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奂摆摆手道:“天明莫要抬举我了,我已将临湖程氏的家门抬到二千石的地步,而且家业广置,超过六千顷,年入数千万钱,虽不及天明远甚,却已然对得起列祖列宗了。趟若还不知足,说不准就有大祸临头的一日。天明你也要小心才是,你才为官数年,就有数万顷以上的田产,投附百姓数万之多,家财更有十数亿。短时或者无事,时日一长,必有人忌。”

    何白闻言深深的拜谢程奂,程奂所说可算是苦口良言啊。在太原郡就不说了,单就常山、中山两郡,田产就占据了两郡的十一县之地。虽然多属无主之地,也渡让了不少地给当地的土豪世家,但自已的发家之速,田产之广,还是会遭人所忌妒。

    特别是自已还无若大的名声、官位与名爵之时,更会让人忌恨不已。此时或者因为黑山贼之故,他人不敢动手攻击自已。若是黑山贼的威胁不在了,必有无数的贪狼冒起噬虎。

    只是幸好,将来不是太平盛世。再过一年的时间,天下就将渐渐的大乱起来。到时的天下大势,讲究的可是以实力为尊,而不是官场权谋。手中有强兵在手,可以无惧所有的人。只怕到时的常山与中山两国土豪世家,反会以自已为首来抗击他人呢。

    既得调职之令,接下来就是处理迁陡附民与卸下都尉一职之事了。迁陡的附民加上羯胡及私兵,共有三万之众,将分成十批,在一月之内全部迁完。由出自黄巾太平道,擅长管理百姓的成章为主,车靖为辅。

    到常山之后,这三万百姓将与原有的百姓散于十一县之地,以每百户民屯的方式居住。每屯将设保长一名,主政;负责屯田垦植、民事管理及税收之事。甲长一名,主军;负责农闲时的兵事操练,以应对将来的天下大乱。

    以付邢为兵事总管,全权负责领内的所有大小战事。以成章为民事总管,全权负责领内的所有民事要务。以车靖为民屯总管,全权负责领内的民兵操练事务。以乐彭为政务总管,全权负责领内的屯田政务与税收之事。以李平为马务总管,全权负责购买马种,培育战马及操练突骑之事。其他各人各有具体的事务,皆为此五人之辅助。

    卸下了职务之后,将新召的太原郡兵交给太守程奂。何白只领了貂蝉、罗培、韩荣、耶荀四人,及二十名精锐的步骑扈从。最后还有一名扈从首领,就是公孙瓒特意派给公孙玲珑做陪嫁家将的公孙沮。

    公孙沮乃是辽西公孙氏的家生子,是公孙家的世代家奴,十分的忠诚。其人擅长弓马武艺,更擅家务管理之事,是专门培养起来做管家的人才。公孙玲珑担心何白远在雒阳无人侍侯,因此才将其派来专门负责照料何白日常生活之事。

    一行总共二十六人,驾着十车价值一亿钱的黄金财宝,这将是何白在雒阳城一年时间里的所有开支及人情往来准备金。京城居,大不易。这是在后世人都知晓的名言名句,何白为了能在雒阳城扬名,不得不有所准备了。

    一路望南而行,太原郡平安无事,上党郡有韩荣的武名威望在,倒也平安。只是到了河内郡时,就有黑山贼不断的在旁窥视了。何白为免麻烦,于是装作普通的客商,与其他客商结伴而行。幸好河内属于司隶治下,各地的大军不少,黑山贼望见庞大的混杂商队方才不敢造次。何白一行顺利的来到黄河边上。

    因河阳那边有白波出没,所以是在河内温县这边准备渡河的。既到温县,何白不由想起了温县的名门大世族司马氏来。司马氏现在的家主是司马防,不说其才学名望,只说其所生八子俱有大才名。因每人的字中都有“达”字,故而号称“八达”。老奸巨滑的司马懿就是其中之一的仲达。

    司马防对待儿子很严格,即使儿子弱冠成人后,也要求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能够让八个儿子俱都成才,司马防不可不谓是名好父亲。

    何白此时也有了四个儿子,这四个儿子年纪虽小,但将来的学习可不能放松了。何白可不想养出几个二世祖来,特别是使自已打下的天下二世而终,那就不好了。

    在汉末三国时代的名人之中,最擅长教养儿子的,无非是曹氏、孙氏、诸葛氏了。但曹操的儿子之间不合,孙坚、诸葛珪的儿子多靠个人的天赋,都非何白学习的榜样。唯独属汉臣的司马防,所教养儿子之法最让何白佩服不已。不说儿子们个个都能成才,只若自已的儿子中有一个司马懿这样的厉害人物,那自已便无遗憾了。

    因与司马氏不识,何白只是命人多番探查司马家的家风家规。再结合后世所知的一些名家家规,特为自已的四个儿子定下了一百零八条之多的何氏家规家训。

    虽然有难为小孩子之嫌,但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就需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如果不愿,何白也不勉强,做个快乐的无用支族子弟,早早的独立出去也好。何白只需一、两个成才的接班人就好。

第97章 感雒神赋() 
中平六年三月,正是春光灿烂,遍野繁花绵簇,踏春寻游的大好时节。雒阳城中的无数达官贵胄,高门子弟或乘名驹,或驾华车,携良人美眷四处游玩。然而此时,正有一驾破旧的牛车缓缓的从东南望雒阳城来,与踏春嬉戏的贵人背道而驰。

    “忠伯,雒阳城到了没有?”一个声音稚嫩的女音问道。

    驾车的老汉回头低笑道:“回二小姐,还有十数里地便到雒阳城了。您可以出来瞧瞧,远处那雄伟的城池便是雒阳了。”

    一个俏丽的十岁女童连忙从马帘中探出了头,只见道路的远方东北一座巨大的城池展现在其的面前。看着足足有九里多长,高达六丈的城墙,不由目瞪口呆。口中喃喃念道:“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子实秦人,矜夸馆室……”

    一篇斑固的两都赋顿时脱口而出,女童欢喜的叫道:“姊姊,姊姊,班兰台的《东都赋》虽好,却始终没有亲眼所见的这般美好。姊姊,你也快来瞧瞧啊。”

    一个柔和婉转的清丽声音从车中传出,说道:“姊姊早年间就随父亲在雒阳城住过数年,早就看过了,也没什么稀奇之处。”

    女童不满的白了姊姊一眼,说道:“姊姊,你太也端庄了些。虽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但你如今马上就要嫁至河东了,不乘此时好好的玩乐一番,难道嫁入卫氏之后,还能与在父亲身侧这般自由自在么?”

    柔和婉转的清丽声音不由一窒,转而笑道:“姊姊早就过了一心玩乐的年岁了……”

    “姊姊骗人。”女童大叫道:“我前日还见你拈花而笑,望着蝴蝶痴痴发呆,可见你还是想着玩乐之事。只是父亲在侧,你又要强装淑女罢了。蔡伯喈,姊姊现在年岁尚小,你就不能让姊姊迟两年再嫁与河东卫氏么?”

    一只枯瘦的老手飞快的拍了女童一下,怒气腾腾的喝道:“直呼为父之名,是为不孝。劝姊姊不修品性,一意的贪玩,是为不智。意图让为父迟些嫁女与河东卫氏,让为父失去信义,是为不义。我蔡伯喈英明一世,怎得生出你般不孝不智不义的女儿来。真是气死我了。”

    女童抱着头大声呼痛,转身又揪着父亲的山羊胡子说道:“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我又不是男儿,才不要学这些肮脏的道德仁义呢。”

    不等父亲反训,女童直接训道:“父亲你远在吴地十二年,也不见河东卫氏派人前来问家岳安。现在卫氏子身犯重病,恐命不久矣了,就派人匆匆的前往吴地相召。还约定了时日,定要在四月某日抵达河东。孰不管从吴地至陈留有千里之地,一月的奔波,累也累死。兄长们又不在陈留,家中无有余财置办嫁妆。此番又远来雒阳求于故旧,趟若故旧不帮忙,又将如何?”

    此言一出,马车之中立时沉默下来。女童想想心中气闷,心中更暗暗地叫道:“趟若泰山羊氏也这般的待我,我必不叫他们好过。”

    又行了数里地,只见一座官亭有数十人静静而立,身后更有近百人的奴仆。望见牛车过来,有人扬声叫道:“来者可是陈留蔡伯喈?”

    车夫立即应道:“正是我家主人,未知尊驾等人可是前来迎接我家主人的故交?”

    “正是,我乃谯郡曹孟德,这位是汝南袁本初,南阳何……”

    坐于车中的老者蔡伯喈不竟老泪如泉涌,口中喃喃的说道:“不意十二年了,雒阳城尚有记得蔡伯喈之人……昭姬,明姬,速速扶为父下车,为父可不能在老友们面前失礼了。”

    女童嘟着小嘴,与姊姊扶老父下车,只见老父老泪纵横,颤悠悠的抱拳与诸人见礼,共议旧情,女童却转头偏向一侧,不去理会这群男人们的举动。

    等进了官亭,女童好似见着了一件稀奇事,放开老父,跑到了亭柱跟前,伸手展开了一张半烂的纸张。看不数眼,便直叫道:“姊姊,姊姊,快来看好文呐。”

    正被那位名唤曹孟德的中年男子偷看得浑身不适的姊姊,顿时松了口气,借机告离,来到了女童的身侧。只见那纸张上正以一种从未见过的字体书写着绳头小字,但字迹却如初学者那般粗细不一,有些难看。不过其中的文字却又苍劲有力,饱含书写人的锋锐之气,这应当是武人所书。

    再看文章,开头写着《雒神赋》三字。雒神为传说中的女神,乃上古伏羲氏之女,因迷恋雒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想来是那名武人畅游雒河之后,心中有感而发,特书一文,以示后人。

    又观正文,姊姊不由哑然失笑,明明是百姓的常用俚语,哪里是文人专用的赋文。看来这武人的文采不好,作不出文人赋文来。姊姊心头一动,莫不是妹妹也发现了那名无礼的中年男子,而特意将已唤来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