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庖簧曰凸驳吐涔蝗嗽抻脖蝗诵财裙缃衲杲哐允朗略缇涂吹玫耍ㄒ环挪幌碌闹挥校鹤拥苊墙吹某删汀

    荀氏是个大族,荀贞的父亲在族中并不出色,这也使得荀贞本人在童子时不被族人看重。荀绲对他本也不以为意的,要说对他的印象,最初只有一个:那就是荀贞在十来岁时负至荀衢门前,跪求荀衢授学。这个举动若是在寻常人家可能会被人啧啧称叹,但在像荀氏这样世代以儒学传家的有名士族里实在不算一回事儿。就比如荀绲同产兄的儿子荀悦,其父早亡,家贫,然而荀悦小小年纪就知去县里的肆或者族人家中借看,年十二就会讲说《春秋》。和荀悦这个好学而又天分突出的族兄相比,荀贞在学问上没有丝毫令人出奇之处,不过是个常人之姿了。

    却没料到就在几年前,荀贞默然无闻了二十年后突然发力,先是自请为繁阳亭长,接着因治绩突出,升任为西乡有秩蔷夫,在有秩蔷夫的任上继续如在繁阳亭时一样惩恶扬善,既有酷吏之刚廉,又有儒士之仁厚,名声传到郡里,得到了时任太守阴修的赏识,乃被擢入郡中,为北部督邮。之后,他抓住这难得的机会,一力除恶,威震郡北,得到了郡中士子的称赞,在襄城县乃至受到李膺之孙李宣的到县界捧彗相迎。

    至此,他已完成了他第一阶段的名望积累,“为州郡知”。

    若是仅仅如此,那也还不算什么,为州郡知的年轻士子多了,不说别的士族,就荀氏族中就有荀彧、荀衍、荀谌、荀攸、荀悦等人。如果只做到这个程度,也只是“名士之一”罢了。适逢此时,太平道作乱。波才响应张角,带十万之众在本郡起事。在他起事前以及阳翟被围时,荀贞表现出了智勇。阀阅簿上,军功永远最重,高祖皇帝与天下约:无功不得封侯。这个功,指的就是军功。只凭安颍阴、斩波连、守阳翟之功,待到平乱之后,荀贞就少不了一个“为州郡重”,而今他又一夜之间克复两县。这就不只是为州郡重,而是将要“为天下知”了。

    荀绲跪坐在榻上的时间久了,腿有些麻,院中没有外人,他稍微放松了坐姿,倚树远望南天,澄澈的蓝天中浮云朵朵。他似乎看见,荀贞正如一颗扶摇直上的新星,将来之前程不可估量。他喃喃说道:“刚极易折,刚极易折。”

    “阿翁,你说什么?”

    “噢你写封信;送去给贞。”

    “是。写什么?”

    “……,就写一个‘贞’字吧。”

    《易》云:“元亨利贞”。此即荀贞名字的出处。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从“元”至“贞”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客观的规律。荀绲叫荀衍写个“贞”字给荀贞,意下是提醒他:不要自满,要戒躁戒躁。往短里说,贼兵尚有数万,不要因为两次胜利就骄傲大意,往远里说,日后的路还很长,唯有谦虚谨慎才是保身存家的长远之道。

    荀衍应道:“诺。”

    “你去写罢。写好后就给他送去。”

    “是。”

    “对了,你去看看你幼弟。他这些天身在病中,却仍时刻都在挂念贞,常向家人询问贞南下后的情况。你把这两个捷报告诉他,让他宽宽心。”

    “是。”

    “还有,你再去荀衢家里,看看他知没知道这个消息。他也很挂念贞。”

    “是。”

    ……

    荀贞家中,唐儿正在院里洗衣,听到巷中报捷,欢喜得丢掉了衣槌,来不及擦拭手上的水迹就往后院跑去:“君在汝北大破贼兵了”

    坐在屋内在给荀贞缝鞋的陈芷手中一松,鞋子掉在了地上,针刺到手指上,冒出血滴,她浑然不觉。唐儿跑进了屋中,虽然从前院到后院没多远,但因为跑得急,她气喘吁吁的,一手扶着腰,一手扶着门。陈芷跪坐席上,抬起头,两人目光相对,脸上神情相似。

    有欢喜,有担忧。

    欢喜荀贞获胜,担忧战事还没有结束。

    春风暖暖,带来院中刚盛开的桃花香气。香气中,两个佳人容颜不同,心思相类。

    征人别未久,年芳复临牖。良人折弓战,知人相忆否?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

    有人欢喜就有人愁。

    阳翟县里郡府诸吏欢喜无限,颍阴县里的陈芷和唐儿忧喜参半,汝水南岸的波才、何曼惊惧气怒。

    接到消息时,波才、何曼正在帐中和小帅们开军议。他们刚到父城不久,正在做攻城的准备。波才猛然跽坐,惊道:“襄城、郏两县失陷了?”

    何曼道:“吾等昨日才离开襄城、郏两县,渡汝水南下,今天两县就失?吾等南下前,在这两县留下了足足万人啊上师并再三严令两县守将务必要守望互助,以成掎角之势,彼此呼应。荀贼只有两千新卒,怎么攻下的两县?留守此两县的两位渠帅呢?”

    报讯的探马也不知详情,说道:“听逃出来的兵卒说,荀贼遣了些死士先潜入襄城,里应外合,遂破其城。破了襄城后,他亲率主力,遣派精骑为先锋,复又猛攻郏,郏的藏、铫诸姓於内应之,郏也随之失陷。留守两县的两位渠帅听说都阵亡了。”

    何曼敏锐地发现到了这番话的重点,问道:“郏的藏、铫诸姓於内应之?”

    “是。听说在荀贼打襄城时,襄城的大姓,如李氏者也群起呼应。”

    何曼拿起案几上的木椀,狠狠地摔到地上,拔剑刺入席前,怒道:“吾等在襄城、郏时,对李、藏、铫诸姓甚是礼遇,而今吾等方离开一日,他们就作乱,迎荀贼入城岂有此理”

    他转对波才,说道:“上师,既然这些贼子这般不识抬举,那么等打下父城后,县里的诸姓就全屠了吧”

    帐中的诸小帅们听到荀贞一夜之间连克两县,有的惊恐害怕,有的勃然大怒。

    害怕的窃窃私语,说道:“荀贼兵锋锐,不可犯。”大怒的应和何曼,纷纷拔剑叫道:“对,等打下了父城,就把县里的诸姓全都屠了要不是他们在内作乱,襄城、郏两县内有我上万人马,怎会这么容易就被荀贼攻陷”

    波才与何曼、帐中的这些小帅们有些不同。

    何曼本是轻侠,这些小帅在起事前也大多是各乡的轻侠或农人,出身底层,而波才家中豪富,乃是“大家”出身,平时交往的多是如阳翟张氏、黄氏这样的富贵大姓,深知此类大姓在地方上实力雄厚、影响力极大。因此,在起事后,他想拉拢他们,故而在襄城、郏两县时曾专门下令,命部众不得无故为难这些大姓、士族。只是却没想到,他的这番俏媚眼全抛给了瞎子去看听得帐中大半的人都在嚷嚷:“破了父城,屠尽诸姓”他心知众意不可违,而且襄城、郏两县一夜失陷对军心士气也是个不小的打击,为了挽回士气,也不能拒绝这些小帅们要求屠诸姓的要求。自古以来攻城略地,“屠城”是最容易调动士卒斗志的不二法门。

    他深呼口气,平息了一下因为听到襄城、郏两县失陷而被震动的心情,说道:“这些大姓既不识抬举,就依尔等所言,待父城破后,尽屠之”

    得了他的承诺,帐中诸小帅安静了下来,怒气发泄出去之后,人们就会重归冷静,现在襄城、郏被荀贞打下了,也就是说,黄巾军数万众没有退路了。不但没有退路了,而且时刻都面临着荀贞南渡汝水、从后击之的危险。

    荀贞虽只有两千新卒,但黄巾军先有阳翟之败,接着襄城、郏两县丢失,连着三次败在荀贞手上,而今细细想来,前有父城未克,后有荀贞虎视眈眈,尽管他只有两千人,却给他们造成了如山的压力。许多小帅遍体生寒,有人倒抽冷气。帐中的气氛变得沉默压抑起来。

    波才、何曼注意到了这种气氛。

    何曼心道:“荀贼攻下襄城、郏的消息想来很快就会传遍军中,没有了襄城、郏,我军就没了退路,军中定会人心惶惶。”他收剑归鞘,顾视帐中诸人,说道,“荀贼取下了襄城、郏,你们说,他接下来会不会南下击我?”

    诸小帅皆道:“肯定会”

    何曼问道:“那你们觉得咱们下一步该如何是好?”

    有的小帅咬牙切齿,说道:“回师北上,攻打襄城、郏两县,给死去的人报仇,杀了荀贼,把臧、铫、李诸姓尽数都给屠了”

    有的小帅畏首缩脑,说道:“荀贼兵锋锐,不可犯,要不咱们舍弃父城,去阳城、轮氏吧”而今颍川全郡,只剩下阳城、轮氏还在黄巾军的手中了。这两个县在郡之最西北,与京畿接壤。

    何曼闻言,冷笑说道:“贼朝廷的援军就快来了,从洛阳入颍川,阳城、轮氏是必经之地。现在去这两个县?自寻死路”

    “那以将军以为,吾辈该怎么办?”

    何曼转问波才:“上师以为该当如何?”

    波才有和何曼一样的担忧,也担忧襄城、郏被攻陷的消息传开后会造成军心不稳。他已经想到了对策,说道:“为今之计,只有全力攻打父城”

    何曼猛然起身,按剑说道:“上师所言甚是”他居高临下,睨视跪坐帐下的诸多小帅,大声说道,“今襄城、郏失陷,吾辈没了后路。前有父城,后有荀贼,一个不慎,就是死无葬身地。我闻人言:置之死地而后生。现在就是置之死地的时候了要想求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全力攻打父城除此之外皆是死路诸君,当此之时,万不可瞻顾犹疑”

    他再度抽出利剑,提剑大步行到帐中,面对波才跪下,拜倒请战:“攻父城,曼求为先锋”

    黄巾军中虽大多是出身自底层的百姓,但眼光与见识本就与出身无关,因此黄巾军中亦有英俊之才。波才、何曼就是其中的代表。

    波才小有远见,亦有些智谋。何曼勇敢,同时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