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对,军长,一定要枪毙了费扬古,为兄弟们报仇~!”立即有不少的高级军官纷纷附和。
“人都死了,还枪毙什么?”晁晟不气不恼的说完这句话,转头看向一侧,再次问道:“刘师长,找到朱珪了没有?”
“报告军长,几乎搜查了全城的每一处,连朱珪的影子都没有。最后通过悬赏,那些投降的清兵有人上报,说大战之时,费扬古与朱珪一起从巡抚衙门出来,向东城门而去,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费扬古就抢下一匹战马,突然让朱珪朝着相反方向离去。”刘师长表现的很平静,展开手中的汇总信息册子,徐徐说道。
一时之间,指挥大厅里安静了下来,四处无声,都在思索着,回味刘师长之言,猜测朱珪会藏在哪里?找到这个大鱼,安徽巡抚。
晁晟的目光幽幽,好像处于愣神中一般,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短暂的寂静过后,突然之间,晁晟猛地转身,目露精光,视线在军事地图上打量,更是拿起一旁横放的细细指挥棍,在安庆府与湖北的黄州府之间来回比划。
紧接着,放佛想到了什么,晁晟看向一侧,再次问道:“刘师长,朱珪骑马离去的方向哪里?”
“报告军长,安庆城的西城门~”虽然心中疑惑,刘师长还是立即答道,简洁而利落。
一丝明悟划过脑海,晁晟豁然开朗,细细的指挥棒在地图上敲打,直直指向安庆城的西城门,朗声说道:“我知道了,一定是咱们攻破北城门的那一刻,费扬古得到了什么信息,知道咱们的意图,知道无论怎么抵抗,都改变不了大势所趋,我军最终还是要拿下安庆城。”
晁晟话语一顿,看向众人,甚为笃定,这时,一直负责搜捕朱珪的刘师长反应了过来,手里掌握了大量关于朱珪的信息,最先明白晁晟的意思,接话道:“军长,你的意思是,朱珪早就离开了安庆城,向湖北方向逃去?”
一语惊醒梦中人,这句话虽是在问,却捅破了最后一层窗户纸,使得所有人明白开来,立即有人跳将出来,急声道:“军长,那还犹豫什么,赶紧派骑兵追啊?不然,咱们在这里的行动就会传到湖北,如此一来,一旦湖北和河南得到消息,有了准备,咱们接下来的行动将会更难!”
然而,晁晟却摇了摇头,否定了那人的提议,似乎读懂了晁晟的心思,许师长解释道:“已经晚了,从咱们攻破北门的那一刻,到现在为止,差不多有六七个时辰,朱珪还骑着战马,飞奔而去,已经追不上了。”
“更何况,朱珪本就是一个聪明之人,虽然为人固执,但就他那股死忠的秉性,为了满清鞑子,沿途之中,一定会进行伪装,躲避咱们的眼线,不引人注意。毕竟,一名封疆大吏不可以轻易离开辖区,如果路上遇到不对付之人,就凭他丢了安徽,逃离而去,就可以被有心之人谋害。”
无论是晁晟,还是其他将领,都是赞许地点点头,深以为然,换做在座的任何一个人,也会像朱珪那样做,如果与沿途的官员不和,为了军事紧急情况上报,为了避免意外,一定会化妆潜行,疯狂向京师之地赶路。
毕竟,人心难测,如果那些官员见大势不好,很可能投敌,拿他朱珪做投名状。所以,聪明之人绝不会将全部的希望放在对手身上。
就在众将领担心之际,担心封锁的消息被泄露出去,晁晟却是抖擞精神,朗声说道:“好了,各位,现在再怎么担心,也没有用,还不如早作部署,改变制定的方案,才是最好的选择,以不变应万变。”
虽然理解军长之言,心里的那份顾虑依旧没有打消,还是有几分期待,期待军长的接下来之言。然而,晁晟放佛没有看懂众人的神色,自顾自的命令道:“刘师长,立即草拟纸条,将这里的突变告诉元帅,禀明咱们的担忧。”
“是,军长,我马上去办~”
刘师长刚一回答,晁晟没有停止,继续命令道:“许师长,立即传令下去,大军休息调整两天,留下一万步兵,两日之后,全部出动,驻扎在安徽与湖北的交界之处,等待我的命令,随时准备行动,攻入湖北。”
接着,晁晟一转身,指挥棒在安徽与河南的交界处比划,朗声说道:“同时,命令庐州府、颍州府和徐州府的驻军推进,陈兵在安徽与河南的交界之处,听候我的命令,一起行动,分别准备攻打信阳州、汝宁府和德州府,一举拿下河南的东部区域。”
看着地图上的区域分布,众人知道,军长这是想弥补失误,尽可能地围追堵截到朱珪,截断他的北上之路。
就在众人都以为所有的安排定下之后,以为军长准备遥控指挥三路大军,晁晟却突然说道:“许师长,行进的大军就交给你了。刘师长,你留下来,配合阿胜,稳定安庆府,而我,明天就要离开,分别前往三路大军的即将陈兵之处,召开军事会议,具体安排攻打河南的行动。”
“军长,不可啊,如果只是一个警卫连护卫你,护送你前往前线,太不安全了~!”刘师长和许师长异口同声的反对道。
“放心吧,不会有什么危险的,一个警卫连的保卫力量足够了。还是骑马而行,无论是山贼路匪,还是被咱们打散的游兵散勇,都不可能留住我,更不可能威胁到我的安全。”
晁晟虽然说得平静,却蕴含了坚决之意,不容置疑,更不允许反对,因此,众将领也就没有再劝说。(。)
第四百六十五章 改变()
嘉庆三年,农历九月二十五,黄河以南,山东济南,整个山东大部分地区,仅仅是杨麟的正规步骑兵,就有二十五万之众,新兵还在不断募集,补充到各个部队之中,或者负责江苏与山东城池的防卫。
自从广东巡抚伊江阿被射杀之后,巡抚衙门就成了杨麟的歇脚之处,还是军事参谋总部。
调动黄河以南沿岸的十万大军配合,短短一个月零两天的时间,杨麟亲率十五万大军,两相夹击之下,一举拿下了江苏与山东两省,这两个粮食主产区,向来是清廷征收响粮的重点之地。
此时,济南府济南城里,巡抚衙门的遗址,驻军司令总部,参谋总部大厅之中,杨麟召集了所有的将领,聚集在那幅悬挂的全国地图之前,站在那里,
气氛是那么的轻松而恣意,透着畅快之感。
看着踌躇战意的众将领,满脸都是亢奋之色,斗志昂扬,杨麟还未说话,就有一名军官兴奋地问道:“元帅,咱们是不是有什么行动啊?渡过黄河,占领直隶,攻打鞑子的京畿之地。”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句话瞬间点燃了众人的激情与战意,放佛相信了一般,纷纷附和道:“元帅,渡黄河吧,趁着鞑子还没有反应过来之际,一举拿下直隶,断了狗皇帝的狗窝,使得满清乱成一锅粥。”
一瞬间,杨麟也有一些意动,心中起伏,yy连连,如果二十五万步骑兵使用得当,越过黄河,再辅以雷霆海军的协助,从渤海直取天津府,两面夹击,遥相呼应,来个直掏黄龙,活捉嘉庆帝和乾隆帝,也不是没有可能。
然而,仿若洞察了杨麟的心思,原本是雷霆参谋长的诸葛谋却出现在大厅里,打断了杨麟的yy,沉声说道:“各位将军,尽管几个月以来,大军进展的非常顺利,攻占了江南和东南的大部分地区。”
“但是,各位,请不要忘了,清廷虽然日渐式微,远不如从前,但也不能轻视他们,尤其是直隶这个地方,直隶省可是巩固着满清的京师之地,驻军远比咱们的多,要想取下直隶,一锅端了鞑子的老巢,没有想象的那般容易,尽管咱们的武器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又有海军的配合。”
诸葛谋的这番话下来,就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众人的热情,打击士气,但杨麟还未发言,其他人更不好说些什么,诸葛谋的话语却未停止,依旧继续。
“不同于其他的地方,以满清京畿为中心,鞑子的防卫非常严,以直隶周边、外围为两道中环线,沿边是五大将军,沿线是旧长城一线,沿河,沿江,沿海为五道外环线,以各省府为网络节点的点线面结合的网状布防体系。”
“这样的体系,目前为止,满清在东北打退了俄国人的进犯,在漠北西北镇住了准噶尔、蒙古,西南镇住了大小金川。”
“虽然满清已经腐朽透顶,贪官污吏横行,绿营和八旗腐朽不堪,但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旦咱们的行动有所迟缓,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攻克京畿之地,结束战斗,我军很有可能陷入重重包围之中。更何况,马上就要冬季了,咱们的冬衣还没有到来,如果有什么闪失,就会功亏一篑,丢掉目前打下的打好前景。”
尽管诸葛谋说的平平淡淡,表现的没有那么愤慨激昂,但是,却使人振聋发聩,引起共鸣,言之凿凿,有理有据,更是使得众人百口莫辩,刚刚的那股恼怒之惑消失不见,同时也明白了,为何元帅如此器重这个书生模样之人?
这番战略的分析,结合古今,令人不佩服不行!
杨麟已经清醒过来,对诸葛谋笑了笑,再次看向众人,徐徐说道:“诸葛参谋所说的,你们都听到了,只要不傻,我相信没有人不明白,现在不是北渡黄河,攻打满清的老巢的时机。就按照目前的节奏,稳扎稳打下去,推翻清廷,指日可待,咱们根本没有必要冒这个险。”
一锤定音,没有人再想着北渡黄河,而是再次将目光聚拢在杨麟的身上,其中的一名指挥官出言问道:“元帅,不知道你这次召集大家,究竟是什么事情啊?”
杨麟并未答话,而是先取出一张纸,众目睽睽之下,在空中挥了挥,同时徐徐说道:“各位,这是晁军长送来的军事情报,飞鸽传信来的,又经过了咱们的密码本翻译,先不说是什么,你们先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