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如此多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半盏茶前?“宫女点头。

    “今日有赏!“

    杨钺撂下一句话,不等宫女答谢,径直向延禧宫冲去。

    沿途与宫女太监相遇,众人纷纷躬身行礼。

    不管公主皇子,这是他第一个孩子,因军务错失照顾岳奴娇的机会。

    此时,他一刻也不想耽搁了。

    快步走进寝宫内,寝宫内传来哇哇哭声,杨钺望宇文霖萱等妃嫔,正围在岳奴娇旁边,徐文诺在旁照顾。

    冲上去坐在床榻旁,盯向岳奴娇,怜惜的道:“奴娇,没事吧?“

    此刻,岳奴娇面色煞白,额头乌发被汗水打湿,很显然经历了一场灾难。

    望向杨钺前来,嘴角露出微笑,微微摇头,语声虚弱的道:“夫君,臣妾无碍。“

    “辛苦了,辛苦了!“杨钺揽着佳人,宠溺的说。

    旋即,盯向岳奴娇怀中哭啼的婴儿,笑着道:“让朕来抱抱吧!“

    “你行吗?“边上徐文诺询问:“婴儿初生,非常虚弱,你大大咧咧,可别伤害了孩子。“

    这次,杨钺没有针对徐文诺,笑呵呵道:“不试试怎能知道,何况,朕做父亲了,总不能连自己孩子也照顾不了吧。“

    (本章完)

第808章 利欲熏心() 
岳奴娇诞下公主,皆知年关前夕,杨钺除召集林恺跃返回长安,商议宇文家事宜。

    基本全在皇宫内渡过,下大力气处理政务,朝堂内安静,没有生出什么幺蛾子。

    忙碌之余,杨钺也有意外收获,宇文霖萱,昭阳公主,耶律纯熙,林妙音陆续怀有怀孕。

    入主长安后,朝堂,内宫政务生活,在他努力下逐渐向好的方面变化。

    春节过后,昭武二年。

    元宵节起,长安不断下起连绵阴雨,湿漉漉的阴雨天气,让杨钺思绪非常低落。

    隐隐中,觉得将有许多水患发生。

    二月初。

    天气依然没有好转,春耕、夏耘、秋获、冬藏……四时之间,亡日休息。

    连绵阴雨,率先影响春耕,使春耕被迫延迟。

    杨钺日渐担心,询问钦天监官吏天气情况,得知连绵隐约将持续到二月末。

    如此,杨钺不得不谨慎。

    “报!“

    连绵细雨,东门外一名身穿蓑衣的衙役,策马踏在水渍中,火急火燎从长安城外冲进来,奔赴工部。

    十余日连绵阴雨,工部尚书裴永柯忙的焦头烂额,春雨连绵,使长安周边不少郡县发生洪涝。

    河水倒灌,良田被毁,他不得不带领工部官吏,抢修水渠引流。

    此刻,才从渭河回来,处理政务后,在椅子上喘口气。

    衙役闯进工部府衙,快步疾行道:“尚书大人,尚书大人呢,龙首渠河提决堤!“

    龙首渠决堤?

    有工部官吏闻声,惊出身冷汗。

    龙首渠约修建于汉武帝元狩至元鼎年间,依照庄熊罴的建议修成。

    修建时,征调万名劳工,挖通起自征县终到临晋的渠道。渠成后,重泉以东万顷盐碱地得到灌溉,每亩能收十担粮食。

    朝廷缺粮,龙首渠决堤,河水倒灌,威胁万顷良田,事关重大啊!

    工部官员,匆匆带衙役前去官署找寻裴永柯。

    休憩中,裴永柯打盹假寐,听闻衙役汇报,忙询问道:“究竟怎么回事,冬末时,本官叮咛工部侍郎特意修葺龙首渠,为何半月阴雨,致使龙首渠突然决堤呢。“

    “尚书大人,冬末时,刘侍郎带劳工主修龙首渠破损地方,然未曾修葺下游,龙首渠附近泥土松软,非常容易决堤,现在河堤不断被雨水冲刷,下游决堤,冲出有十余丈的口子,大量河水流进蒲城,大荔。“衙役不敢隐瞒朗声汇报。

    当初,除没有料到开春下起连绵不断阴雨,还是因朝堂没有多少钱粮,唯有修葺破坏严重部分。

    岂料。。。。。

    裴永柯闻声,忙向身边官吏询问道:“候书令,工部还有多少能调集的官员?“

    “大人,连续征战,长安附近不少河堤被毁,元宵节至今,半月多,连绵阴雨不断,不少河堤出问题,近日来,阴雨加重,工部七成以上书令史亲自前往各地,刘侍郎,张员外郎,分别前往渭河,漯河,灞河。“候书令史汇报。

    闻声,裴永柯紧攥拳头,沉默少时,斩钉截铁道:“此事不容耽搁,本官亲自前往龙首渠。“

    做为工部尚书,裴永柯很清楚,龙首渠灌溉数万公顷良田,若不快速堵住裂口,事情将变得非常棘手。

    “下官随大人一起前往。“候书令史道。

    “不,你尽快前往皇宫,向皇上汇报此事,另外,督促刘侍郎,张员外郎留意灞河,渭河堤坝,若有裂痕,即刻抢修!“裴永柯边向外官署外走,边厉声提醒。

    “遵命。“

    皇宫,议政堂内。

    气氛同样严肃,紧张。

    户部尚书闻人钰,刑部尚书冉沧澜,京兆伊杨泓,正站在议政堂中央向杨钺汇报政务。

    “皇上,近日来,京畿道,都畿道一带连续阴雨,河水暴涨,从南方来的粮食,多数留在洛阳,数量逐渐减少,长安城内,粮价不断上涨,已经超出年前粮价的两倍了。“户部尚书闻人钰战战兢兢向杨钺汇报。

    杨钺三番两次提醒他,控制粮价,控制粮价,粮价还是蹭蹭往上涨。

    非他懈怠纵然,皆因长安粮商清楚,京畿道,都畿道各地粮仓内存粮,勉强坚持夏收时,近来来自南方的粮食,多被堵在洛阳,粮商们提高粮价,朝廷想平价,粮仓内拿不出足够粮食。

    杨钺闻声,龙颜阴沉,厉声询问:“太仓内余留多少粮食,长安内何人在暗中抬高粮价?“

    继位以来,他尤为关心粮价,甚至各地正仓,常平仓,义仓内粮仓,全从太仓调拨,花钱如流水,粮食消耗速度更快。

    春耕尚未开始,粮价节节攀升,如此下去,长安必然生乱。

    这时,京兆伊杨泓挺身而出,神色恼怒,气愤的道:“还有谁,长安粮商呗,他们清楚太仓内粮食日渐减少,没有及时补充,趁机抬高粮价,大赚一笔。“

    “是啊,虽说粮食涨价很平常,然半月内生生涨了一倍,太离谱了。“刑部尚书冉沧澜道。

    “闻人钰,冉沧澜,刑部,户部没有颁布诏令平息粮价吗?“杨钺询问。

    “禀皇上,有推行,怎奈效果甚微。“冉沧澜尴尬的回答。

    有些粮商,为赚取利益,宁愿刀口舔血,铤而走险,也要抬升粮价。

    “哼!“

    “他们在找死!“

    杨钺怒哼,冷眸盯向闻人钰质问:“闻人家也有参与吧?“

    “这。。。。“

    “皇上,微臣多次提醒过族人,怎奈长安各大粮商纷纷涨价,家族中,难免有不法之徒,利益熏心,把微臣提醒当做耳旁风。“闻人钰神情苦涩,战战兢兢道。

    “嗯?“

    “把你的话当做耳旁风,不要紧,谁敢把朕的话,当做耳旁风,休怪朕不客气。“杨钺恼怒,咬牙切齿喝道。

    “冉沧澜,传朕旨意,春耕前,京畿道,都畿道内粮商,谁敢再哄抬粮价,你与皇兄杀无赦。“

    “遵旨!“杨泓,冉沧澜躬身道。

    杨钺喝杯茶,稍稍喘口气。吩咐道:“皇兄,你再从粮仓内调拨两万担粮食,低于市场价格两成出售给百姓,争取逐渐降低长安粮价。“

    感谢守候''…打赏《大唐如此多娇》399书币!

    感谢书友1300496862 投了2张月票

    书友1228641426 投了1张月票

    书友1654771685 投了2张月票

    (本章完)

第809章 长安粮商() 
“皇上,这。。。。两万担粮食是不是太多了,现在太仓内的粮食,七成以上留作春耕的种子,何况,开春后,冰河解冻,突厥皆有可能南下,朝廷必须向边军送去粮食。“杨泓神色迟疑,颇为担忧的说。

    两万担粮食数量不少,差不多掏空太仓,若尽快没有粮食补充,耽搁春耕,越发得不偿失。

    军中无粮,兵卒哗变,危及国本。

    “皇兄安心处理,朕自有妙计。“杨钺轻笑,面不改色的说。

    吴王带世家官吏前往蜀地,经过两月耕耘,尽管尚未彻底掌控蜀地,但遵照他密令,暗中购买近五万担粮食。

    纵然粮价高过蜀地粮价,然相较长安现在粮价却非常低。

    数日前,吴王秘密传信,已派官员把粮食运向长安,半日前探子汇报,运粮队伍已抵达汉中。

    两日,顶多两日,长安内,将有大量粮食。

    杨泓,冉沧澜,闻人钰闻声,微微不解,怎奈杨钺态度坚决。

    他们唯有退出议政堂,尽快处理政务。

    臣子退去,杨钺坐在龙椅,长长喘口气。

    粮食?

    粮食!

    不解决粮食问题,终究是他的心有大患。

    来不及休息,候书令史快步走进来,躬身行礼后,道:“禀皇上,衙役汇报,龙首渠河提决堤了!“

    “什么?“

    “龙首渠决堤了?“

    杨钺闻声,愕然吃惊,猛地从龙椅站起来。

    “龙首渠河提决堤,河水冲向蒲州,大荔。“候书令史不敢隐瞒,再次向杨钺汇报。

    “裴永柯呢,工部有没有派人前往,添堵河提!“杨钺徐徐坐在龙椅后忙询问。

    “禀皇上,裴尚书获悉消息,当即前往龙首渠。“后书令史汇报。

    闻声,杨钺沉默少时,瞥了眼高亨道:“高亨,传朕旨意,吩咐蓝观海带五千狼骑军,快马加鞭前往龙首渠,一定要堵住裂口。“

    蒲州,大荔地区,有数万公顷良田,若被河水淹没,导致春耕受阻,又是一年损失,朝廷负担增加许多。

    “遵命!“高亨点头,匆匆向外走去。

    这时,又有工部书令史火急火燎走进来,尚未汇报,杨钺不耐烦的询问:“说,什么地方又决堤了?“

    流年不利。

    流年不利。

    杨明坤在位时,大唐风调雨顺,即使朝廷权臣当道,也没有这么多琐事。

    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