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绝新汉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这个人数,之所以还能支撑,就是因为陈止接收了郑家在代县的产业,将收入都朝着这方面倾斜,再加上通过陈梓、杨宋等人,和陈家、杨家那边拆借了一部分银两。

    可即便如此,目前这五千多人的武丁,也是入不敷出,连后勤都得让代郡世家进行投入。

    这第二批的武丁,其实各家拿出来并不心甘情愿,除了唐家、刘家之外,其他几家都还存着观望的心思,于是这第二批只送来了承诺的一部分。

    但即便如此,第二批的总人数也接近了三人人。

    本来五千人,就接近极限了,再加上新的三千人,而且还要从头开始操练,给予衣衫被褥等等,这里面的投入,光是想一想,就让负责财政这部分的陈家人头皮发麻。

    最后自然找到了陈止这里。

    不过,陈止却没有停下来,或者说也没有必要停下来了,因为就在众人交涉的这段时间中,这第二批的人员也基本上算是到位了。

    况且,对于陈梓他们的要求,陈止也无法答应,因为这第二批武丁的用处,和第一批并不一样,更何况,他着眼的也不是现在,更是将来。

    “这次北疆战乱,说白了,还是一次机会,让我能名正言顺的收权,而且我对鲜卑的目标,可不是单纯的要将他们轰出去、抵挡住,若是我所料不差,只要慕容部能抵挡住这次进攻,那整个东北的局面都要翻转,王浚未来的日子就没有那么好过了,我这边的压力不光能减轻,还不用在事后,将聚集起来的人马,再次分散开来,好不容易聚集的人口和人力,如果重新散开,那里面的无形损失,不知道要有多大。”

    带着这样的想法,他带着杨宋,吩咐了很多句之后,重新投入到了忙碌中,不过城中的一些有心人却发现,杨家兄弟的身影,居然不见了。

    不由得就有人怀疑,这兄弟两人,是不是秉承着陈止的命令,进行了什么秘密的行动。

    不过,这各方势力的探子,还是清楚的传回了消息,说兵营中依旧能听到热火朝天的口号声,以及靴子踩在地上的声响,这说明武丁还在操练。

    既然兵马还在,两个统兵的将领不见了踪影,似乎也能解释得清楚——

    这些武丁从一送过来,就是杨家兄弟在操练,现在随着北边和东边一个个消息传来,代郡有鲜卑人和匈奴人入侵,东北的大战又正式开打,这新兵的操练似乎也更加严格了,以至于兵营内外封禁,除了运送物资的小队之外,其他人基本是无法进入、进出了,只能靠在外面听着声音,来判断其中情况。

    作为操练将领的杨家兄弟,或许也是因此同样在里面,不出来了吧。

    况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代郡的世家也好,又或者那些还没有离开,依旧滞留在代郡的访客,他们的注意力都发生了变化和偏移,转移到了代郡北边的当城县。

    就在一天之前,当城求援的书信,就送了过来,请求代郡能带领兵马,过去救援,将城外的鲜卑人赶走。

    但这样的请求,却被城中的世家自己就给否决了,就连在当城有着重大利益的朱家,都不同意用代郡的守备力量,去救援当城。

    “听说消息传过来的第一时间,城中几个大族的族中、话事人,就直接找上了陈太守,言明了利害关系,希望他能够按兵不动,不要调人马北上,防止代郡空虚,并且还煞有介事的说,这很有可能是胡人调虎离山的计谋,就是要围住当城而不打,引诱代郡出击。”

    酒店之中,诸多外来访客坐于一处,一边品茶,一边谈论局面,他们一个个衣着光鲜,神色从容,坐姿端正,丝毫也看不出是被战云笼罩的情形。

    这次谈论,位于核心的则是陆建、顾恩、张景生、王快、罗央等人,他们也是如今留下来的诸多访客中,地位最高的一部分人,背后的家族要么名声远扬,要么势力庞大,要么根基深厚。

    此时正在说话的,是来自王家的王快,他本身长袖善舞,与各家关系都不错,尤其是和代郡世家的青年一代亲近,所以消息快速、准确。

    听他这么一说,那罗央就嗤笑道:“什么调虎离山,现在不就有一支鲜卑人,一支匈奴人进了代县么?听说那北边的屯兵还和匈奴人爆发了冲突,但很快就被匈奴人冲破了阻拦,长驱直入,你说调虎离山,难道是鲜卑人用自己做诱饵,给匈奴人制造机会?我怎么不知道,这鲜卑人什么时候和匈奴人的关系这么好了。”

    “说白了,他们还是担心,担心代郡以及更南边的县,会被波及。”陆建轻抿一口茶,淡淡笑道,“代郡这个地方,重商贾而轻农耕,关键就是因为接壤外族,尤其是北边,胡汉杂居,因此但凡有崛起的世家,都会将家族的重心放在郡南,即便是朱家,在当城损失不小,但依旧懂得壮士断腕的这个道理。”

    “陆兄说的不错,”罗央点头,露出一抹嘲笑之意,“还有就是这代郡的兵马,着实有限,就算陈家操练的家丁,也不过是刚有起色,用来守城都有些勉强,拿什么去救援?恐怕刚出城,赶路到一半,就散了架了。”

    他说出这话,本是想得到陆建他们的响应,未了那陆建却摇摇头,和顾恩对视一眼,沉默不语,让罗央很是意外。

    “好吧,就算有些起色,但想要带着一群刚刚入伙的家丁,就去阻挡鲜卑人,这绝对是做不到的,”罗央摇摇头,将话题转变,“但直到现在这个时候了,那位太守还不愿意拿出一册完整的通典出来,他到底有何打算?”

    张景生放下茶杯,说道:“他希望我们的家族,在接下来的战乱中,能给予他帮助。”

    “这是不可能的,”罗央还是摇头,“我们留下来,是因为局势还没有恶劣到最大的情况,一旦连代县都受到了威胁,那我想诸君就不得不离开了。”

    “若是那位太守,能展现出足够的实力,我想情况也会有变化了。”陆建如此说着。

    “但现在连当城被困,代郡都无能为力,”罗央的脸上还有轻蔑,“这里的人丝毫不懂大义,家难当头,还各自为政,王浚抽不出手来,而本该出兵的汪荃,按兵不动,而稍有兵权的太守,也无计可施,我看着代郡啊,是要完啊。”

    议论之中,夜色降临。

    当城县,县衙。

    “怎么样?代县有没有什么回应?”

    明亮的厅堂中,吴广书没有了之前的从容之色,看着回来复命的传信人,急切的询问着。

    “回禀令上,太守说他那边也实在没有办法,无法支援……”

    “胡说!”吴广书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满面恼怒和后悔,“他这是记恨我呢,想要公报私仇,治我不敬之事!他那边最好也有五千人马,城外的鲜卑人,也就两千人左右,他怎么无法支援?他这是对我还有成见啊!我后悔啊!”

第五百五十八章 驱民攻城() 
“令上,其实陈太守那边,未必就是在敷衍我等!”

    眼看着吴广书陷入狂暴,他的那名心腹刀笔吏这时站了出来,想要出言安抚。

    “不是敷衍?又能如何?我现在需要的,不是这背后的原因!我也不要理解他的苦衷,我需要他们的援兵!鲜卑人现在就在城外,他们将外出巡查的兵卒全部斩杀了,还不时过来叫门,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兴起攻打的心思?到时候怎么办?我去城中阻挡,还是你们去和他拼命?”

    刀笔吏呐呐难言,但最后还是直言不讳的道:“令上,那些鲜卑人人少,又皆骑兵,更无攻城之械,如何围城?所求也不过就是劫掠,只要我们坚守城池,他们早晚是要退去!汪将军也是知道城池难破,才会有恃无恐!”

    “谁能保证?你?”吴广书直视着他,脸上的表情愤怒又夹杂着恐惧,“你看到那些胡人的凶残了么?”

    “他们只不过是在劫掠!令上,你不能因此而乱了分寸,城中还有差役、皂吏!鲜卑人在马上称雄,但他们无力攻城!而且他们的人少了,连我们派出去送信的人,都无法拦住!如果令上您实在担心,只需要择家中武勇家丁护持,便可以……”

    “便可以什么?趁着鲜卑人不备冲出去?”吴广书那满含怒意和恐惧的脸上,露出了苦笑,“我若出城,哪里跑得过马匹?城中固守尚且罢了,一旦出城,纵然趁着鲜卑人松懈冲出,但一旦追击,又去哪里躲藏?况且我受命守土,若是弃城而走,必然身败名裂,又有什么面目称士?此话休提!”

    那刀笔吏顿时不敢言语了。

    “可惜,我误信了汪荃之言,以至于将他视为救星、靠山,反而疏远了代县,结果向他求助,却是泥石入海,没有半点踪迹,眼看时日继续,鲜卑人尚未离去,匈奴人踪迹已现,为之奈何?”吴广书走到了书桌前,看着上面的一叠叠的公文,喃喃自语。

    哒哒哒。

    突然,门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随后一人推门进来。

    见到其人的第一时间,吴广书就上前一步,追问起来:“怎么样?是不是北边有消息了么?汪荃有没有派一支人马南下?”

    “回禀令上,汪荃将军并无安排,”进来的这人,正是吴广书手下和各方联络之人,掌管着诸多消息渠道,“我接到的消息,是说北边和匈奴人大战,被牵制了兵力,暂时无法分兵南下,但只要咱们坚持住……”

    啪!

    话还没有说完,吴广书怒急之下,却将手边的镇纸扔了出去,砸在地上,发出了清脆的响声。

    “又是坚持住,又是坚持住!除了这一句,他汪荃可还有其他的话说?当初在那封信上,他信誓旦旦的跟我承诺,说靠着他的人马,决计可以挡住胡人,就算有一二小股人马遗漏,成了漏网之鱼,威胁到了当城,他会第一时间过来支援,过来解围!但到现在,人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