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威胁。
刘大夏却是摇了摇头,在地图右上角点了点:“如果鞑靼人是从这边来呢。”
马安瞪圆了双眼,一时说不出话来。
“确实有这种可能,不过如果鞑靼人沿着大青山一路南下,从白羊口的长城断口进入大同腹地,我们的斥候肯定会发现。。。。。。”
刘大夏叹了一声道:“不是发现不发现的问题。一旦鞑靼人从白羊口、虎峪口的缝隙钻进来,大同府的右肋将完全暴露在敌军的面前。更可怕的是,如果贼酋决定东进,绕过宣府三卫直奔京师,则京师危矣。”
听到这里马安直是有些不敢相信。
他本以为朝廷派来的这个御史老爷不过又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草包,谁知他竟然直接指出了宣府…大同防线唯一薄弱的环节。
白羊口、虎峪口之间长城有塌毁,确实是鞑靼人唯一可以抓住的机会。如果他们真的长驱直入,绕开防线直扑京师,京师将无险可守!
这也是大明朝迁都后一直面临的问题。
谢慎接道:“老大人说的不错,此处是我军部署的薄弱环节。如果不能有效增设关卡,必将是一隐患。”
天子守国门固然能够激励士气,可问题是一旦敌军绕过你精心布置的防线京师就将暴露在敌军面前。
马安瞥了一眼谢慎,眼神中满是不屑。
刘大夏也就算了,好歹年纪摆在那里。可眼前的这个谢慎谢知府,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也敢在这里妄自评说军国大事,真是可笑之极!
谢慎也懒得和这位马指挥使打嘴仗,继续说道:“马大人不妨调集临近阳和卫守军前往驻防,此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谨修啊,你觉得鞑靼人真的会倾尽举国之力攻向京师吗?”
刘大夏捋了捋胡须,淡淡问道。
谢慎心道这问题也太简单了。在这些大明朝土著看来,鞑靼人就如同洪水猛兽一般。但站在历史全知全觉的视角上来看,中晚明,也就是俺答去京师外绕的那一圈有些威胁。
整个弘治朝,小王子虽然袭扰大同、宣府频繁,但基本没有突破防线,攻到京师外围去。
“以下官之见,鞑靼人没有实力倾尽举国之力与我大明开战。”
山西都指挥使马安这下忍不了了。
“哼,谢知府方才明明说鞑靼人可能经由白羊口、虎峪口攻向京师,怎么现在又说不会倾尽全力攻向京师呢?”
谢慎心道我不理你,你倒来劲了?
好,既然你抢着被打脸,那就成全你。
谢慎笑了笑,极有涵养的说道:“马指挥使此言差矣。鞑靼人利用长城缺口攻向京师和倾尽举国之力和大明一战明明是两件事,马指挥使为何混为一谈。”
马安听得一愣。
“这怎么会是两回事?”
。。。。。。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六章 米里有毒?()
谢慎淡淡道:“自然是两回事。鞑靼人奔袭京师,可能性本就不大。即便他们真的来到京师外围,也不大可能有攻城的实力。”
刘大夏在一旁频频点头。
京师城墙比大同还要坚固,鞑靼人连大同城都无可奈何,怎么可能攻破京师。
“那鞑靼人千里迢迢去京师为了什么?”
“自然是为了向朝廷和陛下施加压力。”
谢慎轻叩了叩手指说道。
谢慎一语点醒梦中人。
山西都指挥使马安,佥都御史刘大夏皆是恍然大悟。
其实这种挥拳头装逼的方式鞑靼人不止一次的用过,只不过因为身陷局中以及对鞑靼人先天的恐惧,导致马、刘二人都对其选择性忽视了。
事实上鞑靼人根本没有与大明决一死战的实力。
鞑靼人不断的袭扰宣府、大同,却没有更进一步攻袭京师,是为什么?还不是自己拳头不硬。
以鞑靼人的性格,如果真的有必胜的把握,绝对会毫不犹豫的扑向大明朝的心脏。
越是弱者越是喜欢炫耀武力。因为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才可以获得存在感。
“那我们还担心什么。只要守住各处要隘,把鞑靼人堵在长城外面就行了。”
对鞑靼人的恐惧一旦消除,马安立刻又变成了勇武的大明将军。
刘大夏心情显然十分不错,他拍了拍谢慎的肩膀道:“谨修啊,我们这么多人都不如你看的清楚啊。”
谢慎心道,好歹咱也有全知全觉的视角优势,如果连这点问题都看不清楚,也太给穿越客丢面了。
“老大人过奖了,下官也是一家之言。”
“你督买米粮有功,这份功劳老夫会替你记下的。”
“下官不敢居功,只希望大明军威可以传扬四海。”
谢慎滴水不漏的答道。
“下官还有些私事,便先告辞一步了。”
接下来肯定是刘大夏和马安的私聊时间,谢慎识趣的找了个理由退了出去,留给两位大佬空间。
谢慎没有理由在大同久留,毕竟他是潞安父母官,说一句大不敬的话,“国不可一日无君”。
对潞安的百姓来说,谢慎这个府尊和君父其实也没有什么区别。
可谢慎刚走出偏厅没多久,便听到刘大夏在唤他,只得折返回去。
一进入厅堂谢慎便觉得气氛十分诡异。
刘大夏和都指挥使马安都阴沉着脸。
“老大人唤下官来所为何事?”
谢慎实在受不了这古怪的氛围,便率先破冰道。
刘大夏还是很有涵养的,他轻声道:“谨修啊,方才大同前卫的军士来报,说兵士们吃了你潞安收来的粮食上吐下泻不止,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我靠,这么巧?
谢慎心中暗骂何员外不靠谱,这收来的不会是积压多年的陈粮吧?
“哼,我就说嘛,潞安地震后又是疫病,百姓们都吃不饱,哪里能收来三万石粮食。原来谢知府是拿积年存粮来应付啊。”
马安之前在谢慎这里吃了亏,现在得了机会自然阴阳怪气的嘲讽了一番。
谢慎最听不得旁人讥讽,当即顶了回去道:“马大人此言差矣,现在事情还没有弄清楚怎么可以妄下断言。如果真的是谢某的责任,某绝不会推脱。”
“哼,事情已经摆明了的,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见二人起了火气,刘大夏赶忙站出来和稀泥道:“谨修,你也少说两句。这件事十分蹊跷,老夫自会命人去严查。”
“多谢老大人。”
临事绝不能乱,这是原则。
谢慎好歹也是见惯了大场面的,自然不会被吓到。
“谨修若是无事,不妨随老夫和马将军去大营看看。”
谢慎淡淡道:“下官正有此意。”
。。。。。。
。。。。。。
佥都御史刘大夏为首的一众人浩浩汤汤的朝大同前卫大营而去。
一进营门刘大夏便不由得蹙起眉来。
这味道也太重了些。
空气中满是屎尿的骚臭,让人不禁捏住了鼻子。
谢慎压低声音道:“不妨先去伙房看看。”
刘大夏点头道:“便依谨修说的。”
一行人这便直奔大营伙房而去。
民以食为天,吃的若是不好了,自然会上吐下泻闹将个不停。这一点便是军人也不例外。
一行人来到伙房外,自有军卒迎了出来。
刘大夏沉声道:“本官问你,这士兵呕吐腹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那军卒苦着脸道:“大概就是从早上开始。起初小的还以为是个别情况,谁知腹泻呕吐的袍泽越来越多,小的知道出了大问题不敢耽搁,立刻禀报了何将军。”
刘大夏又问道:“是这一批米有问题吗?”
“应该就是吧。在吃这批新米前根本没有人腹泻的,自从换了新米,军营里的弟兄就一个个跑肚拉稀。唉,这样下去别说操练与鞑靼人相战了,就是直起腰来都困难。”
一旁的山西都指挥使马安眼神几乎能杀人。他狠狠瞪向谢慎道:“事情已经这么清楚了,谢大人还有什么好说的。莫不是你为了贪图便宜用积年陈粮顶替,将差价赚到自己腰包中了。”
面对马安赤裸裸的挑衅和污蔑,谢慎并没有紧张,而是正色道:“马将军休要胡言乱语。在事情没有查清楚前就这样给谢某扣帽子,是何用意?”
眼见二人就要打起来,刘大夏咳嗽一声道:“你们且别吵了,随我去看看煮的粥吧。”
二人这才暂且放下,随着刘大夏而去。
来到熬制米粥的大铁锅前,那伙房兵解释道:“给弟兄们熬的粥还剩一些,都在这里了。”
谢慎上前闻了闻,并没有什么异样。
至于试吃就算了吧,谢慎可不想跟着上吐下泻一回。
刘大夏问道:“这米粥可取来叫军医看了?”
那伙房兵点头道:“军医已经看过了,并没有什么异样。陈将军还说肯定是米有问题。”
“慢着,你口中的陈将军可是指挥同知陈川?”
谢慎猛然间想到了什么,沉声道。
“对啊,便是他老人家。”
。。。。。。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七章 害群之马()
谢慎心中已是猜到了七八分。
之前大同前卫指挥使王玉离奇惨败,谢慎曾去到太原府大牢中希望可以从王玉口中得到些有用的信息。
谁知王玉竟然死不开口。
谢慎无奈之下只得自己去打探王玉有哪些仇家,得了一份名单。
名单并不长总共也就是三四人,其中便有这陈川。
陈川是大同前卫指挥同知,是王玉的副职。王玉栽了跟头,得到好处最多的自然是陈川。现在看来也确实如此。
这次潞安收的米粮是平均分到各卫所的,为何只有大同前卫的士兵上吐下泻?
将这一切联系到一起,真相便呼之欲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