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绝新汉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见唐典、唐允的表情略显尴尬,就解释道:“这可不是讽刺,陆太守对唐家的成见,我是知道的,但寻常人家碰到了这事,说不定架势就要倾颓,但贵族却不然,虽也有损失,失了不少的地,偏偏通过产业、商贾之事,将那损失弥补回来了,足见能耐!”

    三唐一听此事,先是一愣,跟着面面相觑,随后是神色各异。

    那唐允是稍微放心下来,同时也是暗暗欣喜,觉得陈止果然是有借助他们唐家的意思,但唐典和唐资则眉头皱起,听出了陈止话中表现出来的、对唐家的熟悉。

    一个上官,这么了解自己的家族,明显是特别调查过,这未必是好事。

    “三位也不用担心,我了解这些,不是出于恶意,而是有心和你们合作。”陈止看着三人,缓缓说出这话。

    唐典依旧还是皱眉,但唐资则心中一动,试探性的问道:“太守所说的合作,指的莫非是那纸坊?”

    “不错,唐公子果然敏锐,难怪能将唐家的产业扩大,”陈止点点头,毫不避讳的说道:“我那纸坊的出产如何,想必几位已经亲眼见过了,半个月内,这纸就能大量出产,到时候这般材质的纸张,如果向外贩卖,自有不菲收入,只是我毕竟为官,手下也没有合适的商贾,因此就想着找人合作。”

    “所以,太守就看上了我唐家?”唐典微微点头,随后有看了唐资一眼,“唐资,你来与太守分说吧,这商贾之事,我亦不甚清楚。”唐典或许是真不擅长商贾,但他在唐家的地位,比唐资要高,说出来的话更管用,因此不敢贸然攀谈,防止受人话柄,难以转圜。

    这些道理,唐资自然知晓,当下也不客气,上前就道:“太守是原因将纸方交给我唐家,然后一同开设工坊么?”

    此话一出,唐典和唐允的神色陡然变化,他们几乎能感到,胸膛中的心脏,猛烈的跳动了起来。

    那张纸的品相,他们都是亲眼所见,很清楚其中价值,若是能够得到纸方,那对他们唐家而言,实在是天大的好事!

    以唐家在产业上的积累,有了这样的方子,投入人力物力之后,产出所得,不知道会有多少好处!

    但问题就是,陈止会同意么?

    这么想着,两人的目光落到了陈止的身上。

    陈止却不答话,似笑非笑的看着唐资。

    唐资浑然不觉一样,继续说着:“以今日那纸的品相,若是能有我唐家的人手加入,再朝南边的中原腹地贩卖,当可为太守带来三倍以上的毛利。”

    “好了,这些话也不用说出来试探了,”陈止摇摇头,“纸方是不可能拿出来的,唐家若是不愿意,我可以去找其他家,并非一定是唐家,其实王家更是理想,只不过考虑到有些因素,挑选了贵族,相信你们都是聪明人,也是能够明白的,只是我不明白,那样的好纸,只有三倍以上的毛利?”

    陈止的直言不讳,让众人一阵皱眉。

    但无论是唐典,还是唐允,都明白那纸方的珍贵,知道陈止不可能开放出来,因此听到这番措辞,也都熄了心思。

    “我知道纸方珍贵,但我相信太守也有欠考虑的地方。”唐资微微一笑,侃侃而谈,仿佛一切都在掌握之中,“那就是在代郡这片土地上,就算是再好的东西,只要是出产自本地,首先就会被人看低。”

    陈止点点头,示意唐资继续说下去。

    后者也不客气,干脆的说道:“原因倒也简单,这士人、名士,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满足,而依托于此,无论是平时的用具,还是衣食住行,其实都向往着更加奢华之物,换句话说,就是南边的出产。”

第四百六十四章 厚彼薄此,九一占利() 
陈止没有任何意外的神色,而是笑问:“南边出产的东西,又有什么稀罕?”

    唐资却摇摇头道:“太守自洛阳都城而来,引领诸评风尚,又是徐州彭城出身,靠近江左之地,从始至终所见的,都是那中原腹地的物件,是以见怪不怪,所以不明白我们代郡这边的风土人情。”

    陈止淡淡说道:“代郡之民倒是淳朴,代郡之士与他处比起来,也不见多少不同。”

    “正是这个不见多少不同,才是关键所在。”唐资索性放开了说起来,他也知道,既然陈止透露出了意思,那自己当然要抓住机会表现,不光是强化陈止和唐家合作的决心,更要尽可能的得到好处,“代郡地处边疆,边疆比起中原腹地,那是贫瘠太多了,这也就制约了我等代郡士人,又与胡人风气的杂糅,也让我等在中原名士的认知中,要低上好几个档次,存在着某种歧视,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代郡之人,无不以效仿中原腹地为风尚。”

    这话一说,边上的唐典和唐允都是神色微变,有心要阻止唐资说下去,但注意到陈止的神态之后,又不得不忍了下来。

    陈止静静的听着,没有发表看法,但心里却跟明镜一样。

    唐资话中的潜在之意,他心知肚明,不光明白,还早就有所察觉了。

    简单的说,就是中原士族对边疆士族,是有歧视的。

    但这根本不是新闻,别说边疆士族,在新汉王朝之内,可是有着一套完整的歧视链的,南歧视北,中心歧视周边,这一点陈止从在彭城之时,就有着深刻体验。

    不过,越是有歧视,就越是会激发被歧视的一方,拼命的向主流价值观靠拢,拼命的证明自己,哪怕是付出诸多不必要的妥协,也想要得到夸赞。

    正好这时候,唐资又说道:“为了不被中原腹地士族看低,也为了能有真正的世家风范,有鉴于此,所以我们这代郡的世家,实际上对于那些附庸风雅、名士风度之事,是格外的向往和热衷的,哪怕在学问上不能比拟,但在享受上、在平时的用度上,却竭力向着南边的都城靠拢,这也是太守你这么好的一张纸,为什么只有三倍毛利的原因,按理说这样的纸,在洛阳都见不到,在江左都未必有,至少也得是十倍,若是运作得当,有高人相助,就是百倍,也并非没有可能!”

    唐典、唐允听到这里,脸色越发不好看了,原因无他,因为他们就是唐资口中的代郡世家之人,而他们在平日里所作所为,也有意无意的都有这些意思。

    现在却被唐资当着面,给陈止说了个分明,就好像是大冷天脱光衣服,站在雪地里一般,身心都不是滋味。

    就以他们两人为例子,具体到具体的事上,唐资所说的这种事,就更为明显。

    就比如说这书法,他们也追捧书法家,但更多的是收集书法家的作品,然后悬挂在家中,以彰显底蕴。

    这两人正在想着呢,唐资的嘴里又蹦出一句:“还有就是我代郡人对书法的追捧,代郡抵触北疆,其实更重丹青与诗歌,书法倒是一般,寻常子弟君子六艺是学得不错,也多有武艺傍身,但却没有多少是学的书法,不过却喜欢收集书法,悬于家中,以作底蕴,说白了,就是给人看的。”

    顿时,唐典和唐允的脸色,又黑了几分。

    唐资尤不满足,仿佛没有看到两个叔父难堪的脸色,兀自说着:“在书法之中,又有许多门道,比如这个用的纸,就不是代郡产的纸,而必须是中原腹地的出产,尤其以江南、江左的纸坊出产为尊。”

    陈止这时点点头,说道:“我知道,代郡其实自己也产纸,王家在城中就有纸坊,负责人便是吗王淀,他的那个侄子王左,同样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唐资笑道:“太守果然知道的清楚,可就算是这样,连王家自己都不会用作坊中的纸,那纸多数销往草原,也有朝着中原腹地贩的,但往往会主动压低价格,当做纸中的廉价之物。”

    陈止点了点头,他上任以来,虽然时间不长,但遍观卷宗,近乎整个代县的文献资料,都存在脑子里,其中就有经济活动和贸易方面的细节。

    所以陈止很清楚,唐资所说的这个情况,不光存在于王家,其他几家也是一样,不光是纸,就是其他物件也是一般,笔墨纸砚只是代表,如瓷器、木器、金银铜铁器,代郡本地的世家,都不愿意使用家乡的出产,而是推崇中原腹地的造物。

    唐资依旧是直言不讳,直接点明道:“在代郡士人的心中,江左造物乃是一顶一的好东西,值得花大价钱购买,在江左的一般物件,通过运输,来到代郡,往往能卖出十几倍的高价,利润丰厚,否则也不能吸引诸多商贾。”

    陈止直接就问:“按着你的意思,我这纸如果一切不变,只要是出自江南,就可以得到十几倍之利?”

    唐资点点头:“不错,而江左造物之后,就是中原北方的造物,也就是洛阳周边的出产。这种造物,比之江左之物要次上一等,但在世家的眼中,依旧大大好于代郡和幽州的出产,所以运输过来,可以三倍、四倍的卖出去。”

    “北方造物之外,那就是蜀地造物,同样也被我等代郡世家推崇,但比起江左、中原北方,蜀地的东西又要次上一等,在代郡只能以两倍的价格卖出去。”

    “至于西北和幽州、东北的出产,代郡之人就不甚看重了,觉得也就和自家的造物差不多。”

    陈止点点头,没有插话。

    而唐资仿佛是说上瘾了一样,又补充了一句让唐典、唐允脸色更加难看的话来:

    “你现在去代郡世家的家中一观,随便指着一个物件询问来历,保准都不是本地出产,在我等的心中,代郡出产的东西,别管是什么,都绝对比不上南边,越往南,那东西越好!”

    陈止笑道:“既然如此,想来王家同样也是这般认知的,只不过他们家有纸坊,通此道,算是个知之之人,所以当那王淀亲口说出,手中的这个纸轴,品质要好过南边大城的出产时,在场的人更是惊了几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