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席卷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一刻谢石脸色很难看,更加年轻气盛一些的谢万就直接骂了一句“不足谋”。

    “谢安是伪汉大将之一了,谢家有女马上是伪王妃子,谢氏少不得是有一场富贵荣华。”王羲之冷笑着再次拂袖,走之前撂下话:“家门收入之事,绝不甘休!”

第461章:才女通常胆大() 
王羲之离去,谢万和谢石两兄弟陷入了长久的无语姿态。

    世家活的就是脸面,没有什么比觉得受辱更加毁坏根基的事情,王氏就是那个曾经的“王与马共天下”的那个“王”,数十年过去王氏虽然没落,可是关系网以及蛰伏在民间的力量要是爆发起来仍然可以摧毁同为门阀的任何一个家族。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谢石还是有些忧心:“他们的态度却是比想象中来得强硬。”

    南北极为可能在明年爆发前所未有的大战,由褚裒与谢石牵头的南方世家已经共约一切以国事为重,王氏亦是在盟约中签名的家族之一。

    长江以南说是由司马皇室统治,不如说是世家共治的现状。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各世家在面临汉军南侵的前提下,应该说是表现出了难得团结的一面。

    一切以大团结为重的格局下,按照谢石的猜测,谢氏与王氏并没有在谢道韫和王凝之的婚事上定亲,谢道韫的婚事出现变化王氏虽然会有意见,可王氏为了南方世家的团结稳定只会选择默认。

    谢氏重谈与汉王姻亲连理的事情上非常复杂,固然是有谢氏要为家族留一条庄康大道的意图,可也有为整个长江以南的世家做出铺路的行为。

    褚裒在谢氏重启与汉王联姻的事情上之所以赞同,那是谢石提到联姻之后或许可以对刘彦产生影响力,哪怕最后晋军不敌汉军,情况不利的情况下南方世家也要与刘彦有个沟通的渠道。

    说到底新晋崛起的汉国表现出来的军事实力真的太强悍了,南方就没有一个敢夸口一定能击败汉军的人。在面对汉军南侵没有必胜信心之下,不止一个世家在寻找后路,与之相对是谢氏的布局不止为了自己一家,是要承担起可能战败后的善后。

    “当然,若事情能成,获利最大的还是我们。不过……”谢万摇头苦笑:“看王羲之离去时的模样,事情真的无法善了。”

    谢氏一族可是从诸多渠道试图了解刘彦为人,得到的情报是刘彦在维护自己女人上面很愿意下力气。

    那个拓跋鲜卑出身的妃子,她的存在为拓跋代国争取到了诸多的好处,才得以在慕容鲜卑的一连串打击之下稳下来,甚至还有足够的物资用在征讨匈奴诸部身上。

    博陵崔氏因为家族有女成为刘彦妃子,汉国强盛起来之后从一个郡望之家摇身一变在成为有偌大影响力的世家,太多的北地家族和豪强附于羽翼之下更有向门阀发展的趋势。

    再谈那个小小的张家,有女张兰入了汉王后宫,张家从一个地方豪强转为郡望之家,一个新兴的世家正在形成。

    “王氏除非是愿意鱼死网破,愿意与众多家族为敌,否则闹不起来。”谢石比较相信自己的判断,他沉吟了一下,泛起笑容说:“就算王氏真的大闹,众家族定然先引而不发,等待情势完全不利,王氏少不得是要有一个亡国推手的名声。”

    国家是世家的国家,可是世家不是非要有个国家不可,家族利益才是世家的禁脔,国家可以灭亡,家族利益却要永存。现在的关键是刘彦对南方世家有什么态度,态度决定了南方世家的抵抗力度。

    谢氏重谈婚事是动作较大的试探,庾翼携家族后辈北上意图不明,渡江北上的世家子数量之多引起了两国中枢的极度关注。

    时节是冬季,各条战线上呈现的姿态却是不同。

    淮南寿春方向,徐正统率的汉军没有因为季节的影响而停止向南推进。到了十一月份的时候,他们这一路汉军已经推进到了寿春南面的二十里范围,双方就隔着几座矮山头在遥向戒备。

    丹阳丹徒那边,汉军舰队大肆入驻江都,岸上汉军每日都要进行操演,闹出的动静让京口这边的晋军一日三警,可是这边的汉军也只是有动静而没有实际的行动。

    入蜀到了新野的汉军,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沔水之上开始出现汉军战船。沔水可是能够直接威胁荆州的很多重镇,再有汉军停驻在大洪山一侧,可以想象天气到了适合交战的时节,这一线的晋军应该会面对什么样的情况。

    东晋小朝廷近期就没有过什么顺心事,几条战线上没有开打就呈现不利的一面,身负重任的郗愔北上之后竟然变得毫无音信。对于他们打击比较大的事情还有挺多,首先是石碣赵国竟然主动向汉国求和,慕容燕国也有要与汉国停战的风声传出,一直以来表现恭顺的张氏凉国也变了态度。

    “南北互侵之局已定!”郭骜是郭璞之子,原先是在野,近期才被重新启用。他用着略略神秘的语气对褚蒜子说:“胡人当衰,华夏当兴,局面已定。”

    郭骜的这个郭氏与中原的那个郭氏没半点关系,他们这个郭氏一直都是学者之家,到了玄学盛行的时候尤其如鱼得水,传说郭璞为正统的正一道教徒,擅长预卜先知和诸多奇异的方术。

    玄学在东晋小朝廷是显学,被认为是儒家支脉,但凡是学者都会研究一下,造成的影响就是不管是世家的家事还是国家面临抉择,都极为容易被一些神神秘秘的玄学所左右。

    不管是曾经的王氏,或是后来居上的庾氏,目前褚氏是新鲜的外戚,小皇帝年幼谈不上什么治理国家,国事在何充逝世之后是由褚蒜子全权处理,那么是不是说褚氏一族成了国家的统治者?

    褚蒜子实际上还非常的年轻,她这个皇太后当起来并不舒服,原因是司马皇室早就大权旁落,褚氏一族虽然有诸多便利可以发展却缺少底蕴,没有背后庞大的实力支撑,国家依然是世家的国家,不是皇室或外戚的国家。

    隔着一条纱帘,褚蒜子并不太看得清郭骜的相貌。她近来是有些心力交瘁,有汉军即将南侵,比较麻烦的还有王羲之正在大闹,心忧不免求鬼神。

    “听闻石碣有一高僧名唤吴进,他说晋室必将再起,引来建武天王大肆迫害百姓?”褚蒜子口中的高僧就是那个劝石虎杀尽石碣境内晋人的家伙,建武天王却是石虎的名号。大概是早早守寡的一种通病导致她信教也信佛,碾着手中的一串珠手链,轻声再说:“胡人是衰弱了,那么将要兴起的华夏,是我们这个正朔,还是伪汉?”

    任何与神秘扯得上关系的说法都是讲得异常隐晦,还要再更加模棱两可一些,总之就是话说出去了,可具体是怎么样全靠听者自己去猜,猜对了就是完全灵验,猜错的那就是领会错误。

    郭骜本来是要含糊过去,没想到褚蒜子后面问得那么清楚,他沉吟了一下,说道:“运势有起有落,天象变化可以表明一切。夜观天象之下,却有亮星位于淮南之上,该是何人得运,恐怕是看淮南局势变化。”

    褚蒜子听懂了,决定国家兴衰的就在寿春战场那边,她礼送郭骜之后,到了偏厅见到自己的父亲褚裒。

    两人是行礼之后互相屈膝跪坐久久没有出声,期间有乳娘带着小皇帝司马聃过来了一次,等待乳娘将司马聃带走,沉默才被打破。

    “既然淮南战局会左右国运,可还要多劝劝王羲之。”褚蒜子蹙着眉头,语气坚定地说:“不要因为家族私怨让国家面对强敌的时候横生波澜。”

    王羲之有偌大名声,诸多好友不是大诗人就是大书法家、大玄学家之类的人物,对于舆论上面有很大的出声便利,他们一旦合心闹起来,就真的会将整个长江以南的社会舆论搅得乱七八糟。

    褚裒苦笑着说:“现在还只是口诛笔伐,没有动用家族的力量互相攻击。”

    “已经有一个庾氏了。”褚蒜子蹙眉的模样并没有影响到美貌,她说起来今年也才二十一岁,要说妙龄现在的岁数才是真正的妙龄。她叹了口气,说:“庾氏还只是身处事外,若王氏与谢氏相斗……”

    长江以南的家族械斗并不是什么稀奇事,通常还是互相之间的斗富结仇,财帛压不了对方气焰的时候就该是上全武行,曾经最大规模的家族械斗是互相之间呼朋唤友出动了近两万人,简直就是一场上了规模的战争。

    以前上演全武行的还是一些互相纠结起来小有规模的家族,王氏真的要与谢氏撕破脸的话,以两家这种庞然大物的门阀还不知道是什么规模。

    要是没有汉军南侵,褚蒜子巴不得世家之间打生打死,还最好全部同归于尽,好让国家的控制权回到皇室这边。问题是现在汉军要打过来,褚蒜子求的是整个南方团结对敌,不要发生什么内部争斗。

    “主要是……皇室不……不争气。”褚裒前面还说得断断续续,后面干脆明说:“皇室公主名声太坏,要不然以皇室公主换谢道韫,王氏会满意的。”

    司马家的女人名声可不止是坏,应该说一听到司马家要嫁公主给谁,那个谁绝对是选择落荒而逃。

    还真就有听到要娶公主直接逃跑的人,那个人现在还在汉国那边当官,听说混得还相当不错。那个人就是荀羡,他在王猛被下放到地方为官之后,成为刘彦的第二任贴身秘书郎,眼见就是一个政治新星又要冉冉升起。

    褚蒜子一直就是深皱眉头,对于自己父亲编排皇室,由于事情说得没假真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说起来司马一家子的运气似乎是从司马懿到司马昭之后完全耗尽,此后的家族后代也就先作为琅邪王,后面成了皇帝的司马岳稍微争口气,可是司马岳只当了两年皇帝就驾崩,司马岳之后的司马家子弟就没有一个能够拿上台面。

    “他们也就是闹一闹……”褚裒愿意往美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