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席卷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再说那一些辞令了。”

    还想要多多发挥的谢艾一阵愕然,后面深吸一口气说道:“维持秦国的存在对凉国有利,对汉国也有利。”,他严肃地看着刘彦,先是一礼才问:“小臣那样说,是认为……认为您接收秦国的举国归附,恐怕是……弊大于利。”

    刘彦依然是笑吟吟:“说重点。”

    “秦王绝非甘于人下之人,有过号令全国的经历更是如此。”谢艾像是豁出去了那样,索性也就明白了讲:“维持秦国存在对于凉国的好处大于汉国,可您接纳冉闵带着部下归附,不管是如何安置,将来恐怕是无法避免内乱的。”

    “哦。”刘彦不得不问:“你现在是以寡人的立场在考虑?”

    谢艾重重地点头,摊开了讲:“冉闵为石碣效力时尽心尽力,可反起来没有半点犹豫。他或许与您是有光复汉家的共同理想,可亦是没有少杀汉家苗裔,为人太过复杂,做事太过随意。他是在别无选择时投奔于您,还是带着部众投奔。想必您已经想好怎么安置,他一开始也许隐忍,不管是您如何善待,权柄一失不复之前,日久天长内心不免愤懑,愤懑之下……”

    这些东西刘彦和一众文武早就有过交流,实际上探讨下来也是与谢艾差不多的结论。因此除了纪昌这个完全没有节操的人甭管刘彦做什么都选择追随与支持之外,持反对意见的是占了大多数。

    刘彦不问其它,只问:“你要寡人帮的忙就是维持秦国存在,为凉王尽了君臣之情?”

    谢艾却是摇头,说道:“凉国出资,可以是西域健马,或是财货,请求您出兵合击苻洪。再来是无论您答不答应,我王皆要与您誓盟,仅此而已。”

    “誓盟吗?”刘彦很清楚这个是什么意思,就是平等地位的结盟。他还不得不问:“那么凉王派使节前往小~朝~廷?”

    “是……确认祖庙(炎黄庙)香火是否如传言那般……是灭了自己点燃。”谢艾怪怪地看着刘彦,呐呐地说:“您也建立祭祀之地,香火却是自己点燃,若晋室也是这样……”

    刘彦立刻驳斥:“胡说八道,寡人这边的香火可是从关中千里迢迢引来!”

    谢艾连忙告罪,可眼神里却满满都是怀疑,除了怀疑之外还有慎重。

    也许在现代人看来就是香火而已,真的还是假的根本不重要,但是现在的人绝不是这样看,他们重视这个到可以为之丢命的地步。

    刘彦眼睛一眨不眨,满脸的正义,嘴巴里吐出的话却是不像个王能说的:“哪些个王八蛋乱造谣,说泰山炎黄庙的香火是自己点的。”

    “是……南边传的。”谢艾表情也不得不诡异,他又说:“南边也说香火并没有断,是您这边……”

    毫无疑问,不是在争正朔嘛,大战没打舆论先行,甭管是真的还是假的,反正就先咬定是真的。那都是为了争取一些人的归属之心。

    ……分…割…线……

    着实太累了,允许荣誉喘口气。然后厚颜求推荐票。

第394章:白马轺车破麻胡() 
归属之心毫无疑问还是相当重要的,但真正争取的其实是寒门以上这些掌握知识和才能的人。这一类人光是利益并不一定能收拢,他们本身有自己的资本,不是大利益难以拉拢,付出太大的利益则有损于国家,弊大于利的事情干来做什么。名份在这个时候就能起到关键作用。

    平民百姓用的不是什么大义名分来争取,只需要给于实际的好处,比如耕者有其田又别时不时的去祸害,百姓对于被谁统治都是那个样,不都还得交税纳赋。被谁统治有盼头就倾向于谁,只见眼前蝇头小利而看不到长远,说百姓好愚弄就在于此,偏偏并不是所有统治者愿意这样去“愚弄”百姓。

    治理天下不管是在知识不普及还是普及的年代都只有少数那么一撮人,处于最高的掌权者也只会有一人。最高掌权者要控制的是那一小撮作为“触须”的官员,实际上管不到治理下的所有人,举才与用才就显得异常关键。

    刘彦很喜欢有才能的人,哪怕是用抢或是掳也要想方设法地弄过来,桓温、袁乔、谢安等人就是这种体现。

    谢艾毫无疑问也是一个有才能的人,他的才能却是还没有得到发挥,待在张氏凉国干得最多的是作为副手辅佐于谁,其军事上的才能也因为没有领兵的资格没有发挥的机会,仅是因为在民间有名而被征募。

    因为前后发生的事情太奇怪,刘彦有充分的理由怀疑谢艾目的不纯,可怀疑归怀疑却不能表现出来。这个无关君王气度,亦是不关会不会坏了不惜才的名声,是刘彦真的需要了解谢艾究竟想干什么,或是防范未然,也许会来个斩草除根杜绝危害?

    冉氏秦国的存在对于汉国也许是有好处,冉闵可能也会在归附之后有反复,却不是该由谢艾这个非汉国官员和任何身份的人来讲。谢艾好歹是读书人,还能够被委任出使,没道理不知道啊!

    送走谢艾,刘彦命人急招纪昌与蔡优,连带一直留在汉境的条攸也一并请来。

    请人自然不是像连续剧,前面刚说请,下一刻不管被请的人离多远就是“唆”的一下马上出现。

    实际上纪昌是在隔天临近中午才到,蔡优则是在下午,倒是条攸一开始就是跟随王辇活动早在了。

    想要见的人到齐,刘彦简短地将所发生的事情根本没有掩饰地说了一下,不过并没有提起自己的猜测,问道:“诸君有什么看法?”

    “攸有话讲。”条攸现在不是司空了,是压根就没有什么官方身份,硬要说有就是冉闵的部曲。他几乎是铁青着脸,说道:“我主已经将家眷送到汉境,连带我等的家眷也是到了汉境,归附王上之坚诚可鉴日月。谢艾说我王那些话,恐怕是离间……,不!不是恐怕,根本就是离间!”

    按照寻常道理,刘彦作为君王哪怕是内心怀疑什么,顶多就是和心腹之人私下说说,就没有君王会直接找被言及的那一方摊开了讲。而谢艾却是不了解刘彦,绝对没有料到事情会是这样。

    “这个等下再说。”刘彦没有安抚条攸,转而分别看向了纪昌和蔡优,问道:“你们的看法呢?”

    “凉国自然是希望秦国存在。”纪昌并不忌讳,当着条攸的面就说:“凉国说处心积虑也好,说是因为需要也罢,确实是在他们的支持下才有了秦国。而凉国想要让秦国作为屏障的意图也从未掩饰,秦王要携土率宾归附王上,凉王急了是应该的。”

    条攸知道不能多讲话,只能是不断点头附和纪昌的分析。

    “秦国是秦王自行去除国号,并不是出于谁的非难,王上接纳是出于仁义,谁也说不上一个坏字,乘人之危更是无从说起。”纪昌铿锵有力地说:“王上乃是大汉之主,援助于谁,非难于谁,和睦于谁,讨伐于谁,于他国他人何干?”

    条攸立刻就激动了啊,不是出于纪昌所讲的霸气侧漏,是看纪昌很明显站到了他们这一边。

    “王上。”蔡优比较平静或者说平淡地问:“谢艾说的那些太乱太杂,没有半点要为王上效劳的意图。”

    不就是因为这个刘彦才觉得里面透着诡异吗?谢艾真要过来投奔,说难听点哪怕是不给出什么治国良方,说黑话来点投名状稍微透露一些张氏凉国的目的总是可以的。偏偏谢艾不那么干,开刀的对象是冉闵,并且谢艾绝对知道汉国这边已经对冉闵有结论。

    “且不论谢艾究竟在故弄玄虚什么……”纪昌冷笑了几下,说道:“我们自行其是便是。”

    刘彦细想一下也是这样的道理,怪就怪他太渴望人才,绕来绕去把自己绕懵了。

    看似很大的事情被三言两语给解决,那就是有人可以商量的好处。既然来都来了,纪昌和蔡优索性就开始禀告一下最近的办公进程,听了一小会的条攸则是让走了。

    “王上。”纪昌是看着条攸的背影,慢悠悠地说:“秦王很快就会知道这件事情。”

    条攸之所以在场,就是要让冉闵知道这边发生了什么事。

    若冉闵坚定归附之心一切皆罢了,要他是怀着其它心思,知道了这边的事情肯定要求证,有什么行动好能探查。再来是,极可能逼冉闵将谋划提前付之行动。

    别怪刘彦黑暗设这样的局。君王可不是好当的,出事死人还算是轻,弄得国家破灭才是大。

    刘彦只是点头,揭过这事,让两人继续汇报。

    冀州的地方安置,包括任命官员以及户籍登记,事情绝对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纪昌就是打个头,主要还是处理地方大族和豪强,后面会交由被任命的刺史来干。

    作为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的蔡优第一站是到冀州,有个粗略的条目之后会赶往豫州,甚至是徐州、兖州、辽东都会跟着刘彦跑一趟。

    汇报结束,没有谈太多的事情,纪昌和蔡优前后告辞离去。

    刘彦本来是要前往前线了解一下与石斌、慕容格对峙的情况,准备期间王猛来报,说是谢艾求见。

    纪昌、蔡优、条攸得到召见并赶来没有隐秘行事,刘彦知道谢艾会求见,就是没想到会那么急。

    已经穿戴完毕的刘彦思考了一下,说:“便在王辇设下座位,让谢艾与寡人同车而行。”

    不清楚到底搞什么,那就礼遇和高调一些,要不王辇可不是什么外臣可以随随便便上去,别说是一路同坐而行了。

    刘彦就是要给张祚看看,观察张祚是什么反应,或许还要给更多有心人也瞧瞧,要谢艾最后真的能来汉国效力,也算是留下一个类似于“千金买马骨”的美谈。

    君王出行不会简单,哪怕是为了防卫着想也不存在什么单车而行,必然是浩浩荡荡外加兵戈铁马。

    王辇很大,除开必要的摆设之外,设有类似于床榻的台子,留下一片空间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