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监系统-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音刚落,忽有祥云现,万千光彩四射八方,有神异光影漫步其中,麇身牛尾,园顶一角,含仁怀义,音中律吕,行中规矩。

    有臣见罢,贺喜道:“此乃圣兽麒麟,王者至仁则见,盖太平之符也!定是知圣主出世,被先帝派来恭贺四方!”

    女帝大悦,待祥瑞隐去却又隐去笑容,面色庄重肃穆,她持剑而立,朗声立下大誓:“朕为大兴之主,将不享乐、不成亲,不生子!直到匈奴灭、伪烈亡,救回父皇,天下归兴!”

    说完,她持利剑,割破皓腕,以血祭天,顿时天地变色,无尽的威压化作万千紫气,绕女帝而转。

    真雄主气象也!诸王与众臣只感觉铺天盖地的威严从女帝身上散发出来,再也不敢有丝毫不臣不轨之心,心悦诚服纷纷伏地拜倒道:“臣等追随陛下完成大愿,至死方休!”

    女帝高举宝剑,看着下方匍匐在地的诸臣,将目光转向了同样行礼的杨真。

    杨真,朕给了你机会,你不珍惜,朕今日便要嫁给大兴!从此之后,你是臣,朕是君!希望你永远不会后悔!

    杨真似有所感,抬头对上了女帝的眼睛,留恋片刻,他却再次低下了头。

    原谅我,我早已经化作了复仇的烈火,每一个亲近我的人,只会化作万千灰烬。

    原谅我,我已坠入最黑暗的无间地狱,任何投射来的光,都将被吞噬的一干二净。

    原谅我,我是灭世的明王,一举一动,皆是万千罪恶。

    我生不为逐鹿来,都门懒筑黄金台,

    状元百官都如狗,总是刀下觳觫材。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四十二章 八策() 
女帝登基,上朝的第一天,众臣早已提前至殿前,待得礼乐后,女帝便从殿后至皇位之前,有礼官唱了名,群臣齐呼万岁问安,得回应便各就位,分列两旁。

    女帝面垂白珠十二旒,让人看不清她的面容,她只不过是轻轻坐了皇位之上,一股无法名状的威严便四散开来。

    群臣心中一禀,心中有些惴惴不安,他们不知道新的皇帝会怎么处理自己这些旧臣,也不知道新的皇帝会发出什么样的政令。他们害怕,他们紧张,却还有一些期待。

    他们也是兴国的臣子,自然也是希望兴国的强大,即便最奸佞最小人的大臣,恐怕也知道只有兴国强盛之后,自己才能篡取更多的权力和财富。

    女帝没有说话,她的眼神并没有停留在群臣之上,她的目光向外散发着,早已经到了皇城之外,她看到了属于她的万里江山,这片星空之下的万物生灵,都将在她的统治之下这让她有些沉醉。

    忽然,一粒黑色的颗粒击打在了自己的面前的珠帘之上,让珍珠产生了微微的晃荡,女帝回了神来,瞬间便找到了始作俑者,那个仍然保持弹射手势的杨真,她甚至能够知道,杨真弹出的东西,不是身上的灰泥,就是刚挖的鼻屎。

    她因为杨真罪大恶极的冒犯极为恼怒,却也知道此时不是自己神游天外的时间和地点,此帐稍后再算!她回复了坐姿,便开始宣布今天,也是今后最重要的内容。

    首先是确定了年号为永安,这个年号除了表达美好的愿景之外,倒算是一种宣广,每个见识过女帝雷厉风行的作风的人,都从中听到了浓厚的血腥味,毕竟想要永远安定的天下的前提,是靠战争完成的大一统。

    至于怎么称呼自己,女帝这个称呼也由她自己决定了,她很喜欢也很自豪这个独一无二的称号,因为她是这方世界上第一个当皇帝的女人,甚至在将来也是最后一个,唯一一个。众臣又岂会因为这等事情再去触摸虎须?自是捏着鼻子认了这个不伦不类的称号,真是中二啊,杨真在下方想到。

    又将各礼仪制定下来,女帝正了衣冠,缓缓道出了治理国家的理念,这八条利国利民的理念,被后世尊称为永安八策。

    一、发展农桑、鼓励工商,取消贱业贱籍,取消籍的管制和限制,取消职业世袭制和终身制,百姓可以自由更改自己的籍,商可为农,农亦可为工。

    二、免除京城一带百姓徭役,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农耕赋税减免。

    三、广办学院,增加科考场次,除考举外,对国有大贡献者亦可为官,所有朝官,皆须在地方任职三年后方可选拔入朝。

    四、所有死刑,皆须交至大理寺呈皇帝批准,京城门外设鸣冤鼓,各地有冤情者皆可敲响,由大理寺接手,务必明察严办,汇报于皇帝。

    五、所有成年男子,皆须服兵役一至二年,兵役期间,除薪俸外,亦可减免赋税。

    六、禁止浮华,崇尚节俭,广开言路,畅所欲言。

    七、朝官京官增加年俸一级。

    八、女子可为官。

    话音一落,群臣便是一阵喧嚣,这八条里,有太多太多他们不能理解的内容,却又有太多的奥妙。事关国运,他们无人提出反对,却并非是迫于女帝的威严,反而是因为他们在认真的思考和讨论,他们需要慢慢消化再进行谏言。

    女帝非常满意群臣的状态,这比起自己的父皇时期,下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他们强了太多太多。

    她清了清嗓子说道:“众位爱卿,若有对此的建言,皆可在三日内提上来,再由群臣商讨决定,却也不急在此事,除此之外,朕还有一件事情要宣布。”

    见众臣安静下来,她一字一句说道:“从今天起,取消宫刑!同时取消宦官之职,宫中所有职位,皆由常人担任,而宫内宦官,优秀者有重用,其余亦有安排,自不会让其贫困孤老终生!而今日之后私自阉割者,不得再送入宫中!从今之后,朕不许再有一个新的阴人产生!”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半() 
女帝话音刚落,整个大殿都是出奇的安静,有些朝臣,偷偷将余光扫向了杨真,心道女帝倒是对杨公公情深意重。

    杨真听罢,也是一愣。女帝为何要取消宫刑,遣散宦官,他当然是一清二楚,若说不是为了自己,他是决计不信的。他心底的愿望,就这样被轻松的实现了。

    虽然这种方式让他略有些尴尬,特别是当他感受到四面八方不怀好意的目光时,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了,此举本是大好事,本可以循序渐进,慢慢删减,如今却是说的太急、太快,又因为自己的身份和与公主的关系,更是惹人误会。于是,他主动站了出来。

    “臣真代表天下宦官,谢陛下隆恩!陛下此圣明仁厚之举,乃惠利天下黎民之大事,必受万民敬仰。臣还听闻,除宫刑外,还有肉刑千百,伤人性命,断人肢体,然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后欲改过自新,亦再无道路。百姓深受其害,怨恨极多,故臣斗胆恳请陛下,将劓刑、刖刑等肉刑同时废除,以显陛下仁心!”

    女帝道:“朕敬于天,有德畏刑!正如杨卿所言,今人有过,是教化无功!若加之以肉刑,则人欲改,却无路也!夫刑至断肢体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岂为民父母之意哉!岂为天意哉!朕准之!此事交由刑部,三日内修订刑律交由朕审阅!”

    众臣听罢,早已经将内心腹诽女帝与杨真的龌龊想法丢的一干二净。心中只有对此二人的谢意和尊敬,毕竟这肉刑废除,是利国利民的仁举,连他们及后代子孙亦会受此恩惠。

    众臣齐道:“陛下仁厚,千古传诵!”

    女帝微微点头,对杨真和群臣一场似有若无的交锋视而不见,她见杨真并未归位,又问道:“杨卿可还有事要奏?尽可说来。”

    杨真道:“后宫之中,多为武王陛下之女眷,此时武王未救回,若是撤出宦官,改用常人,恐有不便,况且如今后宫多受惊吓,不易撤换人员,惹得人心惶惶不定。臣请陛下,后宫之中,依旧允许各宦官居原位侍奉各娘娘,暂时不做调动,之后再渐渐换以女官。只将陛下身边,政务相关者加以改进。”

    女帝思虑片刻道:“有理,各宦官侍者暂不调动,其余涉及政务者另有重用,自可安心,朕绝不会亏待。”

    杨真谢毕,便已归位。

    女帝又对群臣道:“有事禀奏,无事退朝!”

    只是今日众臣先听八策,又得废肉刑。冲击不断,需要研究讨论,再提奏请,今日仓促,却是都无甚要事。

    见无人应答,女帝便将朝会散了,却又派人将杨真从后门叫了去。

    杨真随着黄门来到女帝面前,却见她并未休息,还在批阅奏章。他悄悄坐下,拿着茶盏吃了,也不着急。

    待到天色渐暗,女帝才抬起头,看到了坐在下首等了半天的杨真,确无半点羞愧抱歉之意,只是开门见山的说道:“今日说起废除肉刑,倒也是顺从你我的心意,只是朕亦记起,当日冲动之下,欲杀杜宰相九族,朕今思虑却是不该。且不说杜宰相为朕之师,教导朕多年,所知所学皆是倾囊相授,却无半点藏私和不公。更何况杜宰相虽是迂腐,却是一心一意为国为民,他的家族能人辈出,都在为朝廷效力,不说其他,只说被你擒住的二公子杜如林,武功高强,尽忠职守,朕亦听你夸赞与他。”

    女帝顿了顿,接着说道:“并且宰相名声极大,受受人敬重,若是杀之恐惹人非议。朕欲赦免杜宰相及其全家老少之罪名,只是朕金口玉言,所说所言,却是不便修改。杨卿诡计多端,还需要替朕想个体面的办法。

    杨真心里暗骂逼都让你一人装了,如今擦屁股,却又要让自己来。更何况诡计多端这词岂是如此使用?

    只是他表面没有表现出来,心思微转,便有了主意:“陛下既然认准了臣的足智多谋,臣便替陛下背次锅吧!只是还要陛下的配合”

    女帝道:“莫要卖关子,快些讲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