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郁硪谎耸亲钣诺鹊氖死尽K治菔τ汛邮拢馐歉鲂橹埃窬炊眩抻姓圃穑郧懊挥泻鲜实闹拔桓值渑┬N究杖保吮硭怪5比唬髡暌膊唤鍪且蛭氖嘶戮诺炔疟硭渑┬N镜模饕脑倒适且蛑牟拍堋4送猓彩俏恕芭鬃┮瘛保龈D诘氖咳嗣强吹模淅赐段淳茫杀硭拐迫莸目す┦拢谝允等危髡昶谕芤源苏欣康礁嗟牟拍苤俊

    华歆从在荀贞身边,得了檄令,次日便奉檄辞离,去找姚昇,先辅助姚昇督办郡国麦收,顺便熟悉一下工作,然后待麦收完毕,即可与姚昇办理交接,正式任了。

    处理过军政的人事任命、调整,由糜竺等相陪,荀贞巡视彭城国。

    彭城算是新得之郡,战略地位又十分重要,国内八县,荀贞无一遗漏,悉数巡行之。荀贞攻徐一役,彭城未受兵火,其地水土肥沃,经过这么几年的休养,民间已恢复了一些元气,行经过处,虽仍有田地荒芜,然大半乡里皆男女布野,农谷栖亩,颇有欣欣向荣之景象。

    彭城的铁官在彭城县,刀兵甲盾、农具日用均需用铁,荀贞亲自视察了彭城县的铁官。

    此前迁荀衍为盐铁郎将时,荀贞已给彭城下过檄令,命将铁官转归荀衍管辖,薛礼虽没有反对,但那毕竟只是名义的,现下彭城入手,荀贞又给荀衍传令,叫他遣人来彭城铁官接收。至此,徐州的盐、铁不但皆收归州管,而且一体纳入到了荀衍的盐铁郎将府总理。

    行过八县,荀贞没有再回彭城县,驻车吕县,召糜竺来见。

    “子仲,吾有一要务交君来办。”

    “将军请说。”

    “由彭城而北,可入兖境,向西经梁、陈,达至洛阳,此地向来是东楚通往原的必经之地。吾巡八县,见干道颇有损坏,待麦收之后,君当佐助叔潜,尽快把坏掉的道路都修葺起来。”

    “东楚”指的是彭城以东的东海、广陵、吴。彭城北至兖,西至洛,间均有干道相通,且与徐州境内的东海、广陵间也都有驰道相连,内连州,外通豫、兖,为交通咽喉之地。一因黄巾乱来,年久失修,二来为防陶谦、荀贞来攻,薛礼主动破坏过彭城与广陵、东海间的道路,所以於今彭城境内,县与县间尚还通畅,而与外界的通道或有损毁。这需要重修。

    糜竺应诺。

    荀贞说过此事,看了眼糜竺,笑问道:“子仲,吾闻君颇信巫祝?”

    徐州旧为齐楚地,齐多方士,楚盛巫祝,其民受此影响,至今信道崇巫者仍众,太平道的经典《太平经》是脱胎於齐人甘忠可所作之《包元太平经》,蜀五斗米道的创始人张陵,其家原在沛国,邻彭城。糜竺虽仪态雍容,却非纯儒,非常相信巫祝之术。

    信仰是个人的事情,如是往常,荀贞大概不会理会,但现下糜竺为彭城丞,他个人的信仰有可能会牵涉到政治,所以荀贞借此单独召见糜竺的机会,发言询问。

    糜竺不知荀贞何意,惶恐答道:“竺愚昧,巫祝小道,固不足信。竺自今当改之。”

    荀贞笑道:“信与否,君自家事也。唯君今为郡丞,佐长吏而牧一国,言行当慎。岂不闻楚王好细腰乎?浮屠入国,王公贵人,楚王最先好之,国人信者遂多,延传至今,乃有故彭城相缪宇崇佛,费以千万计,又至笮融,大兴佛事,荼毒百姓,君宜以此为鉴。”

    糜竺下拜说道:“竺归家,便尽逐巫祝士”

    荀贞问糜竺的信仰,既是为提醒他不要因此而影响了郡内的风气,也是因为准备要在州传檄一道,以扭转、遏制现下州内,特别是彭城、下邳等地的民间崇佛之风。

    楚王刘英以来,江淮流域已经成为佛教信仰最为兴盛的地区,佛经如今正是根据江淮,然后辗转向北以及江南传播。相太平道、五斗米道,佛教没有反抗精神,适合麻痹百姓,从统治角度来说,没有必要取缔此教,可现今战乱,民力宝贵,不事生产的佛教徒不能过多。

    荀贞说道:“方今战乱,民力艰难,笮融昔於下邳免好佛者劳役,达数千户,常供衣食,费以巨亿计,此败灭之道也。汉家自有故事,我欲重申旧令,禁汉人出家,君意可否?”

    佛教在传入国的初期,朝廷有诏令:唯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人,其汉人皆不得出家。但随着楚王刘英等一批达官贵人信奉此道之后,民间信者日多,影响越来越大,发展到最后,流入宫,连天子都供奉之,如桓帝“设华盖以祠浮屠、老子”,此诏令也不了了之。

    徐州境内出家的汉人不少,尤以彭城、下邳为多。光和年间,与安息国居士安玄共译《法镜经》等,并於平五年在洛阳撰《沙弥十慧章句》的著名僧人严佛调是下邳人。

    闻得荀贞欲重申“汉人不得出家”的旧令,糜竺反正信的是巫祝,不是浮屠,当然没有异议。他说道:“彭城崇浮屠之风虽不如下邳盛,然信奉此道的民家亦有不少。将军檄令下处,竺必遵行,务使郡内无复有汉人出家者。”顿了下,迟疑问道,“县稍有浮屠祠,以及已出家者,不知该如何办置?又有胡僧在境的,逐否?敢请明将军示下。”

    “县有浮屠祠多者,可留一,余皆除破之;民已出家者,或令还俗,或倍其家赋役。至若胡僧,愿留者,任之留,不愿留者,从其便。”

    由西域来国的胡僧不少,洛阳兴战,很多都离洛避乱,著名的如安息人安世高、月氏人支谦、祖为胡人的释昙谛等,或至徐而停,或南下扬州。今在徐州的胡僧虽无甚特别知名的,然亦稍有。

    糜竺应道:“诺。”

    大凡举政,必虑及多面,荀贞令破浮屠祠,不止是为遏制民间的崇佛之风,也是为日后招降黄巾做一个宗教的准备。浮屠初入国内,被国人视为另一种形式的神仙方术,被当作是黄老的附庸,有“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之说,浮屠即佛,许多信众是佛道双修,刘英即是,桓帝亦然,而随着发展,佛教已经开始脱离黄老,受到单独的祭祀,笮融的尊佛是一例,作为太平道的信众,当然会因而视信奉浮屠为异端了,破除浮屠祠,从某方面而言之,可被太平道众引为同道,这样,将来无论是与黄巾交战,还是招降黄巾,都将有利。

    重申旧令,以遏崇佛之风,这是在与荀彧、张昭等商议过后决定下来的政策。

    次日,荀贞即传檄各郡,命郡县执行。檄令到地,浮屠祠毁,出家的汉人被勒令还俗,在徐的胡僧纷纷南下扬州,有的远赴荆州。胡僧多与士人交往,亦有求见荀贞想要加以劝说的,荀贞皆不见,或有固执必欲见荀贞,绝食州府外的,荀贞礼待之,而终不听其说。这些都是后话,不必多讲。

    却说荀贞巡罢彭城,由吕县出发,沿泗水东行,百余里,入下邳,乐进、许仲等在郡界迎候,汇入车骑队伍,乐进前导,复行二三十里,到下邳县。

    :

285 彰廉礼贤下邳行(上)() 
春秋时,称下邳地区为淮北地。

    彭城北控齐鲁,下邳南蔽江淮,与彭城一样,下邳的战略地位也很重要。战国时,苏代对齐王说:“有淮北,则楚之东国危。”盖因淮南襟要多在游,故东楚为下邳控扼。

    陈应现为州府里的“部下邳从事”,在来下邳的路,荀贞已经问过他下邳郡的吏治问题,并细问过荀彧下邳郡近数月来的政事如何。

    如与朝相,荀彧现今在州的权责好朝的尚令,一应郡县政事,无论大小,悉由他总掌,而主管州监察的“州右部郡国从事”直则近似朝的御史丞。

    “丞”又叫“执法”,其职在“兼典兰台秘,外督部刺史,纠察百僚”,是监察之官,——既是监察之官,却为何“兼典兰台秘”?看似有点怪,其实不然,兰台秘自然包括律令图,正是为了让御史丞能够在监察百官时有章可循,照章办事,所以才会使之“兼典兰台秘”,州府里和律法、“故事”有关的图、档案亦是由直兼领的。

    “右”者,掌领诸“部郡国从事”之意也,史诺、吕岱、陈应等都是直的下属,平时各郡县有什么吏治的事情,如贪腐之类,他们都是向直汇报,以及豪强大族如有违法事而郡县不管者,亦监报之,然后视涉事吏员秩之高低、所犯事情严重性之大小,直或报给荀贞,由荀贞决定怎么处理,或直接行公给地方,叫地方依照制度章法惩处、纠改。

    是以,对东海、彭城、下邳,包括广陵、琅琊诸郡的吏治,荀贞并不是巨细皆知的,因也才会这次行州,每到一郡,他都要召负责监察这个郡事务的“部郡国从事”,详问此郡的吏治。

    陈应是下邳人,荀贞用下邳人来监下邳郡,这是在显示对陈登一家的特别恩信。陈应没有辜负他的信任,不但在刺举郡吏员兢兢业业,而且在监察郡豪强亦不徇私情,包括他“同岁”家违法乱纪的事都秉公无隐,荀贞对他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很满意。

    同岁,即同年被选举,与后世的“同年”是一个意思。同岁得到州郡选举者,如孝廉、茂才,尤其是地域相同的,往往彼此关照,互相提携,甚至编有“同岁名”,即同岁的名录。

    陈应不隐瞒同岁家触法的事,可谓大公无私了。

    对下邳的吏治、治政,荀贞本有整体的了解,在细问过陈应和荀彧后,更是不止大的方面,小的细节也清清楚楚,数月来乐进治郡的长与短,优与过,皆了然於胸了。

    和邯郸荣的以法家治郡,行权术之道较之,乐进久在军,治郡一如治军,乃是用军法治郡,又因他性本尊重士人,后又在这方面更进一步受到荀贞的影响,在对待士族,颇为礼重。

    邯郸荣听察精敏,施政深刻诡谲,士、豪犯法,纤微必究,爪牙有过,恕之轻罚。乐进理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