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之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请各位先从“毛利家是西国第一战国大名”这样的观念先跳出来,切实代入到毛利家此时的实际情况中来。此时的大内家实际上是非常强大的,比刚刚统一了远江、骏府、三河的今川义元都要强大,毕竟大内义隆的老子也才上洛成功不久呢(注意,这是带着军队上洛的,并非只带着几个人进入京都的那种上洛)。若不是大内家后来出来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情,毛利家能否崛起都成问题呢(大内义隆虽然喜欢京都文化过头了,但是一旦清醒过来,其能力也是不差的,至少能够压制住毛利家)。即便毛利家最终还是能够崛起,但其所需的时间也会比历史上要延长很多了。

    相比起大内家而言,毛利家此时还是一个安艺国当地一个刚刚离弃尼子家而转投大内家的豪族,历史中,此时毛利家的实力甚至连战国大名都还没称得上(当然,由于政良的出现,现在毛利家的实力比历史中要强大得多)。毛利家此时还需要在大内家的庇护下,慢慢地积蓄实力。同时借助大内家的实力抵抗尼子家的侵略以及加速毛利家的对外扩张。简单地来说,就是一棵还在别的大树的遮挡下暗自迅猛成长的树木(也不算是树苗了)。

    而历史上,毛利家也是在大内义隆被杀,击败陶隆房,小鱼吃大鱼般地吞并了大内家的遗产后,才彻底转变为一个真正的战国大名的,然后毛利元就又通过各种手段不断扩大自家势力,最终成长为西国的战国霸主。只是,在大内义隆被杀之前,毛利家还是安艺国当地的一个豪族,毛利元就依然还是大内义隆的一个家臣。所以向大内义隆献计献策是很正常的(即便献计献策的事情跟毛利家没有任何利益关系,也是会做的。虽说战国时代是一个讲究以自身利益为重的时代,但是此时毛利家毕竟需要借助大内家的助力,作为利益的等价交换,他也是要做到作为家臣的本份的)。

    此外,文中也已经描述到,由于大内家要分心对付罗氏家,所以会影响到毛利家在备后国等地区的攻略(因为大内家要将对毛利家的支援改为对对付罗氏家其他豪族的支援了),既然影响到了自身的利益,为了让大内家能够从罗氏家的纠缠中释放出来从而给毛利家提供更多的支援,毛利元就自然就更加会对罗氏家出手了(这里我要检讨一下,我写得有点含蓄了,要结合前文的内容然后稍为推敲一下才能彻底明白的。以后我会写得直接一点)。

    总之,若是大家始终以游戏中或者文献中记载中(而且又小看了大内家的实力,估计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很快就被灭掉的主,所以就没啥实力了。但游戏毕竟还是游戏,书本毕竟还是书本,现在毕竟是在现实的环境中啊),已经成长为战国霸主的毛利家的角度来看这段剧情,那么自然会认为毛利元就这么牛b的家伙怎么会为了大内家而隔老远地去跟罗氏家对掐呢?这不是没事找事做吗?以这样角度来看,即便是将信长替换掉大内义隆成为毛利元就的宗主,估计大家也会觉得突兀的。}(未完待续。。)

    。。。

第750章 四方议和() 
“议和?”

    壹岐岛外围海面的明国福船之上,正准备与大内家、波多家、宗家三家的联合水军激战一场的政良却是收到了对方联合送来的议和建议。

    政良本来想一口拒绝了对方的建议的,但是转念一想,又不得不思考了起来。很明显,对方现在选择了议和,也不过是因为此时罗氏家的水军阵营中突然多了一艘巨大的福船罢了。对方也不想跟罗氏家水军死磕,从而产生较大的损失。

    若是拒绝了对方,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首先很可能双方就要展开一场大战了。只是若是如此,罗氏家的水军真的就能够战胜对方吗?此时罗氏家的水军一共有一百八十多艘船只以及一艘刚刚前来客串支援的明国福船。而对方则是有三百多艘接近四百艘船只。

    兵力方面,对方的情况暂时无法得知,而罗氏家这边,则因为临行前留下了一部分农兵看守今天上午刚刚攻占下来的龟尾城,所以兵力也并不是很多。而且由于下午一连串的追击,士兵们很多都已经筋疲力尽了。而对方大内家与宗家的水军都是以劳代逸之师呢。

    最为郁闷的是,由于最为依赖的强力武器铁炮以及焙烙玉在这样的天气下,威力都大打折扣,要是真的打起来,就真的只能是接舷战了。而接舷战恰恰最为讲究士兵的体力。现在罗氏家的士兵们是由于政良此前的一系列举动以及福船的突然加入,士气才会大涨,但是一旦与对方形成水上的持久战。那么罗氏家这一方的体能劣势就会显现出来了。同时。新加入的福船是没有大筒的。所以作战的时候,攻击手段更多的是依靠对对反的撞击。只是撞击得多了,这艘福船自身也会受损的。政良可不想这么快就失去了这么一艘支援的巨船(即便这艘船不是罗氏家的)。

    而最为令政良心中七上八下的是,无论这一战胜利与否,最终罗氏家的水军损失都会相当严重的。罗氏家的常备水军也会在这一次大战中损伤不少。

    精兵政策有一个弊端,那就是一旦精兵损失过大,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补充的。那么这就意味着罗氏家的将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要依靠人海战术来保证水军的战力了。这对罗氏家的消耗是非常大的。而且在即时战场当中,若是精兵损伤过大。而又没有一般农兵及时补充(目前由于远离陆地,正是这样的一种状况),那么很可能导致全军溃败的。

    思来想去的,最终政良还是打算先跟大内家、对马岛宗家、壹岐岛波多家议和一番,看看罗氏家能够得到什么利益再说。当然,在准备议和的过程中,政良已经派船暗中返回肥前国沿海招呼援军,准备随时过来支援了。而估计对面的几家也是同样做了这样的举措的。

    四方达成了议和的初步意向以后,双方约定共同后退五里海路,然后再各自派出一个代表以及几个作为护卫的士兵驾驶着一条小早来到战场附近的那一处外形像一条鲸鱼一般的岛屿(后世被命名为鲸岛)岸边展开了议和。

    罗氏家这一次派出的议和代表是刘乐。其余三方看到罗氏家的代表竟然是一个明国人。都不由得一愣,但是随即他们就释然了。反正罗氏家的家督经常会做出一些奇怪惊人的举动是出了名的了。所以他们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随即众人在岛上的一处海边上的一艘事先放置好,并没有人在上面的关船的船舱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期间还不时通过各自的护送船只将信息传递回各自的主将手中,然后等待自家主将的决定。最后终于在傍晚时分达成了议和的协议。

    按照议和的决定,罗氏家、大内家、波多家、宗家必须保证壹岐岛、对马岛的附近的海上商道的通畅,不得进行任何的商业封锁。作为对罗氏家的让步,大内家也同时保证了大内家领海内的関门海峡海上商道的通畅(反正大内家也不会自损利益地封锁海峡的,现在不过是在表面上对罗氏家的一个小让步罢了,在大内家看来,这有点施舍的意思)。

    各方水军不得进入距离各方领地沿岸十里范围内的水域,否则视为自动撕破协议,将遭受到对方的全面反击,其余各方不得介入冲突双方的阵营当中。

    保持壹岐岛目前形势,各方势力不得进入壹岐岛。(也就是目前壹岐岛上,面向罗氏家肥前国、筑前国一侧的石田郡归从属于罗氏家的日高家控制,而面向对马岛、大内家筑前国领地、関门海峡一侧的壹岐郡归波多家控制。这一条条约保证了罗氏家新占据的石田郡中的领地,同时也保护了实力明显比波多家弱的日高家。今后壹岐岛上的这部分领地就暂时交由日高家来打理,罗氏家只需要派遣一些官员进入就可以了。)

    波多家用太久凌侍女的家人交换一部分今天在龟尾城被俘虏的波多家族人。将桔子的家人救回来,是当初政良说服桔子主动配合罗氏家施展间谍计所允诺的条件,政良也不至于欺骗一个小女孩,所以也乘机提出来了。至于对方提出的交换等同数量的俘虏的要求,政良也答允了,反正将这些人放回去后,也不过是增加对方几个消耗粮食的人口罢了。

    除了四方达成了议和的协定以外,毛利元就也乘机单独向罗氏家提出了有关大内家与罗氏家的议和的建议。寻求与罗氏家议和的决定是在很早之前,在相良武任与毛利元就的极力劝说下,大内义隆就决定的了。当然,按照当初的计划,却是趁着七月击溃罗氏家进攻壹岐岛的水军之后,大内家再趁机逼和罗氏家的。

    表面上,与罗氏家议和是为了避免大内家陷入同时与尼子家、罗氏家交战的困境,暗地里,毛利元就却是为了让大内家得以从罗氏家的纠缠中脱身出来,从而向毛利家提供更多的支援。当然,现在的情况跟当初计划的情况是不一样了,至少现在大内家的水上联军并没有击败罗氏家的水军,反而是担心与罗氏家的水军硬拼后,自己这一方也出现重大损伤,于是临时进行了议和了。但是若是能够趁机与罗氏家单独达成新的议和协议,也并非是坏事啊。

    对于毛利元就的议和提议,政良自然是不怎么感冒的。毕竟就在去年,大内家才刚刚撕毁了与罗氏家签订的议和协议,暗中偷袭罗氏家的博多港呢(当然,若是当时换成政良就是大内义隆的话,也会做出撕毁协议乘机进攻罗氏家的决定的)。

    只是冷静下来后,他又突然想起了此前山本勘助向他禀报的有关大内家内部情况的情报。从那些情报来看,大内家内部似乎有些不和呢。随即政良又想到了历史中的大内家内乱事件。若内乱事件还是会发生的话,那么罗氏家在这个时候还真的不应该过多地向大内家施压了,这样只会让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