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有老龙,后有乳虎。这‘乳虎’便是称赞你啊你又何必过谦?”

    “县人谬赞,愧不敢当。前乡佐黄香是个有德学的君子,在任乡佐时公直平允,深得乡人赞颂,我不能留用,已是非常的惶恐不安,幸亏县君宽宏,没有降罪於我,我方才侥幸至今。今我待罪乡中,不敢妄干县政。”

    “荀君,县君很赏识你。我来前,县君还对我说:‘贞之既捕第三氏,在显示了雷霆手段后,又不责罚接受馈赠的亭长,显现了他宽仁的一面。恩威并施,必已尽得乡人之心’。对你称赞不绝呢你就别再谦虚了,哪怕随便举荐一个人选给我,我也好回去交差啊。”

    文直话说到这个程度,荀贞也不必再“谦虚”了。乡佐之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往县里说肯定不大,但就在乡中而言,却也是个很有实权的职位。朱敞让他来定这个人选,实际上也就是送给他了一次“卖人情”的机会。

    荀贞沉吟片刻,想道:“乡佐这个职位虽然不高,但也是一个拉拢本乡豪强、士子的机会。我是把这个职位给豪强地主呢?还是给本乡士子呢?只从高素敢殴打黄香就可以看出,这些豪强地主们完全不把乡佐看在眼里。……,而本乡的士子多有家中贫贱的,与其把此职交给豪强,不如雪中送炭,赠给士子。”

    他计议已定,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推荐一个人。本乡乡父老宣公门下,有一个弟子名叫时尚,原为养阴里的里监门,前阵子刚辞了职务。此人虽出身微蔑,任过里监门这样的贱役,但奋发图强,有青云之志,并笃实谨厚,质性清白,又通算学,可以担任乡佐之职。”

    “宣公门下?是宣博的弟子?”

    “对。”

    “担任过里监门?”

    “是。”

    文直哈哈大笑:“能得荀君如此称赞,此人必非庸才。这么说来,君之治下,竟还有如郦侯一样的人物?”郦侯就是郦食其,在他未出名前,家贫落魄,曾经当过里监门吏。

    公事办完,文直再又与荀贞叙说了会儿私谊,见天色不早,起身告辞。

    荀贞把他送出,在官寺门口,等他乘坐轺车远去,正准备回入院中,耳听得马蹄声响,转头看去,见是小夏回来了。

    ……

    小夏这几天忙得很,每天早出晚归,忙着在各亭买马,累是累了点,不过收获也不错。高素当初总共分给荀贞了五个亭部,他已经跑完了四个半,在各亭亭长、轻侠的配合协助下,收到了近三十匹马,其中有良马、有驽马,按平均每匹马赚五六万钱来算,已给荀贞赚到了近一百八十万钱。——这还是在公平交易,不仗势欺人的基础上做到的。

    “今天收获怎么样?”

    荀贞从收来的马中选了几匹良驹,打算留为己用,分给了小夏一匹。小夏因为看到荀贞在院门前,远远地就从马上跳了下来,紧走几步,牵着马来到近前,笑道:“收获还不错,今儿又买下了两匹,——和往常一样,已经送到高家了。”官寺里的马厩太小,勉强能放下四五匹马,多了就容不下了,所以,凡是收来的马匹都是当天便送去高家。

    荀贞点了点头,扭脸往远处看了看,见文直乘坐的轺车已经消失在了路的转弯处,挥了挥袖子,帮小夏拂去衣上的灰尘,笑道:“这几天辛苦你了看你这灰头土脸的,走,回后院去。让唐儿给你烧点热汤,好好洗沐洗沐。”

    两人往院中走。一边走,小夏一边问道:“刚才是县里来人了么?”他虽没见到文直,但是能劳动荀贞出门相送的,十有八九必是县中来人。

    荀贞答道:“是啊。仲业的族叔文直刚才来了。”

    “所为何事?……,可是县里准备要处决第三氏了么?”

    “哪有这么快第三家犯的虽是妖言惑众之罪,不必等到秋冬行刑,但毕竟是几十个人头,如今又刚刚开春,郡守即将行春,实非适合杀人之时。少说也得等到府君行春过后。”

    ——所谓“秦为虐政,四时行刑”。汉人为了避免重蹈前秦“尚法而亡”的旧路,在全面继承秦之律法的基础上,也对秦的法律做出了一定的改动,其中之一便是不再“四时行刑”,而是依据“天人合一”的说法,用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定下了“秋冬行刑”的制度。

    ——“春夏生长,利以行仁;秋杀冬藏,利以施刑”。在春天和夏天“行仁”,在秋天和冬天执行死刑,这也就是儒生们说的“顺天行诛”。不过,“谋反大逆”不在此列,“妖言惑众”这个罪名也算是“大逆不道”的一种,故此倒是不用等到秋、冬再行刑。只是正如荀贞所说,现在一则刚刚开春,天气方才回暖;二来郡守阴修即将要开始“行春”,并“假民种食”,以宣示他的仁德,确实不是杀人的时候。

    小夏问道:“府君要开始行春了么?文君此次来,就是为了告诉荀君这个么?那咱们可得好好准备一下了,得给府君一个好印象啊。”太守“行春”是为了“劝民农桑,振救乏绝”,而要想“劝民农桑”,当然不能只去县里,肯定是要下到各乡中来的。

    荀贞以为然,颔首说道:“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耕、桑是大事,轻忽不得。我本就打算这两天便开始往各亭、各里去督促乡民农桑,如今刚好赶上府君行春,倒是一举两得了。”他和小夏谈谈说说,却是只说“行春”,半句不提自己刚刚举荐了时尚为本乡乡佐之事。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62 太守行春(下)() 
第一更。 这一更是补上五月一号的。

    ——

    县里边的办事速度很快,文直回去后的第二天,对时尚的任命就下来了。

    县令朱敞派了一个年约三旬的功曹佐来送任命。

    “功曹佐”,顾名思义,乃是“功曹”的下属。功曹主掌“选署功劳”,虽秩仅百石,但在县属吏中地位最高,职权最大。过去又被称为“主吏”,前汉开国三杰里的萧何在未从高祖起事前就担任过这个职位。——所谓“选署功劳”,也即任用迁转和记录功过,类同后世的组织部。“功曹”除了主要负责人事工作外,又能参预县中政务,很有实权。

    按道理说,一个小小的“乡佐”是用不着“功曹”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主吏”亲自派人来给送任命的,所以当这个功曹佐到达时尚家门外时,轰动了整个的里巷。

    功曹佐出行乡下、传达任命,代表的是县里、朝廷的脸面,仪仗威严,冠冕端庄,身穿黑袍,戴黑冠,佩长剑,前后皆有执戟的吏卒护卫。时尚急急忙忙的穿戴整齐,从院内匆匆跑出,顾不上和聚拢在周围的里民们打招呼,拜倒在地:“不知公来,未能相迎,尚乞恕罪。”

    这个功曹佐年纪很轻,二十多岁,是邻乡一个大族的子弟。他能出任此职,全赖的是家族的背景和关系,平时也是个很骄傲的人,这会儿却十分和气,吩咐吏卒让开,上前了两步,将时尚扶起,笑道:“久闻时君之名,今日方得一见。”

    时尚出来的匆忙,院门没关。

    这个功曹佐朝院中看了一眼,见院中共有两间矮屋,系用黄土垒成,墙壁上坑坑洼洼。有一个锄头倚墙而放,锄板上亦锈迹斑斑。院角放了一堆枯木枝,大约是用来烧火的。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儿衣衫破烂,正蹲在柴火堆边儿上,出溜着鼻涕,怯怯让让地看着他。

    “时君家很是清贫。”这个功曹佐收回目光,笑道,“虽然清贫,住在陋巷,但是时君‘不改其乐’,真有颜子之风。子曰:‘君子固穷’,说的就是像时君这样的人啊。”

    “颜子之贤,尚不敢比。”时尚嘴上谦虚,心道,“无缘无故的,怎么来了个功曹佐?”

    “功曹”主“选署功劳”,有考察、记录、推荐本地俊才的权责。他隐约猜出了这个功曹佐的来意,只是不敢相信,又是忐忑又是欢喜地想道:“这人将我比为颜子,莫非是县廷听说了我的‘贤名’,故来辟用?……,只是不应该啊,较之我乡中才俊,当以子云第一,便是县君有意辟用,也该不到我啊。”紧张不安,心里砰砰直跳。

    ——“子云”,即王承,宣博门下最年轻的那个弟子。当日在宣博家中评辩荀贞诛灭第三氏是对是错的时候,他是最坚决反对荀贞做法的。

    这个功曹佐握着时尚的手,哈哈笑道:“时君何必谦虚贵乡有秩荀君可是对你百般称赞”

    “荀君?”

    “怎么?你还不知道?你乡中缺了一员乡佐,昨天文直公奉县君之命,特来你乡中询问荀君意见,看该任用何人为好。荀君只推荐了你一人啊说你奋发图强,有青云之志,足堪大用。”

    “啊?”

    时尚心中石头落地,去了紧张不安,换来满心欢喜,随即对荀贞充满感激,连连逊让,说道:“荀君谬赞,荀君谬赞。”自呼己名,又道,“尚乡野愚人,无才无德,怎当得起荀君称赞”乡佐虽是乡中小吏,但主管财务,权力不小,和里监门比起来,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这个功曹佐把任命交给他,说道:“从现在起,君即本乡乡佐了”顿了顿,又感叹似的说道,“荀君真是道德高洁啊推荐了你,却又秘而不露,不居其功,难怪能深得县君赞许。”

    两汉之人重德义,崇恩信。

    “重德义,崇恩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民间,游侠们“尚气轻死”,常有为报恩而慨然赴死之事。一个是在官场,“门生故吏”对“老师”和“举主”感恩戴德。

    对被举荐人来说,“举主”就是他们的恩人,不但平时对“举主”感恩戴德、言听计从,视“举主”如君父,并且甚至当“举主”去世的时候,有些被举荐人还会去官服丧,像儿子一样的尽孝。先帝时,跋扈将军梁冀曾多次聘请过一个叫赵敦的人,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