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江大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哀伤过度,清瘦了许多,叫我看了怎不心疼?”

    程婉儿不禁俏脸一红,嗔怪道:“自你那日与父亲争吵之后,便一直躲着我不见,后来你又被高俅征调去打二龙山,我在府中整天提心吊胆,生怕你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今后再见不到。”程婉儿说到这里,眼圈不觉红了。

    董平最怕看到程婉儿流泪,急忙安慰她道:“婉儿,你对我的好我心里都知道,当初是我不该,我不该与伯父争吵,更不该不辞而别,害得你担心受怕。婉儿,你放心,待得伯父的丧期过了,我就向伯母提婚,迎娶你做我董家的媳妇。”程婉儿登时羞得满脸通红道:“我不理你了。”说完之后,急匆匆地跑进了后堂。

    董平猜不透程婉儿的心思,一时间患得患失起来,就在这时,一名仆人匆匆来报:“董都监,门外有一位孟壮士求见。”

    董平一听孟福通回来了,当即回过心来,满脸兴奋地直奔城府门外而来。董平来到府门前看到一人倒背双手站在那里,却不正是自己的结义大哥孟福通,两人当下厮见了。

    董平迫不及待地问道:“大哥,紫盖山一行结果如何?”

    孟福通并没有直接回答董平的问话,而是反问道:“贤弟前番说要随我投奔二龙山,此话是否当真?”

    董平一脸疑惑道:“大哥何出此言,董平一言既出,岂是言而无信之人?”

    孟福通道:“贤弟莫怪哥哥多此一问,只因贤弟一家世受官禄,效忠朝廷,我是怕贤弟激于一时义愤才做此决定。”

    董平斩钉截铁道:“大哥休要疑心,如今朝廷昏暗,豺狼当道,小弟有心报国杀敌,却遭奸佞小人背后作梗,怎不令人心寒?小弟今番之遭际绝非偶然,实乃天下万民之所同感同受,如此无道昏君,保他作甚!”

    孟福通道:“贤弟既然矢志不移,那我就放心了,我这次回东平府,是受二龙山公孙先生之托,来与贤弟商量一件事情。”孟福通当下便将紫盖山的事情向董平说了一回。

    董平听说公孙胜在紫盖山大胜谢德娄熊,消灭了景德镇近千兵马,心中大感震惊,对孟福通道:“公孙胜其人我也多曾听得,他昔日跟随晁盖在梁山泊聚义,自从梁山泊被云天彪攻破之后,就下落不明了,不想竟然投了二龙山。大哥曾与二龙山的军队接触过,不知他们的军容纪律如何。”

    “贤弟且请放心,二龙山军容整肃,纪律严明,与民秋毫无犯,不愧是仁义之师,比之官军不知要好上多少,我以自己这条命作保,如果二龙山军队进城后有扰民之举,哥哥自刎于你面前。”孟福通明白董平心中的顾忌,虽然二龙山军队在百姓中的口碑一向很好,但董平毕竟没有亲眼见到过,还是不太放心,深恐将他们放进城中,会骚扰城中居民,这绝不是董平想要的结果。

    “大哥言重了,小弟在东平府城中生活了多年,实不忍见城中百姓遭到荼毒。”董平听了孟福通的话,果然打消了心中的疑虑。孟福通点头称赞道:“贤弟有此拳拳爱民之心,着实难能可贵。”董平主意已定,便与孟福通商议接纳公孙胜等人入城的一应事宜。

    那紫盖山离东平府城并不太远,火万城和王良命人收拾了山寨的钱粮辎重,然后命人放了一把火将山寨烧个干净,便与二龙山军队合作一处,取路向东平府迤逦而来。公孙胜带领前队兵马,在路上行了半日,早望见一座大城拔地而起,西面紧邻八百里水泊而建,济水萦流于左,汶水包沁于右,其东乃是一马平川的汶水冲积平原。

    公孙胜看了良久,向身旁的樊瑞道:“这座东平府城环水滨而建,唯有东面可以受敌,端的牢固无比,若不是董平占了此城有心投奔我军,想要攻破却是颇费手脚。”樊瑞点头称赞不已。

    城头上早有人看到一枝兵马浩浩荡荡直奔府城而来,当即前去通知了董平,董平料着是二龙山兵马来到,与孟福通亲出城外去迎。董平看那二龙山军队,果然是一支雄武之师,尤其是项充、李衮部下的五百刀牌手,更是杀气腾腾、威风凛凛。两人在马上观看良久,公孙胜已经率领军队来到近前,向董平一礼道:“阁下可是董都监,二龙山公孙胜有礼了。”

    董平抱拳还了一礼道:“先生客气了,孟大哥早间已经向我说过贵军作战勇猛,纪律严明,今日一见果然不凡,这就请先生带领兵马随我入城吧。”

    公孙胜听董平特意提到“纪律严明”,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向董平道了声谢,当即命人传令道:“全军将士听着,入城之后不得扰民,若有违反者,军法处置。”二龙山将士齐声应诺,声冲霄汉,直如雷鸣滚过天际。

    董平看到二龙山军队如此威势,心中暗叹道:二龙山能有这样一支精锐之师,难怪能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再联想到自己一手训练的四千东平府兵马,在济州城外几乎被二龙山军队一战全歼,虽说对方当时在人数上处于优势,但这样的战力也够骇人了。

    二龙山军队一时三刻进得城来,董平早为他们准备好了营地,就是位于东城门处的校场,这里也是东平府城内驻军的训练场所和驻扎汛地。公孙胜生怕紫盖山人马惊扰了城中百姓,将他们打散了编制,与芒砀山兵马夹杂着屯驻,让芒砀山人马来约束他们,火万城和王良既已投奔二龙山,对公孙胜的这番安置自然没有异议。

    公孙胜这样做,给足了董平面子,董平心中感激不已,当即邀请他们前往府衙大堂,为公孙胜等人接风洗尘。众人来到府衙时,董平早已命人排上酒宴,董平举杯,肃容道:“诸位请先满饮此杯,董某有话要说。”说完,董平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公孙胜等人也都饮了此酒。

    董平起身向公孙胜拜道:“董某被奸佞小人所迫,无路可走,只能铤而走险,据城自保。早就听闻二龙山军队惩强除恶,爱民如子,董某有心投奔,无路可通,诸位今日在此做个见证,董某现在就率全城将士归降二龙山,听从公孙先生调遣。”

    公孙胜吃了一惊,连忙起身扶起董平道:“董都监万万使不得,都监欲投我军,公孙胜不胜欢迎,至于城中的兵马调遣,还要依靠董都监。都监乃是将门出身,熟于行伍,对于调兵遣将之事,可比我强多了,我正要将二龙山兵马交给董都监负责指挥。”

    “这怎么可以?”董平没想到公孙胜竟然要让统带二龙山兵马,一脸惊诧道。

    公孙胜一脸坚决道:“董都监统兵打仗之能胜我十倍,如今东平府城虽然掌控在我们手中,但说也说不准云天彪和张继何时会来,此事就这么说定了,董都监不必推辞,趁着景德镇和关山镇兵马没来的这些时日,董都监要抓紧时间同军中士兵加强磨合,这样打起仗来才能得心应手。”

第二百二十章 东平府风云(二)() 
董平也知道兵情紧急,此时不是推脱的时候,当下抱拳应道:“公孙先生不以董平才力不足,委此重任,董平定当竭尽全力,不致辱没了二龙山军队的名声。”

    公孙胜问道:“董都监对景德镇和关山镇驻军的情况了解多少?”

    董平显然对这两镇的情况极为熟悉,只见他从容答道:“景德镇和关山镇各自驻扎系将禁军两千五百名,其中步军一千五百名,马军一千名,都归制置使清万年管辖。景德镇兵马总管云天彪诸位应该都比较熟悉了,此人深通韬略,极有智谋,是个厉害角色。公孙先生昨夜一战大获全胜,阵斩谢德娄熊,云天彪一向视他们为心腹,先生斩了他们对云天彪应该是个不小的打击,再加上景德镇损失了近千步军,我们应付起他来却要轻松许多了。

    关山镇兵马总管张继乃是世袭武职,勉强学了两枝弓箭,因其门多故旧,一路上徇情保举,才做到这个位子。此人对于讲武论兵丝毫不懂,更兼性情懦弱,喜逸畏劳,即便他有千军万马,我也不惧。只是那张继有一位夫人贾氏,极有才智,张继在署演试兵将,升降进退,全仗她在帘内照应,张继全不调度,却是不能不防。”诸人听了贾氏之事,不觉暗暗称奇。

    公孙胜一脸疑惑道:“董都监,朝廷自从丢了燕云十六州和河西四郡这些良马产地之后,一直缺少战马,朝廷的正规军队中,马军极少,为何景德镇与关山镇的系将禁军中,马军比例如此之高?”

    董平道:“先生有所不知,自开国之始,朝廷便开始采取监牧管理的模式经营养马业,牧场面积最大时曾达到过两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自丧失了西部、西北部传统上以畜牧业为主的领土后,为发展官营畜牧业,朝廷竭力向黄河沿岸拓展牧地,陆陆续续建立了八十一所监牧,其间时建时废,其中长期存在的有十六所,位于东平府境内的东平监就是其中之一,东平监每年要向朝廷提供七八千匹战马,多时能够达到上万匹。景德镇和关山镇位于东平府境内,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军中马军自然他处要多。”

    “你说什么?上万匹战马,我没有听错吧?”公孙胜听到东平监有如此多的战马,不禁失声惊问道。

    “先生没有听错,东平监产量最高时却曾达到过万匹。”董平不明白公孙胜为何如此吃惊。

    公孙胜得到董平的肯定答复,这才逐渐冷静下来,向他解释道:“董都监有所不知,我军中一向缺少战马,主公穷尽心思,利用各种渠道,才建立起了一支八百人的骑兵部队,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少战马。方才我听到东平监每年能产七八千匹战马,不觉喜出望外,董都监莫要见怪。”董平连称不敢。

    公孙胜接着道:“一想到那成千上万的战马,我恨不得现在就去看一看,更难得的是,东平监是专门的养马机构,监内有大片牧场和齐全的养马设施,只要经营得法,每年都会有战马出产,我军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