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惜官吝爵,天下有如此待贤之道,难道秦公不怕寒了天下士子之心么?”
一番话说的倒是义正言辞,可惜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他这番大道理应者寥寥,连与他同来的两位士子也是微微摇了摇头,而对于嬴渠梁来说,他既然决意要将丑话说在前头,自然也会有他的一番道理。
“惜官吝爵,人君大患。滥官滥爵,国之大患。如今我秦国正值用人之际,嬴渠梁如何会在乎区区官爵权禄?”嬴渠梁摇了摇头,坦然道,“只是各位谁人是大才?谁人是中才小才?谁长于治国?谁胜于军旅?谁堪庙堂?又岂能单凭你寥寥数语来断定?”
说到这里,嬴渠梁微微抬起头,将目光望向座下的所有士子,慨然说道:“凡官民材必先论之,论辨然后使之,任事然后爵之,位定然后禄之,这便是我秦国求贤之道!”
“秦公好一番说辞,巧言令色,此等做法,吾在sd诸国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由此看来,这秦国之官,不做也罢!”年轻士子却是轻蔑一笑,朝嬴渠梁一拱手,转身便要离去。
“先生且慢。”未想,嬴渠梁却是叫住了他,那年轻士子回身,眼中重新流露出希望。
“先生入秦不易,如今两手空空而去,嬴渠梁有愧于先生。”嬴渠梁朝他行了一礼,旋即招手,将景监唤了过来,“派栎阳卫礼送这位先生出秦境,并发给先生二十金,以资其前往他国。”
“诺。”景监应了一声,却未马上行动。
年轻士子脸上闪过一丝异色,站在原地,低着头,似有所思又似在踟蹰,久久没有动作。
不过嬴渠梁不再看他,而是将目光放在剩下的两位本月入秦的士子身上,朗声道:“二位先生,三月之后,若你二人不堪秦国贫弱艰难,国府赠百金,车马礼送回乡,以使贤士不虚秦国之行。若有愿留秦国者,嬴渠梁必定以先生之才,量才用之,官爵权禄绝不吝啬,若是届时先生觉得寡人任职不当,尽可到栎阳宫政事堂与寡人面议,直斥寡人之失!”
剩下的两人面面相觑,俄而不约而同的站起身朝嬴渠梁深深一躬,长声道:“单凭秦公所言,我二人必定遍访秦国,决不旋踵。”
宋涛冷冷的看着不远处的嬴渠梁,嘴角微微上扬,目中掠过一道复杂的光彩。范性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点,低声问道:“你觉得这秦公如何?”
“不是人杰,亦为枭雄!”宋涛沉吟片刻,轻声吐出这八个字来。
57。招贤()
范性一怔,扭头看向宋涛,本欲接着说点什么,却看到宋涛朝他摆摆手,示意暂时不要多问,继续等待这场中诸人的下文。
“秦国招贤,未分良莠前,一体待之。今日亦是诸位三月之期,寡人亲至,以倾听诸位先生的治秦国策,各位先生,若对秦国有所见解,还望畅所欲言、不吝赐教。”嬴渠梁再将目光投向那些个坐在后方,早已入秦的士子身上,笑着问道。眼光扫过宋涛和范性,也不停驻,须臾便离开。
“在下王轼,访秦有得,呈上所著《强秦六策》。”座下原本安静的人群里,顿时起了一阵骚动,一个年轻士子毫不犹豫的站起身,手持着竹册快步向前,来到嬴渠梁所站得案前,恭敬的将竹册双手捧到案上头,开口道。
景监赶紧将他手中的竹册接过,同样是双手捧给国君。
“多谢先生,嬴渠梁择日自当聆听高论。”嬴渠梁将竹册接过,看了一眼这个自称王轼的士子,点头道。然后并不着急将卷册摊开来看,而是微笑着看向其他士子。
众人会意,赶紧将所持的竹册一一呈上,不多时,嬴渠梁身前的书案上已经摞起了一大沓竹册。
看着这些士子的举动,宋涛总算明白了他们手中的竹册是为何用,嘴角的笑意更盛,微微扭头瞥了眼刚才叫嚣着要离秦的那个年轻士子,只见他涨红了脸,愣愣的望着嬴渠梁,却又默然无语,想来是完全没有想到如今的状况。这么人都能做到的事情,自己却不愿去做,落在这些同道中人眼里又会是怎样一副模样,只怕大都认为自己是畏惧艰险,不过是好夸夸而谈的人罢了。
宋涛同情的望着他,聪慧如他,自然早已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难怪这秦公会选在今天来招贤馆面见新入秦的士子。想必他早已知道,今天是一部分寻访秦国的士子归馆献策的日子,之所以让这些新老士子们同席而坐,决计也是早已谋划好的。
因为嬴渠梁明白这秦国国力凋敝、秦人贫困,要想让这些新入秦的士子们能沉下心来深入到秦国各地遍访民情、谋划对策,只怕多少自视甚高的士子都是不愿意的。就如这位年轻人一样,他们迫切的想要职掌权利,便宜各司其职,治理秦国,哪会耽误自己的好时光,去体察民意。
秦公正是要打磨这些士子的锐气,打消他们诸多的世俗要求和怕苦怕穷怕累的思想。而最好的方法,便是让他们看看先行者是如何做的,人在很多时候都有种盲从的思想,自己原本觉得不屑于去做的事情,但是看到与自己同等身份的人去做了,而且还有可能得到丰厚的回报,那么他们也会不自觉的认为自己也能做到,最初的抗拒心理也就少了许多。
的确如此,当这个年轻士子看到比自己先入秦的众人已经寻访了秦境,官爵权禄近在咫尺,他如何不会对自己刚才的决定产生怀疑和犹豫,以至于心生动摇。而且他之所以不愿离开,是因为作为士子,他是要脸面的,如果现在当真就这样一走了之,只怕这好逸恶劳、好高骛远的恶名就要一辈子加诸于身了。
看着此人处在这进退维谷的局面,宋涛自然而然产生了一丝同情,此人并非不智,而只是太过着急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而已,或许是太过年轻的缘故,看得出相比起同来的另两人,他着实缺乏心机。所谓出头的橼子先烂,另两人便深知这一道理,不到必要时刻,绝不轻易开口表态。
嬴渠梁很满意的望着众人的举动,和刚才初入招贤馆之时想必相比,他此时的心境已经好多了。
“寻访辛苦,还请诸位暂且留于这招贤馆中,休养生息,寡人十日内确认职守,给大家一个交代,诸位以为如何?”等到所有士子都将所著之策呈到案前,嬴渠梁朝众人拱手道。
“谨遵秦公吩咐。”诸位士子知道这么多的上书,秦公必定需要一段时间来仔细,而且确认职守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牵涉颇多。所以对于嬴渠梁所说的十日之内给出答复,众人还是都挺满意的。
“好吧,今日便到此为止吧,请诸位好生歇息,来日方长,我秦国的兴盛富强,还要靠各位先生之力。”嬴渠梁见时间差不多了,该做的事情也已做完,便准备告辞回宫了。
“秦公且慢!”忽然一个男子的声音如无声处之惊雷般,在这庭院中响起。众人循声望去,没想到竟是刚才说是要离秦的士子开了口,只见他双目赤红,死死的盯着嬴渠梁。
“先生还有话要说?”看着他这副模样,嬴渠梁不禁开口问道。
“秦公深明大义,高风亮节,不记在下狂狷荒唐,而且还赠金送在下归国,田叔常自诩名士,如何不羞愧万分?”那自称田叔常的士子慷慨激昂的说着,宋涛眉梢一挑,目中闪过一缕不易为人觉察的精芒,再瞥了那嬴渠梁一眼,只见秦公正襟危坐,一脸肃然,并无异色。
“公以国士待我,我自当图报于公…”说罢,他竟是取出随身携带的短剑,明晃晃剑刃微微泛着白色的涟漪。
一干士子皆是大惊,原本矗立在嬴渠梁身后的卫士,皆是一声厉喝,上围住田叔常,手上的兵器斜斜指着他,生怕这田叔常做出对国君不轨之举。
“退下!”未想,那嬴渠梁却是声色俱厉的朝围住田叔常的众兵士喝道。
见国君下令,卫士们只好收起兵器,站回远处,仍旧是呈弧形拱卫着国君,一旦发现这田叔常有何异动,马上就能上到前面来。
“休说是柄短剑,即便是把朱泙漫的屠龙刀给他,只怕也不是这秦公的对手。”范性眼神在田叔常和嬴渠梁身上各扫了一眼,略带轻蔑的低声道。
“你确定他能提得起那把破刀?”宋涛扁扁嘴,不过也轻声补了一句,“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士子如何是身经百战的秦国国君的对手。”
两人看法难得这么一致,只不过一个是从武艺的高低来分析,一个是从常理来推测,得出同样的结论也算是殊途同归。
“兵士无知,还望先生见谅,请问先生有何事要说。”嬴渠梁淡定的朝田叔常开口道。
只见,那田叔常一脸诡异的红色,右手执剑,缓缓抬起左手,朗声道:“公以国士待我,我自当图报于公,今无知而冒犯于公,田叔常当以热血,昭秦公之明!”
说罢,他圈起左手四指,然后两眼一闭,只见一道光芒闪过,众人只觉眼前一红,田叔常的左手小拇指已然和着鲜红落在庭院泥地上,而他微喘着气,看向嬴渠梁,开口道:“若是秦公不弃,叔常愿入秦做一小吏,以报秦公!”
嬴渠梁显然也没有想到这田叔常脾性竟是如此刚烈,连忙朝景监道:“快,快将先生送入宫中医治!”
“秦公!”那田叔常却是一声厉喝,须发皆张,声调越发的高了起来,“田叔常之求,还望秦公应允!”
“先生…”嬴渠梁一怔,马上反应过来,开口道,“寡人应允便是,快讲先生送入宫中医治。”
景监领着两个招贤馆的侍者将左手还淌着温热鲜血的田叔常扶了出去。众人望着他的背影,脸上均有戚戚之色。
嬴渠梁长叹一口气,朝众士子拱手行了一礼,也快步走了出去。士子们见他走了,也是三三两两的结伴离开,不多时,刚才还分外热闹的庭院变得安静了下来。
“哎,这是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