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封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他就是随便怎么弄也不会有谁会有意见了,说不定别人还会以为他那才是正宗。

    最终封禅的地点毫无疑问的选择在了狼居胥山,而这已经是漠北之战结束后的第三天了,同时也是距离霍去病军团出塞后的第六个月。霍光所准备的封禅礼到并不复杂,就是在狼居胥山上建立了一个四方土台,而后在土台上立了一块石碑,石碑后面则是密密麻麻的堆放着一个完全由人头组成的小山。而石碑正面就是牛羊这些祭祀牲口。

    土台边长十丈,不过这里可没办法让四万大军都站上去。而上到祭台上的也就霍去病和十余位两千石的军官,其他军官士兵就延绵排列在山中。

    整个封禅过程很简单,其实就等于是一个简单的祭天仪式。封禅开始几万大军齐齐对着祭台上的石碑跪下,而后一位军中书记官拿出一张长长的布幅,开始抑扬顿挫的宣读起来。其内容无外乎就是这次大战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而后就是谢天谢地这些老套的又让人听不甚明白的话语。

    当然这份祭文不是霍光写的,要他写也还真写不出这么文绉绉的,又古风盎然的文章来!

    封禅的过程只持续了一个小时不到,而后在长长的号角声中,汉军排出长长的阵形开始向着南方而去。历史半年之后,数万汉军终于踏上了归途,而在他们身后一万多汉军亡魂却永远也回不去了!

    狼居胥山上又恢复了一片宁静,不过这种宁静还带着几分恐怖的气氛。那祭台之上七万多匈奴头颅还散发着浓浓的血腥气味,天空之上几只雄鹰在高空盘旋,却又迟迟没有落下。而那祭坛中央石碑上,仿佛是用鲜血写成的几个汉隶‘大汉骠骑将军领兵大败匈奴于此’。

第23章 李广之死() 
自元狩四年春,霍去病大军北出代郡以来,已经过去了整整半年时间。而此时的西汉太初历还没有制定,使用的还是秦代的《颛顼历》,而这一套历法每年的新年第一天乃是十月初一,当然每一个年份依旧是十二个月。

    此时漠北之战刚结束,正好是十月初三,不过当时的纪年却已经是元狩五年了。霍去病大军返回就没有先前进入漠北那么迅速了,一来大胜而归不用那么赶时间,二来几千匈奴贵族俘虏都是随军步行,这速度可就慢的不是一点半点了。

    农历的十月,塞外已经有些寒意了。不过好在此时后勤补给都跟了上来,全军上下都又加了几件衣衫。这次大军是凯旋而归,整个回军途中士气都十分高涨,加上不时的会有一些酒肉供给,几乎汉军每天在路上都在庆祝。

    经过一个月的行军,汉军再次越过长城,回到了平城县。这平城县其实就是后世的山西大同,不过西汉时期还没有山西这样的行政区划,这里是属于雁门郡的治地,而且平城县又是雁门郡都尉的治所。

    这一日汉军距离平城县还有三十里地,雁门都尉已经率领合衙属吏,连同平城县衙一干官吏,上百人齐聚在了平城县以北十里外的管道上迎接。西汉郡都尉是秩比两千石的官员,一郡之中仅次于太守的二号人物,不过这样的人物得知霍去病大军要经过自己的治所,也不得不摆出仪仗十里相迎!

    “侯爷再有二十里就是平城县了,不过雁门都尉赵贺已经出城十里前来迎接了!”赵破奴的已经先于大军见到了赵贺,立刻就翻身来禀报霍去病。

    “赵贺?那就传令全军在平城县十里外扎营,休息一夜明日再走!”霍去病其实并不熟悉这个赵贺是谁。虽然一郡都尉也算一方大员,可是霍去病接触的都是朝中高官,对地方军政要员很好有接触。

    “兄长认识这个赵贺?”霍光与霍去病并马而行,很随意的问道。

    “有所耳闻,到不曾有什么交往。”霍去病是真不认识这个雁门都尉,不过人家都十里相迎了,怎么着也还是要见上一面吧。

    “嘿,霍侍中这就不懂了。咱们侯爷地位如日中天,如今又携大胜之势返朝,谁不想巴结啊?我看这赵贺是想借机靠近侯爷。”宜冠侯高不识大大咧咧的说道,他这人平时虽然性格火爆,不过人情世故还是懂的一些,他倒说的直言不讳。

    “嘿嘿,宜冠侯倒是看得通透!”霍光笑着说道。对于高不识霍光知道此人和赵破奴一样,都是霍去病的铁杆,而且这根本不算什么秘密,甚至连汉武帝都是认可的。不然汉武帝也不会那么露骨的封高不识为宜冠侯,赵破奴为从骠侯。

    “咱们身为朝廷手握重兵的大将,切忌要谨言慎行。对于这些地方军政要员,我们还是要和他们保持些距离,从他们的地盘路过见个面是无可厚非的,不过切不可深交。这一点你们二人也要切忌!”霍去病真是不放过每一个能够教导霍光的机会,这一下他又将一些官场规则告诉霍光。

    对于霍去病的教导,霍光自然是悉心聆听,而且霍去病每每所言皆是重点。霍光发现在说完这些话后霍去病竟然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李敢,这一点包括李敢本人在内都没发现,不过霍光却是因此想到了一个后世的说法。

    “难道兄长同时在暗示,那李广不得封侯就是因为曾经私受梁王将军印的原因?”霍光不由的想到当年李敢曾随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而后因为勇冠三军得到梁王刘武的赏识,梁王更是当着众军的面授予李广梁国大将军印。

    在西汉中央朝廷本就有明确规定,王国官员不得在中央任职。李敢居然拿了梁王的将军印,这无疑给他未来道路蒙上了阴影,也是这个原因李广在七国之乱中虽然也立下大功,却无半点封赏。而梁王刘武后来又想要与汉武帝刘彻争夺皇位,这武帝一即位,回想起李广的过去,能重用他才怪了。

    “看来所谓李广难封,并非只怪什么时运不济,这一步错,就步步错了。说不定如果不是遇到汉武帝这样的帝王,李广能不能活到现在都难说了!对了,算算李广应该在不久前已经自刎了,西路军情估计也快要传到兄长这了。不知道李敢知道了这个消息会怎样?”霍光估计卫青大军也已经在返回长安的路上了,而这个时候李广应该已经自杀了。平心而论霍光对李敢还是有些好感的,别人死了父亲肯定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如果能安慰一下李敢,霍光还是愿意去做的。

    “下官雁门都尉赵贺,拜见侯爷和各位将军。侯爷大军凯旋归来,平城百姓已经为大军备好酒食,还请诸位将士进城歇息。”霍光都不知什么时候前面多了一群人,而为首是一位四十多岁身穿盔甲的武将,不用说此人就是雁门都尉赵贺。

    “赵都尉太客气了,大军进城多有不便,我军便在此地安营就可。”霍去病直接回绝了大军进城的提议,而且还毫无转寰的余地,他军令一出,立刻便有数骑传令兵传令去了。

    “侯爷治军之严,真是官等人学习的榜样啊。既然侯爷不愿大军进城,那晚些下官便将百姓们犒劳将士的食物送来。”赵贺知道霍去病军令一出就不可能更改,当下他便找了个台阶下。不过他这话却又给自己留了条退路,那就是晚上还能再来一趟,而且他说这话还给霍去病下了个小套,那就是赵贺说有平城百姓犒劳大军的食物,因为霍去病已经禁止士兵入城了,如果连这些食物也拒绝,那么在士兵心中就会留下一点瑕疵。赵贺是领兵之人,自然之道张弛之道,军法虽严苛,却不足以让士卒死心为主帅卖命,一个好的主帅还要回在感情上笼络士卒,所以赵贺肯定霍去病不会拒绝他。

    “如此就有劳找都尉了,带我谢谢平城百姓!”果然霍去病这次没有拒绝,这就是所谓的阳谋,就算你明知其中猫腻,却也无可奈何。

    “呵呵,这个赵贺还真有意思!”看着赵贺离去的背影,霍光笑着在霍去病身旁说道。

    “这到没什么,这些人不过是揣摩我的意思,其实这天下人人皆是如此,即便是我也不得不时刻揣摩陛下的心思。下位者只有对上位者投其所好,恶其所恶才是立命之道!”霍去病倒是看得通透,而且对霍光说起话来也直言不讳。不过事实也却是如此,人本就是时时刻刻揣摩他人心思!

    大营之中除了霍去病和霍光在主帐之中,其他诸将都在帐外与士卒打闹在一起。不过虽然战事已毕,霍去病却依旧禁制军中饮酒,而且今夜也严谨士卒前往平城。毕竟这几万大军都是成年男子,而这漠北之战半年几乎连个女人都没见过,这个时候一旦放松很可能闯出弥天大祸。

    霍去病自然是在等赵贺,既然此人说了要来,那么就肯定会来。不过让两兄弟都没想到的是,他们在大帐中等的赵贺没先到,反倒是等到了另一路人。

    “启禀侯爷,陛下的使者到了,此刻正在营外。”

    “嗯?陛下的使者这个时候来干什么?”霍去病有些意外的站起身来,他想不明白汉武帝这个似乎还派使者来干什么。

    “快快请进来。”霍去病整了整衣冠说道,而后端坐在帅账中。

    霍去病接见汉武帝使者的过程连霍光都不在场,不过这使者来的突然,走的也快。不到半个小时候,霍去病就亲自送这人到营门。

    对于汉武帝使者到来这件事,汉军中几乎都不知道,而即便使者走后,大营中依旧一片热闹的情景。

    “兄长,陛下说什么可?”霍光虽然有所猜测,却也很好奇汉武帝拍使者的意图。

    “你看看吧,这次舅父的战果并不理想,甚至陛下还很不满意,有几位将军也因此受了牵连。不过陛下对我们倒是多有赞扬,还破例对我军主要将领提前进行了封赏。”霍去病将手中一张锦缎递给霍光,这个时期虽然书籍还是竹简,不过锦缎便于携带,也已经用于传递信件了。

    霍光接过锦缎,开始认真地阅读起来。来到大汉已经大半年时间了,霍光也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