时阵亡的还有太原郡都尉等人,现在的并州可说是烽烟四起。

    大将军何进正愁派谁前往并州、太原等地防备呢,何白正好前来了。在见过幽州牧刘虞对何白的大力推荐之后,何进立即任命何白为太原郡的都尉一职。让何白先去太原郡稳定住并州的战情再说,再由新任的并州刺史领兵镇压住并州的叛乱。

    何白正愁自已没有军功,当下也不推辞,昂然应命而走。只在洛阳休息了两日,何白于是又领兵朝北方而去。过河内郡、上党郡,不几日就来到了太原郡内。

    太原郡此时情况危急的很,并州刺史张懿在雁门郡征讨南匈奴时阵亡,累得雁门郡大部县城被破,落入到南匈奴人之手。而太原郡因无兵守卫,已经被白波贼侵占了西南部数座县城了。最近一部的李乐贼部,距离郡治晋阳城只有区区百余里。先锋探马更在晋阳城外四处游走,晋阳城可以说是一日三惊。

    北有南匈奴、南有白波贼,太原郡又无兵马守卫,此时可说是犹如风雨飘摇了。

    太原太守等官吏,当望见何白率领着精锐的五百骑兵涌入晋阳城时,无不大喜过望。对于此时缺兵少马的太原郡来说,何白的到来不异于给太原打入了一支强心针。众人对于守住晋阳城,又或太原郡顿时有了信心。

    太原太守向刚到的何白交流敌情后,说道:“北方南匈奴人势大,但有护匈奴中郎将的两万余军牵制,危害倒也不大。然白波贼近在眼前,却是大害。还望何都尉能够击破白波贼,护我太原一郡百姓的安危啊。”

    何白听后,顿时头大不已。

    太原郡总共十六县,有二十余万人的人口数。每县有守兵两、三百人左右,加上晋阳城有机动兵力三千人,自已这太原郡的都尉名义上有七千人的指挥权。

    而东汉还有藏兵于民的习俗,除了正规军以外,还用减税免税的手段,来恩养各地的土豪地主,让他们拥有一定的私兵看家护院。在国家有事时,就征召这些名为良家子的土豪地主从军。

    只要每家出个几十人,一郡瞬间就可多出许多自带武器盔甲粮食的精兵来。而这些土豪地主良家子的目的,就是朝庭的重金封赏与官位、爵位,他们也可以说是东汉武官的主要来源之一。

    这种养兵之法有好有坏,好的是良家子们从小尚武,多知兵事,很容易就出良将。这也可说是大汉民风尚武的重要原因之一吧。坏的就是天下一旦有乱,这些良家子们马上就成了割据一方势力的重要人物了。

    原本加上太原的土豪地主良家子所组成的军队,何白最多可以指挥一万余人的军队。可是那三千机动部队大部在雁门郡的一战中覆灭了,剩下的良家子们大都返回各自的县城中守家。留给何白使用的军队,只有晋阳城中区区的五、六百人,而郡中的武官更是一个也没有。

    就是这五、六百人,按太原太守的意思,也是留下来守城为好,最好不要出战,何白听了不由无奈的苦笑了。

    何白说道:“太守大人,实在无兵的话,那就征兵吧。”

    “征兵?”太守一怔。如果良家子们属于募兵的话,战斗力较高。征兵就是征召各地的罪犯、商贾、逃人、流浪者、贱民等强征入伍了,他们在军中基本上是凑数与打杂的存在,完全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何白见太守发愣,也醒悟了过来,东汉的征兵是什么意思,于是说道:“我说的征兵,是与先秦时的方式相同,计算郡中的百姓户数,每三到五户抽出一名精壮从军,武器粮响都由郡中支出……”

    太守叹道:“原来是召集民壮服兵役啊,这郡国兵制早已名存实废,民壮多不习战,又不懂兵事,守城守家的话还好,出战的话就……”

    太守没有将话说完,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