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我两军,近三十万兵马对战,不似两人街头打架,一言不合,甩来膀子就开打,输赢全靠个人身体素质。
这是战争,是大军团作战,决定胜败的不仅仅是武器和意志,一个小小的细微因素,就能决定战争的成败,不可能刚一开头,就将兵马全部压上,一旦出现颓势,再无翻盘余地。
两队对战,双方都要互派几波兵马,互打几次,待找到对方可乘之机,才能发起最后的决战。
所以,古代历史上的战争,动不动就双方大战三天三夜的,郝仁与杨通贯决战,也不知道要打上几天,才能找到最合适的时机决战呢。
郝仁虽然不是第一次与杨通贯交手,攻湖州、守嘉定、烧伏兵,却是第一次与杨通贯列阵作战,他也不了解对方的套路,也不知道军阵内虚实,就算杨通贯不派兵先来,郝仁也要派几波兵马试探性进攻的,找到敌人薄弱环节,然后给敌人的致命一击。
既然敌人先出招,那就接招吧!
“让俞通河去抵挡住他们!”
郝仁见敌人出动的兵马并不算是精锐,人头目测也就三千人,他也不想一下子就暴露自己的全部底牌,所以命令俞通河的一支骑兵,先行与敌人打上一阵。
“呜——呜呜——”
庆丰军军中的号角呜咽,旌旗摇动,常遇春开了军阵门户,俞通河都帅两千骑兵,呐喊着冲杀出去!(。)
第二百七十章 名将战法()
俞通河的两千骑兵,如同离弦之箭一般,以雷霆万钧之势,与敌人的骑兵对冲,两支骑兵,眼看着撞向一处,敌人的弓箭率先发难。
俞通河的的号角一吹,手中的马刀左右一批,冲在前面的五百骑兵,左右分开,让过敌人的弓箭,敌人的一轮弓箭,都射在空地上了。
五百骑兵,手中端着庆丰连弩,如同两个箭头,让过敌人的兵峰,包抄道敌人敌人左右两翼,五百连弩,一刻不同,只向敌人的军阵内平射。
五百连弩,数量不多,射速却极其的快,距离敌人的距离最大不超过三十步,就算是闭眼盲射,也能射中敌方的人马,何况庆丰连弩上,还装备有三点一线的瞄准具,使得弩箭精准的射向敌群,指哪打哪。
一时间,敌人先锋人仰马翻,数不清敌兵,身中数箭,惨叫着跌落马背,敌人冲击的速度,瞬间被遏制下去。
说时迟,那是时快,正在此时,俞通河一马当先,已经冲入敌阵,与敌人短兵相接,他马术精良,身形矫健,在冲入敌阵的一瞬间,马刀挥舞,潜身将一名十夫长的马前蹄斩断,战马一声悲鸣,将敌十夫长掀落马下。
俞通河本就是萌古人,马术精良程度,庆丰军中,屈指可数,郝仁曾经派他作为为常遇春骑兵万户的副万户,如今都帅的都是常遇春的骑兵,也是庆丰军中,最精锐的骑兵。
他刚刚砍翻敌人的十夫长,身后的一百名小常遇春,已经紧跟着杀到,小常遇春们,马槊、长枪,上下翻飞,如同繁星点点,刺出血花满天飞溅。
敌人的骑兵,不过是杨通贯的二流部队,单是俞通河都帅的一百小常遇春,恐怕也抵挡不住,何况后面还有一千小小常遇春,再加上五百弩手,左右两侧,不停兜射连弩,敌人如何抵挡着住?
只交锋的一瞬间,俞通河就将敌人的军阵打破,未死的敌兵,面对如此强大的打击,纷纷丢下兵器,调转马头,恨爹娘少生两条腿,打马就往回跑。
“杨通贯,也不过如此啊!”中军指挥台上,参军姚广孝兴奋的说。
“不可大意,敌人的精锐,还没有出马呢!”郝仁丝毫没有轻敌,告诫自己的一应参军,也是提醒自己:小心驶得万年船。
郝仁知道,杨通贯手下最骁勇的兵马,乃是黑衣飞山蛮,如今被俞通河击溃的三千兵马,只不过出来试探军阵的二流兵马而已,属于杨通贯军中炮灰角色的。
“叫俞通河收兵回来!”郝仁冷冷的命令道。
俞通河可是郝仁手中的王牌军,稍后还有大仗要打,不能让这支劲旅,过度消耗,留着还有大用。
“当当当!”
俞通河正都帅弩兵一阵猛烈追杀,正想尾随着溃兵,杀入敌阵,却听得中军鸣金叫他收兵,他不敢抗命,只能吹响号角,收兵回军。
俞通河的骑兵刚刚转身,正在此时,杨通贯的巨大火炮,发射三磅弹丸,从溃兵左右打来,投石车吱吱嘎嘎,抛射着巨石越过溃兵劈空砸来。
不过,俞通河的及时退兵,将这些重武器的打击,全部甩在了身后。俞通河军,只有几人中箭受伤,基本上算是没有损失,就挫败了敌人的试探性进攻。
郝仁端着望远镜,向敌人的军阵观瞧,想从敌人的调度中,找到破绽,给敌人致命的打击。可是,杨通贯虽然军纪败坏,也算堪称名将,手下杂七杂八拼凑的兵马,一时半刻,真看不出一点的破绽。
正踌躇间,却见敌人的军阵中,闪出一队刀斧手,刀斧手抱着板斧、鬼头刀,清一色的黑衣,约有一两千人之多,是原汁原味的飞山蛮装扮!
“杨通贯这是准备出动精锐了吗?”郝仁思忖着,操起望远镜,又仔细的眺望过去。
只见每个刀斧,推出着一个捆绑的士兵,只在杨通贯的军阵前,列出前后三排的阵势,捆绑着的士兵,被齐涮涮的按倒在地。
“杨通贯这是练的什么阵法?怎么从未见过呢?这阵法,有何长处?如何破?”
郝仁正不知杨通贯何故摆出这样的‘阵法’,却见第一排的刀斧手,齐涮涮的举起鬼头刀,领头的一个千户一声令下,一声号炮响,五百把鬼头刀,齐涮涮的砍下,血花飞溅间,五百颗血粼粼的人头,滚落在地上,跪在第一排的五百名败兵,登时躲在血泊之中。
郝仁经过无数的血战,杀人早已经不计其数,却不曾料到杨通贯血腥的屠杀自己人,他骤然看见这样血腥的场面,还是由不得浑身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杨通贯纵然纵兵劫掠,乃是娇惯手下的士兵之法,让士兵在战争能够掳掠财货和女人,以财货和女人作为刺激,士兵战时方能拼死效力。
而杨通贯治理军又是及其严格的。但凡部将出战,只许胜利不许失败,凡是失败退回来的,不分亲疏,一律杀头,所以,铸就了飞山蛮的残忍善战。
杨通贯也是有人性的,他不忍心杀自己从老家带出来的精锐,而是派一支二流军队,专门等他败退回去,抓起来杀掉,以此来坚定自己的军心,震慑动摇对手。
昔年,吴越交兵,越王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眼看着即将国破人亡,大臣文种从监狱中释放三千囚犯,拔刀自杀在两军阵前,吴王夫差兵马大骇,越王勾践才得以稳定战局,有基本向吴王夫差投降。
以杀己方败兵震慑敌我,严肃军纪的,也并不是杨通贯首创。
隋朝的权臣杨素(演义中的靠山王杨林)颇为善战,手下有养子十三人,号称十三太保,可谓是对手下的爱将恩宠有加。据说其作战方法,就是派手下小股兵马,不停的进攻,凡是败阵的士卒和将领,一律杀头,直到小股兵马,彻底将敌人击溃,这种对己方的杀戮,才彻底停止。出战的士兵畏惧战败的处罚,所以,战场上奋不顾身,往往以少胜多。
眨眼间,三声号炮响过,杨通贯的一千五百名败兵,悉数被斩杀在两军阵前。
军阵前,血肉模糊一片,场面极其血腥,敌我双方的士兵,都被这血腥场景,惊的目瞪口呆。
杨通贯,居然采用杀败兵的方式,想激励己方的士气,震慑庆丰军的军心,
郝仁闻到一股死亡的气息,战争,才刚刚打了一阵,就已经进入了白热化,杨通贯已经红眼,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郝仁也闻到一股腥臭的味道,却见师弟姚广孝,红着脸,远远的跑开。刘伯温等一应参军,各个呆若木鸡,面无血色!
(。)
第二百七十一章 士气复振()
“弟兄们,不用怕,他们杀的是自己人!”
“残忍的飞山蛮,让我们用马刀,为死去的汉家儿郎复仇!”
“血,我们见得多了,没有什么好畏惧的!”
庆丰军的各军主将,纷纷走出军阵,在阵前挥舞着兵器,往来呼喊着鼓舞士气,可是,骁勇的庆丰军士兵,却被杨通贯的残忍所震慑,军阵中一阵骚动,连压在中军的参军都吓跑一个,何况列在军阵前边的士兵。
整个军阵中,被一种阴郁、悲哀的气势所笼罩着,本来严整威武的军阵,气势锐减,笔挺的士兵胸膛,就如同泄了气的皮球,立马塌陷下去,军阵中胆怯的士兵,隐隐有退却之意。
庆丰军明明已经赢了一阵,本该士气大振,反而被杨通贯阵前杀败兵,严重影响了庆丰军的士气,以如此士气,如何继续作战?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庆丰军已经露出败相了。
郝仁都帅的庆丰军,每每列阵,无不生龙活虎,以劣势兵力,战败强敌,如今士气低落,从未遭遇过,郝仁不禁慌了!
杨通贯杀完败兵,必然督军冲阵,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想提升士气,恐怕给八万士兵打鸡血都来不及了。
如何在敌人发起冲锋前,快速提升士气,将敌人嚣张的气焰压制回去?
“‘三国战将勇’预备,唱——”
郝仁万般无奈,回身对着中军宿卫高呼,他就跟魔鬼附身一般,张牙舞爪,立马化身为激情豪迈的乐队指挥,手中的单筒望远镜,成为他临时的指挥棒,激/情的指挥宿卫高唱庆丰军。
“三国战将勇,首推赵子龙,长阪坡前逞英雄,战退千员将,杀退百万兵,怀抱阿斗得太平。”
“还有张翼德,当阳桥前等,霹雷叱咤响连声,桥塌两三孔,河水倒流平,吓退曹营百万兵。”
这是一首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