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都不太好,此次未能亲来吊唁,确有身体不适的缘故。

    除了孙坚、孔德等外,二袁、曹操等也遣了人前来吊唁,陶谦闻讯后也派了人来,此外,还有留在颍川的阴修也参加了荀爽的葬礼。

    葬礼举行完毕,已是五月底,即将六月初。

    因为董卓不肯送还荀爽的灵柩之故,许仲、乐进、江禽、陈到、陈午、辛瑷、臧洪、刘备等等诸将,包括远在广陵的陈褒等人,以及戏志才、程嘉、郭嘉等等文士,本着“君辱臣死”的心态,俱皆气愤填膺,在葬礼结束后,相继上荀贞,都请求进兵,与董卓死战。

    荀贞召荀攸、荀彧诸人,对他们说道:“将士虽愤,可如论‘愤’,他们又何及你我?我恨不得现在就提兵进击,与董贼一决死战,奈何六月季夏,暑热难当,实非宜战之时。昨日文台与我商议,他说不妨且先等到秋收之后再进击决战。……卿等以为如何?”

    秋收后进击决战有三利:一来,通过秋收,府库可以充盈,军粮无需担忧;二则,随着秋收的结束,天气会渐渐变得凉爽,利於兵马进战;最后,董军现在已经心浮气躁,再等几个月,等到秋收结束,想来他们的士气会更加低落,战争的进程也就会更有利於荀贞、孙坚这方。

    荀攸、荀彧等人皆明智之士,自然晓得“将不可因怒兴兵”的道理,所以虽是对董卓咬牙切齿,可却也还都是同意了荀贞的意见。

    於是,暂就定下秋收后出兵进击。

    荀爽病故,是为一悲,时入六月,又来一喜。

    这日,荀贞正与孙坚在帐内议论近日来的颍川郡内情况,帐外进来一人。

    荀贞看去,这人却是认得,乃是姚昇的一个老乡,现在广陵郡府听命用事。

    大老远地从广陵跑过来,来之前又无信先到,荀贞不知他此来是为何事,心头一跳,首先想到的是陶谦,心道:“莫不是陶恭祖又有什么异动?”

    再细看去,见这人虽是风尘仆仆,但脸上却满带喜色,荀贞转念一想,想起了一件事,心道:“莫非、莫非是?”强自抑住心头的情绪波动,徐徐问道,“卿怎么来了?可是广陵有事?”

    这人拜倒地上,大声说道:“恭喜府君,贺喜府君”

    “噢?”

    “夫人於五日下诞下一子,子重十四斤十二两,母子平安”

    孙坚从席上站起,哈哈大笑,冲荀贞一揖,说道:“贞之,恭喜你了啊喜得麟儿”

    荀贞又惊又喜,心道:“果然如此,果然如此真的是阿芷生了。‘诞下一子’,‘十四斤十二两’,给我生了个大胖小子,哈哈,哈哈……。”心中喜乐,嘴上也忍不住欢喜笑出了声。

    汉承秦制,秦汉之“一斤”约合后世的“半斤”,“十四斤十二两”差不多是后世的“七斤六两”,七斤多重,放在后世也能称得上“大胖小子”了,在当下来说,更是如此。

    帐外侍卫的典韦听到了帐里的对话,掀开帐幕进来,也是拜倒贺喜,他嘴笨,也不知该怎么说才好,满脸喜色的,只是一迭声地连道:“恭喜君侯,贺喜君侯。”

    荀贞虽早知陈芷怀孕,可到底陈芷怀的是儿子还是女儿,却是一直都不知道,现在知道了,是个儿子,这真是一件大喜事,——荀贞倒也不是重男轻女,相比来说,他其实更喜欢女孩儿,可当今之世,却由不得他不重视儿子,特别是现下已入乱世,从政治层面或者从更好地团结和凝聚自己这个政治小集团这些个方面来讲,儿子做为继承人,明显是远远地胜过女儿的。他把这个来报信的人和典韦扶起,嘴都乐得合不拢了,说道:“起来,起来,快起来”

    不多时,消息传出,戏志才、荀攸、荀彧、许仲、荀成、辛瑷、程嘉、郭嘉、陈群等等众人,俱皆络绎赶来,一个个进帐拜贺,许多人都是兴高采烈,连许仲这类平时不苟言笑的也都露出了欢喜的笑容,甚至有的人看着比荀贞还高兴,只差手舞足蹈了。

    程嘉就是“只差手舞足蹈”的人中一个,他拜贺完荀贞,拈着胡子立在人群中,喜滋滋地大声说道:“君侯,今喜得佳儿,不可无名啊”

    孙坚听了,也道:“不错,不错,贞之,这是你的头子,是该好好起个名字。”

    仓促间想不出什么好的名字,反正才刚出生,不用急着起大名,荀贞略一忖思,说道:“时当季夏,将以讨董,便以‘季夏’为名吧。”I1292

    :

70 土为季夏序主养 将临战至纷请前() 
“季夏”只是荀贞因为时节而随便想出来的一个小名,实在是平淡无奇,但在场众人多是博学之士,只要他们想,却也能将之夸出花来。 ¤頂¤diǎn¤小¤说,。x。

    程嘉抚着手,连连赞叹,说道:“好名,好名‘春主生,夏主长,季夏主养’,君侯的这个赐名实在是妙不可言,小公子将来定能健健康康地成长,前程亦必显贵。”

    季者,末也,通常来说,季夏指的是夏天的最末一个月,也即六月,但同时,在战国时期的阴阳家学派看来,“季夏”又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月份。一年本有四季,可依照“五行相生”的理论来说,“四季”却不够,所以战国时的邹衍就把“季夏”也做为一个季节,加入了“春、夏、秋、冬”的序列中,从而使“四季”变成了“五季”,这就与“五行”配上了。

    春为木德,夏为火德,季夏为土德,秋为金德,冬为水德。

    “春主生,夏主长,季夏主养”,程嘉说的这几句话不是他原创的,是他引用的,原文出自前汉大儒董仲舒所著之《春秋繁露》,这几句前边和后边还各有几句话,整句是:“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为冬,金为秋,土为季夏,火为夏,木为春。春主生,夏主长,季夏主养,秋主收,冬主藏。”

    “季夏”是“五季”中的一季,这本是阴阳学派的理论,后来被儒家吸收,同时也就成了儒家的东西,但是荀贞在随便道出此名的时候却真是没有想那么多。

    现下被程嘉这么一夸,荀贞自己再顺着程嘉的话细细一想,琢磨了一下,还真是这么回事,“季夏土德、主养”,这名字一下似乎就变得高大上,有内涵了。

    荀贞哈哈大笑,自谦地说道:“一个小名罢了,哪儿来的‘妙不可言’?称不上,称不上”

    年初离得广陵,到现在好几个月了,陈芷诞下一子,荀贞既想儿子,也想陈芷,遂修一封,写给陈芷,信中提到给儿子取了个小名,叫做“季夏”,又在信末言道:“营柳郁郁,颍水逶迤,羡嫉此信,可见卿面,事功未成,不能速归,登高南望,思卿欲死。”尽诉相思之情。

    成,遣人送走。

    戏志才建议道:“君侯得子,满营欢动,在下浅见,当赐钱三军,以增喜庆。”

    荀贞被戏志才提醒,心道:“秋收后就要大起兵讨董了,确倒也是可趁此由头,赏赐军中,一增喜庆,二也是增兵士斗志。”当即允诺,吩咐下去,命帐下取钱帛出来,广赐三军将士。

    荀贞军中素来讲的是雷厉风行,一道命令下去,很快就有一大筐一大筐的钱被搬了出去,摆在各营辕门,兵士们排队领取,依军职高低,分别得到了不同数目的赏钱。有了钱、帛的赏赐,三军将士更是欢声雷动。

    孙坚明白荀贞赏钱的目的,因也在他的军中打着“为荀侯贺喜”的旗号,亦大举赏赐兵士。

    却说荀贞军中,新近来投的那些虎士们,如甘宁、姚颁、凌操、潘璋等人,自投到荀贞麾下以来,一战未有,寸功未立,而时得荀贞赏赐,今次又得了一份厚赐,俱有“自愧”之感。

    凌操跟着姚颁来到颍川后,因被荀贞记起了他是谁,遂被留用在帐前,这日抽了个空,来到姚颁营里,对姚颁说道:“自至颍川,寸功未有,而常得君侯恩赐,这次君侯得子,又厚赐吾等,吾虽位卑,而君侯不以小人视我,给我的赏赐竟与高、冯诸君等,我实怀惭。”

    高、冯,说的是高素、冯巩。

    姚颁说道:“君侯与我之赐与江、刘诸君等,我亦怀惭啊”

    江、刘,说的是江禽、刘备。姚颁是姚昇的从弟,看在姚昇的脸面上,荀贞待他更是恩厚。

    凌操於是说道:“江、高、冯诸君,君侯之乡里故人也,刘校尉,君侯抚待之如弟,此数君与君侯相识既久,复皆有战功加身,吾等何德何能,能与此诸君同?既得君侯重赐,唯有以义报之,吾闻之,军中言:‘君侯意於秋收后进兵击董’,吾等何不自请为先锋?来日与董卓战於阵前,不但可以以此来稍报君侯的厚养之恩,亦可使君侯观我吴郡男儿的勇敢”

    姚颁以为然,说道:“卿言甚是,正该如此”

    潘璋与姚颁当时是前后脚到的颍川营中,他俩都年轻气盛,特别潘璋,更是刚猛尚气,他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就搞得很不愉快,虽因荀贞说和之故,两人没有闹得更凶,可后来潘璋与姚颁却也是除公事外几无来往。和姚颁虽无来往,潘璋与甘宁倒是脾味相投,两人时常相见。

    姚颁、潘璋、甘宁,包括早前文直带来的部曲,现都暂在中军,由中军校尉赵云督视操练,潘璋、甘宁两人之营相邻甚近,出个营门就到,这日领了赏赐,潘璋直接去了甘宁营中。

    “兴霸,自到将军帐下,将军三日一小赏,五日一大赏,恩赏厚重,……你看,今因将军得子之故,我又得了一大堆赐钱,这固是将军仁厚,可於我而言之,却是惭愧不安啊。”

    甘宁diǎndiǎn头,说道:“文珪,不但你不安,我也不安啊。”

    他两人现在很熟了,彼此以字称呼对方。

    “文直是将军的故人,将军昔在颍阴时,就与文直相识了,且还有文聘这一层关系,非你我可比;姚颁是姚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