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师好意,庶心领之。然则,庶之命,早已为武功侯所有。常言道,忠臣不侍二主,徐庶虽然身无所长,却愿一死为主公效命。请恕学生不能接受老师的美意。”
庞德公的神色,依旧是淡定自若,看不出半点的情绪波动。
其实,他何尝不知道这样的答案?
对于董俷,庞德公怀有很复杂的心思。他能感觉到,董俷并非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也没有董卓那般强烈的欲望。汉室江山若是在盛时,有董俷这样一个人辅佐,也许是一件好事。可现在,大乱已起,汉室名存实亡,却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扶持。
如果董卓活着,庞德公说不定会有别的想法。
可如今董卓死了,庞德公反倒是有些不看好董俷了。
当日,董俷撤离函谷关,令李郭挟持天子,平安抵达雒阳,这让庞德公非常不满。
说好听一点,那叫迁都;可说白一点,李郭何曾把天子当成了天子?
这汉室的脸面,就因为董俷的一次撤退,被彻底的撕开了。在这一点,庞德公很生气。
不管董俷有什么理由,庞德公都无法原谅。
而徐庶和石韬在数次和人争辩中,明显的站在了董俷的一边,也领许多人感到不满。
当然,还有他那个侄子
庞统毕竟年幼,约束紧一些,自然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可徐庶和石韬长此以往下去,非但会惹祸上身,说不定还要波及到鹿门山。
这是庞德公心中的一方净土,却不希望被战火波及。
庞德公的顾忌,并不是杞人忧天,毫无根据。
最简单的一件事,就是诸葛一家随着诸葛瑾远赴西域之后,日益受到士族的排挤。
卧龙岗,何等清幽的地方。
如今却变得好生动荡。害得诸葛亮不得不离家来到鹿门山求学,为的就是躲避那些事情。还好,诸葛亮的姐姐嫁给了荆州大族蔡氏,否则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庞德公也不愿意失去两个学生。
但他已经给了他们机会,可是徐庶和石韬,并不愿意接受。
也罢,该什么命,就是什么命。只希望,这两个孩子,将来都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吧。
“既然如此,我”
“老师不比说了,学生明白。学生这就收拾行礼,离开鹿门山。”
徐庶很决绝,起身说道。
庞德公叹了口气,“既然你二人已经有了决断,那我也不勉强。人各有志只是你二人出了这鹿门山,不许再说是我的门下,明白了吗?”
“学生明白!”
心里面非常的悲苦,可是徐庶和石韬,却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悔意。
二人磕了三个头,起身刚要离去。却又被庞德公唤住,就见他手中捧着两卷竹简。
“这两卷书册,是我与老黄毕生心血。你二人兴趣迥异,元直好兵法,广元喜律例。这一卷孙膑兵法校对送与元直,还有商君对问录,就赠与广元你权当作你我师徒一场的临别礼物,从今以后,山高水长,你二人要多多的保重。”
若说徐庶和石韬对这鹿门山没有感情,那纯粹是胡说八道。
再怎么说,他们在这里生活了七年时间。庞德公对他二人的教诲,可以说是尽心竭力,没有半点藏私。如严师,更如慈父如今一别,却不知道何时再能相见。
眼睛不由得红了。
徐庶和石韬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庞德公却装作没有看见,背过身子,步入了小轩庐屋之中。
“老师,学生就此告别了!”
徐庶石韬转身走出了竹林,那脚步声渐行渐远,直至无声,庞德公这才转过身来。
“董西平背弃士族,就算再怎么发展,终究还是难有大成。董卓当年,气焰何等嚣张,到头来还不是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元直,广元,还望你二人多多保重。”
这一番话,却是说在心中。
庞德公跪坐古琴前,抚弦奏乐,如泣如诉的琴声再次回荡在这竹林深处。
“老师在为我们送行!”
石韬和徐庶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行礼,在庐屋门外,静立了片刻,突然开口说道。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路,既然我们选择了,那就走下去吧。”
徐庶一咬牙,转身大步离去。
石韬犹豫了一下后,紧随徐庶而去。
二人走出鹿门山,站在官道旁,却有些茫然。
上一次他们来的时候,是跟随董俷一路过来,可这要回去,未免有些不知所措。
“元直,我们怎么办?”
徐庶沉吟片刻,展颜一笑,“董大哥说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已经读了万卷书,如今正是行万里路的好时候。从荆州到西域,路途何止万里?我们就当作是一次游历,走上一走,你看如何?”
石韬闻听,连连点头。
“正该如此,正该如此!”
二人确定了方向,就准备动身启程。
石韬突然拉住了徐庶,轻声道:“元直,还有一件事情,你要牢记在心中才是。”
“什么事?”
“之前我们所说的科举,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无十年八载的光阴,绝难兴起。故而我们不可以主动提起,就当没有这件事发生过。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说不迟。”
徐庶闻听,立刻明白了石韬的意思。
的确,科举一起,损害最大的,还是世族的利益。
西域世族不多,但不代表着,将来不会有世族。冒然提出,定然会令西域局面混乱。
大家都是寒门出身,所求的,不就是一个光大门楣吗?
是的,绝不能透露出半点风声。
“广元放心,此事我晓得利害。”
徐庶淡淡一笑,与石韬朝着襄阳城的方向大步走去。
此时,天将傍晚,夕阳西下。一抹余辉,照映在二人的身上,拉出了两行长长的身影!
******
董俷此时还不知道,他梦寐以求的两大谋主,已经踏上了西行的路。
高昌壁的清晨,格外清冷。
虽然已经进入了夏季,可是这早上的气温,还有些低。
一行车队,驶出了高昌壁,缓缓的向东南方向行去。
董俷典韦和沙摩柯并肩行进。三人身后,狮鬃兽象龙和一匹呼雷驳,摇头摆尾的跟随。
四头雪鬼,随着队伍左右奔跑。
一百披挂式样奇特铠甲的五溪蛮士兵,静静的跟在后面。
再往后,是五百人护送的车队。
居中一辆大车上,一辆车上坐着甘夫人,车帘低垂,蔡琰三女和邹氏也坐在里面。
五个女人,轻声的交谈。
随后有几十辆大车,一个年近四旬的中年人,骑马押送,后面还有五百名护卫打扮的士卒。
那中年人,就是胡昭。
在张掖,有两大闲人非常有名。
一个是胡昭,另一个就是当初被俘虏来的臧洪。
胡昭自打从临泾撤到朔方,又从朔方抵达张掖,始终都保持着沉默。
当初,皇甫家在临泾作乱的时候,沙摩柯本来是有机会去营救法衍的,可是因为胡昭的关系,他又带着人先把胡昭送出去,等再次杀回去的时候,法衍已经战死。
对于胡昭而言,这是一笔人情债,一笔也许一辈子都还不清的人情债。
他不喜欢董俷,不仅仅是因为董俷的出身,也不仅仅是因为士人与武人的对立,而是一种本能的不喜欢。他总觉得,董俷并没有他外表上看上去的那么简单直爽。
相较之下,他比较欣赏典韦和沙摩柯。
二者之间呢,他胡昭更欣赏沙摩柯,因为他们是骂出来的交情。
所以,当沙摩柯找到胡昭,请他出山相助的时候,胡昭考虑了一阵子后,就答应下来。
胡昭答应了沙摩柯
这是一个谁都没有想到的结果。
以至于沙摩柯提出来这件事的时候,董俷还愣了好半天。
胡昭的本领如何?
董俷不清楚,因为胡昭从没有在他面前展示过。但有一点,贾诩和卢植对这个人,都非常的赞赏。
一个能被贾诩卢植认可的人,当不会差了吧。
就算他比不上周瑜,但想必让周瑜头疼一下的本领,还是应该有的。
为此,董俷还专门找到了胡昭,和他谈了整整一夜,也让胡昭对董俷,有了新的看法。
此次分别,再见面就不知道是何年何月了!
董俷有的不舍,沙摩柯又何尝愿意和兄长们分开呢?
为了加强沙摩柯在江东的实力,董俷命将做营日夜赶工,为沙摩柯打造了一千套兵器铠甲。这铠甲并非是普通的明光甲,而是费沃从西域找来的一种藤蔓,经过反复鞣质,日夜赶工,用牛皮做衬,打造出来的一千套藤甲。
董俷不知道,这种藤甲是否和南蛮的藤甲一样,不过的确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藤甲的韧性很大,横刀斩上去,也难以破坏。轻便,灵活,与山地中作战是相得益彰。
唯一的缺点,就是怕火。
而关于这一点,董俷也无法解决,只能一而在,再而三的提醒沙摩柯和胡昭,同时还把这件事情,告诉了甘夫人。只要小心,当不至于出现诸葛亮火烧藤家军的情况。
典韦也从东且弥赶来了。
兄弟三人在出发的头一天,喝的酩酊大醉。
第二天一直送沙摩柯出高昌壁二十里,沙摩柯停下了脚步。
他没有带丹犀回去。
因为丹犀的目标实在是太明显了,如果骑着一路回去,肯定会招惹来不少的注意。
本来董俷打算给沙摩柯挑选一匹好马。
可没想到,典韦硬是从典满手里抢过来了呼雷驳,并且专程赶来,送给了沙摩柯。
那呼雷驳,也是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过山川如履平地的绝世好马。
而丹犀,就留在了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