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也已经跨上绝影,闻听大笑点头。
“就依西平所言,新郑至旋门关,不兴兵戈之事,你我之间,来年再论输赢。”
“告辞!”
曹操在马上一拱手,也不赘言,催马向远方而去。
看着曹操的背影,董俷突然大声道:“此生能与孟德为敌,足矣,足矣!”
远方,传来了笑声。
董俷也不觉放声大笑,那苍劲的,雄浑的,完全不同的笑声,和在一起,回荡苍穹。
第四卷终,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451章 结束感言()
第四卷结束了
可是心里面觉得空荡荡的,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其实,从第三卷开始,三四卷在我而言,都不是非常的满意,很多情节脱离了控制。
曹操,这个在历史上被评价为奸雄的人物,其实在我看来,终归是一个英雄。
在第四卷最后一章的短歌行,我努力的想要塑造出一个,一个很豪爽,很有气魄的人物。可是写完了再去看,总觉得不够。这也许就是功力的问题,我的功力不够啊。
关于曹操那一段对‘龙’的解说,我一再犹豫。
本来,我想要借董俷之口,说出这样的言语。可是后来我发现,不行我做不到。
不管董俷多么厉害,有多么的牛逼,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正如我在书中反复提起,并且在和朋友讨论的时候也一再的认为:董俷是个猛将,只是一个猛将。他精于战术,而疏于战略。偶尔能想出一两个小招数,但是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他的‘勇’上面,而不是建立于‘智’的上面,所以他不算合格。
很多当中,主角只要够流氓,够无耻,就能所向无敌。
但我却觉得,错了!如果大家这么想,那真的是错了。厚黑,并不是流氓无耻那么简单。
其中所需要的魄力、勇气、智慧,都不是寥寥数语可以诉说出来。
与我个人而言,我非常的讨厌主角拍马屁啊,耍流氓啊,做出一副混混状,而后天下无敌。
古人的智慧,我们并不了解。
就算是我们的科技在发达,也很难理解其中的真髓。更不要说,至今又有多少古人的智慧流传下来?又有多少人继承了?百家讲坛上,那些被炒作出来的所谓专家学者,所讲述的又有多少是真实的?谁也说不清楚,一切都不过是我们的臆想。
短歌行,只有从曹操的口中出来,才是真正的短歌行。
对“龙’的解释,也唯有从曹操的口中说出,才能有真正的味道。至于我们,这些沉迷于物欲之中的家伙,靠着一点点的记忆,想要剽窃这段话出来,简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
从一开始,就有人说我不去崇拜科技,反而崇拜猿猴。
如果他们口中的‘猿猴’说的是那些名留青史的古人的话,我想说,我的确是崇拜他们。
今人的智慧远远无法和古人相提并论,今日的风骨,今日的才学,同样比不得古人。
所以,从一开始,我尽量不去写什么高科技,也不想去写什么三权分立。
如果真的有可能,你回去试试看,说三权分立之类的话语,没等你说完,就会有人杀你。
我坚信一句话:若想改变社会,必先融入社会。
没有任何一个时代,会迁就某个穿越者。如果不能去融入其中的话,最终下场凄惨。
就好像那个故事:一个王国里,有一口水井,所有的人都靠着那口水井过活。后来,那井水能让人疯狂,整个国家的人都去喝了,唯有国王不喝,因为他知道,那井水有问题。
可是,他不喝,民众们就觉得他是个疯子,于是想要推翻他的王位。
无奈之下,国王只好喝了井水,变成了一个疯子,而整个国家的人,全都拥护他的王位。
大概就是这样吧
呵呵,说了一大堆的废话,似乎有些偏离主题了。
第四卷结束,代表着董俷在京兆地区站稳了脚跟,但是这并不能说,在于关东诸侯的征战中,他能稳占上风。
对外,刘备和刘表的联手,代表着一个新的士族阶级。
曹操虽然有英武之名,可是有时候也不得不做出妥协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代表着不同利益的团队,终将有一次决战。同样的,董俷也会面临许多新的难题。
科举、雕版印刷术
三学历经十年,之久,也终于到了要走上历史舞台的时候。
想必读者们,一定也等的有些焦急了吧。
呵呵,小文姬的婚事,董冀、董朔、董宥三兄弟之间的问题,还有远在南方的沙摩柯,都会发生很多事情。同样,科举的兴起,将会取缔世家所垄断的举荐制,那么世族,会束手待毙吗?
还有刘辨,那个已经一心向佛的苦命皇帝,和董俷之间,最终会是什么结果?
所有一切的答案,都会在第五卷天下大同中展现出来。
写到这个地步,也将是全书的高潮所在。
我说不准,第五卷会有多少字。初步计划,是在三十万字左右,可算一算,又好像三十万字未必能结束。
总之,我会努力的写好。
行百里者半九十,已经走到这一步,我希望能在最后的一卷当中,得到圆满。也希望所有支持我走到现在的读者们,继续的支持我。
就这么些个废话了!
最后一句,月底了,还请您将手中的月票投给我,多谢!
第452章 天下大同 五蛮()
壶头山,高峰孤耸,素壁千寻。
山中有一溪流,名为樠(man)溪,流经宛陵县后,注入酉水,滚滚东逝去。
樠溪周遭,有松樠覆盖,山中景色秀美,虬龙蟠曲,翠染碧空。远观去,尽显奇险清幽。
所谓五溪蛮,指的是世代居住于此的山民土著。
其中包括了雄溪、樠溪、辰溪、酉溪、武溪,大都居于山中,凭借山中险要关隘,大寇郡县。汉室自光武之后,屡次兴兵,于周遭郡县造成很大的危害,直至中平年间方有所缓解。
仲春时节,樠溪葱郁。
沙摩柯带着长子沙讐,沿着樠溪信马由缰,观赏着周遭的风景,眉头却紧锁,似有心事。
已到了而立之年的沙摩柯,在八年前回到五溪蛮,从老蛮王手中接过了蛮王之职后,一直按照董俷所要求的那样,不断吞并周遭弱小蛮族,将五溪蛮的地盘扩大,渐渐与山越相连。
内有胡昭相佐,外有武陵太守周昕帮忙。
董俷又通过西川张松的路子,源源不断的把各种装备送到沙摩柯的手里,使沙摩柯实力倍增。这五溪蛮,素来不缺勇武之士,如今又有了首领,所以发展起来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要说,沙摩柯应该很高兴。
他老子几代人未曾完成的愿望,如今被他所实现。西起酉阳,东至南郡云梦泽;南从洞庭,北到夷陵,大半个荆襄的山野被沙摩柯所掌控着,成为名副其实的武陵大蛮王。在南方,如今有三大王之说。沙摩柯就是其中之一。
而另外的两大王,分别是合并了番苗的山越王奚尼,主要以古越人为主,也有许多在战乱时躲入山中的汉民。这一支人马,主要是分布在潘阳、乐安、海昏一带地区(今江西省境内),又与丹阳、会稽、新都一带的山越宗部勾连,依靠山中自产铜铁,与孙策反复的抗争。
还有一王,是在益州建宁(今云南晋宁)一带的南蛮王孟丹,纠合三十六洞小蛮王,势力极为庞大。三大蛮王,在建安三年时于武陵辰阳会盟,相互扶持,造就了好大的一番声势。
不管是刘表孙策,还是刘璋,对三大王都束手无策。
而三大王之中,又以沙摩柯的底子最为雄厚,隐隐已经成为了南荒诸蛮的首领,号沙蛮王。
可是沙摩柯并不开心!
在一块奇石旁甩蹬下马,沙摩柯蹲在溪边。
沙讐已快十岁了,生的多似于甘夫人,相貌倒也俊俏。比之沙摩柯那般高大雄猛的体魄,沙讐就显得有些单薄瘦弱。不过却莫要小看了这小家伙,单薄的身躯内,蕴含着巨大的力量。
自幼习练五禽引导术,加之有胡昭甘玉娘的引导,颇为沉静,小小年纪已有大将之风。
这两年来,甘夫人为沙摩柯又生下了三个孩子,其中两个女孩儿,一个男孩儿,沙摩柯却独爱长子,时时带在身旁,一方面是方便他向胡昭学习,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让他早通事务。
沙讐非常懂事,看沙摩柯在溪边发呆,就知道父亲又在想大伯和二伯了
“爹爹,为何闷闷不乐?”沙讐明知故问。
沙摩柯叹了口气,“整日在这山里,好不痛快。昨夜我又梦到了大哥和二哥,梦到与他二人纵横驰骋于疆场,斩将夺旗,又是何等的快意?九儿,你不知道,当年你爹爹我,和你大”
沙讐的小名叫做九儿,却是因他出生之日,恰逢重阳。
连忙制止住了沙摩柯的唠叨,“爹爹,我知道,当年你和大伯父二伯父他们,一起纵横南北,所向无敌连娘亲都是那时候和你认识的,这些话你已经和我说过无数次了。”
“是吗?我说过很多次了吗?”
沙摩柯挠着乱蓬蓬的赤发,呵呵的笑了两声,伸手放在沙讐的脑袋上,把他的黑发揉乱。
“爹爹真想再和你大伯父他们在一起,喝酒吃肉,多快活的日子?以前在西域,我总想着要做点事,可真的回来了,做了这一番事业,却又觉得,还是呆在你二伯父身边的日子舒服呵呵,整日里什么事情都不必操心,该杀人的时候杀人,该喝酒的时候喝酒,简单快活。”
对于自家老子,沙讐也是很无语。
沙摩柯天生的暴躁性情,虽说经过许多年的磨练,已经变得温和了许多。可说实话,他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