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现在凉州又无大事,北宫玉这个时候派使者来干什么?
似乎是看出了李儒的疑虑,董卓解释道:“北宫他欲要向咱家求亲。”
“求亲?”李儒一怔,紧接着便不禁眯起了眼睛:“看来,这北宫玉还是对主公不放心啊,因此才会用这种方式想要加深和主公的联系,以免他日主公待他无利用价值之时便抛弃了他。”
听到李儒的分析,董卓不禁嗤笑了一声:“这北宫,咱家本来还觉得他是个人物,没想到竟这般小家子气,咱家岂是那种过河拆桥之人?”
“那主公答应了没有?”李儒问道。
不过,虽然是询问,但是想起方才那羌人使者高兴的神色,李儒心中其实早已经有了答案。
果然,听到李儒询问,董卓看了李儒一眼,道:“那北宫虽说有些小家子气,但终归也是一方豪杰。所以咱家便答应他了,芳儿年纪也不小了,嫁给北宫,也不算委屈了她。”
董卓有三个女儿,大女儿董芳,二女儿董兰,三女儿董慧。他口中的芳儿,便是大女儿董芳。
听到董卓这么说,李儒轻轻摇了摇头,劝道:“主公,儒却是觉得,主公此举却是稍有不妥。主公交好的羌人豪杰何止北宫玉一人,若是今日主公答应了北宫玉的求亲,万一他日其他羌人首领也纷纷效仿,若是拒绝,有今日之事在前,他们必定会心怀不满。可若是不拒绝,主公又哪来这么多女儿去嫁?”
听到李儒这么一说,董卓顿时觉得很有道理,只是……
“文优啊,虽然咱家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可是咱家都已经答应了,还能反悔不成?”
“这……”
董卓这么一说,反倒是李儒有些为难了。
不得不说,董卓能在西凉立足,虽然有各方面的原因,但是不得不说诚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放眼西凉谁不知道董仲颖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主?若是失去了这块招牌,难免得不偿失。
不过,李儒正为难间,却见董卓突然一笑。见状,李儒不禁问道:“主公为何发笑?”
看了一眼李儒,董卓道:“文优啊,你方才和咱家说你这次出去已经找到了要找的人了是吧?”
李儒点了点头,却是一时没有想明白这和眼前的事情有什么关系。
正在李儒疑惑间,却见董卓笑道:“文优啊,咱家常听你言及你那位师兄,说其才胜你百倍。说实话,咱家是不信的。如今正好有这件事摆在面前,不如文优叫你那师兄来,让咱家看看他的手段如何?”
“这……”李儒微微一愣,他没有想到事情居然这样发展了下来。
看到李儒迟疑的样子,董卓故作不悦道:“怎么,莫非文优之前是在诓骗咱家不成?”
闻言,李儒只好道:“儒不敢。只是师兄方才回归故里,此时正与家人团聚,却是不好打扰。”
董卓挥了挥手:“无妨,反正不管嫁还是不嫁都不缺这两天。如果真是文优所说的那种大才,这两天咱家还是能等的。”
听到董卓把话都说到了这个地步,李儒也只能点了点头。
其实,即使董卓不说,贾诩他迟早也是要带到董卓这边来溜一圈的——虽然他很清楚想让这位师兄给董卓卖命是不可能的,但是万一对上眼了呢?
谁知,没等他先提,董卓就主动要见贾诩了,只是中间却掺和了北宫玉这么一档子事。
李儒也不知道这是好还是不好了。
又和董卓讨论了一些关于接下来的计划的事情之后,因为天色不早了,所以李儒也就起身辞别了董卓,离开了刺史府。
而另一边,贾诩的长子贾穆,还有次子贾访,幼子贾玑也回到了家中,一家人自然是其乐融融。
此时在房中,贾诩正被几个孩子围在中间,左手抱着贾访,右手抱着贾玑,贾穆则是站在一边,父子不时说说话,俨然一个富态的富家翁,丝毫看不出这是一名算无遗策的毒士。
而楚江则是静静坐在桌边——干吗?当然是等着开饭喽。
虽然在安阳县的时候很多情况下都是他来做饭,但是现在有李氏在,自然是轮不到他来动手,因此楚江就如愿进入了混吃等死的状态。
不过,混吃等死归混吃等死,楚江还是没有忘记仔细观察一下贾诩这三子。
贾诩三字,长子贾穆十一岁,次子贾访六岁,幼子贾玑四岁。
其中,贾访还有贾玑年纪尚幼,暂且不做评价,但是对于贾穆,楚江的第一印象便是“稳重”二字,其次便是“谦恭”二字。
虽然贾穆年龄只有十一岁,但是从楚江方才在贾穆回家时第一次见到他开始,一直到现在,除了严谨甚微四字,楚江找不到其他更合适的词来形容这个少年。
毫无疑问,和贾诩相比,这位少年更像是一个君子。
这种人,即使没有超凡绝世之能,但是只要是中人之资,无论在哪一方势力中都可以成为最坚实的骨干。而若是天资过人,难说会不会成为又一个荀文若。
只能说,这种性格,的确无愧于贾诩为他取的一个“穆”字。
毕竟,若是以贾诩的世界观来看,生存才是第一要义。如此一来,贾穆之所以会养成这种性格也就不难解释了。
当然,这些念头在楚江耳中也不过只是一闪而过罢了,毕竟,贾穆年方十一,而他,也才堪堪十岁而已,虽然,贾诩并没有把他当做一个十岁的孩童。
但是,不管怎么说,现在也不过光和二年而已。
时间还早,他还小。
第19章 见解()
当李儒赶到贾诩家中的时候,一家人正在吃晚饭。
看到李儒,李氏连忙站了起来:“阿儒来了,吃了吗?没吃的话坐下一块吃点吧。”
阿儒?楚江听到这个称呼,不禁有些莞尔。
不过,显然李儒已经习惯了这个称呼。
点了点头,李儒应了一声,在自家姐姐面前,也不客气,找了张凳子就坐了下来。
和贾穆几人以及楚江分别打过招呼之后,李儒这才看向了贾诩。
“师兄。”
贾诩慢悠悠的喝了一口稀饭,道:“文优,又出什么事了?诩可是刚回来。”
李儒也没有绕弯子,直接道:“儒这次去找师兄回来,主公是知道的。眼下有些小麻烦,儒本可以解决,但是主公却要见师兄,相询解决之道。”
“董仲颖要见诩?”贾诩挑了挑眉,道:“什么事,你先说说看。”
正当李儒要把白天在刺史府他和董卓谈论的事和贾诩说明时,方才去给李儒拿碗筷的李氏却是已经回来了。
盛了一碗稀饭,递到李儒面前,李氏道:“阿儒,不管有什么事,先吃饭,吃完饭再说。”
见状,李儒连忙唯唯诺诺的住了嘴,从李氏手中接过稀饭,又拿了一块饼吃喝了起来。
看到李儒在李氏面前一副乖宝宝的模样,贾诩轻笑一声,也不再言语,专心吃起饭来。
大概是小孩子吃饭总会快一些,没过多久,贾穆,贾访,贾玑便纷纷吃完了饭,贾访还有贾玑直接回房去休息去了,而贾穆则是去书房温习功课,桌边就只剩下了贾诩,李儒,李氏,还有楚江。
又过了一会儿,所有人都吃完了饭,李氏收拾收拾了碗筷,出去了。没多久,却又端着一壶热茶走了进来:“阿儒,你有什么事找夫君姐不管,不过大冷天的,别熬太晚。阿江,你看着点他们。”
最后一句话,却是冲着坐在一边的楚江说的。
闻言,楚江主动站起来接过李氏手中的茶壶,轻道:“师母放心,江儿知晓了。”
点了点头,李氏这才走了出去。
楚江笑了笑,端着茶壶给贾诩和李儒分别到了一杯茶,然后才给自己也倒了一杯,坐到了一边。
喝了一口热茶,贾诩满足的眯了眯眼睛,半躺在椅子上悠悠道:“文优,有什么事现在可以说了。”
也是喝了一口茶,李儒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北宫玉师兄知道吧?”
“北宫玉?”贾诩点了点头:“金城破羌的统领?”
李儒点了点头:“就是他。对于凉州的局势,师兄想必也有所了解,主公之所以能在凉州立足,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主公和众多羌人首领的良好关系。而这北宫玉,就是其中实力最强的一名羌人首领。”
“今日儒回到刺史府的时候,刚好碰到了北宫玉派来的使者。事后,儒询问了主公北宫玉派使者前来的目的,结果却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
“那北宫玉,居然是派使者提亲来了。”
“董仲颖答应了?”听到李儒这么说,贾诩便差不多猜到了下面的剧情。
李儒点了点头:“嗯。等儒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主公已经答应了。”
又喝了一口茶,贾诩悠悠道:“其实答应了也没什么不好。如果董仲颖真舍得嫁女儿给那北宫玉,想必那北宫玉定然会对董仲颖死心塌地,这样一来,董仲颖对羌人的掌握想必会更上一层。”
点了点头,李儒道:“这一点儒亦知晓,只是,儒就怕其他羌人首领得知此事后也纷纷效仿,到时候难免会有人说主公厚此薄彼。况且,以主公在羌人之中的威望,本来就无需以此来收拢人心。”
“只不过,主公虽然被儒说动,但是毕竟之前他已经答应了使者,现在反悔,恐怕有损主公名望。况且,若是直言拒绝,儒怕那北宫玉会心生不满,他日恐生祸患。”
“然后董仲颖就要见诩?”
点了点头,李儒无奈道:“是的。本来此事虽然有些许麻烦,但是儒想要解决亦不是难事。只是不知主公为何非要见师兄,说要见识一下师兄的手段。”
轻笑了一声,贾诩没说什么,反倒是看向了楚江:“江儿,你觉得此事如何?”
听到贾诩这么说,李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