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绝新汉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底是四格名望金液生成的竹签,单纯从能力上来看,确实非同一般啊,而且和春秋枕不同,没有明显的时限。”

    等陈止将书册放下,心里不由感慨起来。

    他很清楚,这个书册只要保护得当,是可以一直用下去的,而且因为自己为签筒的宿主,旁人就是拿到了也没有作用。

    “按照描述,这书册就算不带在身上,也可以通过称赞,形成人杰书页,但能不能放进去就不好说了,也许该找个机会试验一下。”

    他这边正在想着,门外传来了陆映的声音,却是通知他出去准备一下,朝廷已经有人派来接洽了。

    这个人,并不是过来传讯的,只是朝廷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类似于过来做一些登记,记录陈止他们的情况,然后再做安排,比如确定入职日期、分配住房等等。

    “好了,我这就去了。”陈止又看了一眼手上的萧规曹随册,将之放下,人就已经走出房间,这走着走着,他忽然心生一念,朝陆映问道:“陆兄,我记得你过去师从琴艺大师,这琴艺高超,堪称大家,已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陆映摇了摇头道:“没有的事,不过是以讹传讹的夸大之言,我这琴艺浅薄,根本不敢跟老师相提并论,最多是自娱自乐罢了。”

    陈止就笑道:“好了,别在这跟我谦虚了,咱们这一路走来,你的本事,我还能不知道?你说浅薄,那就是精通,说不能相提并论,至少也能分庭抗衡,你这个自娱自乐的水平有点高啊!你越是这么说,我越是知道,你的琴艺了得!”

    他的这番话刚说完,忽然就心中一动,隐隐有所感应,不动声色的拿手在怀中摸了一下,里面已经多了一页纸。

    不过,陆映当面,陈止自是不好拿出来观看,等二人走过开间,来到前庭,陆映知道这朝廷的事,自己不好搀和,就先离开,让陈止独自面见那朝廷之人,陈止目送其人离开,这才将怀中那一页纸拿了出来,低头一看,就见上面写着寥寥几字,那字体宛如自己亲笔写下,内蕴神韵。

    只是,真正吸引陈止注意力的,不是这近似于他亲笔所书的文字,而是内里的句意——

    “陆映,江左陆家之后,家学渊源,擅儒、法、经义,又有擅音律之道,此章乃录其人音律之能。”

    简单的一句话后面,却变成诡异复杂的一个个纹路标记,就好像是诸多符文,但目光扫过,能从中捕捉到一种特异的感触,耳边仿佛有声音萦绕。

    “看来还是得随身携带啊,否则只能形成所谓的人杰书页,却不能放入书中,那也是用不来的。”

    简单的试验过后,陈止将那书页重新放回怀中,并不怎么着紧,因为不是签筒宿主、没有那本萧规曹随册,就算是拿到了这张纸,也没有任何作用,只不过是一个稍微奇怪点的文章罢了。

    收拾好东西,来到前院,见了两名官差。

    这两人气度不错,比之彭城不少宗族的族长却也不逞多让,却做着跑腿、通知的活计,见了陈止更是恭敬有理,拿捏的十分到位,让陈止也生出舒坦之感。

    问了几句,才知道这两人乃是太常官邸的从属官,负责就是登录心来官员的情况,陈止这位太乐令这一路西来,有徐虑他们跟着,消息也是时时传来的,所以这边还未真个进城,就有人过来安排了。

    “陈令且在这里修养几日,我等回去禀明,会有安排后面的事宜。”

    “不错,之前的敕令传达,说是有些简陋,太常那边会再安排一次,就在这院中传达,在这之后,会有人来迎接您入城。”

    两个人一番客套过后,简单说了一下情况,然后就先后离开。

    “还要在这住上几日?那也不错。”陈止点点头,并不觉得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这里也算是一处清净之地。”

    他们暂时居住的小镇,有点类似于洛阳的卫星城,靠近国都之地,论繁华比之彭城县中也差不了的多少,只是物价却很高,住在周围的,也都是有些来历的官吏,多数是从外地来京办事的,非富即贵,其实是个结交人脉的好地方。

    陈止的身份,得了一座独院,和几位好友同住,其实倒也惬意。

    这边,陈止安排下去,说是要住下几天,众人也都松了一口气,如刘纲等人,表面兴奋,其实初来乍到,还是有些不自在的,有心要见识国都繁华,又担心举止粗鄙,被人笑话,若是直接就进洛阳,还是有些担心的,现在有了个缓冲,心里都踏实不少。

    赵兴则站出来道:“那几位现在这里休息,我先回去见过父亲,也好给各位打点一番,来了洛阳,我算是半个地主,岂能不尽地主之谊?”

    “如此甚好!”

    赵兴刚走,又有人来报,说是太仆府上来了几人,要见陈止。

    陶涯等人便就回避,走前说道:“这可是你本家来人,那是要见一见的,也好约定时间,和陈太仆见面。”

    送走几人,陈止就吩咐下去,让把人带到正堂见面。

    另一边,那位皇帝刘岱,终于确定了陈止抵达的消息,正在宫中兴奋。

第三百零四章 北疆部族知陈名() 
“莫安节,你说朕是先微服出巡过去,见陈止一面好呢?还是就坐在宫中,传召他过来?”

    这位年轻的皇帝,此时在御书房中来回走动,一刻都安定不下来,在他的书桌上,摆放着诸多的奏章,但都被堆了起来,唯一摊开的却是一篇文章,正是陈止最近才书就的《六国论》。

    刘岱在得到陈止可能到来的消息后,就坐在桌前,看着这篇文章,等着确切的消息,等这消息经过了验证,他立刻就坐不住了,就在这计划着,要用什么形势去见陈止。

    “正好,朕也该用膳了,干脆就召陈止过来,等吃了晚膳,朕与他彻夜畅谈,岂不美哉?”

    他的那位大伴、如今已经升任中常侍的莫安节,在旁边冷眼旁观,感觉一阵头疼,见那皇帝越说越离谱,不得不出声提醒道:“皇上,朝廷自有法度,陈止此来,乃是应职,为太常属官,这在规矩上,得等太常那边跟他打过招呼了,您才能召他,否则师出无名,他毕竟现在还没有官职。”

    “先前封赏,就该让他入宫,现在人来了,朕还不能立刻见到,这是什么道理?”刘岱一听就不高兴了,“朕要见个人,外庭还管不到,大伴,你让人去给陈止说一声,朕……”

    皇帝若是说出了决定,再让他收回去,那可不容易,所以莫安节不得不硬着头皮,在那话还没有说完之前,他就赶紧道:“皇上,您若是如此作为,那害得可是陈止,让他越过上官,与您说话,旁人如何去想?也不利于他今后行事。”

    皇帝则会眉头越皱越紧,最后不得不点头坐下,做出妥协。

    “好好好,就这么着吧,”他脸上很是不满,瞪着莫安节,“你说外庭那群人,整天说来说去,有什么用?还不如陈止的一句话,不说刘渊之死,就说他最新写下来的这篇《六国论》,这几日不就有消息传来,这文章刚写完没有几天,就传遍了周边诸国,尤其是鲜卑几部,更是人人传阅,这么厉害的一个人,朕想见他,还有这么多规矩,如何能够?”

    莫安节只能赔笑道:“是以我大汉才是上国,四夷臣服。”只是这心里,也有些不自在。

    原来,刘岱提到的这个事,还真不是杜撰。

    陈止的那篇《六国论》,在王府晚宴之后,还真就迅速传播,但奇怪的地方在于,这文章在中原之外的传播速度,比之中原还要快上几分。

    似乎是因为这篇文章的诞生,有鲜卑人参与的关系,以至于在鲜卑之地,那慕容部、段部、宇文部、拓拔部等,都格外追捧陈止的《六国论》。

    中原王朝在这样的部族中,都有着自己的探子,为的就是掌握周边部族的各种变化,将消息传回去进行分析。

    所以,陈止文章流传的这个事,他们当然不会放过,第一时间就通过种种渠道打探起来,并且和新汉的情报部门进行配合,分析内中缘由。

    结果原因,却让他们很是意外。

    不光是因为慕容鲜卑的大才,被这篇文章比下去了,还因为陈止用计诛灭匈奴的消息,也传到了四边诸部,从侧面助涨了这些部族对陈止的好奇,迫切的想要知道这个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但陈止过去的事迹并不多,涉及到异族的,更是基本没有,这些部族之人想要了解,最快的途径,就是找陈止写过的文章了。

    于是,这《六国论》首当其冲,被各个部族之人拿去讨论,这文章中的含义,让他们有所领悟。

    实际上,那文章写的颇为露骨,提到的就是中央王朝如何治理四夷,以及对陈侯策的曲解,按理说这四边的部族看了,该是愤怒才对,理由也很简单,这等于是用居高临下的态度的歧视。

    偏偏这群部族高层们,却并不恼怒,反而觉得自己能看出文章深意,是高人一等的表现,仿佛只要他们看懂了意思,就能从原本的族群中剥离出去,成为高人一等的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崭新的鄙视链出现了,那就是能看懂《六国论》中贬低自己族群之意的,会对看些看不懂的人抱以鄙视,并且解析文章中贬损自己的部分,越是贬得厉害的,他们说起来越是兴奋,然后一番检讨,视为部族的劣根性,而他们这些人不过只是读懂了文章,却仿佛已经摆脱了劣根性,成为了更高境界的族人,能和文章的作者,一起居高临下的看着自己的同胞。

    这样的风气之下,越来越多的人,钻研起陈止的六国论,哪怕是看不懂的,也要学上两句,显得自己也有研究。

    以至于陈止的名声,竟然在这种情况下,诡异的增长起来,短短时间内,这鲜卑各个部族,几乎都知道了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