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俷、徐晃压阵,连带着何老太公的家将和徐晃带着的五百人,足足有两千多人。
如此浩大的声势,莫说是那些小股的流寇,就算是正经的黄巾军,也未必敢来触锋芒。
一路上倒也没什么太大的事情发生。
偶尔有一些不长眼的山贼出头,无需董俷出手,沙摩柯和典韦就带着轻松的解决。
董俷和徐晃闲来无事,就经常在一起闲聊。
徐晃常说一些当年在高平县和胡人作战的事情;而董俷呢,则会扯出他转战西北的战绩。
两个人倒是很投机,从一开始只是谈论见闻,到后来讲论兵法。
徐晃的兵法韬略大都是从战阵中领悟出来。当然,他幼年也曾偷偷的学过一些兵书战策,说起实战的经验来,董俷是大不如他。可董俷毕竟是读过伏波兵法,理论上比之徐晃要厉害的多。两个人相互交流,彼此都获益匪浅,生出惺惺相惜之意。
说心里话,徐晃对董俷是很感激的。
当初他一个犯军,不过是太公府上一个落魄的低等家将。
只因为一句话,而受到了董俷的青睐。此后在大战中被董俷推荐做一门主将,这才有展示才华的机会。得秦颉赏识,更被推荐到右中郎将朱儁帐下听令,还能护卫老太公入京,与大将军搭上关系只要是个人都知道,他徐晃定然要飞黄腾达了。
而这一切,却都是拜董俷所赐。
“公明大哥,此去右中郎将帐下听令,小弟恭喜你前程远大。”
徐晃苦笑一声,看四周都是董俷的人,压低声音说:“俷公子,小将能有前程,都是拜公子所赐。只是前程远大一说,尚不甚明朗还是不说的好,不说的好。”
“公明大哥此话怎讲?”
“我听人说,右中郎将帐下派别林立,有时候比撕杀疆场还要凶险。秦太守出发前还对我讲过,莫要轻易出头。据说早些时候右中郎将在陈留兵败,就是拜那派系所赐。我如今亦是惶恐,得罪了谁都不行弄不好,还要留意被人背后算计。”
说着话,徐晃叹了口气,“倒是好生怀念前些日子宛县的生活。大家齐心协力的消灭反贼,谁也没有私心杂念。我本就不善于和人打交道,这下子又要过回去了。”
董俷说:“公明大哥莫担心,你后面有秦大人提携,他总也是太傅一系的人,就算有人要给你小鞋子穿,也要看秦大人的薄面。这次护送老太公,正是和大将军打好关系的时候。你到时候有秦大人和大将军撑腰,怕那些人作甚?当然,右中郎将是主帅,你也要多多和他走近一些。有这三人在,我想也不会有什么人动你。”
徐晃苦笑道:“你说的容易,那样的徐公明,还是现在的徐公明吗?”
董俷犹豫了一下,轻声道:“若是觉得在右中郎将帐下过的不惬意,就来临洮找小弟我吧虽不能给大哥你远大前程,却能让你过的舒心。”
“这个”
董俷笑道:“我只是这么一说,大哥莫要以为我在拉拢你。只是军中派系之争确实麻烦,如果真的觉得不适应,还望大哥记得小弟今日所说过的话。”
徐晃点点头,“公明自当不忘!”
“前面就要到长社了,我在那里还有个小兄弟。大哥请示一下老太公,我们今夜在长社留宿,如何?我记得那长社有一家酒肆,酒菜颇有特色,只不知道还在否?”
“若是如此,那就由我来做东,请公子一醉!”
******
长社中有谁在?要董俷如此上心?
当日董俷率军星夜离开长社,却忘记了和徐庶一家人道别。
另外,陈到的家眷也都留在长社,正好此次路过,一同把她们接走。董俷至今还是没有弄清楚,那徐庶究竟是不是单福先生。不过不管是不是,此人都值得留意。
何老太公也很通情达理,想必这么一直赶路,他也很疲乏。
自有人前往长社通报,留守在长社的,除了原长社守将之外,还有一个大人物,曹操。
乍一听曹操的名字时,董俷有点懵了。
这可是后世的奸雄,未来三分天下的主角之一。
而此时的曹操,还只是一个骑都尉。虽做过雒阳的北都尉,并且因棒杀蹇硕之叔而声名彰显,可在何老太公的眼中,也不过是个小角色。
曹操恭敬的迎何老太公入城,目光扫过典韦、沙摩柯的时候,眼睛不由得一亮。
“这几位是”
董俷心里一动,抢先站出来说:“我乃左中郎将之子董俷,这几位都是我的结义兄弟。奉命保护何老太公回雒阳,见过骑都尉大人。”
一句话,把典韦、沙摩柯,包括徐晃都揽了过来。
那意思是说:别打他们的主意,他们是我结拜的兄弟,不会跟你的。
曹操细目一闪,仰着头看了看董俷。
也难怪他要抬头,站在地上,董俷比他足高了一头,让曹操颇感无奈。
他笑道:“原来是伯喈先生赞誉的虎狼之将,操早闻公子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威武。”
不无留恋的在典韦三人身上扫了一眼,当然是偷偷摸摸。
“公子,不如一起入城?”
“啊,将军客气了。非是我等不愿入城,而是麾下士卒皆粗鲁之士,有恐惊扰了百姓。我们在城外宿营,将军莫要在意我等。明日一早,我们就会动身离开此地。”
曹操点点头,“公子言之有理,长社方经大乱,实不宜进驻大军,那就委屈公子了。”
迎着老太公进了城,曹操自派人送来了酒菜。
典韦和沙摩柯倒是没什么想法,可徐晃却看出了一些端倪。
“公子,你好像对此人颇有顾忌啊!”
他并不在意刚才董俷说的那话。越是如此,就说明董俷对他重视,他越是感激。
董俷命人在城外安营扎寨,同时派人进城去接陈到家人和徐庶一家。
在营中,董俷突然问:“二位哥哥,你们观曹操此人如何?”
自动就过滤了沙摩柯,反正你要问他,估计也问不出什么答案来。
典韦摇摇头,“这个人,看不出深浅来不过我觉得,他不简单啊。”
而徐晃则道:“此人目光深邃,心机颇深。我觉得要和他打交道,定然多加小心。”
董俷点了点头,“我亦如此感觉。”
几个人聊着一个大男人,实在是很无聊。话题一转,就说起了武艺。典韦和沙摩柯兴致勃勃,而徐晃也是谈性甚浓。董俷在一旁笑着,心里面却盘算:是不是该弄死曹操呢?
这时候,前去迎接陈到家眷的人回来了。
董俷连忙出去迎接,见徐庶母子也随同一起前来。原来,徐庶母子一直和陈到一家人在一起。特别是听说董俷回来了,徐庶的母亲带着徐庶,特地前来感谢董俷。
“徐婶婶,不如让徐庶随我一同回临洮吧,我可以找人教他武艺。”
徐庶闻听大喜,颇有些期盼的看着母亲。
但徐母却摇了摇头,“俷公子好意,老身心领之。只是老身难离故土,准备带小儿回颖阴去。”
“啊”
董俷犹豫了一下,轻声道:“婶婶,如今颍川大战虽然已经平息,可并不安宁啊。再者说,这颖阴地处四战之地,一旦有事,定然是首当其冲。婶婶还要三思啊。”
徐母微微一笑,“公子勿劝了,老身主意已定。”
这个女人,越看越觉得像是那评书中的徐庶母亲,性情很刚硬,而且不会轻易改变主意。
董俷心知,再劝说下去也没什么意义了。
当下一拱手说:“既然婶婶有了主意,那俷就不多说了。不过若他日有麻烦,请婶婶莫要忘记了小侄。俷虽不才,却也有些能力终是同患难过,望婶婶莫推辞。”
见董俷说的情真意切,徐母也非常感动。
“那老身就谢过公子了!”
心中暗自出了一口气,不管此徐庶是不是彼徐庶,总归是结下了一场善缘。他日
想到这里,董俷不禁心中大快。
————————
恳请月票,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48章 河东一霸(恳请月票)()
夜已经很深了,曹操依然坐在书房中,看着窗户上的树影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
心思非常的复杂,思绪也是起伏不定。
去年复起之时,他曾经路过南阳,专程拜访当地名士许劭许子将。
说实话,对于许劭这个人,曹操一点都不喜欢。此人趋炎附势,人品很差。只是他的名气掩盖了那些缺陷,可并不代表没有人知道。当初陈蕃失势,作为同乡的许劭过门而不入。曾有人问他为何如此,许劭却说出了陈蕃刚愎之类的诋毁话语。
明白人自然明白,他这是害怕受到牵连。
可偏偏这样一个人,却有着令人不可小觑的名气。凡经他评点的人,大都是飞黄腾达。更美其名曰的办了一个月旦评,放眼每月只评三人,更令天下人趋之若鹜。
经历了一番宦海的沉浮,曹操已经不是十年前那个初出茅庐的热血青年。
他深深明白,名气有多么重要。于是在路过南阳的时候,迫的许劭不得不为他点评。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是许劭的评价,确实也让曹操声名鹊起。至少再做官的时候,被人看重了不少。
早年仗剑任侠的曹吉利,如今已经成了治世之能臣。
可曹操却不满足。在内心之中,仍旧想着能做一个中兴的名臣,可这中兴之路,又在何方?
黄巾之乱虽然已经平息了,可曹操敏锐的觉察到,真正的动荡才刚开始而已。
如何在乱世中生存,如何能辅佐大汉中兴,他还在迷茫。看到董卓的时候,他隐隐有了一点线索,可并不清晰,若隐若现的让他更加难受。
董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