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布奋然说:“非司徒之言,吕布自误了!”
王允见其意已决,眼睛直转,便说之:
“将军若扶汉室,乃忠臣也,青史传名,流芳百世;将军若助董卓,乃反臣也,载之史笔,遗臭万年。”
吕布避席下拜:“布意已决,司徒勿疑。”
王允说道:“但恐事或不成,反招大祸。”
吕布拔带刀,刺臂出血为誓。王允跪谢曰:“汉祀不斩,皆出将军之赐也。切勿泄漏!临期有计,自当相报……”
于是,吕布慨诺而去。王允随即请仆射士孙瑞、司隶校尉黄琬商议。
孙瑞说:“方今主上有疾新愈,可遣一能言之人,往郿坞请卓议事;一面以天子密诏付吕布,使伏甲兵于朝门之内,引董卓入诛之:此上策也。”
黄琬疑问:“何人敢去?”
孙瑞说:“吕布同郡骑都尉李肃,因为董卓不迁其官,甚是怀怨。若令此人去,董卓必不疑。”
王允大喜:“善。”
又请吕布共议。吕布说:“昔日劝吾杀丁建阳,亦此人也。今若不去,吾先斩之。”
使人密请李肃至。吕布说:
“昔日公劝说我使杀丁建阳而投董卓;今卓上欺天子,下虐生灵,罪恶贯盈,人神共愤。公可传天子诏往郿坞,宣卓入朝,伏兵诛之,力扶汉室,共作忠臣。尊意若何?”
李肃感慨:“我亦欲除此贼久矣,恨无同心者耳。今将军若此,是天赐也,李肃岂敢有二心!”
遂折箭为誓。王允许给他利益:“公若能干此事,何患不得显官。”
次日,李肃引十数骑,前到郿坞。人报天子有诏,董卓教唤入。李肃入而拜见。
董卓:“天子有何诏?“
李肃说道:天子病体新痊,欲会文武于未央殿,议将禅位于太师,故有此诏。“
董卓疑惑:王允之意若何?“
李肃解释道:王司徒已命人筑受禅台,只等主公到来。“
董卓听后大喜:“吾夜梦一龙罩身,今日果得此喜信。时哉不可失!“
于是,便命心腹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领飞熊军三千守郿坞,自己即日排驾回京;顾谓李肃说:吾为帝,汝当为执金吾。”
肃拜谢,以臣相称……
董卓入辞其母。母时年九十余矣,问:“吾儿何往?”
董卓说:“儿将往受汉禅,母亲早晚为太后也!”
其母担心说道:“吾近日肉颤心惊,恐非吉兆。”
董卓笑道:“将为国母,岂不预有惊报!”遂辞母而行。
临行,谓貂蝉说:“吾为天子,当立汝为贵妃。”
貂蝉已明知就里,假作欢喜拜谢。随即,望着他远远离去,感慨过后,似乎觉得,是该她走的时候了……
“耀哥哥,想恋你很久了……”
如今,天下人都知道,曹耀在洛阳……
董卓出坞上车,前遮后拥,望长安来。行不到三十里,所乘之车,忽折一轮,卓下车乘马。
又行不到十里,那马咆哮嘶喊,掣断辔头。
董卓问李肃:“车折轮,马断辔,其兆若何?”
李肃脑子飞转,说道:“乃太师应绍汉禅,弃旧换新,将乘玉辇金鞍之兆也。”
董卓听后喜而信其言。次日,正行间,忽然狂风骤起,昏雾蔽天。
董卓不解,问李肃:“此何祥也?”
李肃再次说道:“主公登龙位,必有红光紫雾,以壮天威耳。”
董卓又喜而不疑。既至城外,百官俱出迎接。只有李儒抱病在家,不能出迎。董卓进至相府,吕布入贺。
董卓笑道:“吾登九五,你当总督天下兵马。”
吕布拜谢,就帐前歇宿。是夜有十数小儿于郊外作歌,风吹歌声入帐。歌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歌声悲切。董卓感到了不安,问李肃:童谣主何吉凶?“
李肃说道:亦只是言刘氏灭、董氏兴之意。”
次日侵晨,董卓摆列仪从入朝,忽见一道人,青袍白巾,手执长竿,上缚布一丈,两头各书一“口”字。
董卓问李肃:“此道人何意?”李肃曰:“乃心恙之人也,天子快快登基,应了天命。”
于是,呼将士驱去。卓进朝,群臣各具朝服,迎谒于道。李肃手执宝剑扶车而行。
到北掖门,军兵尽挡在门外,独有御车二十余人同入。董卓遥见王允等各执宝剑立于殿门,惊问肃曰:“持剑是何意?”
李肃不应,推车直入。王允大呼:“反贼至此,武士何在?”两旁转出百余人,持戟挺槊刺之。卓衷甲不入,伤臂坠车,大呼曰:
“吾儿奉先何在?”
吕布从车后厉声出,说道:“有诏讨贼!”
一鼓直刺咽喉,李肃早割头在手。吕布左手持戟,右手怀中取诏,大呼:
“奉诏讨贼臣董卓,其余不问!”
将吏皆呼万岁。
却说当下吕布大呼:
“助卓为虐者,皆李儒也!谁可擒之?”李肃应声愿往。
忽听朝门外发喊,人报李儒家奴已将李儒绑缚来献。
王允命缚赴市曹斩之;又将董卓尸首,号令通衢。卓尸肥胖,看尸军士以火置其脐中为灯,膏流满地。百姓过者,莫不手掷其头,足践其尸。
王允又命吕布同皇甫嵩、李肃领兵五万,至郿坞抄籍董卓家产、人口。
却说李傕、郭汜、张济、樊稠闻董卓已死,吕布将至,便引了飞熊军连夜奔凉州去了。
吕布飞快至郿坞,想去把貂蝉接过来。四处寻找,却不得。
大怒,便抓仆从来问:
“司徒大人之女貂蝉呢?快说,不然我杀了你!”
仆从惧怕,胆怯的回答道:
“自从太师……不……董贼走之后,她就不见了……”
于是,跪在地上,磕头饶命。吕布大怒,拔剑而杀之,仰天长啸:
“我所做的这一切,全都是为了你,而你却不见了,那么,这还有什么意义?”
李肃看他悲天悯人,劝解道:
“如今离貂蝉姑娘消失还不久,你赶快派人寻找。”
吕布这才恍然大悟,飞马前去……
第一百五十三章 西凉起兵()
皇甫嵩命将坞中所藏良家子女,尽行释放。
但系董卓亲属,不分老幼,悉皆诛戮,卓母亦被杀,卓弟董旻、侄董璜皆斩首号令。
收籍坞中所蓄,黄金数十万,白金数百万,绮罗、珠宝、器皿、粮食,不计其数。回报王允。允乃大犒军士,设宴于都堂,召集众官,酌酒称庆。
正饮宴间,忽人报:“董卓暴尸于市,忽有一人伏其尸而大哭。”
王允怒:“董卓伏诛,士民莫不称贺;此何人,独敢哭耶!”
遂唤武士:“与吾擒来!”
须臾擒至。众官见之,无不惊骇:原来那人不是别人,乃侍中蔡邕也。
王允叱道:“董卓逆贼,今日伏诛,国之大幸。汝为汉臣,乃不为国庆,反为贼哭,何也?”
蔡邕伏罪:“邕虽不才,亦知大义,岂肯背国而向卓?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自知罪大。愿公见原:倘得黥首刖足,使续成汉史,以赎其辜,我之幸也。”
众官爱惜王邕之才,皆力救之。
太傅马日磾亦密谓王允:
“伯喈旷世逸才,若使续成汉史,诚为盛事。且其孝行素著,若遽杀之,恐失人望。”
王允说道:
“昔孝武不杀司马迁,后使作史,遂致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运衰微,朝政错乱,不可令佞臣执笔于幼主左右,使吾等蒙其讪议也。”
日磾无言而退,私谓众官说道:
“王允其无后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岂能久乎?”
当下王允不听马日磾之言,命将蔡邕下狱中缢死。
一时士大夫闻者,尽为流涕。后人论蔡邕之哭董卓,固自不是;王允杀之,亦为已甚。
自此,王允早已不是当初的王允,霸权在身,谁有不为之心动?诚如蔡邕,与他的关系还算好的,也被他除掉。
蔡文姬一家人,自从蔡邕死后,便被世俗遗弃。
蔡氏因此一病不起,没过几天便离人而去,撒手人间。
而按照历史,蔡文姬本应该嫁为人妇,却因为遇到曹耀而一拖再拖,如今,蔡邕已死,家族没落,对方又不见蔡文姬,自然单方面的解除婚姻。
洛阳城,如今百废俱兴,欣欣向然。
郭嘉众人,接到长安巨变的消息,便马不停蹄跑了过来,与曹耀商议:
“主公,接到消息,长安突变,吕布把董卓杀了,悬尸于城,董卓的部下向西逃窜,如今长安空虚,正是我们攻取长安,向西凉进军的好时机。”
曹耀微微一笑,变不改色,似乎早已预料,诚如郭嘉荀彧之才,也捉摸不透他在想什么。
曹耀善于洗脑,他提出的天下大同思想,即使荀彧这种深受儒家思想的他,也接受了洗礼。早已对汉室不抱希望,跟何况跟随曹耀的其他众人。
众人都望向曹耀,希望他能够给出一个决定。曹耀想了想,对众人说:
“的确,如今确实是一个尚好的时机,但还不是最佳,所以,我们还要继续等几天。”
众人不解,议论纷纷,而扎里凭借与曹耀的关系,早已大叫起来:
“还等他个屁,大哥,给我兵马,我去踏平长安,活捉天子。”
曹耀不顾形象,一巴掌就轻拍在他头上,对其说道:
“如今,王允才是天下正统,他才是天子的代言人,如果我们随你攻打,必将被天下称为反贼,这对我们不利,所以,我们就算是装,也要装成忠臣。”
扎里不服,问道:
“那我们该怎么办?”
“荀彧,你去安排一下,派人到长安对王允祝贺,并表明愿意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