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守府。

    荀贞、荀攸、刘备等人也接到了从赵郡借来的粮食已入魏境的消息。

    刘备担忧地问道:“明公,玉郎、云长、子龙他们到了么?”

    一为防盗贼劫掠,二为防赵然等暗中下手,荀贞亲点辛瑷、关羽、赵云三人率五百步骑提前去魏、赵边界等待,只等粮车入境,便护入邺县。

    “已经到了,用不了两天,这批粮食就能被送到本县。”

    刘备松了口气,旋即又忧上眉头,忧心忡忡地说道:“这次虽从赵郡借来了粮食,可赵郡也不宽裕,借粮之举可一不可再二。今我郡步骑合计五千余,月需粮一万五千石左右,三万石粮只够两月之用,如再加上郡中日常之所需,连两个月都撑不过去,现今方才二月,距离夏收还有三个月,这余下一个多月的缺口,不知明公打算如何应付?”

    荀贞现在不是中尉,是太守了,已不再单管兵事,依照两汉之制,郡吏的俸禄、邮传的费用、对百姓的赈济、郡县日常的财用,包括兴造工事等各项开支都是从郡财政里出,这些事儿他都得负责,现今郡府库里的存粮所存无几,可以说能用的只有这三万石粮,纵使郡里差不多一半的县现均已被於毒盘踞,要想使这剩下的一半的县运转正常,只三万石粮也远远不够。

    荀贞没有当太守的经验,之前在赵郡时,虽从刘衡那里学来了一些治郡的办法,可那些办法没有一个能应对当下之形势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眼下亦无计可施。

    虽然没有应对的办法,可他并不露怯,表面上晏然自若,从容笑道:“玄德,当下之急,不是考虑用完了这些粮该怎么办。”

    “那是?”

    “而是应该考虑有了这三万石粮,我等能做出什么事来”

    “明公的意思是?”

    荀贞展望堂外,遥观蓝天云起,说道:“而今於毒作乱,肆虐郡中,有了这三万石粮,稳住郡兵和我的义从,我就可以平乱了。”

    刘备劝谏说道:“明公刚罢逐了诸多郡府吏员,郡内不稳,此时用兵,恐非良机。”

    “公达,你以为呢?”

    荀攸答道:“玄德所言甚是,明公亦言‘攘外者,必先安内’:於今明公方展雷霆之威,驱逐郡府诸吏,府中五官掾并及诸曹曹掾之职大多悬置空缺,此府内未稳之时也;公初至而即大逐府吏,诸县令长、丞尉难免震怖於下,此诸县惶恐之时也;内外不安,外又有赵、梁、魏、王诸与公结怨之家窥视於侧,莫测其意,若於此时大举出兵,万一变生肘腋之间,追悔莫及。”

    “卿二人所惧者,是怕我大兵出县,没了镇压之力,郡中会生乱?”

    刘备、荀攸答道:“正是。”

    荀贞先杀赵然在郡兵里的心腹,接着驱逐梁、魏、王等郡府大吏,之所以到现在郡中尚无人生乱的唯一缘故,是因为他带来了三千步骑,可如果他大举出兵,没了这三千步骑的镇压,那么赵然、郡丞李鹄等等众人很可能就会趁机生事,或伪装成贼寇作乱县里,或干脆勾结於毒,这也就是荀攸说的“变生肘腋之间”,如果出现这种局面,荀贞的处境就危险了,轻则会受到朝廷的处罚,重则会被免职。

    当然,荀贞也可以不派他的义从,改派郡兵击贼,可他初来乍到,对郡兵没有掌控之力,保不齐郡兵会在赵然等的挑唆下哗变於阵前,郡兵一旦哗变,依按汉家森严的军法,就不是免职的问题了,是要被问罪下狱的,搞不好会被杀头。

    荀贞说道:“卿等所言固是,而今郡下诸县的确惶恐不安,赵、梁、魏、王诸姓也的确窥伺在侧,整体而言,郡中确然称不上安稳,可於我看来,在五官掾等阿附赵忠家的郡吏被我尽数逐走后,至少郡府里如今已经是大胜往昔,算是安稳了,赖志才、公宰诸卿相助,赵郡借给我了三万石粮,郡兵也可暂保安稳了,有此两个安稳,固然不足以大兵出击,可如果……。”

    “如果什么?”

    荀贞微微一笑,说道:“如果我不用大兵出境就能平定於毒之乱呢?”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9 书笺反复修栈道() 
第一更。

    ——

    魏郡有一县,名叫内黄。

    此县是战国时魏之故地,魏人称黄河以北为内,黄河以南为外,此县在黄河以北,故名内黄。内黄这个地方人杰地灵,历史上出了很多名人,如春秋时的商鞅,如十六国时的武悼天王冉闵,又如唐时的大诗人沈佺期,又如名臣魏征,——魏征祖籍巨鹿,后来举家迁居到了内黄。

    商鞅也好,冉闵也罢,都是汉之前或汉之后的人,两汉之际,内黄没有出过什么特别有名的人,在魏郡里,较之邺、魏、馆陶等名县,内黄也不是特别出名的县,不过在眼下,它却成了全郡瞩目的焦点。

    原因很简单,——荀贞把此县定为了与於毒通市的地方。

    前不久,於毒求与荀贞通市,荀贞答应了,只不过於毒本是求在邺县通市,荀贞却把地点改为了内黄。

    原因也很简单。

    首先,内黄离邺县不是太远,邺县如有所需,在内黄买到,可以很快地运回城中。

    其次,内黄现在是於毒的地盘,荀贞如今方到郡中,如荀攸、刘备所言,郡中尚还未稳,有赵然等结怨之家窥测在侧,当然是不可能把与於毒通市之地放在郡治邺县里边的。

    再其次,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点,魏郡十五城,现被於毒占据的约在半数,而其中战略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内黄。

    魏郡整体的形状近似一个倒“凸”字,在向南突出的这部分里,内黄的战略地位至关重要,其西为司隶校尉部的河内郡,其东为兖州的东郡,也就是说,有了内黄在手,於毒向西可和河内郡的眭固联通合力,向东可以进军兖州。

    同时,内黄也是於毒威胁邺县的一个桥头堡。

    内黄位在邺县东南,离邺县约有百里,两县之间除隔了两条河水之外,再无别物阻隔,有此县在手,加上邺县西边早已被於毒占据的涉国、武安两县,於毒就可以对邺县形成半包围之势,这就好像在邺县头顶悬了一把剑,时时刻刻都可能会落下。

    於毒虽然接受了汉室的招降,但其本质仍是“反贼”,对这一点,不论於毒、抑或荀贞都是心知肚明,大家都明白现下这个局面只是权宜之计,早晚有一天两方会进行一次决战、决出胜负的,所以荀贞刚到郡中,於毒就两遣信使,以来试探荀贞,而荀贞也毫不留情面地两次斩杀他的信使,有这么个彼此不信任的背景在,有关通市这件事进行得就很缓慢,尤其是在荀贞把内黄这么个战略地位如此重要的地方选定为通市地点之后。

    先是於毒来信,不同意把此县定为通市之地。

    荀贞没有搭理他,接到信后,於当天放出风声,说他准备在三天后祭蚩尤。

    蚩尤勇猛善战,传说“五兵”就是由他制作的,乃是天下的“兵主”。

    “兵主”者,战神也。

    自先秦至今,官方、民间对蚩尤的祭祀不断,前秦始皇帝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八神之中,名列第三的就是“兵主”蚩尤,汉定天下,重定祭祠制度,诸祠中亦有“蚩尤之祠”。通常而言之,祭祀蚩尤往往会在两种情况时,一个是官定的祭祀之时,一个是出师之军在出征之前,特别是后者,早已成为了一种传统。秦末之际,刘邦初起兵,行军祭之礼,同时祭祀了两个人,一个是黄帝,另一个就是蚩尤,“祠黄帝,祭蚩尤於沛庭”。

    荀贞放出风声,说他打算祭蚩尤,显而易见,他这是在告诉於毒:如果你不同意把通市地点定在内黄,那么你就等着与我刀兵相见吧。

    於毒现今虽然占据了魏郡的半数之县,却也损失不小,早前他围攻邺县,围攻了老长时间也没能打下来,由此便可见就目下来说,他的实力尚不足以横卷一郡,也正因此故,他实不愿与荀贞马上开战,——他要想与荀贞交战,就不会两遣信使、试探荀贞之意了,因而在获知荀贞打算祭蚩尤之后,他犹豫了两天,终於在第三天,也就是在荀贞准备祭蚩尤的前一天软化了态度,又遣信使赴邺县,同意把通市之地放在内黄。

    他同意了不算完,荀贞继而提出一个要求,要求他从内黄撤兵,把内黄变成一个双方都不驻兵的“中立区”。

    内黄的战略地位这般重要,对荀贞的此一要求,於毒坚决反对。

    事实上,於毒现在不但不会放弃内黄,而且他最想的是把梁期县也打下来。

    梁期在邺县的北边,地处魏、赵两郡之接壤部位,离赵郡的邯郸县很近,两县只相距三四十里,如果把这个县也打下来,那么就能把邺县与邯郸的来往彻底断绝掉,邺县也就成了於毒的囊中之物。只可惜,也正因为梁期离赵郡邯郸太近,所以於毒一直没敢进攻此县,要知道,荀贞此前可是赵郡中尉,声威赫赫,他不愿意冒这个险。

    话说回来,如果能早知荀贞会迁任魏郡太守,於毒当时拼了老命也会把梁期县打下来的。

    “假如梁期在手……。”於毒悔恼不已。

    假如现在梁期在手,首先,因为道路不通,荀贞可能都没办法来魏郡上任,其次,就算荀贞能来魏郡上任,但邺县既不能与邯郸勾通,又北、西、南三面俱是於毒的地盘,也必定是举步维艰,荀贞恐怕连守邺县都会很吃力,又怎还敢连斩於毒之信使,并要求他从内黄撤兵?

    又只可惜,这世上没有“假如”,也没有“后悔药”,於毒纵是追悔懊恼不已,也只能面对於今的现实。只是,他可以退让一步,被迫同意把内黄定为通市之地,却不能再退一步,接受荀贞叫他从内黄撤兵的要求了。

    “先是,仆请通市於邺,公不允之,改为内黄,仆初不愿,唯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