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害的火炮,哪怕是知道中南半岛那场惨烈战役的使臣正式见到火炮的威力,依旧惊呼赞叹之声不绝。
禄东赞的脸色很难看,那不远处的火炮告诉了他,将来与大唐开战几乎没有一点胜算,想想火炮的射程,吐蕃大军恐怕还未冲到大唐大军面前就已经被火炮炸成碎肉,这还怎么打?
“大相觉得这火炮的如何?”李世民大笑道。
禄东赞浑身发抖,都是被李世民这句话给气的,扭头看着李世民,不满道:“天可汗陛下,大唐今日的演武,究竟意欲何为?”
李世民看了一眼禄东赞,像似不在意他的不满一般,看着在场的所有使臣说:“今日演武不为其他,只为告诉众位使臣,我大唐素来爱好和平,但我大唐也有绝对的实力面对任何国家的进犯胆敢进犯大唐就得做好面对火炮的准备。”
没有人计较火炮并非大唐所有,在场之人都知道火炮乃华国所有,可特么华国的国君是大唐的王爷啊!
众使臣纷纷表绝无进犯大唐的意思,而禄东赞却气恼异常,这场演武根本就是针对吐蕃嘛,就算他想要给李世民表达绝无进犯之意,但李世民会信他吗?
“天可汗陛下,今日我领教大唐士卒的强悍,也领教了火炮的厉害,恕我早退了。”仗着自己乃吐蕃的使臣,禄东赞说完就走,根本不给李世民留下他的机会。
禄东赞脚头也不回,脚步匆匆,看得出他现在很生气,大唐用火炮告诉了他,大唐并不需要和亲,和亲所来求的和平,大唐可以用武力来取得,这明显是小瞧了他们吐蕃的武士。
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像似依旧在禄东赞耳边回响,禄东赞的脸色越来越阴沉,阴沉的就像能滴出水一样,无它,因为在回去的路上,吐蕃的武士告诉禄东赞吐蕃大军抵挡不了火炮。
这种未战自怯的心理令禄东赞忍不住的破口大骂,骂过之后又开始沉默。
要知道,跟随他一同来大唐的吐蕃武士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人,勇武无双,连跟随他一同来大唐的吐蕃武士都已惊惧,那吐蕃的军卒见识到火炮之后又该是如何惊惧呢?
恐怕只需要几十枚火炮,大军便会不战而降吧。
禄东赞愁苦不已,李世民却大笑不止,连禄东赞的无礼都没有时间去计较,他现在只想将火炮收于大唐,既然火炮运来了大唐那就是他的了。
带着重臣走到了火炮的旁边,仔细研究了一番,看着段纶问道:“这火炮大唐可否仿造?”
段纶没说话,只是摇了摇。
火炮既然敢运送到长安,李宽自然有把握工部和将作监没有办法仿造,毕竟火炮所用的钢材可是经过了多年的研发,大唐的钢材还达不到要求。
说来也奇怪,锻造钢材的办法,李宽已经交给了李世民,而工部和将作监炼出来的铁和钢却只比原来的材质稍微好一些罢了,所谓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在大唐好像不成立,像似习惯了自我满足。
李世民大失所望,大唐若是购买上百门火炮,国库也难以支撑,更何况他还发现了火枪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一想到李渊信中所言的火炮价格就觉得肝疼,若是再购买火枪,那又将是何种价格呢?
李世民喃喃自语道:“不知道那小子会不会降低一些价格啊!”
听到李世民这句喃喃自语的大臣不由的翻起了白眼,想要楚王殿下降低价格,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
“父皇,楚王乃我大唐王爷,若父皇下旨让楚王献上火炮,楚王亦不得不献,父皇多虑了。”李泰一脸理所当然的回答了李世民的喃喃自语。
按理说,李宽如今依旧挂着大唐楚王的名号,李世民下了旨,李宽确实应当遵从,可是李宽是一般人吗?就是当年献上计策给李世民那也是有要求的,更别说他如今已在台湾立国。
李世民一言不发,像似看傻子一样的看着李泰,这个儿子想的也太简单了,想法简直简单的可笑,不经摇了摇头,转头吩咐着连福回宫。
作为太子的李承乾自然不愿意错过这样的机会,当李世民吩咐连福准备回宫之时,李承乾便不屑撇着嘴角,看了两眼李泰,小声嘲讽道:“可笑,简直可笑。”
或许李承乾的话音太小,李泰并未听清楚李承乾的话,但他却发现了李承乾的嘲笑,正打算讥讽一番,却见李世民没管他们,已经带着安平和李哲走了,顾不上和李承乾计较,匆匆跟上了李世民的步伐。
刚打算继续之前的话题,就听李世民问道:“安平,华国如今有多少火炮?”
“父皇,火炮制造不易,听大哥说华国的火炮也不过百余门罢了!”
李世民点点头,叹道:“百余门吗,有些少了。”
“父皇,这已经不少了,前些年大哥率领楚王军进攻暹罗也不过三十余门火炮,三十余门火炮便将暹罗国十万僧兵打的落花流水,那时大哥的楚王军不过四五万人而已,就因为有这三十余门火炮,五万对十万,几乎无伤亡。”
“火炮的厉害,朕已见识过了,你不用给你哥哥脸上贴金了。”一想到李宽前些年在暹罗国的大胜,李世民不禁感觉自己有些老了,长叹了一口气,“朕若是让他回长安,他会愿意吗?”
跟上来的李泰心中咯噔一下,侧耳倾听起了安平的回答。
李宽是否回长安,对于李泰来说,很重要。
他现在的势力已经有渐渐碾压李承乾的意味,若是李宽一旦回京,他明白自己的势力势必会李宽一系压的抬不起头,这可不是他愿意见到的。
“大哥恐怕不会回长安了,女儿此行回京,大哥交代了许多·······”
话没完,李世民打断道:“罢了······对了,你此行回京那小子可曾说过火炮的价格能否商量?”
安平点点头。
“你直接告诉父皇,那小子的底线是什么?”
“五千人和两万贯钱财换取一门火炮,而且华国只出售五十门火炮。”
“没有转圜的余地吗?”李世民叹道。
五千人和两万贯换一门火炮,算起来不算多,可细算算,五十门火炮那就是百万贯钱财和二十万的人口,这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父皇,这是大哥给出的价格,女儿无法做主。”安平淡淡的回了一句,笑道:“父皇若是觉得贵了,何不让皇祖父他老人家劝劝大哥,如今能劝住大哥的人非皇祖父莫属啊。”
“你认为父皇他老人家能让宽儿降低价格?”
安平没说话,点了点头。
“你实话告诉父皇,一门火炮的造价到底是多少?”
“父皇,这您可就问错人了,女儿哪会知晓火炮的造价······不过,女儿曾听大嫂说过,大哥为了火炮与火枪的研发,差不多花去了楚王府三分之一的家财。”
说完,见李世民一脸的不信,安平笑道:“毕竟当初火炮的研造皆从头开始,不过现在的火炮价格,女儿估计在一万贯左右,所以父皇可按照这个价格与大哥商谈。”
“依朕看来,恐怕不是你估计的,而是宽儿估计的吧!照你所言,宽儿的底线恐怕就是一万贯吧!”
“父皇这就猜错了,一万贯的价格可不是大哥说的,而是皇祖父他老人家让女儿给您提点的。”
李世民笑了笑,点头道:“既然是父皇的提点,那你回去之后告诉那小子,五十门火炮,朕要了。”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wxi7
第465章 杀()
安平并未跟着李世民一同回皇宫,毕竟李宽的嘱咐她没忘记,所以她带着小侄儿一起回到了桃源村。
张允一家的情况还算不错,过得安稳,平日里一家人都在了桃源村不怎么出门,倒也没人敢来桃源村找张允一家的麻烦。
许是出于安稳度日的打算,张允并未送儿子和女儿去弘文馆进学,只是请了两个儒生到桃源村教导儿女,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毕竟张允请儒生到桃源村教导儿女,那便证明了一个问题——李纲已经去世了。
李纲不仅是李宽的师父,也是安平的老师,尊师重道安平还是懂得,所以带着侄儿去李府,让李纲的家眷带着一起去扫了墓。
而让安平有些意外的是,李纲竟然埋在了桃源村,埋在了桃源村当年的学舍之外的空地上,听李纲家人说这是李纲的意思,说他喜欢桃源村,喜欢当年在桃源村教学时的生活,说他听到了当年的那朗朗读书声,说他生前没能享受多少年这种安稳的生活,死后就该享受了。
安平带着小侄儿给李纲扫了墓,然后再次带着小侄儿去给母亲和外祖父母扫了墓,安平不由的有些想念在台湾的李渊等人了,长辈们都老了啊!
所以,安平没在桃源村久留,在桃源村住了两日,便带着李哲一同回了长安,带着护龙卫和士卒去了驿站。
经过两日的深思,住在驿站的禄东赞看明白了许多。
前两日大唐演武,这是大唐君臣对他的警告,警告他的原因嘛,自然是他前几日在长安城闹得有些过分,这些他都知道,可他依旧还抱着一线希望,希望大唐与吐蕃的和亲依旧进行下去,但两日的时间,皇宫中却从未传出一点消息,反而他行贿高士廉的谣言愈发真切。
他算是看明白了,李世民确实决定不再和亲了,所以禄东赞愈发气愤,感觉心中的怒火能焚天裂地。
这个时代是什么时代?
这是一个讲究脸面的时代,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勋贵世家,都觉得脸面乃重中之重,更别说一国之君了,对于吐蕃和大唐两国来说,什么是脸面?
无疑是诚信。
本来就已经说好的事情,连圣旨都下了,只等到第六试结束,和亲之事便可以成了,可是却被楚王府给搅黄了,而且还让楚王府和李世民威胁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