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座诸人都是明眼人,都早看出天下已乱,汉室已颓,要想扶保汉家,首先一条,就是得有一个立足之地,得有块地盘,只有有了地盘,才有能力去削乱平叛。因而,在座的这些人,无论其政治立场是何,或如程嘉这样早怀“篡汉”之念的,又或如荀彧这样,还想着匡扶汉室的,对荀贞欲取徐州的这个想法,却都是完全赞成的。

    荀彧接口说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近日来,伐交之事进展地颇为顺利,我以为,可以适当地扩大一下范围了。”

    荀贞说道:“噢?”

    荀彧说道:“陶谦所倚者,无非两支兵马,一则丹阳兵,二则泰山兵。我闻君侯与臧霸曾有过接触,现下看来,似乎可以再遣人择机去见见他,探探他的口风,如能把他争取过来,或至少能让他保持中立,对将来的下邳、乃至争徐之战都将会是十分有利。”

    荀贞点了点头,说道:“我亦有此意。只是之前时机尚未成熟,故而没有遣人去见臧霸,现下和下邳、徐州右姓的接触颇为顺利,也确是可以遣个人去见见臧霸了。”问戏志才道,“州府近日可有异动?”

    戏志才正要回答,外头典韦进来通报,却是张纮到了。

    诸人停下话头,荀贞亲下到堂外,去迎接张纮。

    :

110 宣高节义英雄志 乱世臣亦择人君() 
荀贞迎了张纮,登回堂中。 ◇↓,

    於在座诸人中,张纮的资历虽然最浅,刚投到荀贞帐下不久,但他是“地主”,其本人在广陵、徐州一带的名气很大,乃是日后荀贞取徐州不可或缺的一大臂助,故而他在诸人中的座次并不居后,不但不居后,更是排在前列,仅次戏志才,与荀攸等平起平坐。

    张纮先道了个歉,说道:“本该早到,出门时,正好有两个外地的士子在谒门,遂和他两人略叙了几句,以致来得晚了。”

    “噢?外来士子?不知是哪里来的?”

    “丹阳郡来的。”

    “原来是扬州士人,公真是名高远播,远近怀归啊。”

    张纮成名已久,去他家拜谒他的各地士人一直来都是来往不息,他早就习以为常,兼之他是儒学大师,深明君子进退、韬光养晦之道,因对荀贞的这句赞誉,他却倒是没有什么“沾沾自喜”的表现,谦虚地回答说道:“都是些虚名而已,与明府威德相比,不足一提。”

    “公何其自谦”

    张纮说道:“我来的晚了,不知有否耽误议事?”

    “公来时,我等正说到该遣个人,择机去见见臧霸。”

    “此固应当之举”

    “公对臧霸此人,可否熟悉?”

    “昔黄巾乱徐时,臧霸曾统兵到过广陵,我与他见过一面。”

    “观感如何?”

    “孝烈之士,颇怀义也。”

    “如我遣使与见,能否得其为用?”

    张纮沉吟了会儿,答道:“不好说。”

    “不好说?那就是有可能得其为用,也有可能不能得其为用了?”

    “明府此前也曾遣人去与臧霸见过,不知当时臧霸言辞举止如何?”

    荀贞出兵讨董前,为防陶谦趁机取他的广陵,先遣了刘备、程嘉分别去见薛礼、臧霸,以图能与他两人结盟,至不济,也希望他两人可以保持中立。程嘉回来后,把与臧霸见面的整个过程都转述给了荀贞。荀贞通过程嘉的转述,对臧霸当时的心态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此时见张纮问起,荀贞答道:“藏宣高节义之士,有英雄之志。”

    “节义之士”、“英雄之志”,这两个词看似都是褒义词,而实际上蕴含了两层意思。

    首先,“节义之士”,这说的是臧霸出身游侠,尚气重义,换言之,陶谦对他有恩,他可能不会背叛陶谦。其次,“英雄之志”,这说的是臧霸到底年少成名、壮年得志,难免会怀有一些野心,换言之,这又是在说尽管陶谦对臧霸有恩,可臧霸却还是有可能背叛陶谦的。

    荀贞这句话看似前后矛盾,可究其根本,却与张纮所云之“不好说”其实正是一个意思。

    人心是复杂的,尤其在这乱世中,个人受到各方面环境的影响,一个对的选择可能会功成名就,一个错的选择则可能会导致身死族灭,那么当面临抉择之时,他到底会选择哪一个?很多时候,别说外人了,便是本人,不到最后,他也难以下定决心,难以明确方向。

    相比之下,臧霸的这个“不好说”,在目前来看,对荀贞实已是最为有利的了,至少比他坚定地站在陶谦那边要好得多,荀贞至少还有争取到他的可能性。

    张纮说道:“藏宣高既怀英雄之志,那得其为用的可能性就稍大一点了,只是……。”

    “只是什么?”

    “藏宣高麾下多泰山兵,君侯便是暂能得其为用,日后也需还得想再想办法削其兵权。”

    对这一点,荀贞自是以为然,不过,这都是日后之事了,就眼下来说,能不能得到臧霸的帮助还在两可之间,这“削其兵权”之事谈之尚早,还不需要考虑。

    见荀贞和张纮有关臧霸的谈话告一段落,戏志才遂接起荀贞刚才的问题,说道:“君侯适才问州府近日可有异动,倒是没有什么异常,还和之前一样:陶恭祖时宴请州郡名士,多给臧霸及州兵赏赐,又募召豪勇,屯储粮秣,并冶炼军械、收买战马。”

    “下邳呢?有何异动?”

    “也没什么异动,还是那些:陶恭祖遣兵屯临下邳境,笮融布置了两道防线,一道在下邳与我广陵交界处,一道在淮水两岸。”

    孙坚表乐进为下邳相,至今已有数月,荀贞早就回到了广陵,可到了广陵后,他却又是裁撤兵马,又是安置屯田,又是处理内政,竟是半点也无进取下邳的意图,可以想见:陶谦和笮融肯定是有点坐不住。

    荀攸笑道:“自君侯归郡,数月不动,陶恭祖、笮融定坐立难安矣”

    荀彧说道:“却是要防备陶恭祖会先发制人。”

    荀贞对此并不担忧,笑道:“他如肯‘先发制人’,倒是最好不过。”

    此次召集戏志才等人,是为了总结一下前些时日的外交成果,就“臧霸、州府和下邳近况”的问题,荀贞遂不再多说,转开话题,问起了近日“外交”上的情况。

    荀贞治广陵已颇有时日,有臧洪、袁绥、秦松等本地吏员的辅助和张纮等名士的支持,广陵郡内不说已是铁板一块,至少荀贞的统治基础已很稳定。

    这也就是说:一旦和笮融或陶谦开战的话,广陵士、民就算不会全部支持,也不会有什么阻力,对此不需担忧。

    广陵之外,荀贞的重点外交目标是州府的吏员、地方的长吏和各郡的冠族右姓。

    州府的吏员如陈登、糜竺等,和臧霸一样,要想把他们彻底拉到荀贞这一边,眼下还是难以做到,不过根据荀攸等人的禀报,包括州别驾从事赵昱、治中从事王朗在内,这些州府的有识之士对徐州目前的状况、对陶谦都是怀有一点不满和失望的。

    这点不满和失望主要是由三层意思组成。

    一个是:陶谦自到徐州以来,虽有平定黄巾之功,可过於倚重丹阳兵和泰山兵,使得“外兵”横行州内,尤其是臧霸,一个泰山人,因陶谦的重用而却竟得以威凌徐州,同时,为了养兵,也是为了奢侈的生活,对各郡国的征粮、征税较为繁苛,给徐州士人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再一个是:陶谦性刚,许多时候不能听从州吏的意见,对不肯服从他的那些州郡名士常有打压之举。

    最后一个是:陶谦坐拥三郡,雄兵数万,对荀贞却畏手畏脚。而今天下已乱,对只有一郡之地的荀贞,陶谦尚且如此,那如将来有一天,有比荀贞更强大的外敌来犯,陶谦能保住徐州一地的安稳么?赵昱、王朗、陈登等人对此都有怀疑。

    荀攸总结说道:“治政当行张弛之道,而陶恭祖居徐州,多行霸道,士民怀怨者众矣,唯因惧丹阳、泰山之兵,故不得以而缄默之,今君侯在广陵,行王道之政,礼贤爱民,名声远闻,州人闻者,皆交口称颂。来日陶恭祖如果与君侯起纷争,吾料之,州府诸吏弃其而去者必众。”

    地方长吏上,不说外州的,只说本州的。

    徐州五个郡国,下邳在笮融手里,东海是州治所在,这两个郡国是没办法争取到的,剩下的彭城、琅琊两地则是荀贞可以争取的。

    程嘉说道:“琅琊相阴德早就痛恨臧霸夺其郡权,只惜他手下没多少郡兵,来日君侯如与陶恭祖相争,他怕是有心无力,便算是想响应君侯,有臧霸在琅琊,他也无能为也。至若彭城相薛礼,这个竖子就不用多说了,他妄图能在君侯与陶恭祖间左右逢源,实可鄙可笑。”

    荀贞说道:“琅琊之根本还是在臧霸,如能得臧霸为我所用,琅琊便不足虑了。即便不能得臧霸为我所用,如能使之保持中立,於我亦有大利。就像刚才说的,下一步,当时机成熟,需要在臧霸身上多下些功夫了。”

    荀谌问道:“彭城呢?要不要再遣个人去彭城,见见薛礼?”

    荀贞沉吟片刻,说道:“薛礼首尾两端,想来他就算不助我,应也不会助陶恭祖。不过,为防万一,是应该再遣个人去见见他。”

    薛礼的打算是挟彭城自重,游移於陶谦、荀贞间,以图达到左右逢源的目的,当荀贞与陶谦开战之初,他可能会两不相助,坐山观虎斗,可一旦当荀贞和陶谦间的战事发展到某一方将要落败之时,他却极有可能就会出兵相助将要落败的这一方,以免胜者独大徐州,将会有损他的利益。如若将要落败的是荀贞这一方,薛礼来助他自是不错,可如果将要落败的是陶谦这一方?荀贞却就需得提前防止“薛礼相助陶谦”这种情况的出现。

    徐州五个郡国,以现下形势来看,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