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逆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铮微微一愣,随之收起了嬉笑的表情,很认真的看着陈青道:“发生了什么事儿?”

    “干爹在宫里的人给快马传来了消息,寿光知县李山敲了登闻鼓!”

    “李山?敲了登闻鼓?”刘铮的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当夜攻下寿光之后,他命人搜捕这李山,结果找了一宿都没找到,撒到其他几个门的探马,只有东门和西门的探马第二天回来了,u看书(ww。)而北门的探马却消失了,当时他猜测应该是六扇门的人走的时候同时弄走了李山,不过当时他没在意,事后也没在意,毕竟李山只是一个知县,而且是过了时的知县。

    却没想到,这个他并不在意的人,给他捅了个大麻烦,这人居然去敲了登闻鼓!刘铮的心思一下子转起来了!

    “不错,他敲了登闻鼓,然后见到了主子,在主子面前,他把你和咱家干爹给告了!”

    陈青这话一说完,刘铮皱的眉头更深了,心思急转,好半晌之后刘铮才开口道:“他只告了我和陈老公?”

    陈青哼了一声道:“怎么?刘爷您还嫌他告的少了?他可是在皇爷面前告你谋反,说咱家干爹是你同党!”

    听完这话,刘铮的眉头几乎快拧到一块儿去了,他不怕这李山告他谋反,当今大环境下,万历爷的心思并不在国内,朝堂上的大人们也都把目光盯着朝鲜那一块儿,根据这些时日得到的消息,就连他那位太原府的同行,朝廷也只是让宁夏总兵派了两千边军去剿灭,在朝鲜之役没有结束之前,朝廷是不可能来找他麻烦的!

    告他刘铮,他能想的通,可告陈增是什么意思?这陈增宫里的大靠山可是郑贵妃啊,而且这陈增还深得万历爷信任,不然也不可能让他来山东收矿税,莱州可是有金矿的!在刘铮看来,这李山告谁也不应该告陈增啊,皇帝怎么可能相信给他在外搜刮银子的陈增造反?这不仅是个昏招还有些莫名其妙啊,他李山到底是要揭发老子,还是要帮老子啊?

    想不通,太想不通了!

第81章 登闻鼓响() 
刘铮脑子转的飞快,他在拼命的回忆着前世里对万历皇帝的记忆,同时也结合着这些时日来,得到的关于朝廷的一些消息,分析着当前他需要面对的状况。

    三月份的时候山东布政司右参政杨镐成了右佥都御史,经略朝鲜军务,他从京城前往辽东上任的时候奏请皇帝,从山东都司这边调走了不少的人,尤其是最能打的、以及人数相对满员的临清卫也就是前兖州左卫以及济南卫,山东如今兵力空虚的很。

    别看《晚明史》上说只有四万多兵力参战,可根据刘铮根手上得到的情况可以看出,这四万仅仅只是正规军,也仅仅只是表面上的数字,咱们的万历皇帝还从从各地征调了辅兵、后备兵以及募了川、汉兵,这些兵力总人数多达十多万。

    不然仅仅调四万兵出战就能花费明面上的数字七百八十万两这么多?更何况日本在朝鲜的兵力有多少,第一次打的时候日本总募集了三十多万人,有十五万八千人登陆了朝鲜,第二次打的时候登陆了十二万人外加原来守备在釜山的兵一共十四万人!朝廷就派四万人去打人家,难道日本军队都是纸糊的?

    等这场朝鲜之役打完,朝廷的目光依旧不会放在他这个小小的祸害身上,忍了杨应龙很久的万历爷以及朝廷的大佬们,必然会派兵去玩死杨应龙,而他刘铮最多仅仅是个小蚂蚱,顶多就是派点人过来顺手捏死他。

    他完全可以演戏,演到朝廷把杨应龙弄死,演到朝廷军队已经疲惫不堪的时候在站出来,跟万历爷刚正面,虽然很无耻,但是他就是这么想的。

    想明白了他的处境,他又开始想李山告状陈增到底是什么意思,到底是出的昏招还是暗藏深意的有意为之!

    ……

    时间往前推推,到达了京师的李山,在无数暗中监视着他的目光下,敲响了那面不知道多少年没响过的登闻鼓,他如愿以偿的见到了连内阁的大佬们见一面都困难的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是在皇极门的暖阁见的他,这位皇帝在这里跟许多很牛叉的人物商量过很多牛叉的事儿。

    李山甫一见到万历皇帝,立刻就跪在地上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给刘铮告黑状,这货其实心里很紧张的,毕竟他就没见过几次皇帝,上一次见皇帝还是在他中进士那会儿。

    他这边正告着刘铮的黑状呢,忽然听皇帝开口问了他一句,刘铮为什么要造反,他一个小小的捕快,是怎么夺了青州左卫的?

    一句话把李山给问蒙了,老大你怎么不按剧本来啊,我哪儿知道刘铮为啥要造反啊?我哪儿知道他怎么夺了青州左卫的?我都是按照魏小七教我的说的啊,该怎么回答?他一下子卡壳了!

    正当他捉急的时候,忽然福灵心至,就把最近祸害山东祸害的很厉害的陈增给提溜出来了。

    告完黑状皇帝啥话也没说就叫他跪安了,好吧这串场了,万历爷啥都没说就叫他退下了。

    李山和皇上见面的情景很快就传到了内阁诸位大佬的耳朵里,然后大佬们的小弟也紧跟着就知道了,当天夜里,各大佬的家里那当真是门庭若市啊。

    月上中天时,两位大佬凑到了一起。

    赵志皋的书房。

    “汝迈兄,这事儿你怎么看?”

    “子唯,这件事儿不在咱们怎么看,而在皇上怎么看!”

    这俩人一个是当朝首辅赵志皋,一个是他的同榜同年又同党的位居内阁三辅的沈一贯,这俩人很有意思,

    赵志皋后世里对他的评价是软柿子,而沈一贯评价更差,被评价为阴险油滑,不过油滑这词用在沈一贯身上实在不怎么正确,应该称其为玩儿平衡的高手。

    虽然这货不怎么样,虽然这货有时候坏的流脓,虽然这货是个梦想着浙党能霸占朝廷所有官位的家伙,但是刘铮却很喜欢他,因为这货是跟东林党对着干的,他是浙党的领袖,又是浙党对付东林党的急先锋,还有另一个原因让刘铮很喜欢他,因为他有三个表字,一个叫jian污(肩吾),一个叫子唯(自wei),唯一个正常的叫不疑,而这个表字和刘铮也很有渊源,上辈子他儿子的名字就叫刘布衣,臣本布衣的布衣,刘铮深信他爹给他起这个名字的时候正夜读三国。

    沈一贯虽然对于他这个同榜同年又同党的首辅老大人,很是不屑的同时又很想把他干掉,不过这些都是藏在心里的,不宣与外人的,不管他怎样想,表面上都要表现出一定的尊敬,尤其是在大事儿上的尊敬。

    “这刘铮,据说是个小捕快出身,却能一举占了半个青州府,还是相当有本事的!尤其是不仅能让青州左卫的人听他的话,还能拉着陈增跟他造反,更是让我佩服的很!”

    沈一贯忽然来了这一句,赵志皋微微有些吃惊,这话可不是一个当辅臣的该说的话啊,不过他马上就明白了沈一贯这么说的意思,反话正说。

    “这李山也是个糊涂鬼!”明白过来的赵志皋摇头笑了笑。

    赵志皋当的是和稀泥的首辅,当的是能讨好皇帝的首辅,是地地道道的靠资历走上来的,眼光略略有些差。

    沈一贯就不一样了,这货是个权术大师,同样还是一个阴谋论者,他不相信李山是个蠢货,敢在皇上面前说出这种漏洞百出的话来。

    “汝迈兄,不可小看了这小小的知县,据我所知这事儿不简单!”

    “哦?”赵志皋一愣,他可是知道沈一贯的本事的,既然他说这事儿不简单,其中便必然有蹊跷。

    “子唯,你觉得这其中有别的事儿?”说完这话赵志皋的眼睛眯起来了。

    沈一贯点了点头道:“下面人来报,这李山是跟着六扇门的人入京的!”

    “六扇门?”赵志皋虽然眼光差了点,但是他的政治智慧并不低,脑子也不蠢,当有人给他拨开一层云雾的时候,他的目光就变的犀利起来。

    对于皇上的这条狗在干什么,作为当朝首辅他怎么会不晓得,当六扇门、青州府、刘铮这三个字联系起来的时候,赵志皋马上想到了在青州坐着的那位衡王。

    当衡王这个名字出现在脑海后,他目光再次穿过了云雾将深藏其中的真相看的更清了。

    被同僚、下属们称为一大败笔的陈增,立刻便与衡王两个字联系在了一起,一个当红太监,一个藩王。

    六扇门专管江湖事儿,盯着的是那些打算造反和刚造反的人,刘铮在青州造反,青州有位衡王,在青州为皇上筹集银子的太监,以及目前朝臣和皇上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朝鲜,朝廷在朝鲜投入了数量庞大的军队,山东兵力空虚、北直隶兵力空虚,京师距离山东只有八百里多一些。

    “嘶~~~”赵志皋倒吸一口冷气:“子唯,这事儿不小!也不是咱们能搀和的,最好能置身事外!”

    沈一贯苦笑一声道:“如何置身事外?”说完这话,沈一贯从宽大的袖子中拿出了基本奏折。

    赵志皋接过来一看,额头上的冷汗一下子就下来了,两本王家宾奏请赈灾疏奏,临淄知县、寿光知县、乐安知县、博兴知县、高苑知县揭发王家宾与刘铮谋反的奏折,抓着这些奏折仿佛抓着烫手的烙铁一般,赵志皋的手控制不住的抖了起来。

    这些都是内阁压下去的疏奏!!!为了给朝鲜那边的‘大事儿’让步,压下去的疏奏!若没有李山来告状这事儿,这些疏奏压下去就压下去了!

    可现在却成了催命符!

    赵志皋心里慌了,就开始过分解读起了王家宾的赈灾疏奏,这份疏奏看起来规规矩矩,没什么不妥的地方,可把衡王、造反这两个词连起来就不一样了。uu看书(om

    造反除了要有兵、有钱之外还需要什么?不就是粮食吗?这王家宾是打着赈灾的目的给衡王要粮食啊!好在他没搭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