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三个锭都搞不了,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接着众人来到专门用棉花纺纱的作坊!
杨恩转了一圈,立刻就发现了关键所在:这棉花松弛度很有限,而且里面杂质很多!
如今这里所有人都用一个纱锭纺纱,那棉却是先拉成的丝状,抓在手中进料。这很费功夫,当然速度较慢。
正常情况之下,棉花只要足够松弛之后,将其排列整齐,前方捻出一根棉线之后,后面的棉花会自动跟着被捻进去,一根棉线就出来了。
杨恩看他们居然如此困难,知道这个棉花原料有问题,没有弹好。
接着他又到了棉花的原料作坊看了看,问了一下顾老五弹棉花的情况,得知他们是用两尺多的短弹弓简单的弹了一下。
这哪行啊?
后世城郊结合部以及农村,还可以经常见到弹花匠,杨恩可是亲自见过弹棉花的。
那些弹棉花的工匠,这是两米长的大弹弓,效率很高,可以有效清除棉花中的杂质。
当然,那种大木弹弓效率其实也不高,依照这大隋朝的科技水平,可以制造更先进的弹花机,那样效率还比大弹弓提高十几倍。
不过时间很紧,只有两个月时间,那个弹花机就找人先研制着。
目前首要的是要制造出大木弹弓,那玩意儿没什么难度,反正就是用牛皮筋做弦!
只要棉花弹好了,采用目前已经使用的的脚踏三锭纺纱机,就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当然,这还很不够!既然要赢虞世基,还得把多几十锭的纺纱机搞出来。
脚踏三锭纺纱机小巧灵活,每家每户都可以使用,这是他最大的优点。
不过他的效率依然很低,只有三个纱锭!
杨恩要马上进行改进,他要首先制造出三十到四十个纱锭的纺纱机。
因为他发现这个脚踏三锭纺纱机,其实是皮带带动的三个轴,轴上是三个纱锭,进料全靠人的三个手指缝。
这效率当然很慢,在他这个见过后世很多机器的人看来,完全可以改得更加先进!
比如,可以在一根轴上装上若干个纱锭,比如说五个,这样,十根轴就是五十个纱锭。
这绝对可实现,只是要增加一些齿轮和一些传动机构。
至于那进料,当然不能靠人的手,而是直接设计进料槽,就那棉花排列整齐之后,就可以自动成捻进料。
看了这个场面之后,杨恩心中有了底。
他对身旁的顾老五等人说道:“这里的情况我也大致了解,走,我再给你说一样东西,你造出来之后,争取尽快用三锭纺纱机纺白叠花纱。
接下来,我再找技艺高超人,研制一种可以几十个纱锭同时纺纱的机器,到时候你就等着挣大钱吧!”
哦?几十个纱锭同时纺纱?这是什么样的机器?
顾老五反应挺快!
因为他知道,扶风王今日前来,主要是要考察白叠花的纺纱和织布。
如果有几十个纱锭的纺纱机可以纺白叠花纱,那么丝麻就更可以用,这效率一下就提高了几十倍,还减少了不少人力,真的有这样的机器吗?
要是那样,自己一年怕是就要多挣好万贯!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心花怒放!
杨恩已经察觉到了他的表情,心里暗笑:听说此人已经是大隋首富,可是一想到这新式的纺纱机,他居然如此兴奋!
你要挣多少钱才满足?
当然,也许他根本已经不再满足于挣钱,而是想看看自己口中说的那种机器。
……
回到客堂之后,顾老五命人取来笔墨纸砚,杨恩简单的勾勒了一下大木弹弓的形状,以及如何简单操作。
那东西这里就无需细述,应该很多人都见过。
就是弹棉花的人背后绑插一根弯曲的竹竿,将那两米来长的弹花弓拴在竹竿顶端之上。
然后左手把着弹弓,右手用木槌弹动弓弦,以此来将棉花弹松。
杨恩看看中午到了,就说道:“这大弹弓,你自己找人做!最好是两三天就做出来。至于那个几十个纱锭的弹花机,由我负责,我等还有事,顾商,告辞!”
说完杨恩站起身,就要离去。
那顾老五却说道:“扶风王为何如此之急?午饭已经准备好,何不吃顿便饭再走?”
他极力挽留!
要是扶风王能在府中吃饭,这对自己来说是何等的荣耀?
可杨恩摇摇头没有说话。
旁边蒋鹏附耳对顾老五说道:“现在朝中有人盯着,这饭就不吃了!也不准送任何东西,你只要把扶风王安排的事情办妥当,王爷也就高兴了!
今后有事需要王爷帮忙,尽管来找我就是!你应该明白我说话的意思,告辞!”
顾老五当然是聪明人,他一听就明白了扶风王的苦衷,于是只得恭送杨恩等人离开!
心想,若真的用上了扶风王的机器,挣了大钱,也还是得拿出足够的诚意感谢王爷!
至于如何感谢,到时候再想办法!
第19章 竹鸟()
(今日起,恢复二更)
燕王府。
“启禀燕王,今日,扶风王去找顾老五……”刘阳把他派人探听到的情况,向杨倓作了详细汇报。
“暂时可不管!短时间之内,我看他未必能完成计划。我问你,他是否有收礼?有无与顾老五共进午餐!”
“一起午餐倒是没有!不过收礼与否,那就不得而知,必须得调查顾老五身边的亲信之人才可得知!”
“那就速派人去调查!还有,收买陈棱和张镇手下人之事,可已经办妥?”
他知道,这二人很可能登陆琉求成功。既然此事是杨恩在主管,他就要给杨恩挑毛病。
他知道领兵之将在外,难免会做出一些违法之事,所以准备收买他二人的手下,以找出证据。
“请燕王放心,此事老奴已经办妥!他们一定会将陈棱和张镇二人的所作所为详细的向老奴报告……”
杨倓一听,不觉得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自己想办法把齐王搞倒了后,现在轮到杨恩了!
……
扶风王府。
记室参军张弘正在向杨恩禀报:“启禀扶风王,那欧阳御史,今日到了燕王府!”
“哦?他一个监察御史,怎么敢擅自到亲王府中去?”杨恩有些不解。
张弘解释道:“欧阳雪虽然化了妆,依然被卑职给认了出来。因为卑职根据扶风王的指示,三日来一直派人跟踪他。
他是在东市外上的轿子,然后又换了两次马车,最后才进的燕王府。”
杨恩听罢点点头:“很好,他做事如此诡秘,必定有不可告人之目的!把此事记下来,再继续观察,不可轻举妄动!”
“遵命!”
一旁的谢俊说道:“大郎,根据卑职从少府监得到的工匠名单,这大兴城之中,手艺最好的,就是邓伦。
此人曾经当过少府监九品直官,不过他已借故告病在家五年,不愿出来做事!”
(直官:指技术官,非领导职务。他享受一般官员的待遇,但是没有职田。个别直官的品级很高,三品都有。)
“这是为何?”杨恩问道。
有人是根本不愿意做官,愿意一直归隐山林!
不过像这个邓伦一样,做了官之后,借故告病在家之人,倒是很少见。
“听说他是无故遭到了某位高官的训斥,一气之下才弃官归隐的!”
“他有何特别技能不成?”
“听说此人是墨家后人,很善于制作复杂的机关和器械。在少府监聘请的直官当中,唯有此人是负责机械,可见其技术绝对不一般!”
哦?杨恩一听,既然这个邓伦是墨家传人,应该是有两下子的!
“那我等就去拜访一下,你速去准备一份礼品!”杨恩说道。
谢俊却提醒道:“卑职听说此人如今很有些清高,一般人他不愿意见。”
他的意思,万一这杨恩去吃了闭门羹就不大好。
只见杨恩笑了一笑,说道:“无妨,我自有办法让他见我!今日就你与我大舅陪我去,蒋管事还有别的事情。”
杨恩已经安排他去负责查看那顾老五的进度。
“遵命!”
……
大业坊。
杨恩带着谢俊与大舅韦挺,来寻找邓伦。
韦挺是原户部尚书韦冲的长子,自从他父亲死后,在家守孝三年。
如今守孝期虽然早已过去,不过他暂时还未出仕。
吏部去年曾经想让他到益州蜀都县去当县尉,他嫌太远不肯去,尽管那个位置很多人想争还得不到。
这一次,因为杨暕担心杨恩兄弟无人照顾,就托人带信,让韦挺暂时到扶风王府来照看着。
韦挺来了之后,感觉现在的杨恩与过去所见大不相同,突然间变成了一个非常有主见的人,这令他很感意外。
也许是齐王被软禁的缘故吧!家里面发生了一些事情,人们的性情可能会与以往有所不同!
他是这样认为的,因此也没有过多在意这种神奇的变化。
“大郎,那邓伦就住在附近!”谢俊说道。
“大郎,这京城中手艺不错的工匠很多,为何专门要来找这个邓伦?”韦挺很有些不解。
杨恩解释道:“大舅,我已经在圣上面前夸下海口,又与虞相公打了赌,此事必须要赢,这关系到我们的命运,因此必须要万无一失!”
韦挺听了之后不再说话。
对于他来说,如果希望当初齐王能够当上太子,他的地位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前途自然不会输于他的父亲。
不过如今却很微妙,一是天下百姓有些蠢蠢欲动,二是齐王被软禁,出来的机会并不太大,让他感到前途非常迷茫,非常的困惑!
……
这大业坊靠近外廓城,杨恩放眼四周,这附近都是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