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娱抗日上海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余生还没睡到自然醒,便被几个狂热的赛马爱好者叫了起来。早饭都没吃,便被几个人拉到了跑马场上。而莱恩的待遇,却明显比他好多了。在昨天大胜后,余生还没起床前,便被几个围观的农场主喂得饱饱的。看样子已经撑得走不动道了

    不过,在莱恩看到余生之后,又变得老实了起来。乔恩手里拿着的胡萝卜,也只是瞅了一眼而已。余生轻轻拍了莱恩一下,道:“过会儿好好跑!”

    说罢便跨上马。几个农场主互相看了一眼,有些哭笑不得。对于他们这些爱好赛马的人而言,若是手中有一匹有潜力获得三冠大赛冠军、身价能飙升到数百万美元的马,还不一定怎么宝贝珍惜呢。哪有余生这样随意对待的道理。

    而为了这场比赛,几个农场主都有所准备。牵出来的马,也不是昨天平地速力赛的纯血马了,而是四匹漂亮的阿拉伯马和阿哈尔捷金马。这两类马种,都是耐力无穷的长途健将。特别是阿哈尔捷金马,曾经创造过八十四天天跑完四千三百公里的记录。

    而莱恩的速度,似乎在长途奔跑的时候也不慢。跑完十公里,居然只用了十分钟。平均速度每公里六十秒。跑完后,围观的几个农场主外加詹姆斯一起向余生表达了抗议。

    “哦,余先生!你骑马的动作也太不标准了!这样是很容易影响赛马速度发挥的!如果你的动作标准一些,莱恩可是有打破世界纪录的可能!”

    马的奔跑速度极快,并且可以连续奔跑一百公里以上。中国古代,对良马的形容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虽然这个数字是有所夸大,但是,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如果,在中途换乘三四匹好马的话,确实可以做到一日千里。而这基本上是在蒸汽机和内燃机出现之前,人类能够获得的最快速度了!

    而莱恩带着余生这一番奔跑,让余生也有所感触。为何人类在机动车出现后,仍旧对骑马如此迷恋,而不是弃如敝屣。骑马的感觉,根本不是乘坐机动车可以相比。当马全速奔跑的时候,风会将人的口鼻塞满。而长风拂略之中,会有一种飞翔的错觉。而在马匹的腾跃之中,可以清楚感觉到其肌肉的颤动与力量的迸发。这种自由自在的生命,竭力挣脱空间束缚的力量,是个男人就会喜欢!

    无怪乎当盛唐时,诗人最爱的动物,从来都是马。无怪乎这个时代的武侠和后世的武侠,在描写江湖的时候,总会有仗剑倚马的故事。马前桃花马后雪。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有此心境意趣,余生突然想起,这个世界,还没有后世他最爱的那部关于马的电影战马。如果这部电影不被他搬到这个时代,简直就是身为穿越众的失败!(。)

第一百六十三章 诱之以利() 
战马这部电影是在余生穿越到这个时代前几年上映的,导演是在战后出生,十二岁时拍摄短片,十三岁时拍摄战争电影并获奖的天才导演斯皮尔伯格。这部战马改编自英国人的同名小说。如果余生没记错的话,应该是一部儿童小说。只有在儿童时期,一个人才会以马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一旦成年,大部分人便会选择去看以正常人视角代入的书了。

    这部战马,并不能算是斯皮尔伯格最杰出的代表作。身为犹太人,辛德勒的名单才算是斯皮尔伯格最能体现自身天才与专注的作品。

    但是,不可否认,战马这部作品中,斯皮尔伯格叙述战争的技术又上了一层。选择的视角凌厉而刁钻,如同手术刀一般,将战争剖析成细节。然后,一眼见底。

    叙述战马,主角自然是一匹马。而且,是一匹天资出众的马。故事本身的结构,有如后世的网络小说。在表面看来,似乎是一个农夫与一个地主之间的矛盾,并以此引发出在拍卖会上的竞价。然而,实际上,无论地主和农夫怎么竞价,抬高的都是这匹马的身价。

    而随后,这匹马引发出的有关于能否犁地的争论,只不过是一个铺垫而已。这个铺垫为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出于同情弱者的心思,观众很容易便可以代入年轻的男主角阿尔伯特。

    而下雨天,阿尔伯特和这匹马乔伊的成功,便是经典的逆袭和后世网文中踩人打脸的情节。虽然不知道斯皮尔伯格是不是读过中国人的网文,但是,这其间结构上的巧合,并不仅仅是巧合而已。

    每一个巧合的背后,都会有相应的规则在——或许人的青春时,总会需要一些让自己骄傲的事情。需要一些战胜其他人其他事的快乐。而这个过程,可以被称为奋斗。如同战马飞奔,意气风发。

    而这个主题,不仅仅是在后世中国人的网文中有,在老美的好莱坞,也是永恒的主题。所以,当斯皮尔伯格的战马一出,便立刻在上映的当天,即美国人的圣诞节,引起轰动。

    而有了这一番奋进的意味垫底。其后的电影基调自然是水到渠成。无论色调多么压抑,在战场上,便似乎总有那么一个飞奔的影子和畅快的嘶鸣。

    而余生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却并不仅仅是体味到这一层意思。在余生看来,战马这个故事完全可以延展开去。从上古人类开始驯化马匹建立骑兵,一直到战马逐渐被各种热武器、装甲车、机动化装备所取代。

    马这种动物,几乎见证了整个人类的文明史和战争史!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没有哪个能排得上名号的文明或者国度是不使用马匹,是没有骑兵的!即便是中国这种农耕文明的代表。也曾经数次建立过世界上最强大的骑兵!这还不算成吉思汗建立的差点统一了欧亚大陆的蒙古骑兵!

    而即便在这个时代,马匹仍旧是战争所需的主要物资之一。虽然,在后世人的印象中,德国人大部分都是开着汽车或者骑着摩托车发动闪电战的。但实际上。在二战中,德国人的马匹数量一直保持在一百一十万左右!直到一九四三年十一月,所有三百二十二个德国陆军和党卫军的作战师中,只有五十二个作战师实现了摩托化。或者装甲化。比例不到百分之二十。

    剩下的百分之八十的军队,大部分的,依靠的仍旧是马匹!这倒并不是说德国人不想用汽车或者摩托车。而是因为到了一九四三年,德国人虽然已经占据了欧洲的大部分区域,但是,由于战线拉得太长,所以,所有的汽车和摩托车的维修和燃油供给都变得十分困难。

    而此时,马匹的优势便显现了出来。自然界数千万年进化出来的物种,可以以遍地而生的草料为食,以河流中的河水解渴。除此之外,便再无多余的需求。管理和使用的成本极低。

    但是,德国人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在事实证明马匹不可能被完全取代的时候,却将原本的“快速部队”废除,组建新兵种“装甲部队”。原来的骑兵和马匹,都逐渐的被改组分拆,吸收进入步兵单位,半机械化部队,甚至是后勤保障部队。

    然而与德国人相反的是,苏联军队虽然也开始了大规模装备装甲部队,但也没有完全将骑兵废除。而是互为补充。以适应不同地形中,不同的作战需要。而结果也很明显,苏联人赢了德国人。

    余生从后世穿越而来,横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自然对历史的感触更深。所以,他并不打算原样复制斯皮尔伯格的战马,而是会将故事与现实交叉映照,构建出更深重的历史的味道来。

    不过,这个时候,并不是思考如何改编战马这部电影的良好时机。几个农场主在这一场赛马后,算是基本上将余生视为了一个可以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圈内人了。所以,要抓紧时间办正事。

    余生和几个农场主在讨论了一番该如何饲养训练马匹的废话后,话锋一转。转到了玉米上。

    “几位,实不相瞒。这次来伊利诺斯州,赛马只是顺手而为的事情。这次来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大批量的采购玉米,运回中国。毕竟,我是个中国人,如今国内局势这么不好,我不能不管。”

    几个农场主相互看了一眼,彼此之间都没有发现,如果将玉米卖给余生会有什么不妥,于是几个人之中,威信最高的布莱斯勒问余生道:“余先生,那么不知道你需要多少玉米呢?我们的玉米虽然多,但是大部分在生产之前,便已经给预定了。剩下的数量实在不多。而且,大部分还是品质较差,比较难卖掉的。”

    “无论品质如何,有多少我要多少!如果几位认识其他种玉米的农场主手中有剩余的玉米。我也全要了!”

    在美国,玉米的计量单位大多是蒲式耳。而每吨玉米相当于三十九点三七蒲式耳。而每吨玉米的价格并不高。也不过是一百二三十美元左右。这些农场主手中,剩余的质量较差的玉米。价格就更低了。

    几个农场主每个人凑了凑,仓库里面剩下的,还没有舍得往河里倒的玉米,大概统共有百余吨左右。几个电话打出去,他们认识的那些大农场主手中,也都多少凑出一些来。统共,不过是三百余吨的量。

    余生非常不满,这还不够一船拉的呢!几个大农场主对余生道:“其实,做农产品这个行业,特别是玉米这种有了具体用途并且产量极高的农产品。利润和需求都是差不多有数的。除非气候发生剧烈的变化。或者牲畜的数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否则,价格和利润不会有太多波动。”

    “我们平常生产之前,也会有一些市场调查,或者接一些订单。基本上都是按照需求进行生产的,手头自然不会有很多余粮。”

    “所以,余先生如果想要大批量的玉米,要么选择用钱砸,把别人已经买到手的,再花钱买回来。要么就是向我们这些人提前下订单。但是。想要现货,就要等到产出之后。当然,如果是余先生下订单的话,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