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昌豨、尹礼时常遣使入城,求见孙观。”对陈登和高堂隆两人说道,“将此两事合在一处,我疑泰山兵诸营正在私下串通,有不轨意图,所以才会说他们或会趁机起乱。”

    “将军对此有何决策?”

    “正要请教君二人的高见。”

    “依登之见,此事好解决。”

    “噢?怎么个好解决?敢请闻其详。”

    “主上虽将用兵於鲁,然所遣之卒,不过五千之数,其中还有两千分是彭城与臧霸的部曲,真正动用的兵力只有三千步骑罢了,谅他孙观、昌豨几人纵有叛心,必也是不敢单独起兵的,他们如要作乱,定会是和盐豪一起。如此,可先将他们与盐豪分开。”

    荀成颇喜,说道:“君见与我正同”征求陈登的意见,“我欲以响应主上击鲁国黄巾为由,调孙观、昌豨诸部到郡界击北海黄巾,君看如何?”

    陈登笑道:“此策大妙。”

    高堂隆略有担忧,问道:“若是他们不从调遣?”

    “如是不肯从我调遣,则反意露矣吾自发兵击之。”

    “若是在将军与孙观等鏖战时,盐豪趁机作乱?”

    荀成笑了起来。

    高堂隆不解其意,问道:“将军缘何而笑?”

    陈登亦笑,替荀成解答,对高堂隆说道:“升平,君来徐州日短,尚未眼见过主上帐下的兵甲之锐,便是盐豪亦乱,顶多也就是多费点事。此即将军之缘何而笑故也”

    高堂隆听了此言,更是心中不解,心道:“既是不惧泰山兵与盐豪作乱,主上又为何遣我来督泰山兵,又再三叮嘱我等小心行事?”张嘴欲问,话未出口,看到荀成与陈登两人的笑容里竟似透出了一些轻松的意味,他心中一动,顿时自己就把这个问题给想明白了。

    荀贞和荀成、陈登重视泰山兵与盐豪,并不是因为害怕他们反叛,而是因为不确定他们会不会反叛,如果反叛,又不确定他们会何时反叛,所以才不得不对他们采取重视的态度。一天两天还好,三天五天也行,可要是天天都需要这么“重视”,荀成等人也会烦的,他们又不是一天到晚没什么事干的闲人,都很忙的,不能总把精力分到这上边来,故此,如是盐豪真要和泰山兵一起作乱,荀成、陈登反倒会松一口气,底下的事情就好办了,不用再琢磨来琢磨去,用兵击之就是,因而,当高堂隆说及盐豪万一趁荀成攻击泰山兵之机,也起来作乱的话,荀成、陈登不但不忧,反轻松而笑。

    明白了荀成、陈登的意思,高堂隆不由心道:“将军与元龙竟是无丝毫战败之忧,如此自信,我虽尚未曾亲眼见到过主上部曲的精锐,可也能略猜出一二了,只希望泰山兵和盐豪没有那么蠢,不要真的起来作乱,否则,看来亦只是给将军送一场战功罢了。”

    荀成等人这边定下调泰山兵击北海黄巾之策,州府里,荀贞刚等到许仲来至。

    那日在州府里他接连接到了两道公文,其中的那道奏来自糜芳,另一道传则是来自孙坚。

    孙坚请求他出兵帮助豫州剿灭鲁国黄巾的公文州总算是到了。

    接到公文的当时,荀贞即令已半集结的部队、役夫开始正式地集结,定下三日后入鲁,同时急召许仲来郯,要在他入鲁前,再给他来一次面授机宜。

    :

222 临将战复授机宜() 
荀贞此前已经召许仲来郯见过一次了,那是在与戏志才等人商议定下入鲁的各项前期准备后,当时对许仲讲了这回用兵鲁国的真实用意,眼下入鲁在即,有必要再召许仲来见一次。

    许仲的驻地在下邳县,接到荀贞的飞檄相召,他即从下邳出发,星夜兼程,再一次赶到郯县。

    荀贞亲至府门相迎,见他只带了两三骑到府,知他这必是将从行的牙兵都留在城外了,责备他道:“卿为股肱,掌方面任,督两郡兵,安危干系半州,今入城中,随骑岂可简约至此”

    许仲下拜说道:“显虑牙兵入城,或会惊扰士民,故使之留於城外。”

    “来歙以攻灭隗氏之威,岑彭以芟夷荆襄之武,而相继亡於蜀刺客之刃,所以说‘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百射重戒,祸乃不滋’。扰民事小,卿安危事大,由兹而后,卿出入营、城,随行牙兵不得少於百人。”

    许仲应诺。

    荀贞对许仲的这番责备倒非是为收揽人心,示以对许仲的优待,而确是认为许仲不应该只带两三个亲兵入城。汉世离先秦未远,许多风气相近,因任侠盛行之故,刺客颇多,光武帝的两员上将都是死於敌人派出的刺客之手,桓帝时,许多忠直的大臣被梁冀的刺客杀死,多年前蔡邕被流放边地,半道上也险些被阳球派出的刺客杀死,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刺客行刺的事例,许仲身为荀贞最得用的股肱重臣之一,他身边的武备防卫绝不能松弛。

    待与许仲到了府中,荀贞叫人去召戏志才、荀攸,并及郭嘉、徐卓来。

    等诸人到齐,他命人把地形图挂在墙上,自至图前,唤许仲等亦聚图前,问许仲道:“入鲁之后,卿欲先击何处?”

    许仲是武臣,谈的又是军事,不用繁文缛礼,直接开议即可。

    许仲答道:“上次聆听过主上讲述此回用兵意后,显归营细思,欲先击卞县。”

    鲁国地方不大,境内只有六县。

    鲁南与东海、彭城接壤,此片区域内有两个县,薛县和蕃县;鲁东与泰山郡接壤,此地只有一个县,便是卞县;鲁北和济北、泰山俱接壤,此地也只有一个县,是汶阳;鲁西与东平国接壤,有两个县,一个是鲁国的国都鲁县,一个是位处在鲁县和蕃县间的驺县。

    鲁国境内山水多,有两条较大的河流,皆是东西流向,南边的是泗水,鲁县和卞县分在此水的南岸和北岸,北边的是南水,这条水比泗水要小得多,蕃县在此水北岸。

    这六个县中,原本有两个县为黄巾占据,一个卞县,一个驺县,前不久汶阳被鲁国黄巾和济北黄巾合力攻下,而今亦为其所占。

    之所以鲁国六县,黄巾现在只占了三县,是因为三个缘故。

    首先,卞、驺、汶阳三县的地理位置重要,鲁国黄巾必须要将之攻占。

    卞县临着泰山郡,县东地区又山水交错,如汉兵来攻鲁国、黄巾战不利的话,可以由此向东再撤回到泰山境内,也可以分散到卞东的山中,可以说此地是鲁国黄巾的一条退路。

    驺县和东平国相邻,离任城国也不远,由此县向西,行十来里就是东平境内,再从东平向西,亦行十来里则便是任城境内,占据了这里,鲁国黄巾就可以和东平、任城境内的黄巾相呼应。

    汶阳临着济北国,西行或北行数里便是济北境,打下了这里,则鲁国黄巾就可以和济北黄巾相连,也正因此故,这座县城是鲁国黄巾与济北黄巾共力打下的。

    其次,鲁、蕃和薛这三县,鲁县是鲁国黄巾想占而未能攻下,蕃、薛两县是鲁国黄巾不想攻。

    鲁国的诸县里边,粮储、军械诸物储备最丰的当然是国都鲁县,黄巾当然也是想攻下此城的,而且攻下了此城后,不但可以得到丰厚的缴获,并可由此而把卞县、驺县、汶阳的黄巾结成一片,只是鲁县乃鲁国的国都,鲁国的郡兵主力都在这里防御,所以黄巾数攻而未能下。

    至於蕃、薛,这两个县的战略位置不重要,又离东海、彭城太近,鲁国黄巾不想招惹荀贞,所以也就没有占据此两地的意图。

    许仲既然已经知道了荀贞用兵鲁国的用意,那么现为黄巾占据的驺、卞、汶阳三县中,该先攻打哪一个,自就好选择了。

    汶阳太远,不在考虑范围内,卞县与驺县间,驺县虽近,可如先攻驺县,就有可能会打草惊蛇,导致卞县的黄巾向东逃窜,又或者北上去与汶阳黄巾会和,如此一来,就达不成驱鲁国黄巾入东平、任城的用兵目的了,故此,卞县虽较驺县为远,却也必须弃近求远,先打卞县。

    荀贞点了点头,说道:“卿意与我合。”又问许仲道,“攻卞时,卿欲如何击之?”

    许仲答道:“显意围卞三面,阙其南边。”

    荀贞笑顾戏志才、荀攸等人,问道:“君卿此意如何?”

    戏志才笑道:“正与主上意同”

    荀贞笑道:“君卿今用兵之术,差可一敌国矣。”

    为何要围住卞县的东、北、西三边,而空出来南边不围?

    这却仍是为了迫使卞县的黄巾向西撤逃。

    却是说了,既然是想要迫使卞县的黄巾向西撤逃,为何围住西边,而空出南边?

    这乃是因为卞县的南边是泗水,也就是说,卞县和汶阳都在泗水的北边,正常情况下,逃跑的部队只会走陆路,而不会主动再去渡水,如果把卞县西边空出来,那么从城中逃出的黄巾即使向西逃出一段,之后仍会折向北边,往汶阳方向去,只有把西边堵住,使他们西去无路,才能逼使他们渡泗南下,从而不得不去和西南边的驺县黄巾会和。

    如此,也才能达成驱赶黄巾西入东平、任城的作战目的。

    却又说了,既然荀贞又不是要全歼鲁国黄巾,而只是想把鲁国的黄巾赶去任东平、任城,从而可以得到入境兖州的借口而已,那么,何不直接进攻驺县,只要能将驺县的黄巾逐往西行,岂不是就可以顺利地达成目的了,又何必再去进攻卞县的黄巾?

    这却是出於两个缘故。

    首先,既然打出的旗号是帮助豫州剿灭鲁国黄巾,那么就不能只打驺县一地的黄巾,否则就会太说不过去,便是因汶阳稍远之故,不去打汶阳,至少也得把卞县打下才行。

    其次,鲁国黄巾虽有十余万之众,可并不是都在卞、驺、汶阳三县中的,屯於此三县内的只有五万多人,其余的或在鲁县城外,或分布於鲁北、鲁中的乡野中,单拿出驺县来说,此县只有两万余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