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席卷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弟就没有一个能够拿上台面。

    “他们也就是闹一闹……”褚裒愿意往美好的方向想,直白说:“伪王对世家态度不明,为了他们自己,他们也该坚持抵抗。”

    从谢奕再谈婚事起,过去两个多月了刘彦还没有给出正式的回复,不止是谢氏一门被吊在半空,整个长江以南的世家心就没有能够好好的放回去。

    谢道韫一人的婚事在特殊的时局之下变得非比寻常,被视为汉王刘彦对南方世家采取的态度。

    褚蒜子和褚裒弹不出能够决定国家局面的决定,有了郭骜的一句谶言,他们认清国家对谢氏的倚重比任何时候都重要,倾向于谢氏也自因为一句谶言。

    要说起来,不管是褚蒜子,还是褚裒,他们都没有想过谢氏真与刘彦成为姻亲会让谢氏一门转为完全投靠汉国。他们不是对谢氏一族的人品有多么信任,是身在其中才明白世家的本性。

    两人聊到一半,有宦官急匆匆地进来,说是有关谢道韫的消息传来,那个江南有名的才女留下手书之后翘家出走了!

    “啊?”褚蒜子看样子是惊呆了,愣了很久之后,她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是笑了几声,说道:“应该是往北而去了。”

    褚裒想得更多,才不相信一名世家女翘家出走完全没被察觉,他对自己的女儿说:“也好。伪王不是一个寻常人,谢氏女此举会给予足够深的印象。”

    关于谢道韫离家出走是五六天前的事情了。谢氏一门一直都在封锁消息,捂了五六天才故意泄露,要不然以门阀治家之严厉可以一直捂下去。他们自行泄露,是一种非常正常的举动,也是在向外界进行宣告,不管王氏怎么搅乱风波,谢氏不会为之左右。

    一直以为自己还真是瞒着人出走的谢道韫,在长江没有被特意封锁……,或者说是晋军这边无法封锁,汉军那边没有封锁,她们一行人非常轻易就渡江到北岸,甚至是壮着胆子还接近江都,远远地观看连成一片的汉军营寨,自然还有江面水寨那注意遮天盖日的舰队。

    萝莉有三好……呃,不是,是萝莉还没有完全发育完全,女扮男装看着就是一个粉雕玉琢的俊朗少年郎,不过旁边那些侍女装起来可就不怎么样,导致汉军围过来要询问时立刻就发现她们这支队伍的怪异……

第462章:局外人眼中的不同() 
元朔二年开始,长江以南就一直是不断有人渡江北上。

    北上的人并不完全是世家子,还有一些在南方失去了土地的百姓,他们认为北方有一个新兴国家正在崛起,觉得按照以往新兴王朝的惯例应该是会分田,期望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才离开家乡前往中原。

    长江以南没有自己土地的百姓非常多,“衣冠南渡”之后的南方一再进行洗牌,家大业大的一些家族尚且扛不住,没有任何话语权和自保能力的百姓又能怎么样。导致的是大片的土地被南迁的北方家族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拿取,家破人亡者不知几何,沦为拥农给人种田更多。

    根据汉国官方的不完全统计,自元朔二年到元朔三年底,南方涌向北方的百姓数量超过八万,大抵是被就近安排在徐州各郡。

    汉国这边没有执行分田,除开原来就拥有土地的人,任何人获取土地的渠道只能是参军入伍。

    在元朔二年期间,参军入伍能够获得土地的政策还没有执行,新征的数十万新军士卒是在元朔三年被安排归乡时,得到了一些政策补偿。

    汉国给予退伍士卒的补偿是,愿意接受官府安置能够获得五亩土地,想要回到家乡的人只能获得两亩土地。这样的政策之下,绝大多数的退伍人员是选择接受官府安置,仅有少部分人回到原来的地方。

    从南方北上的百姓,他们获得土地的愿望落空,想再回到长江以南则不现实,只能接受汉国官府的意见,那就是为官府耕种土地,收获分配是官府得五成,他们能够留下一半。

    汉国官方对土地的严控并非没有理由,现阶段却不是专门用来防止什么土地的大规模兼并,是在刻意培养一批有产者,使有产者成为国家的中坚力量。

    应该说汉国除开官府持有之外,没有什么一家有数万顷或数十万顷土地的家族存在,拥有土地最多的桑氏也仅是三千倾的土地,那还是桑氏一族在汉国制定相关土地政策时,原本就拥有地契。

    要是短时间内不会南下,汉国是该执行一些吸引移民的政策,问题是汉军随时可以南下,那还从长江以南吸引移民做什么,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恰是因为不论在什么季节都是有人北上,汉国的长江舰队并没有进行什么封锁行为,仅仅是在内陆有一道道的关卡。

    北上沿路的关卡不是为了阻止谁北上,是对北上的人进行必要的监控,其实就也是对奸细的一种必要威慑。

    近期长江沿线的汉军已经确定会专门制定登岸地点,谢道韫一行数十人是赶在政策执行之前抵达长江北岸。

    江都附近的汉军是一种外松内紧的姿态,谢道韫等人要是直接北上,入了内陆四五里就会遭遇关卡被拦下进行必要的登记,少不得是会被搜查一番之类的事情,但凡有点什么不对劲的行为将会被拘留起来。

    “真的是上红下黑啊!”谢道韫对有数十名汉军围过来并不感到紧张,她相反是一种很有兴趣的态度在说:“传闻炎汉戎装就是红搭黑,很是有正朔的模样呢。”

    晋军的戎装是战袍为白色,要是在搭配一些稻草、布柳之类的简直就是一支在给谁服丧的全军缟素部队。

    其实不管西晋还是东晋,按照五德之说的话,他们是属于金德,那么军队的战袍的主体颜色应该是黄色。晋军会选用白色战袍不是黄色犯了什么忌讳,关于明明是金德的两晋为什么会是白色战袍有比较多不靠谱的说法。

    谈到晋军的战袍为什么是白色,其中之一就是说因为中原沦陷晋军才以服丧的白色为战袍主体颜色,然而从先秦一直到南北朝,服丧该穿的是黑色才对。

    关于军队缟素的说法,是到了小说非常流行的明朝才大量描述,而明朝小说家那么写是根据当时的社会习俗。

    “郎君?”侍女谢兰见有汉军围上来已经手按在腰间的剑柄之上,很是紧张地说:“您还有兴趣对他们的戎装评头论足,不该是想怎么糊弄过去吗?”

    为什么不称呼公子?一切只因为现在还是一个阶级异常鲜明的社会,公子是公侯之子不能乱叫,那么延续从西汉到目前称呼的郎君就十分合适。

    江明是这队汉军的队率,他实际上是长江以南的丹阳人,选了个好时间北上之后入了汉军,参加过曾经的彭城之战,后面还监督仆从军与奴隶军与国丈褚裒统率的晋军打过,后面被安排到了江都汉军的序列。

    丹阳在东汉时期是一个精兵出产地,通常是受雇佣给人打仗赚钱,到了诸侯混战时期尤其被各诸侯所喜爱。丹阳出雇佣兵的历史早就随着改朝换代而结束,一些祖上的武艺却是被传承下来,江明能当上汉军队率就是因为有着一身不错的武技。

    “你等何人!”江明其实已经看出这是一伙女扮男装的队伍,他的语气听着也就不是那么严厉:“不知道军方重地不可随意靠近吗?”

    “听你的口音,是丹阳人吧?”谢道韫还真的不知道紧张是什么,不顾侍女头子的拉扯,靠近江明再问:“什么时候加入汉军,待遇好么,现在是什么官,有遭受歧视吗?”

    连续好几个问题让江明略略感到错愕,他能看出眼前的这个人是个小细君,还是那种出身非常不错的细君,好奇怎么会带着一帮佩剑侍女北上,却不是该有好奇心的时候。

    “快些离去。”江明并不显得凶恶,就是很不耐烦,摆着手:“再不走可要抓起来严加拷问是不是细作了。”

    “汉军都这么凶吗?”谢道韫更加来了兴趣,又是连串说:“是不是只有凶巴巴才能打败胡人。南方的士卒看着都是软棉棉,难怪打不过胡人。”

    江明手底下的一名什长将手中的长枪尾部锤在地上,凶恶地说:“小细君,不要自找麻烦。”

    “还真的很凶,看来是这样子没错了。”谢道韫由于心情非常不错,俏皮地眨着眼睛沉默一小会突然说:“你们想不想要一场富贵?想要的话,可以带我前去找你们的大官。”

    有巡逻任务的汉军没少听过类似的话,都是一些自以为是的南方世家子到了长江北岸,遇到巡逻汉军就通常会来那么一句,动不动就是什么富贵之类的玩意,想的是直接找到汉国方面的高层自荐。

    江明上上下下看了一下谢道韫,又将视线转到那些一看就是男扮女装的侍女身上。他见过自以为是的世家子不少,一些看着彬彬有礼的寒门士子也有,还是头次碰上这么一支怪异的队伍。

    人会说什么话通常是带着底气,敢蒙军队的人不会太多,看谢道韫那一副自持什么的模样,江明陷入犹豫之中。

    “真的,真的,会是一场……”谢道韫是身穿一身白色有金色镶边的武士袍,双手比划着巨大的圆圈:“……好大的富贵!”

    他们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小山头,可以远远地看到江都周边建设于野外的汉军营盘,因为是路边不远的关系也能被道路上的行人看到。

    谢氏一门敢放谢道韫北上,暗地里必然是会安排一批人看顾,他们因为是暗中保护的关系行踪必然显得诡异或是鬼鬼祟祟,那么被汉军盯上就成了必然。

    在暗中保护谢道韫的谢氏武士,他们见到谢道韫被汉军围起来已经非常紧张,少不得是要时刻准备冲上去保护谢道韫。他们不对劲的举动惹来了汉军士卒的注意,没有其它举动之前反而是被团团围了起来,连带一些不明就里的人也是遭到牵连。

    直至谢道韫发现道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