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怀刀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阻止别人同样收拾民心。

    郝仁对余阙道:“这些伤我士兵的百姓,本该全部处死,余大人若肯归顺,国祚不才,愿意保留他们性命!”

    余阙只是不吭声,想让他归顺,这个问题太难,说话间,二人已经在吴六玖的铁甲护卫下,来到大街上。

    吴六玖为了都督的安全,不敢怠慢,赶紧让两排盾牌兵护住郝仁,被郝仁推开,郝仁显得自己大都的同时,还不忘派余阙的马屁,“哎!与余大人同行,还担心安庆百姓会向我们放箭,这不是让余大人看笑话吗?”

    卫兵们不敢忤逆都督,却也握紧盾牌,紧紧的跟在郝仁的身后,随时准备为都督抵挡飞来的冷箭。

    一路上,百姓站在自家的墙头上,纷纷向余阙握胸礼致敬,视郝仁等红巾军如无物,却没有人向郝仁投射弓箭、丢弃石块,不知道是被余阙与郝仁并行赶到惊讶,还是怕失守误伤了余阙。

    郝仁顾不得那许多,心中颇为得意,大有一种狐假虎威的感觉。只要跟余阙在大街上走这么一通,也不用管余阙是否能够归顺,安庆的民心,就算收了三分之一了。

    百姓议论纷纷:

    “余大人没有死?难道归顺红巾军了?”

    “余大人都归顺红巾军了,我们还有必要抵抗吗?”

    “红巾军带我们也算不薄了,若是蒙元大军遭遇如此抵抗,恐怕此刻早已经屠城了!”

    不一刻功夫,郝仁已经领着余阙转到城池西北角。

    但见西北两面城墙的交角处,数十门铜炮在数千红巾军的簇拥着,将城脚下的二三三十处民房团团围住,二三千安庆军在十余名的将领带领下,以民房为依托,与红巾军相对峙,身后,被余阙加高的城墙,成为他们不可能逾越的绝壁。

    “我的大炮,完全可以将这些抵抗的兵士轰为肉泥,可是,国祚不想过多杀戮,还请余大人劝他们放下武器,不要做无谓的牺牲!”郝仁又对余阙道。

    庆丰军的火炮威力,余阙在城头就见识过,知道这许多民房,在一轮炮击下,就会土崩瓦解,自己加高的城墙,也是为这许多的兵士,构成了一个不可逾越的翁。

    但是余阙让为自己而战的士兵,就这样放下武器,他一时也开不了口。

    民房上的许多将领,都看见余阙的身影,也不惧怕红巾军的弓箭,纷纷从民房上站立起来,就像在绝望中看见黎明的曙光。

    安庆残兵中,余阙的外甥福童,身为战兵千户,遥见舅父余阙与红巾贼首领走在一处,知道舅父已经被红巾军捕获,情知道不敌,他也要抢回舅父大人,大呼一应:“舅父大人”,挥舞宝剑,携二三百人,就来冲阵。

    负责围困安庆军的胡大海,早就已经等的不耐烦,他根本没有看身后,见敌兵又要冲阵,那还等什么?借着这个机会,就地全部剿灭。

    “点火!开炮!”胡大海操着一支火把,点燃面前的火炮下令。

    胡大海火炮一开,郝仁的全部努力,就要付诸东流,郝仁大呼:“不要开炮!”冲到军阵前,红巾军听闻都督命令,不敢点火,可是,眼看着胡大海面前的那门火炮的药捻子,已近着到尽头,已经,来不及了。

    红巾军兵士见都督如此,不明所以,不敢贸然开炮,可胡大海已经点燃的火炮,发射已经不可逆转。

    “轰!”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火炮炸响的一瞬间,郝仁飞起一脚,将那火炮的炮口,踹开三十度,火炮偏离轨道,将远处的一处民房炸了一个大洞,炮弹余势未消,“咚”的一声闷响,深深嵌入厚重的城墙内!

    胡大海点燃火炮,捂着耳朵将脸扭向一边,待他听闻火炮响后,回头观看战况时候,却发现都督站在自己面前,心道,这一炮咋给都督崩来了?他情知道自己违背了都督的命令,面红耳赤,不知道如何解释。

    “安庆军的兄弟,放弃抵抗,不要再做无谓的牺牲了!”郝仁近乎声嘶力竭的呼喊道。

    安庆残军,早就被火炮的吓傻,连那个准备冲锋的福童,也呆愣了半晌,以为自己性命不保,早已经忘记冲锋。

    “安庆军听令,本左丞命令你们放下武器,向庆丰军郝都督投降!”余阙知道,这数千兵民被围困在墙角下,属于螳臂当车,他再不下令投降,恐怕这许多人都要白白死掉。

    福童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听错了:“舅父大人”

    “尔等已经尽力,抵抗已经无济于事,放弃抵抗,向红巾军投降吧!”余阙悲叹道。

    福童乃是余阙的外甥,向来唯舅父马首是瞻,无奈之下,第一个放下兵器,走出来跪地为给郝仁请罪。

    若不是郝仁临时改变炮的方向,此时的福童,早已经做了厉鬼!

    “你可是真心归顺本都督?”郝仁质问道。

    “都督虎威,救福童一命,福童愿意为大人牵马坠镫!”福童叩首道。

    郝仁见福童面色敦厚,又对舅父颇有孝心,又是残兵中第一个投诚的,拉起跪在地上的福童道:“你就做我都督府左军宿卫的副千户官吧,以后有功劳,从重封赏!”

    福童沉吟半晌才意识到,这个宿卫副千户官,相当于蒙古大汗的却薛军副指挥,暗叹郝仁对自己信任,纳首又拜。

    余阙“普通”一声跪倒在地,冲北败了三拜,声泪俱下道:“陛下,臣余阙为全安庆一城百姓,不能再为陛下尽忠了!”场景着实让人慨叹,大有闻之者为之落泪的煽情,余阙这三拜,以古代士大夫的理论看,就算是与先前的主人正式诀别了。

    郝仁免不了扶起余阙,好一番安慰,奈何余阙正沉浸在放下名节的哀伤中,又是不言语,泪水扑朔朔的直往下流。

    城头上的许多庆丰军兵,见余阙尚且如此,哪还有负隅顽抗的勇气?许多人,也效仿余阙,向北叩首与主子诀别,最后,纷纷放下兵器,向红巾军投诚。

    在余阙的劝导下,安庆城管民万户纪守仁、陈彬、金承宗,都事帖木儿不花,万户府经历段桂芳,千户火失不花、新李、卢廷玉、葛延龄、丘卺、许元琰,奏差兀都蛮,百户黄寅孙,推官黄秃伦歹,经历杨恒,知事余中,怀宁尹陈巨济,凡十七人,悉数投诚。(注1)

    至此,安庆城内算是初步安定下来,庆丰军在安庆城站稳脚跟,郝仁只要面对胡伯颜和李宗可两路城外的反扑大军。

    (注1:元史记载,此十七人在陈友谅破安庆城时,是记载有名姓的殉城者。余阙的外甥女婿李宗可,杀妻自戕而死,共计一十八人。福童为余阙的外甥,在陈友谅破安庆城时,战死。十三不才,佩服死节者,让这些淹没在历史上的守节之人放下名节,重新走上庆丰军的历史舞台。)(。)

第一百四十章 去余阙化() 
余阙在安庆路,乃至淮南路,影响都是相当巨大,以至于历史上的朱元璋,为了收拾淮南行省的民心,为余阙立牌祭祀。

    安庆为庆丰红巾军所有,华夏震动,据说,在余阙向北叩头的一瞬间,元大都晴天一个霹雳,将元大都大明殿的西南角崩塌。

    那时,安庆陷落消息并未通过驿站传递元大都,元惠帝虽然是亡国之君,除了笃信番僧,淫/乱后/宫外,颇通奇淫巧计,能造出相当现代化的龙舟自己玩耍,也颇通阴阳星相。

    据说察汗帖木儿被田丰、王士城刺杀前,有流行坠落,元惠帝妥欢帖木儿预测,自己东南方向,将要折损大将,特意派使者八百里加急,通知察汗帖木儿小心,使者未到,察汗帖木儿已经遇刺身亡。

    元惠帝见宫殿被雷霆击中,为自己占卜了一卦,悲叹道:“恐怕西南方向,要失地折将啊!”不数日,安庆陷落的消息传入大都,元惠帝痛失西南藩篱,哀叹许久,这是后话。

    安庆城下,反扑安庆蒙元义兵元帅胡伯颜与李宗,五万大军发生分歧。安庆已经彻底落入红巾军之手,民心已经随着余阙,归附郝仁,凭借手下兵力,恐怕无力夺回安庆。

    义兵元帅胡伯颜,料定江北已经没有自己的立锥之地,他带着手下两万军队,南下走无为,渡江去而去。

    义兵元帅李宗可,乃是余阙的甥婿,誓死要与尊长共同进退,带领三万大军,就安庆城下,直接归顺庆丰军都督郝仁。

    这是最大建制的蒙元军队整军归顺庆丰军,郝仁喜不自胜,凭借自己都督的军衔,已经无法给李宗可封赏了,李宗可的官衔,比自己都高,还怎么封赏?总不能像福童一样,给自己当个宿卫千户吧?没准哪天脑袋就让李宗可摘了去!

    郝仁对李宗可好一番安慰,着他继续沿用蒙元都元帅头衔,引领所部兵马,屯驻安庆城外,有功另行封赏,其妻弟福童就在自己宿卫,也不需要李宗可再缴纳人质在自己身边,让李宗可选派五百精兵,做福童的副手,就算是扣为人质了。

    郝仁知道,这许多人来归顺,看的都是余阙的面皮,笼络住余阙,就能换得他们的衷心,只要余阙真心归顺,凭借余阙的门生、故旧,恐怕自己手下有用不尽的忠义贤才。

    安庆刚刚光复,郝仁有忙不完的军务、政务、民务,郝仁再忙,也必须抽出时间与余阙喝酒谈心,生怕余阙‘独自凭栏,酒入愁肠’一时半刻再想不开,他手下这许多人,又要兴风作浪,要杀一大批。

    余阙虽然投降,对安庆的军务、政务,一概不谈,也算是为大元进最后的衷心了,他见郝仁恭敬,只是大谈特谈安庆人文地理,从历史到文化,从人文到地貌,好一番卖弄。

    什么,‘二乔故里’舒州。

    什么,宜城(安庆)八景:塔影横江、龙山晓黛、莲湖夜月、大观远眺、海门夕照、石门秋泛、杏村春色、雁汊渔灯。

    什么,司空山佛教禅宗二祖慧可“遁迹修禅”。

    什么,天柱山禅宗五大祖庭之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