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李玄霸的巨力之下,牛进达也拜不下去,顺势起身,双手一抱拳,恭敬道:“殿下,陛下明日正午于明德门入城,特请殿下前去观礼、受封!”
“观礼?”
听到牛进达的话,李玄霸想了一下,这观礼除了庆祝大唐北伐之战大捷,恐怕其中的献俘也是一种礼吧!毕竟回来的大部队里面可是有着三万多的突厥壮劳力的。
受封么?自己都是大唐第一王爷了,要封赏做什么。让狼王军去吧!那是他们应得的。
在牛进达愕然的眼神中,本应前去的李玄霸摇头道:“观礼本王就不去了,你给我二哥回个话,就说因我李玄霸的激进导致大唐粮价暴涨,此错我一人承担,今日起闭门思过。”
“这”牛进达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为难的看着李玄霸,“殿下,您”
“放心吧!你将我的话带给我二哥就好,他会明白的。”
李玄霸淡笑着摆了摆手,打断了牛进达将要说的话,他们兄弟二人之间话不用多,稍稍几句,自会领会。
“是,殿下!末将告退!”见李玄霸真的不想去,今年的再次抱了下拳,转身往外走去。
“本王送送你!”
才要送牛进达出王府,李玄霸心中一动,一搂牛进达肩膀,附耳说道:“牛将军,回去后让张八度来我这,我有事情找他。”
反正张八度已经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唐卫他是当不成了,给自己当个帮手还是不错的嘛!
“末将领命!”牛进达应了一声,翻身上马,对李玄霸一拱手,往蓝田县城之外奔走而去。
第200章 圜丘祭天(第二更)()
卯时三刻,太阳初升,长安城明德门外。
撒了水的大道之上飘起淡淡的的烟尘,其中当先而行的是依旧披挂金色龙鳞宝铠的大唐皇帝陛下李世民,只是他如今的坐骑由那本是灰白二色的良驹变成了纯白之色的白龙驹。
其左右两侧依旧是秦琼和程咬金等人,身后则是浩浩荡荡的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唐出征军队。
程咬金一抬手中纯金望远镜,看向长安城两里外有着十二面台阶的祭天圜丘。
视线内清清楚楚的出现长孙无忌和尉迟恭等留守长安城的文臣武将,凤辇之上影影绰绰的皇后长孙无垢和太子李承乾、越王李泰,赵郡王李孝恭等皇家众人也都看到了,却没有看到他心中应当出现的人。
“陛下,殿下果然没有来。”瞅着白龙驹之上傲然而立的李世民,程咬金不得不汇报这个消息。
“这个臭小子,有功却不想领,还闭门思过,他又有什么过?”
一听程咬金的话,李世民心道果然,好气加好笑的哼声道:“我怎可遂他的愿,以他开疆扩土之功要是不封赏,‘有功必赏’四字岂不是成了一纸空话?”
闻听李世民的话,程咬金等人对视了一眼,无言退下,以殿下开疆扩土之功都不来领赏,必定是看大唐此时国库虚空,不想给陛下再添其他烦恼。
“吾皇万岁!大唐万岁!”
浩浩荡荡的军队离这圜丘还有三里之外,齐刷刷的翻身下马,圜丘外围的长孙无忌等人齐齐拜服下去。
刚开始只是千多名大唐臣子高呼出声,随后滚滚雷声连续响起,却是长孙无忌等人身后的黑压压的百姓们自发高呼起来,引得长安城内响声一片,使得声似雷音,响彻天地。
“大唐万岁!”
耳中听着大唐百姓的集体欢呼声,再看看望远镜中尽皆跪服的文武大臣、满脸兴奋与自豪的百姓们、震惊之色的他国使臣,李世民收回心中所想,跟着喃喃念叨了一句,随后双目亮如太阳,右手一抽腰间绕金龙首佩剑,斩杀过千百名敌人却依旧锋利的剑尖直指祭天之圜丘,气沉丹田高声喝道:“吾利剑所指,要这四方皆伏!”
“臣妾见过陛下!恭贺陛下凯旋而回!”
“儿高明见过父皇!恭贺父皇凯旋而回!”
“儿青雀见过父皇!恭贺父皇凯旋而回!”
“臣长孙无忌见过陛下!恭贺陛下凯旋而回!”
“臣尉迟恭见过陛下!恭贺陛下凯旋而回!”
“臣”
“臣”
长孙无垢带领之下,大唐一众人等行到百步之外,迎接依旧处于傲然状态的李世民。
“快起、快起”
长孙无垢这一开口,倒把漂漂然状态的李世民惊醒了过来。
眼看长孙无垢的脸色依旧有些苍白,李世民赶紧翻身下马,将其搀扶起来,柔声道:“观音碑,这些日子苦了你了。”
虽从前几日的急报之中,知道长安缺粮之事稍稍缓和了一下,但从长孙无垢脸上依旧残留的苍白之色,以及她瘦了一圈的脸庞,李世民依旧可以看到她那段日子的辛苦,心中也很是疼惜。
瞧着李世民痛惜的眼神,长孙无垢温柔一笑,握住李世民抚摸自己脸颊的大手,柔声道:“陛下言重了,臣妾身为皇后,既是陛下的妻,亦是天下百姓的母,万事当以陛下及大唐的百姓为重,只要陛下能平安归来,大唐百姓没有太多苦难,臣妾受的这一点点苦又算的了什么。”
这些日子以来,长孙无垢日日夜夜都期盼着能看到李世民回返长安,如今见得丈夫依旧是那个傲视天下的大唐皇帝陛下,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去。
而今有着李世民痛惜的眼神,她自觉自己所受的一切苦都是值得的。
松开握着长孙无垢的手,李世民又拍了拍李承乾和李泰小小的肩膀,注意到二小崇拜的看着自己的眼神,仰天乐道:“我的儿,好好好!”
其他的话不用多说,单单三个“好”字就是李世民对李承乾和李泰最大的褒奖,也是他喜到极点才能说出来的话。
李世民也没有想到这娇生惯养的两个儿子竟然能可以以身作则,带领皇室之人一起陪着百姓吃苦,不由得对自己内心的决定更加看重。
一番叙旧过后,李世民在内侍服侍之下,身穿天子大裘,内着饰有日月星辰之衮服,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间插大圭,手持镇圭,走上四阶三丈高的圜丘顶端之上。
“武德九年,岁次丙戌,九月初一,嗣天子李世民,敢昭奏于皇天上帝,曰:时维秋至,六气资降,敬遵典礼,谨率臣僚,恭以玉帛牺齐粢盛庶品,各此禋燎,只祀于皇天上帝,突厥袭扰中原已久”
郎朗回音响彻圜丘,祭天之烟火缓缓飘上天空,长孙无垢、李承乾、李泰等皇家之人立于圜丘第三阶平台之上,而以长孙无忌、李靖、尉迟恭、程咬金、秦琼为首的文武百官则表情肃穆的立于第二阶平台之上,第四阶是跟随李世民北伐的程怀默、苏定方等大唐中低级将领。
鼓乐齐鸣,天帝享祭,君臣共跳舞云门之舞,分享酒醴,天子赐胙。
此次祭天大典既算是祭天,也不算是祭天,是李世民为震慑寰宇,北伐得胜而归特意做出的举动。
对于大唐皇帝陛下要震慑四方国家的举动,一直劝谏皇帝陛下不可劳民伤财的魏征魏玄成也没有出言反对,反而在三天前跟着李世民一起痛痛快快的洗了回奢侈的凉水澡。
一整套的祭天大典下来,日头已经由初升变成了日头当中,本是有些凉爽的天气也变得温暖了起来。
“起驾回宫!”
四字说完,李世民在长孙无垢搀扶之下,走下圜丘,行向帝辇,和一众人等返回皇宫之中。
即使以李世民青壮之年,即使他心中仍然十分亢奋,近三个时辰的祭天大典依旧让他汗流浃背,身上的汗水已经将那代表天子的大裘浸透了。
李世民带着一众大臣走了,那随他而回的将士们却没有全部散开,一个个阵营摆开,将带回来的突厥俘虏围在其中,免得出现骚乱之事。
第201章 封赏(第三更)()
明德门中门大开,龙辇缓缓驶入,随后行驶在宽达三百步的朱雀大街之上,所到之处,尽是拜服的大唐百姓以及他国而来的番邦商人。
瞧着如此情景,刚刚换过衣衫的李世民很是开心,握着长孙无垢的手,指了指二人身后凤辇之上的李承乾和李泰,随后又指了指东南方向的蓝田县,低声道:“观音碑,我想让逍遥当太子太傅,以便可以名正言顺的教导高明和青雀,你看此事如何?”
“逍遥当太子太傅?”闻听李世民的话。长孙无垢紧了紧丈夫温暖的大手,柔声道:“国家大事本不应该由我一妇道人家插手,但既是关乎于我儿之事,我便说上一说。”
嘴上虽是如此说,长孙无垢却也心中发笑,自己之前就同意两个儿子跟着逍遥去学习,此时怎会不同意此事,丈夫如此说,不过是寻求一个可以背后支撑他的人吧!
“逍遥当太子太傅,我当然同意,只是这历朝历代,从来没有亲王任太子太傅一职,二郎你想好如何与大臣们说了吗?那魏征魏玄成可是很反对陛下有予礼制的。”
说到这本就十分执拗的魏征,长孙无垢也有些担忧了起来,有这位敢和丈夫这大唐陛下顶牛的魏黑子在,再加上有心之人的推波助澜,逍遥这太子太傅还真就不一定能当上了。
李世民嘴角一挑,冷笑了一下,似乎已经见到太极殿中集体反对的景象。“这又能如何?历朝历代从来就没有以国号封为王号之人,逍遥这不是也破了这忌讳了吗?况且以逍遥北伐中的那些泼天大功,只封他一个太子太傅,又有何人敢妄言!”
李玄霸不参加祭天大点,李世民就已经知道他心中所想,虽是收回了本想封李玄霸的一大堆封号,但这本就想封的太子太傅可不能撤掉,他可是希望在李玄霸的教导之下,李承乾和李泰等人都能兄友弟恭、亲密无间,不再重蹈他的覆辙。
太极宫太极殿,身着黄色龙袍、头戴冕冠的大唐皇帝陛下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下首文官之首的长孙无忌宣读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