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侯爵-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外面。这声音中气十足,而且极具穿透力,简直不下于很多后世专业的歌手,看来非十数年寒暑之功不可得。

    叶首辅率领文武百官依次步入宫城之内,穿过奉天门,奉天殿高大的身影显现在李沐的眼前。

    后世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此时还叫奉天殿,殿上的牌匾上也没有满文,金光闪耀下的奉天殿,如同一头盘卧的猛虎,静静地看着经过眼前的文武百官。

    这些人代表着整个大明最高的统治阶级,他们每一个人的一句话,就决定千万人的生死,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走上这条代表王权,代表家国复兴和书写历史的道路。

    眼前的一切,毫不客气的说,就是整个大明最高的信仰,王权,和天下。

    若菡是没有见过奉天殿的,抓着李沐的手都沁出了细细的汗珠,这座宫城给她的震撼太强了。

    这座宫殿,气势如龙,建制宏伟,简直堪称接天连地,雄伟无比。在阳光的衬托下,不觉让人有一种俯首下拜的欲望。

    若菡不知道的是,在南京,还有一座比北京故宫更宏伟,更广阔的巨大宫殿。万历二十八年,传教士利玛窦在访问北京之后,将北京和南京作了一番比较:此一城市之规模,其房舍之布置计划,其公共建筑物之结构,以及其防御工事等,均远逊于南京。

    南京故宫之壮丽瑰丽更甚于北京数倍,可是,在四百年后的今天,整个南京故宫只剩下数十根石柱和数块大殿的地基遗址而已,呜呼哀哉,巍峨南京!呜呼哀哉,泱泱华夏!中华民族所经历的艰辛磨难和伟大的崛起,仿若长歌当哭。

    “这就是。。。真正的大明吗?”若菡低低的呢喃道。

    “这是中华。”李沐说道。

    “中华,大明,有区别吗?”若菡奇怪的问。

    “当然有,大明或有气数,而中华则永生不亡。”李沐无比坚定的说。

    “咯咯。”若菡突然开心的笑了,她的笑容,好像能一夜卷过全城,卷过寒冷清晨的春风一样,悄然陷入李沐宠爱的眼神中。

    “你却为何硬是要带我来这大明宫城之中?”若菡低声的笑问道。

    “因为我喜欢你笑的样子。”李沐也微笑着回答她:“王权天下,换你一笑,便是值得。”

    这纯粹就是鬼话了,好像他是皇帝,这紫禁城是他家的一样,可是情话这种东西,就是要鬼都不信,才好骗人。。。

    若菡无论是哪族女子,终究是个不到双十年华的年轻少女,听到李沐如此深情的表白,加上站在奉天殿前恢宏雄伟的广场中间,迎着那反射着万丈旭日晨光的金黄色的琉璃瓦。听着王权天下的承诺,一瞬间痴了。

    至少这个男人,带着她来到了大明的皇权脚下,她纵然懵懂,也知道朝廷议政,要带一个女子进来,是何等的不容易,李沐就此欠下首辅,阉党,包括锦衣卫一个大人情,而这三方哪一家的人情,都不是那么轻易好还的,代价不可谓不沉重。

    说到底,李沐不是真正的大明人,使得他敢于跳出大明朝的条条框框看待问题,这个庞大的帝国,太需要这样一个能够站在高处看待现实的人了。

    牛顿说,我们看得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李沐,则是幸运的站在了时间的肩膀上。

    文武百官进入大殿之中,天启已经在龙椅上端坐了,魏忠贤拿着拂尘立在天启旁边,待到百官入内,便开口高呼:“百官行礼!呼!”

    满朝文武像是被割倒的麦子一般,哗啦啦的全部跪下,行礼高呼:“吾皇万岁!”

    魏忠贤眼中的兴奋之色一扫而过,赶紧再高喊道:“再呼!”

    “万岁!”百官应和。

    “山呼!”魏忠贤这一次用了更大的声音。

    “万万岁!”百官再次同声高喊,声音响彻云霄,高声过后,便是一瞬间绝对的寂静。

    皇权威仪,莫过于此!

    “众爱卿平身。”天启沉声开口道。

    “谢皇上。”话音落下,官员们也都拍拍屁股站了起来,每日上朝的奉天大殿当然不可能有灰尘,地上的金砖几乎一尘不染,还好也不脏,李沐对于这一点还是非常满意的,至少老魏头这个环境卫生工作,做的还是很到位的。

    随着魏忠贤的一句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大家开始按照顺序,向皇帝汇报各种国家大事,但是其实这些事情内阁和司礼监早就已经给出了解决的章程和方法,皇帝不过是当个人皮图章,不停的点头同意罢了。

    李沐站在角落中,简直昏昏欲睡,若菡这丫头也是神经够坚韧,靠在李沐的胳膊上也打起了瞌睡,看来三点半起床对于这位锦衣玉食的格格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只是随着时间过去,不知不觉已经两个时辰了,外面已经大亮,看样子是上午八九点钟时分,基本该讨论的也说得差不多了。

    李沐听到魏忠贤的一声退朝,简直如蒙大赦,准备收工回家补觉的时候,却又突然听到那老太监的声音:“宁远侯请稍候,皇上有旨,宣宁远侯觐见。”

    皇上找我?李沐一愣,只好吩咐一个小太监带着若菡找一处安静的房舍休息,自己先去觐见皇帝再陪她一起出宫。

    好在李沐与魏忠贤关系不错,宫内的小太监当然也愿意卖李侯爷这个面子,唯唯诺诺的带着若菡走了。

    李沐整理了一下官服,就跟着魏忠贤来到了天启的寝宫。

    一进门,李沐就被这个寝宫给吓了一跳,皇帝陛下的寝宫内,几乎就像个手工作坊,到处堆满了工具以及各式各样的木工成品,看到这满屋子的木雕和器皿,李沐突然觉得奉天殿的好几样东西,诸如那一对凤凰漆灯,看上去相当的眼熟啊。。。似乎是出自皇帝陛下亲手打造的杰作。

    “微臣参见皇上。”

    “爱卿你来了。”天启下了朝,换上一件明黄色的常服,看上去兴奋不已。“看看朕造的新铳如何!”

    李沐这才看到皇帝眼前的工作台上放着一把造型精致的长管火铳,严格的来说,已经不能算是火铳,因为这火铳有了扳机,有了瞄准的准心,已经很像一把近代的火枪了!

第36章 天启火枪() 
这是一把由大明天子亲自打造研制的火器,看上去很像一支长长的礼花一般。

    此时的大明,拥有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火器技术,这种三眼铳使用三根铳管三角形排列在一起,可以选择一次击发三发或者连续进行击发,缺点就是重新装弹的过程非常繁琐,所以大部分明军士兵在射击完三发铳弹之后,一般就直接拿着火枪当锤子用直接上去近身肉搏了。

    三眼铳的射程不远,据明代兵书记载,最远不过百步左右的距离,大约是一百五十米的有效杀伤。可是明代兵书出于保密的需要,夸大的成分很大,一般也就一百米左右的射程。

    这种火器虽然已经非常先进,可是依然有许多的限制,所以并没有被大规模采用。

    可是经过天启改造过的三眼铳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这支铳使用精良的长管铳,射程首先就比普通的制式装备远得多,天启皇帝还创造性的给三眼铳加上了转轮,加上燧发的扳机,整支火铳看起来颇像美国西部电影里加长放大版的左轮手枪。

    天启还准备了包装好的铳弹,所有的铳弹和火药药量都是事先测量好的,装在一个皇帝陛下亲自设计的三个木环套成的容器里,这个容器和铳口刚好完全匹配,上弹的时候,只要将容器套在铳口,转动转轮,就可以再次击发。

    天启皇帝的天赋在这支火铳上,发挥的淋漓尽致,让李沐这个现代人都叹为观止。

    整支火铳都经过仔细的打磨和渡漆,完全看不出任何改装的痕迹,完全浑然一体。枪托上还刻着一条无爪的蛟龙,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爱卿可来看看,朕这支铳所制如何?”天启像极了一个需要夸奖的小孩子,有些得意的对李沐说。

    “皇上,臣叹为观止!”李沐真心的钦佩道。

    “朕已经试射过这支火铳,李爱卿,不得不说,这燧石当真奇妙无比,朕在这火铳后置一撞击针,只要扣动这个扳机,撞针和燧石产生的火花就可以引燃药包。”天启看着手中的火铳,自言自语的说。

    “皇上,不知臣可有幸可观这支火铳之威力否?”李沐好奇的说道。

    “哈哈,这有何难,朕在南书房广场已经有过尝试,只是这铳的远距离精度不佳,却是难办。”天启颇有些忧虑的说,这位皇帝倒是个非常尽职尽责的木匠,对于产品的瑕疵非常苦恼。

    “皇上,对于此铳之精度,臣听闻有一海外泊来之法可以解决,但是尚未曾试验过。”李沐说道。

    “哦?李爱卿速速道来。”天启亟不可待的问道。

    “陛下只需在火铳之膛内,刻上竖纹膛线,即可保证弹丸在出膛之时受膛线所制约,即能保证出膛之准确度。”李沐拿着火铳一阵比划,却忘了火铳内还有三发铳弹,搞得站在一边的魏忠贤吓出一身冷汗。

    “嗯。。。似有道理。”天启思忖片刻,点了点头:“朕当再去改进此铳,在爱卿离京上任之前,朕定当以新铳为礼,为李爱卿壮行!”

    “谢陛下。”

    “皇上。”一直默不作声的魏忠贤说话了。“皇上制此神铳,于我大明百姓功德无量,只是此铳尚无名号,肯定皇上为此铳赐一名称,日后我大明天兵所到之处,必将传颂皇上的威名!”

    “大伴所言极是。”天启点点头,随后看向李沐,问道:“爱卿可有什么好的名号,说予朕听?”

    李沐立刻抱拳,恭敬的说道:“皇上,此铳在陛下手中,已经绝非普通之火铳,现在已经是一把强大的火枪,是划时代的兵器,必将改变敌我态势和战场局面,臣请陛下就将其命名为‘天启式火枪’,臣必带着这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