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彧的计策是好的,但具体到施行,还是要经过一番仔细的斟酌与商量的,毕竟,兖州州内各郡的情况不同,不可一概而论之,需得区别对待。

    两人第一个说到的是陈留。

    陈留太守张邈在州内的名望太高,甚至在刘岱之。

    当年讨董时,冀州河内以袁绍为主,陈留酸枣隐约便是以张邈为首,后来刘岱攻杀桥瑁,之所以没有在酸枣联军内部引起太大的反响,其固有桥瑁恃功自傲,陵蔑同类之故,也是因得了张邈之助,当时一起动手杀桥瑁的有三人,刘岱、张邈和济阴太守吴资。

    王彧慎重地说道:“陈留接壤豫之陈、梁,我闻张公孟卓往日与陈、梁二国颇多相通,今孙侯进兵,陈、梁告危,张公虽未明着举兵相援,然彧闻之,似有以军资暗助之举,以彧料之,他的心思现下应是十有八九都在陈、梁的战事,甚而他会有‘孙侯破陈、梁后,继以兵犯陈留’之忧。……估计从他那里是调不来多少兵马的。”

    算没有孙坚进攻陈、梁的事情发生,刘岱大概也从张邈那里要不来几个兵卒。刘岱心知,王彧之所以这么说,其实是在给他下台阶,是为了让他这个“州刺史”的脸不致太过难堪,因他便顺着王彧的话风说道:“陈留有事,州府也不可强孟卓之所难。叔,给陈留的檄,可由你亲写之,至於孟卓能遣兵几许,州里不强求,由他自己视其本郡的情况而定罢。”

    王彧应道:“诺。”

    陈留的北边是东郡,两郡接壤,东郡太守曹操与张邈又是好友,所以说完了陈留,接下来是东郡。

    王彧说道:“东郡西有黑山,北有田楷,压力很重,曹东郡怕是也不能遣太多兵马来州。”

    如论军事的压力,兖州诸郡里边,济北第一,东郡第二,曹操和鲍信实是一对难兄难弟,这是客观的事实。刘岱有点遗憾,说道:“孟德通晓兵事,如有他在帐前划策,我将如虎添翼,惜乎东郡外压实重,他不能离境。……罢了,给东郡的檄也由你写,看孟德能遣兵多少给我。”

    王彧应诺。

    东郡地形狭长,东与兖州的三个郡国都接壤,按照由北而南的次序分别是济北、东平和济阴。

    济北不必说了,乃是此次刘岱计划用兵的作战目的地。

    东平国挨着济北,辖地不大,军事的实力不强,不论是为了自保,御黄巾於境外,还是“力不如人”,不得不听令,东平相李瓒肯定都不会反对刘岱的命令。

    济阴的辖地不小,其占地范围与陈留、东郡差不多,是兖州的一个大郡,地广人多,兵众粮丰。济阴太守吴资是当年刘岱攻杀桥瑁时的同党,此人和张邈、刘岱的交情都不错,更偏向於张邈一些,但对刘岱的檄令想来他也不会违背,而且济阴的东北角与东平接壤,如果济北的黄巾不能被及早地加以击灭,待到他们南下之时,济阴虽非首当其冲,可定也逃不过一场兵灾,故而,他肯定是会应檄出兵,遣派一些人马到州府听从刘岱号令的。

    问题只在:他会遣派多少?

    王彧想了下,说道:“济阴有兵万余,可召其半数。”

    檄召半数兵马,吴资即使不会老老实实按檄的要求去做,但至少也得遣个三千人才说得过去。济阴少此三千,州府多此三千,两下对,一减一增,是六千部曲的相差了。

    刘岱点头同意。

    王彧又道:“济阴有豪强名李乾者,本山阳人,今在乘氏,有宾客数千家,一家选一卒,亦数千兵也,称雄当地。明公可许以州职,召他引部曲来州。”

    “此人之名,我有早闻。便依卿言,此回一并召他来州。”

    济阴东北与东平接壤,东与山阳接壤。

    山阳太守袁遗虽是袁党,但一则刘岱已选与袁绍定盟,二来山阳是州府的所在地,故而,刘岱一道檄下,袁遗定会遣兵相从。唯一的问题与济阴一样,所不能确定者是袁遗会遣兵多少。也与对付济阴的办法一样,刘岱和王彧决定:亦召山阳兵之半数。

    兖州诸郡,至此只余泰山。

    泰山在兖州最东,西与三州之地相邻,分别是兖州的济北、豫州的鲁国和徐州的东海。

    其郡之辖地是兖州诸郡里边最大的,地广人多,人口多是其一,泰山风俗轻剽,与丹阳类同,也是一个出精兵的地方是其二,应劭去年才把其境内的青兖黄巾赶走,郡兵有与青兖黄巾交战的经验为其三,综合此三点,目前而言之,泰山郡的兵力是较雄厚的。

    只是,兵力尽管较为雄厚,但泰山北与青州的济南、齐国接壤,离乐安、北海也不远,这些郡国都是黄巾遍地之处,应劭面临的外部压力也不小,因而无法从他那里召太多兵卒。

    刘岱和王彧议定,也召泰山兵的半数,至若应劭具体能派多少、会派多少,由他自决。

    分别议完对各郡国的对策,虽然檄还都没有发出,各郡国的郡国兵也还没有到来,可刘岱却觉得心头仿佛放下了一块儿大石。袁绍在州内的影响力太大、州北黄巾纷乱,这两个问题长久以来困扰着刘岱,眼看可通过王彧的此策,一箭双雕,把这两件事都给解决掉,刘岱颇是心情愉快,——如是加顺道逐走侵占任城的徐州兵,是一箭三雕了。

    鲍信的借兵到了州府后,刘岱一直没有给以回复,此时因为心情不错之故,刘岱决定亲自给他回。

    鲍信还驻兵在亢父没动,从昌邑到亢父只有百十里地,刘岱的回很快被送到了鲍信的营。

    鲍信看罢,大惊失色。

    :

255 唯有濮阳倾巢来() 
鲍信的长子鲍劭时在帐,见鲍信神色大变,问道:“州伯於令说了什么?可是不愿借兵?”

    鲍信摇了摇头,说道:“不是。   w w w 。  。 c o m”

    “那是?”

    “刘公欲传檄郡国,召各郡国兵,亲自率领北击黄巾。”

    鲍劭喜道:“这不是好事么?父亲缘何非但不喜,反至色变?”

    “而今黄巾势大,号称百万,其力方锐,兖北百姓震恐,士卒无斗志,如此情形之下,怎能大举进兵与战?以我之弊,击贼之锐,必将败也唯今之计,只有养精蓄锐,先为固守,然后待贼势离散,候其疲后,再选精锐击之,方才可也。”

    鲍劭说道:“父亲的意思是说,州伯如於此时提兵北,恐将落败?”

    “正是”

    鲍信看了鲍劭一眼,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把想要接下来说的话咽回了腹。

    他心里想道:“除此之外,却是还有另一个缘故,那是:刘兖州已颇得州士拥从,如再剿清黄巾,军功大盛,则兖州刺史之位必将愈固矣我与孟德的规划怕要难以行施了。”

    刘岱是汉室宗亲,他的从父刘宠数为太守,清廉公明,号“一钱太守”,后仕朝,先连任九卿之职,继而两拜司空,复拜司徒,又拜太尉,名重天下,他的父亲刘舆也是历仕二千石,并且曾任过山阳的太守,既有此等的家资族望,刘岱本人又虚己受人,所以,现而今,他虽是尚未能得到兖州诸郡国长吏的一致拥戴,然兖州本地的士人来讲,却是不少都很拥护他。

    换言之,目前在兖州,刘岱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政治基础。

    这个时候,如果他再亲自带兵把兖北的黄巾尽数歼灭,甚至不需歼灭,只要逐走,还兖北一片平安,那么,可以预见,他在兖州的声望必将会迎来一次大的提高。政治基础已有,军功、名望再高,刘岱的这个“兖州刺史”之位会如鲍信之所料,定然由此而更加稳固。

    这样一来,鲍信早前与曹操所秘谋的“规大河以南”之策会很难变成现实了。

    刘岱毕竟是兖州的刺史,鲍信和曹操之所密谋实为“篡权”,万一泄露,不但他两人的名声将坏,乃至在兖州恐怕都不好立脚了,关系重大,不可不慎,所谓“事不秘则失其身”,因是之故,鲍信在想了一想后,没有将这一条“他反对刘岱北”的原因告与鲍劭。

    於智略谋划,鲍劭虽或是因限於年岁、阅历的关系,不及其父,然在刚强勇武,他却有鲍信之风,听了鲍信这话,他慨然说道:“父亲过虑了,以劭愚见:黄巾贼虽多,而如州伯果能把各郡国兵召集起来,与州兵合於一处,估算下来,少亦有数万众,以此击贼,纵不大胜,也不会落败的,退一步讲,即使有败,也不会是大败。”

    对鲍劭“即使有败,也不会是大败”这句话,鲍信倒是不反对。

    兖北的黄巾多以抄掠为资,又是老少相从,刘岱带数万众击之,也许会有一时的失利,但长久来看,只要在战略、战术不出大的差错,步步为营,同时用计出,还是很有望获胜的。

    然而正因如此,鲍信更反对刘岱亲自带兵出击了。

    於是,他给刘岱回一封,把对鲍劭讲的那个理由写入其,力谏刘岱不要亲自北。接着,他又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讲述此事。两封信写毕,他遣人分别给刘、曹送去。

    刘岱接到鲍信的回后,细细忖思,觉得似乎有点道理,遂召来王彧,与之商议。

    王彧说道:“自古成事者,无不克坚攻难、赴危蹈险,未尝闻高座卧榻、唾手而可得之也。今击兖北黄巾,或如鲍济北所言,将有小挫,然以我一州之力、用兖南为基、连诸郡之兵,胜将必也。况者,‘小挫’不一定是坏事,反过来看,正因‘小挫’,才能更显明公的军功啊。”

    一个愚蠢的敌人是显不出己方的高明的,敌人越强大,战胜敌人的过程越艰难,到取胜时,才越能显出己方的能力。

    刘岱听了,深以为然,说道:“卿言甚是”

    他遂否定了鲍信的建议,决定按照与王彧之前商量好的,不加改变,继续实行。

    刘岱召郡国兵共击兖北黄巾的州檄和鲍信的来信,前后相差不过两天,相继到了东郡。

    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