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恩现在是益州牧兼任京兆尹,从二品职官,一年的俸禄可是好几百贯。
内史侍郎许善心、京兆少尹李渊二人也出班上奏,认为裴世矩说的有道理。
在他们眼中,都认为杨恩年少气盛,肯定说的是气话!
那边,虞世基却不说话。
杨倓却说道:“皇祖父,孙儿看,大哥若是输了,罚一年俸禄也太严厉了些!还是比照裴相公,请众人吃一顿酒罢了!”
杨恩一看,不觉心里暗道,自己这个堂弟确实厉害,在杨广面前处处装得关照自己,显示出他们堂兄弟之间关系友好非常!
看来,这杨倓显然是一个很难缠的对手,万万不可大意!
第17章 这很简单()
杨恩说道:“皇祖父,孙儿觉得大可不必如此,孙儿竟然已经把话说出来,就定然不会后悔!”
“扶风王,你可要考虑清楚!”裴世矩提醒道。
他话音刚落,那大殿之上的杨广却说道:“你等都无需多言!我看,就依照裴相公之言最好!”
杨广的想法与众人大不相同,他从刚才众人的讨论之中,已经隐约察觉到这白叠花的好处。
他倒是希望杨恩能够把白叠布的价格降下去。
因为一般人都可以看出来,普通的麻布哪里赶得上这白叠布?
麻布太粗、太硬,就穿在身上的体感与保暖效果来讲,麻布差得很远。
而普通绢帛,虽然体感不错,然而保暖作用同样与这白叠布相差很多。
再者,绢帛是靠养蚕,这就多了一套复杂的程序;而这白叠花,是直接在土里面种植,相对来说更为便捷。
所以,这白叠布价格要是能够降下来,那可就成为了国家的战略物资,万万不可小视!
这时御史大夫、参与朝政裴蕴说道:“陛下,既然扶风王和虞相公要打赌,微臣愿意做个证人,请陛下允许!”
杨广点点头:“好!就依裴公!另外,京兆少尹李渊、户部侍郎封德彝也一同参与!”
“遵旨!”
……
大兴县,顾老五家中。
大兴县就是后来的万年县,是大隋第一大县。
顾家虽然未必是大隋首富,不过,肯定是京兆府首富,当然,皇帝除外。
杨恩家中虽然也有十几万贯家财,不过与顾老五比,还是有相当差距!
顾老五真名顾春,专门做丝绸生意,他家的作坊占了大通坊半个坊,家中织布机五百台,纺纱机二百台!
现在,顾春正带着他作坊内最有经验的管事与工匠,给杨恩等人汇报纺纱织布经验。
杨恩是带着谢俊、蒋鹏、韦挺三人来的,那韦挺是杨恩的大舅,二十五岁。
只见顾春的一名管事说道:“扶风王,这里主要是纺丝、麻。这白叠花也纺,不过很少,主要是收购来的带籽白叠花,去籽很困难,全要靠人工选出来!
要是收购去籽的花,价格又要贵许多。还有,这白叠花与普通绒毛差不多,很短,用现在的脚踏三锭纺纱机,纺纱不太容易。一般也就纺一个锭而已,很慢。”
杨恩一听,什么?手工去籽?
那当然很慢啊!
必须得采用机器,那东西用两个辊子一碾压,棉籽就自动出来了,哪里用得着人一个一个将棉籽手工摘出来?
只见他说道:“顾大商,其实我倒是有一个去籽的好方法,比单纯用手摘取要方便不知多少倍,你们可以试一试!”
啊?顾老五和那个江管事一愣!
方便不知多少倍?
真有这样的技术?
“还请扶风王不吝赐教!”顾老五道。
“其实很简单,昨日来我已经画了一个图样,你二人拿去看看,这东西我等已经在家中试过,非常好用!”杨恩道。
那二人满脸激动的把那张草图接了过去,一看,却是两个辊子,还有一个支架,看样子是手摇的。
二人看了好半天没搞懂!
顾老五又问道:“扶风王,不知如何操作?”
只见杨恩对旁边的蒋鹏点点头,示意他来讲解。
于是蒋鹏站起身,对着那个图样给顾老五等二人讲起来:
“顾兄,此物是如此使用的,这两个辊子转动方向相反。你只要把带籽的白叠花放进去,那叠花自然被转动的两个辊子卷了进去,而白叠花籽由于太大,是过不去这辊子的……”
啊?那二人一听,却是如梦方醒!
没想到居然如此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把这白叠花籽去掉了!
这个发明也太神奇了,谁想出来的?
“扶风王,莫非这替白叠花去籽的工具,是王爷发明的?”顾老五问道。
蒋鹏微笑着点点头,说道:“当然,不然还有谁能发明这神奇之物?这东西你只要做他几百个,多少籽都可以去掉!”
这时杨恩插话道:“其实,单单是做一个小的,一个人操作起来就很方便!
不过要想速度快,就得把这个辊子做长做大一些,旁边增加一个料槽,让人往里面批量加料,速度可以提高几十倍的!”
原来,杨恩只做了一个简单的轧棉机。这是一个人用右手摇,左手往那轧棉机里添加籽棉的小机器。
虽然这东西家庭用很方便,不过要作坊大规模加工,那就效率太低,不大方便。
如果在旁边安放料槽,加长轧辊,一次可以转进去几十个籽棉,当然方便得多。
二人知道了这轧花机去籽的原理,再经过杨恩这一提醒后,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只见顾老五满脸兴奋的说道:“嗯!小人听懂了王爷的意思!小人马上安排人,制作这个轧花机来去籽!”
他说完之后,就对身旁的那江管事做了安排,那管事领命而去。
“走,去看看你的纺纱机!”杨恩站起身说道。
……
杨恩等人在顾老五的带领之下,进入到他的纺纱作坊之内。
这里是一排平房,全部是黄土墙瓦房,比全国大多数百姓住的房子都要好很多。
屋里面纺纱的全部都是女人,年纪各不相同。
采用的纺纱机全部都是脚踏式,三个纱锭。
杨恩经过那顾老五介绍,已经知道,脚踏式三锭纺纱机在此时是最高级的纺纱机。
此前他没有见过这东西实物,只是在电视上看过类似的纪录片。
在华夏某些古老的村落,还保留着这种脚踏式三锭纺纱机的模型,有些老人也还会使用。
他驻足仔细看了看,心里不由得感叹道:“华夏人民的确聪明无限,不经过几百年上千年的发展,谁能想出如此精巧、先进的纺纱机来?”
这个纺纱机,是由双脚踩住一根约三寸直径的圆木,像踩自行车一样不断转动右边的一个大圆辊。
这是利用了凸轮原理,这点非常关键!
那大圆辊带动皮带,皮带带动三个纱锭旋转,将丝、麻打成有捻的纱线。
为什么最多是三个纱锭呢?
因为,丝、麻等原料,必须要用左手拿着,并用大指母轻轻压住。
这样,一个人的一只手就剩下三个手指缝,那原料就从这三个手指缝溜出去,被绕成捻,在纱锭卷成纱线!
而右手还有用途,要隔一会儿用长棍子,把纱线缠绕到到纱锭的最右端,以做到均匀分布!
第18章 你这技术不行()
燕王府。
杨倓看着监察御史欧阳雪,微笑着说道:“你表现得很好!这些东西是我赏给你的!记住,今后只要照着我说的办,升官发财都不是问题!”
欧阳雪拱手回答道:“多谢燕王赏赐,卑职愿为燕王肝脑涂地!”
“嗯!你继续暗中监视杨恩,我看他越来越张扬,似乎想要取我而代之!哼!这是自不量力!”
“燕王是嫡长孙,其他人哪里敢比?被立为皇太孙是迟早的事!”
一听这话,杨倓脸上泛出一丝得意之色,他又对欧阳雪说道:
“这次,不管杨恩打赌胜负如何,我们依旧要寻找他和二叔的把柄!”
“遵命!燕王,卑职还有些事情,这就告辞!”欧阳雪起身,行过礼之后,随手提起那个钱袋子走出去。
他刚走出门,就打开那钱袋子看了看,心中很有些吃惊!
这燕王也是大方,这口袋当中的金银,有两三百贯价值!
身后,欧阳雪刚走,王府的大管事刘阳走了出来,轻声对杨倓说道:
“王爷,这次欧阳御史的弹劾并不是很成功,王爷如何还要给他如此重赏?万一那扶风王赢了该当如何?”
“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几百贯钱吗?再说,今后还有用得着他的地方,我们只要不停找杨恩的毛病,总会找出来的!
他没那么容易成功!你派人盯紧些,将进展情况及时向我禀报,必要时可以采取一些极端措施!”
“遵命!”
杨倓想,杨恩想出头,其实没那么容易,只有二叔齐王一直被软禁,他就不那么容易出头!
因为,杨恩如果当了亲王,那他父亲怎么办?
……
顾老五作坊。
杨恩问道:“按理说,那白叠花也可以用这个脚踏三锭纺纱机的,你为何不用?”
那顾老五道:“小王爷有所不知,这白叠花跟绒毛相差无几,很短,不容易成捻,和那丝麻相比差很远!”
杨恩一想,的确如此!那丝、麻的纤维可比在棉花长得多,根本就是天上地下,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不过,也并非纤维短就不能提高效率,毕竟再短纤维的棉花,也是可以机器纺纱的!
后世那些棉纺厂可都是用几百个纱锭的机器纺纱,虽然棉花品种可能不一样,但应该不是决定性因素!
你这三个锭都搞不了,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接着众人来到专门用棉花纺纱的作坊!
杨恩转了一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