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杉拥揭黄穑咳账璧牧革饕彩且桓霾恍〉氖帧

    荀贞尽管早就未雨绸缪,又是平时尽力节俭,又是尽量减扣该输送给州府的军粮,又是从糜竺那里购买粮食,可现今手头所存者,最多也只够这一万多人吃用到年底,勉强能支撑到明年正月,要是到那时还不能起兵,那他新招募的那些兵卒就只能解散了事了。

    虽说他有前世的记忆在,记得起兵的日子应该很快就能来到,不会晚过明年正月,可桥瑁迟迟不动,袁绍那边迟迟不能敲定起兵的具体日期,事到头上,他也难免会有压力,少不了为此烦心。

    戏志才和荀攸联袂而至。

    见荀贞独坐堂上,面带忧色,荀攸落座后问道:“渤海那边还没有消息?”

    “没有。”

    戏志才也落了座,他沉吟说道:“渤海所以迟迟未有信者,不外乎一因韩冀州,二因无名义。明公,渤海可以等,但广陵乏粮,只眼下之兵,已是倾郡养食,如再有多募,势将更窘,断难支撑太久,却是不能再等了,事急从权,眼下之计,以我看来,正当是‘从权’之时。”

    “噢?如何‘从权’?”

    “不如……。”

    正说到这里,臧洪、袁绥急匆匆地从院外进来。

    戏志才顺着荀贞的目光,转望堂外,看到了他两人的到来,遂暂停下话头,等他俩在堂外脱掉鞋履,看着他俩登入堂上。

    荀贞问道:“子源,卿二人步履匆匆,可是有何急事?”

    臧洪从袖中取出一道檄文,趋步上前,躬身呈给荀贞,说道:“郡邮刚接到的三公移。”

    荀贞心中一动,忙取檄文看之,不等看完,烦忧尽去,哈哈大笑,说道:“起兵在即矣”

    戏志才、荀攸相顾对视,两人不知檄中内容,荀攸遂问道:“敢问之,檄中是何内容?”

    荀贞叫臧洪把檄文转给戏志才、荀攸,让他俩自己去看。

    戏志才、荀攸凑到一个席上,两人凑着脑袋一起去看,却见檄中开篇便陈述董卓罪恶,把董卓的累累罪行都写了一遍,在檄文最后写道:“数见逼迫,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国患难。”檄中署名,正是太尉黄琬、司徒杨彪、司空荀爽三人。

    戏志才又惊又喜,说道:“我适才正想对明公说,当下之时,理应从权,不如诈作三公移,传檄州郡,以号天下,同时解袁渤海之难,却不意就真有此道檄文送至”

    荀攸脸上却带了忧容。

    荀贞见之,知他所忧,笑道:“公达,你是在为族父担忧么?”

    荀攸点了点头,说道:“正是。……此檄一出,必引董卓之怒,这可该如何是好?”

    “公达,卿且放心,这道檄文必非是族父等诸公所。”

    “噢?”

    “族父、黄太尉、杨司徒,皆稳健长者,怎会贸然向天下州郡传送此檄?以我料来,此必是有人为能早日起兵讨董,而遂盗用三公之名,诈传此。”

    荀贞分析得很有道理,荀攸稍减忧容。

    戏志才笑道:“如真是明公所言,那可不但是为袁渤海解了难题,也为明公、也为我解了一道难题啊。”

    给荀贞解难题,自是有了这道檄文,州郡起兵就名正言顺,可以很快起事,无需再为粮秣担忧了。给戏志才自己解了一道难题,则是说:戏志才不必再为用不用“从权”而权衡利弊了。

    诈作三公移州郡,这固是从权之举,可事情传开后却定会引来“刚贞之士”的反感,连三公的名都敢盗用,太目无纲常法纪了。

    现在可好了,不用荀贞来吸引这个火力,自有人出来行此事,戏志才当然轻松高兴。

    臧洪、袁绥俱皆讶然,袁绥说道:“这、这道檄竟是假的?”

    郡府诸吏中,最先只有臧洪知道荀贞将要响应袁绍起兵讨董,后来荀贞备战的动静太大,冶铸兵械、大举募兵、买铁买粮,哪一个都是会让人生疑的,况乎这几件事连到一起来做?眼看是掩盖不住了,荀贞便将实话告诉了袁绥、秦松等人。

    在听说是“袁隗默许”,袁绍、袁术牵头,有很多州郡长吏、包括前任广陵太守张超也可能会参与进去后,袁绥、秦松等人不但没有反对,反而也都积极地参加到了起兵的诸项准备中。

    荀贞笑道:“假也罢,真也好,重要的是有了此道檄文,便如志才适才所说,这起兵的借口就有了,袁渤海的难处也能迎刃而解了……子源,薛彭城还是不愿意与我共起兵么?”

    “是。”

    荀贞为了壮大自己起兵后的声势,也是为了加固和薛礼的盟约,前些时又派了刘备去见薛礼,密与薛礼讲了将要响应袁绍起兵讨董之事,希望薛礼能一起参与,与自己联兵共进,但是被薛礼拒绝了。荀贞不肯放弃,又改叫臧霸派能言善道之人再去彭城,可薛礼还是不愿意。

    “罢了,人各有志,他不愿就不愿罢。……起兵可能转眼就至,要抓紧在郡中的募兵。”

    臧洪、袁绥应诺。

    荀贞又对荀攸说道:“公达,起兵在即,颍川那边得叫玉郎再去一趟,咱们缺粮,向豫州借粮一事万万不可有误。”

    荀攸应诺。

    荀贞想了想,又道:“只玉郎一人再回颍川不够,公达,你和长文也跟着他一起回去。”

    荀攸微微一怔,随即明白了荀贞的意思,说道:“诺。”

    荀贞叫荀攸、陈群和辛瑷一起回颍川,目的很明显,一是为了给自己开道,二则是为了让荀攸等人先到颍川为自己招揽士人、豪杰,以备将来兵马抵达颍川后讨董所用。

    荀攸、陈群、辛瑷带了百余骑士,当天就离县,赶回颍川。

    接下来几天,荀贞先是巡视郡兵,继而召来姚昇,又去丹阳兵的兵营巡视、检阅,再又和臧洪一道,检阅了一遍新募来的广陵壮勇,又叫上陈容,接着去检阅了一遍那千余县卒组成的“定郡营”,最后来到自家的义从营中,召来许仲、荀成等人,密议商量。

    军事上检查、部署过后,荀贞亲上铜山,又检验魏光督造冶铸出来的箭镞、军械诸物。

    因兵械不足,新招募来的丹阳兵和广陵兵,现下只有一部分特别精勇的发了兵器,余下近万人仍还是手无寸铁,依铜山冶铸的进度,是不可能在一个月内把不足的兵械都打造出来的。

    荀贞因问魏光:“上次从糜从事那里买来的铁还剩多少?”

    “不多了。”

    荀贞囊中已然不丰,手底下又多了这么多新卒,不说军饷,只给这些新卒制办冬衣就是一笔极大的开销,所以当十天前糜竺送来了最后一批铁后,他就没有再继续买了,剩下的这点铁用完,能用的就只有铜了。

    荀贞寻思片刻,心道:“以铜铸兵,坚锐远不及钢铁,不过是聊胜於无,现下我起兵在即,这铜兵是没必要再多铸了。”开口对魏光说道,“存铁用完后,刀剑之物就不要再铸造了,集中全部人力单铸箭镞一物。”

    铜制的兵械不如铁制,但单就箭镞来说,铜制的却还是能用的。

    魏光应道:“诺。”

    荀贞又想道:“黄琬在豫州多兴军事,豫州武库料必充盈,我部所缺的兵械,说不得,也只能像粮食一样,亦从豫州借了。”

    荀贞这边盘算起兵前的需要,却说冀州的韩馥和袁绍。

    果如荀贞所料,在接到了桥瑁这道诈以三公为名的移后,韩馥没了主张,他召来州府里的诸从事,问道:“今当助董氏邪?助袁氏邪?”治中从事刘子惠厌恶韩馥的这句问话,毫不客气地说道:“今兴兵为国,何谓袁、董”韩馥自知说错了话,面现惭色。刘子惠又说道:“兵者凶事,不可为首。今宜先观他州动静,如有发动者,明公可再和之。冀州於他州不为弱也,一旦群起起兵,他人功未有在冀州之右者也。”韩馥然之,便作给袁绍,道董卓之恶,听其举兵。

    没了韩馥的掣肘、阻挠,袁绍人望所归,蓄势已久,很快就招募到了大批的士卒,气候顿成。

    他写信给袁术、张邈、刘岱、袁遗、曹操、鲍信、荀贞等人,决定把起兵的时间定在明年正月。董卓在洛阳已有不短时日了,观其政举,颇多妙着,实不容小觑,起兵这件事如再拖延下去,只会对袁绍等人不利,所以把起兵之时定在明年开春,曹操等人无人反对。

    袁绍又和袁术、张邈、曹操等人定下了四个会师、屯兵之地,一个是洛阳北边的河内,一个是洛阳东北的酸枣,一个是豫州的颍川,一个是荆州的南阳。

    这四个地方选得很好,从北、到东北、到东、再到东南,刚好对洛阳形成了一个半包围。

    袁绍肯定是要去河内的,而张邈、曹操、桥瑁、刘岱等俱在兖州,他们则肯定是要去酸枣会师,袁术人在南阳,南阳就是他的屯兵地了,至於荀贞,他是颍川人,不等他主动提出,袁绍就把他的屯兵地划到了颍川,和豫州刺史孔伷在一起。

    诸事议定,新的一年到来之前,荀贞又给孙坚写了封信。

    信中先提前给孙坚拜年,随后的重点是简略转述了袁绍定下的起兵日期和各路人马的会师、屯兵地,提醒孙坚做好准备,不要误了大事。

    :

1 关东州郡联兵盛 建威讨逆二将军() 
讨董起兵的日期虽然拖宕迁延,直到近期方才定下,可“邀孙坚共同起兵”之事,荀贞却是早就办成了。 孙坚本就是讨董的诸侯之一,在非为袁党成员的情况下,尚不辞千里之远,从长沙北上,主动依附袁术,参与其事,况乎现下有了荀贞愿意向袁绍推荐他,他当然更是喜出望外,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抬升自家名位的机会,不会拒绝。荀贞只一封信去就说动了他。

    这段时间里,两人信笺来往频密,不但议定了共同起兵,而且孙坚也接受了荀贞的提议,同意把两军会师的地点定在豫州颍川。

    荀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