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应道:“是。”

    荀贞独坐榻上,乐进、许仲侍坐左右,程偃立在他的身后,其余诸人分两排跪坐在他的面前。陈褒、江禽、高大、苏大在第一排,高二、苏二、小夏、小任在第二排。十几个人济济满堂。

    虽已夜深,但大约是酒意未散的缘故,又或者是荀贞将要大举招揽轻侠的原因,众人皆兴致高昂。烛影摇红下,他们或面黑如铁,或相貌狰狞,或容颜清秀,或沉稳安静,或喜笑颜开,或跃跃欲试,模样与神态虽然不一,但相同的是都散发着一股勃勃的勇武之气。

    荀贞的目光从他们的脸上一一掠过,抚着膝盖,心中想道:“苦心经营至今,算是小有班底。”盘点自己的收获,“到目前为止,手下共有两拨半的力量可用。一拨是繁阳亭受操练的百余里民;一拨是这些轻侠、恶少年。还有半拨是高素门下的宾客、徒附。——高素听从了我的建议,已经开始组织宾客进行操练了,今夜在席上听他说,也有二三十人。他虽不是我的手下,但我俩的关系不错,将来万一有事,他的这些人我也能借用一二。”

    又想道:“高素的人且不说,繁阳亭受操练的百余里民也且不说,只说眼前的这拨轻侠。他们固然都有勇力,不畏死,但兵阵之间,对垒交锋,只有勇力、不怕死是万万不行的。”寻思琢磨,“还是得把他们也组织起来,一如繁阳亭受训的里民一样,以兵法勒之,常常操练才行。”原先他在繁阳亭时,江禽诸人看在许仲的面子上,为了给他壮声势,也有参加里民们的操练,但自从年前他升任有秩蔷夫、离开了繁阳亭后,江禽等人就很少再去参加操练了。

    寻思定了,他笑对许仲说道:“杜买、阿褒如今在繁阳亭操练里民,风生水起,出入常有十数壮士相从,威风赫赫。……。”

    陈褒听到这里,嘿嘿一笑,说道:“其实这非小人本意。只是一则,老杜喜好此调,二来,那些里民们主动地前来相投,为了能更好地操练他们,也不好拒之门外。”

    “我没有责备你们的意思,亭长好歹也是十里之宰,繁阳又是大亭,治民上千,出入时有些威仪也是应该的。……,君卿,在座的都不是外人,皆知你原本称雄乡中,如今看杜买、阿褒如此威风,有没有一点心动?”

    “荀君是想命我去繁阳亭么?”

    “不然不然,繁阳有阿褒在就已足够了。……,当日我在繁阳亭时,伯禽曾带了十来个骑士参与操练,我是问你,你想不想把他们接手过来?接着操练?”

    “唯君命是从。”

    荀贞见他同意,便对江禽说道:“你明天回去后,就把当日随你参加操练的那些人都送过来吧。阿褒,你再从里民中选些勇悍胆壮、愿意跟从我的,一并送来。交给君卿统带。”又问乐进,“文谦,你愿意做君卿的副手么?”

    江禽带去参加操练的那十几个骑士本就是许仲的手下,江禽自无不愿之理,和陈褒齐声应诺。

    乐进亦答应了。

    诸人或出於对荀贞的忠诚,或出於别的原因,没有人问他为何对“操练里民”、“操练游侠”这么感兴趣,但是荀贞“做贼心虚”,却不能不解释一二。

    他装出一副神往、憧憬的样子,说道:“我从小就好武事,十一二岁的时候便常和我的族侄公达、伯旗,族兄仲仁捏土成山,划地为河,以沙砾为卒,用木块为将,彼此列阵对战,胜则洋洋得意,负则垂头丧气。今为一乡之长,有保境安民之责,把里民和乡中的壮士们组织起来操练一二,既能震慑群盗,又能满足一下我儿时的爱好,真可谓一举两得。哈哈,哈哈。”

    ——伯旗,是荀衢的儿子荀祈。仲仁,名叫荀成,便是那个好玩瓦当的族人。在荀氏族中,他们两个和荀攸与荀贞的关系最为亲近。

    ……

    次日一早,江禽、陈褒等人各自归去,分别放出风声,为荀贞延揽四方豪杰,又陆续把荀贞指定索要的人手送来,共计有轻侠十二人、勇悍里民八人。来的里民中有两个熟人,一个史巨先,一个安定里里长之侄史绝。刚好二十人整,荀贞把他们编成了两个“什”,以许仲为其首,以乐进为其次,交给他们统领操练。

    来的人中,很多还自带的有坐骑,这么多人、马,官舍中住不下,暂时安排了一部分借住在高素家,——对外只说这些人都是来就食的宾客。

    荀贞一边忙着安置他们,一边不忘每日继续巡乡,为民理怨,劝农耕桑。这一天,他正在田间,突闻县吏来报:“府君行春,已到了本县,将要来你乡中巡视。县君命你快到乡界迎接。”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68 凤集西乡(下)() 
第一更。

    补上五月七号的。

    这一节两千字,写了四个多小时,查资料好费时间啊。

    ——

    荀贞立刻回到官寺,把吏员们都召集起来,一行人步行赶至乡界,等到中午,见有百余车骑从远处迤逦行来。

    人尚未到,笳萧鼓吹之声已随风入耳。

    渐至近处,见这支队伍分为两个部分。

    前部分车、骑较多,约有七八十车骑。后部分车、骑较少,大概二三十车骑。

    前边这一部分的最前头是四名手执“便面”的步卒开道。其后是一辆斧车。斧车是一种战车,车中央立一大斧,车上放了五种兵器,非常威武。再其后是鼓吹车,分为两层,上层树一建鼓,羽葆飘扬,有二鼓吏持槌击鼓,下层坐了四个乐手,两两相对,吹奏笳萧。

    再其后,是三辆导行的吏车,皆为白色车盖。上边各有御者在右边驾车,穿戴整齐、衣冠齐备的吏员跪坐左侧。再后边就是主车了,乃是一辆四维轓车,车盖是黑色的,车两侧的屏障都被涂为红色。这辆车的前后各有两个扛棨戟的骑吏护卫。再其后又是两辆白色车盖的吏车,和前边引导的三辆吏车一样,也都是御者居右,吏员居左。

    荀贞看得清楚,知道这就是本郡太守的出行车驾来到了。

    四个步卒开道,斧车前驱,鼓吹车壮声威,门下五吏导从,四个骑吏扈卫。这是太守出行的一整套仪仗。除此之外,又有童骑、随从、其它吏员并及兵卒从行,辎轺蔽日,车骑满道。

    看完前部分,再看后部分。

    这后边部分的车骑队伍与前边大致相同,也是步卒开道,斧车前驱,鼓车壮声威,五吏导从,骑吏扈卫。与前部分不同的地方是:扛棨戟的骑吏只有两人,鼓吹车也只有一层,只有鼓吏,没有乐手。

    另外,这后边部分的主车和前部分的主车也不同。虽然也是黑色的车盖,但只有左边的屏障被涂为红色。

    依照规定,公和列侯的乘车是朱轮黑盖,黑色屏障。中二千石和二千石的乘车是黑色的车盖,车的两边屏障涂为红色。千石、六百石的乘车则只有左侧屏障涂为红色,二百石以下的乘车为白车盖。又及,二千石出行,配前导步卒和扛棨戟的骑吏各四人。千石出行,亦配四名前导的步卒,但扛棨戟的骑吏则只有两人。

    荀贞熟知本朝的车舆制度,心道:“这后边队伍的主车皂盖、朱左轓,二骑吏扈从,想来便是本县县令朱敞的车队了。”

    自从本朝初年时任巨鹿太守的谢夷吾因为“行春”时,只“乘柴车、从两吏”而被人弹劾“有损国典”,受到贬职的处罚后,本朝的官吏们再出行时,僭制的或有之,而单车便服、简易从事的却是再也没有了,所以,荀贞虽然看不到主车中坐的是谁,但只凭从远处看到的车的外观样式、仪仗的规模大小却也就能轻易地断定出车内是何人。

    随从荀贞来迎接太守的乡吏们看到这样威仪具备的车骑队伍,无不露出敬畏、羡慕的神色。

    荀贞从后世来的,见多了大场面,不会因此失态。他从许仲手中接过扫帚,捧在身前,做出捧彗状,镇定自若地领着诸吏员上前迎接。

    车骑队伍慢慢停下。很快,太守阴修的车队和县令朱敞的车队中各有一个吏员从车上下来。又有四五人亦出了队列,同行过来。

    按正常的情况来说,荀贞只是个小小的百石吏,刚有资格佩戴印绶,才算入流“有秩”而已,太守乃两千石的大吏,主宰一郡的生杀大权,就算是来“行春”的,也没必要在路上停下来,遣人过来与他相见。荀贞明白,他之所以能得到这样的待遇,完全是因为他荀氏的出身。

    两个吏员一个年约三旬,一个年约四旬。同行的那四五人都年岁不大,皆儒生打扮。

    荀贞定眼看去,这些人他大多认识。

    那两个吏员,年约四旬的名叫朱艾,乃是本县功曹;年约三旬的名叫钟繇,则是本郡功曹。

    朱艾是本县北乡人,其家与西乡的高、谢、费诸家一样,都是当地的豪强大族。

    钟繇是长社人,家世衣冠,乃本郡望族,是和阳翟郭氏并称的一个法律世家。他的曾祖父钟皓也曾任过本郡功曹,当年教授门生弟子千余人,与荀贞的族祖父荀淑齐名,都是“颍川四长”之一。说起来,钟氏和荀氏也算是世交了,钟繇也曾随族中长辈去过颍阴,专门拜见“八龙”,与荀氏年轻的子弟相交。荀贞和他有过一面之缘。

    那四五个儒生,荀悦、荀彧、荀攸赫然在列,在他们身后是一个还没加冠的稳重少年,却是许县陈家的子弟,名叫陈群。又有一人面如冠玉,貌如好女,则是辛瑷。

    荀贞见到他们,先是微微惊讶,奇怪他们怎么会也在车骑队中,随即明白过来,心道:“必是府君借助此次行春的机会,将郡中的俊才都召集起来,命随行郡中,以示好士族,宣扬文德。”往车队的位置望了望,刚才没有细看,这会儿果见车骑中还有不少未穿官袍、仅着儒服的年轻人,“仲豫、文若、公达与我是族亲;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