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冠绝新汉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这个时候,忽然就有人上门,明眼人都看得出那背后的用意,也难怪朱宪有些气急败坏了。

    这不是坑人吗?

    “总之,这件事绝对不能再提,也不要再有类似举动,你吩咐下去,未来两个月,不要与朝廷派来的人有瓜葛,更不能有联系,谁要是觉得自己受不了这个要求,告诉我,我送他去别的地方待着。”

    朱宪心里有火,话中不免带着一丝火气,这其他人一听,都噤若寒蝉。

    随后,朱宪拿起了衣帽,便要外出。

    朱完一脸疑惑,追上去询问。

    “还能去哪?”朱宪叹了口气,“人都进来了,不去跟太守说明白,太守或许不会多想,其他人指不定要怎么嚼舌根,当个家,难啊……”

    就在这声叹息中,其人离去。

    与此同时,随着那送请帖的男子从朱家离开,几个送帖子的人,陆陆续续的回来,前后回到那独院,见到了庾亮与张央。

    那送新朱家的人,一进来,正好看到长廊上,庾亮放下棋子,正看着一人皱眉问道:“你说唐家的人,不愿意接帖子?”

    被问的那个人,正是去往唐家送请帖的,此人低着头道:“本来是要接了,但那唐典又去请示家中长者,回来就回绝了。”

    张央忍不住就道:“这些老家伙,一个个真是鼠目寸光了,只顾着眼前的一点安稳!”

    庾亮则皱起眉来,又看向刚刚走来的那人,问道:“朱家是怎么说的?”

    “朱家……”送贴朱家的那人从怀中取出请帖,快步上前,“朱家也没有接,而且语气坚决!”

    “好一个朱家!正在被陈止打压,居然也敢拒绝我等,真个胆大!”张央又忍不住评论起来,他们从王浚那边得到了不少有关代郡世家的情报。

    庾亮眉头紧锁,好半天无语,但最后却点点头道:“唐家与陈止走得近,而朱家正在陈止的高压之下,这个结果倒也不算意外。”

    张央一听,也觉得有点道理,但又觉得好像是庾亮在安慰自己,同时拿起一颗棋子落在棋盘上。

    庾亮则心不在焉的夹起一颗棋子,但不等他将棋子落下,那个去给王家送心的仆从回来了。

    “怎么样?”那人来到跟前,庾亮立刻忍不住问道:“王家的人怎么说?”

    “王家收了请帖,但没有说具体时间,说是要商议一下。”

    听了这话,庾亮莫名的松了一口气,随后淡淡说道:“这王家还是知道厉害的,没有立刻给出时候,也是正常,在我预料之中……”

    张央也是点头笑着道:“王家可以,有点前途。”

    他这边话没有说完,忽有小厮快步走来,到了庾亮身边,小声说道:“主上,有一王家子弟过来。”

    “王家子弟?”庾亮闻言,心里“咯噔”一声,“他在做什么?”

    “那人说,”传言的小厮迟疑了一下,还是说着,“说是来退还请帖的。”

    “退还请帖?”庾亮的脸色一下变得铁青,手里的棋子也落了下来。

    这还没完,紧接着门外又有两人先后进来,快步来到庾亮跟前,低头低语……

    “启禀君子,那刘家不识好歹,不让我进门送帖。”

    “禀报主上,郑家也好坏不分,无人应答!”

    哗!

    下一息,庾亮满脸阴沉,一挥手将棋盘打落一旁。

    顿时,黑子白子落满地。

第六百六十九章 爵有三分,怒急而查() 
“多谢太守体谅,这事我等实在是毫不知情,不知道为何御史就派人过来。”

    离开郡守衙门的时候,几大家族的族长,还不断的给陈止赔罪,一副十分委屈的样子,而陈止则摆摆手,示意他并不在意。

    “诸位都是代郡的根基,未来代郡要发展,离不开诸位的助力,我等必须精诚合作,方可打开一片天地,又怎么会怀疑诸位呢?不仅如此,如今工坊那边也已经平静,而武丁也将周围郡县官道理清,些许溃兵败卒尽数拿下,商路重开,代郡纸也要重新送往各处,还要有劳诸位相助啊。”

    陈止的话,让众人在放心的同时,更是一喜,纷纷表态、表决心,随后匆忙而去。

    等人一走,苏辽从后面转出来,对陈止笑道:“主上,那庾御史的一番安排,自以为得计,结果他那边人刚拜访过,这边几大家族的族长、宿老,就忙不迭的来你这里表忠心,若是让他知道了,不知要作何感想,恐怕要气得七窍生烟吧。”

    陈止则很干脆的说道:“他如何想,并不重要,关键是这事该让他知道,在这期间,就老老实实的待着,等他挑明来意,你将战绩实册交给他,再带他去看看斩耳与俘虏,让他老老实实的回去,该怎么给朝廷上言,就怎么说。”

    苏辽神色微动,随即试探性的问道:“主上之前曾提封爵之事,莫非真有此心?但若说来,也并非全无可能,如今功勋,大体有三种,第一种乃是开国时所封,为开国公侯,追随昭烈帝南征北讨,定鼎江左,享开国之运,与国同休,如那诸葛家的武乡侯等,便是这般位格;”

    “第二种为北征公侯,是追随宣武皇帝北伐中原,混元天下,神州一统,享华夏之运,与国同享,那位如今还留在咱们代郡的罗央,其父罗侯的爵位,就是北伐之时定下来的;”

    “这第三种,就是一些依照大大小小军功被册封的了,多数是和皇室沾亲带故的,亦有不少人靠着的是家族威名,配合着稍微大一些的军功,就可得封,如今主上背后有陈家、杨家,陈家势虽不大,但老太公为太仆,掌握马政,泽惠和拉拢之人众多,若上下奔走,亦可得愿,而杨家势大,朝中多其门生故吏,而主上如今战功惊人,一旦公开,未尝没有机会!”

    最初他似乎只是试探,但说到后来,分明是一副期盼的样子了。

    陈止则摇摇头道:“没有这么容易,杨家对我不过投资,内子虽是杨家之女,却是庶出,而杨家的女婿里面,郡守不少,连刺史都有,更有朝中大员,不见得会为我太过出力,至于叔祖那边,掌握实利权柄,拉拢的人多,嫉恨的人不会少,有人帮忙,就有人拆台,更何况,如今想要找我麻烦的,远的有尚书令,近的有两州刺史,哪一个都不会让我轻轻松松如愿。”

    苏辽则道:“话虽如此,但太守的功劳确实惊人,也唯独这边疆之地,才有屡立战功的机会。”

    陈止点头道:“你的话也有道理,不过要建功立业,没有坚实的底子可不成,几个工坊的事,都要安排好了,那印版的问题也得加快解决,最近几日我就会邀请张景生他们过来,然后把这通典的事,先了结一下,还有那鸽子笼,腾出来之后,便要开始训养了。”

    苏辽表示明白,而后拱手,在离开之前,忽然压低声音问了一句:“如今那位御史既然已有动作,也被咱们破解了,是否顺水推舟,派出一些人手过去,将他们保护起来,也省的他们再做他事。”

    听他的口气,所谓保护,无疑就是限制人身,直接软禁了。

    不得不说,这种行为放在什么时候,都十分危险,因为庾亮再怎么说,也还是代表朝廷,随随便便软禁限制,当下还好说,那人一回去,往朝廷上一报,立刻就是问题。

    不过,陈止这边的情况又有不同,因为这两位摆明了就是来找麻烦,就算是好吃好喝的待着,风里雨里的伺候着,一样不会说好话。

    而更关键的,则是他们要查的事,对陈止来说根本构不成威胁,不仅不是威胁,还能翻过去衬托出自身武勇。

    当然,严格来说,隐瞒战绩也有隐患,但陈止已做好说辞,朝中也有人帮衬,稍微炒作一下,封爵或许勉强,但安身立命绝对没有问题,此消彼长之下,庾亮他们这几位巡查之官,就处在一个尴尬的地方,朝廷最终息事宁人,就不会让他们再开口。

    这样的情况下,这群人在代郡吃亏也好、占便宜也罢,都只能闷在心里,不可外说。

    正是有这样的认知,苏辽才一反谨慎,提出这种颇为激进的提议。

    另一方面,苏辽也有自己的考量:“眼下将他们保护起来,一方面防止旁人利用、挑拨,另一方面,也省得他们不知进退的挑衅,若是最后真的挑起矛盾,可就不好收拾了,相比之下,还是眼前就得罪的好。”

    这个意思,其实与陈止告知王构的话,是差不了多少的。

    “还不到时候,”陈止反而摇了摇头,“这件事的理由还不够,也不足以让庾亮他们感到压力,若是没有压力,贸然将他们圈起来,只会适得其反,说不定反而逼着他们和一些人联络,倒不如先严格监视,看看有什么人和他们接触,引出一些人来,当然,该有的防范措施也要做好,省得弄巧成拙。”

    苏辽点点头,这才离开。

    另一边,郡守衙门这边的事,根本瞒不住别人,王霍、唐典、朱宪几人,别看在陈止面前被收拾的服服帖帖的,但放在代郡那也是头一号的大人物,走在人群中,也是第一时间会被人出来的,忽然间齐聚衙门,落在有心人眼里,必然要探究一番的。

    这一探查,马上就知道了原因,进而便知晓是那位朝廷使臣、御史中丞妄图挑战陈止权威,结果反而丢了面皮,当下这代郡上下的心思,就有了变化。

    按理说,代郡这样的边疆郡县,山高皇帝远,很多时候不注重朝廷之事,然而等朝廷的人打着旗号过来,这心里还是有本能畏惧的,加上御史本就有检查之能,官场上下警惕万分,所以庾亮等人到来,代郡各方本来还是严阵以待的。

    却没想到,经过这么一件事,直接被太守扫了面皮,这群人的心里隐隐有种快慰,对这朝廷使者也无形中就有了一点看轻。

    同样的,这个消息最后也自然而然的传入了庾亮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