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宋第一神仙-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颜倾武的唇突然靠近赵峥,一副得意神情:“真的不喜欢?你说喜欢,我就让你亲我。”

    “真的吗?”赵峥精神一震。

    颜倾武见赵峥如此无耻,冷冷道:“假的!”

    二人见话不投机,各自扭头冷战了数分钟。

    “你说“还好有你”是什么意思?”赵峥先妥协道。

    “宋国皇帝能让派兵护送你来交换人质,想必你已经向他道明一切,不会介意我金国宗室之后的身份了吧。金国亡后,我还可以跑到宋国找你苟延残喘。”怀州城之行让颜倾武对金国最后一丝幻想都破灭,纵然完颜陈和尚天纵奇才,但这江山岂是他一个人能撑起的。

    “金国亡了,宋国势必与蒙古开战,你对宋国这么有信心能挡住蒙古铁骑?”

    “南方多山川河流,不利于骑兵纵横,再说宋国高城要塞众多,据城而守,拖个十几年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最关键的是宋国还有你,红薯与地瓜足以让大宋无粮草之忧,更加上刚才城外的那身巨响……”颜倾武说着突然语气激动:“你究竟是何人?怎么你能拿出这么多世上未有之物?”

    赵峥没有回答,今后他也不打算回答任何人这个问题,以他现在的地位,这天下已经没有人能逼他回答不喜欢的问题了。

    然而颜倾武好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问道:“你有方法,对不对?你有让金国逃过此劫的方法对不对?”

    赵峥依旧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赵峥的沉默也让颜倾武想明白一些事情,他终究还是不愿帮助金国,然后颜倾武向赵峥述说了她在楚州这些日子的见闻。

    “李全是平民出生,当年我朝在山东一带苛捐暴政,致使民不聊生,他们起兵反抗我没什么意见,毕竟这是我朝自绝于山东百姓,我听红袄军中老人人当年李全起兵,杀富绅,分田地,开官仓,似要与民共进退,可才短短数月,李全势力坐大,受到四方威胁也就越大,军中粮饷不够,于是就纵兵强掠,开始的对象只是富裕人家,最后扩散至普通人家,收刮一空,部下士兵更是无恶不作,烧杀抢掠是平常而已,更有甚者驱赶民众,阻敌追兵也不罕见。我不明白,当年他们不是因为不齿官府做法,深以为恶才奋起反抗的吗?为何现在变成曾经唾弃,憎恨的人了?”颜倾武说到这里,眼圈已经红红的了。

    “天下兴亡,俱是百姓受苦,千载历史,成就不过几名屠夫而已。孔圣仁义,教化天下,让平民黎庶也能通晓大意,明白是非。但百姓成士后又复压榨百姓,这天道循环,这般看来竟是如此悲凉。青史幽幽,可曾记载几笔百姓之苦?”

    赵峥惊讶颜倾武竟然发出这般震耳发聩之言:“孔圣之法未必就是天地唯一的道路,更何况,金宋两国不过外儒内法,这法家思想也未必不是一条康庄大道。都说佛道两家不事生产,其实这士子官绅不事生产,这天下财富都是农工所造,商人再通有无,这官绅不过附利在工农商所纳税赋之上,是为了更好管理,分配税赋而存在的。”

    颜倾武听到赵峥的发言,一把抓住他的手:“你难道有全新的法制,能改天换地?”

    赵峥还是沉默,颜倾武知道他心中华夷之间甚重,但看到一条全新的道路后他豪气一挥的说道,下了决心:“只要你给我这套法制,在细说其理,我发誓不与宋国为敌,金国要灭亡就随他而去,我只在乎金国百姓安危,无分金人、汉人。他日若是成功,我会奉华夏为祖,自号炎黄子孙,改汉姓,习汉俗!以后便是纳入你宋国亦可,我只求给金人一条活路。”颜倾武在怀州城的遭遇,自然看清楚了蒙古是抱着灭绝金人的计划来进行的,历史上金人也确实被蒙古屠戮一空,消失于历史长河,至于后金也就是满清那完全是脸上贴金,乱认的祖宗。

    赵峥听完颜倾武的决绝也是一惊,这几乎是主动强制汉化,如同历史上的鲜卑族最终与汉族融合,合二为一。

    “你如自立成功,只怕以后也是身不由己!”

    “宋国只管安插人手,我绝无怨言。”

    “这条路或是一条死路,你也愿意?”

    “我走的这条路已经是死路了,换个死法,见我未见的事物我也算死得其所了。”

    “好,我答应你!”

第六十章 杂交种子() 
宝应城外城的那声巨响不仅炸的李全魂飞魄散,也在千里之遥的临安炸响了,安定国的那封奏疏迅速抵达了两府,同时摆放在了赵昀的御书房的案头上。

    但对于奏疏上所言国师已将此物配方献给朝廷,赵昀觉得不可思议,光凭安定国的几笔描述,赵昀便能感觉的到新的火药是何等的威力,两府都是瞎子不成?如此镇国神物也视若无物?更何况是国师所献,难道到现在还有人敢小瞧国师不成?

    赵昀当即招了史弥远进宫,询问此事。

    “官家,此物乃是玻璃作坊制造的,国师当日只言是对火药的改造,监正记录下来之后,只当是平常之物,也没多加注意,微臣已经责惩他罚铜三斤。”

    赵昀听完微微皱眉,罚铜三斤的惩罚也太轻了吧,国师所献方法竟然都不加以重视,可见此人平日里并没有把心思放在办差上,但史弥远的面子也不好驳斥:“此等渎职之辈,罚铜三斤未免太轻,再加罚两斤吧。”

    赵昀轻轻一言,一旁的马德芳却预感这新时代果然开始了,皇上登基后从未驳斥过史弥远的请求决议,今日罚铜一事虽然只是件小事,但有一就有二,只怕以后这朝堂之上还会还会多出一个声音,史弥远不能再一手遮天了。

    史弥远也知这是赵昀的无心之举,并未针对他,事实上还在有意的照顾他的情绪,只在处罚的数量上做文章,但权力就像毒品,一旦沾上,那可就是戒不掉的。

    “官家,玻璃作坊监正平日里克忠职守,而且为官清廉,只是一时疏忽,如此责罚恐有些重了。”派往玻璃作坊的那名官员史弥远连名字都记不住,之所以这样为他求情是因为此事关系到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史弥远一步也不想退让。

    “如此……便只罚铜三斤吧!”

    马德芳看见赵昀脸上有些不悦,心想这史相公今日怎么如此昏聩,这点小事就遂了天子的心意又如何,何苦步步相逼。

    “陛下,微臣还有一事相报,番禹知县赵广乐今日来报,在广州试种的农作物,除了红薯与土豆亩产稳定外,其余亩产都出现了严重下滑,小麦与水稻等农物在广东已经试验了一季,确认无误,小麦与水稻的长势不仅高矮不一,甚至成熟的时间也不一,亩产量不足百余斤,远不如占城稻。”

    占城稻在宋时由南亚传入中国,已经在江南一带普遍栽种。赵峥从现代所带来都是杂交种子,由人工授粉让不同基因型的植物基因重新组合成新的个体,所以新杂交农作物基因很不稳定,往往栽种一代后第二代的遗传基础就不在是最好的搭配,而是好坏兼有就会出现产量下降,高矮不一,成熟时间不一的情况,用句俗话来说就是他们返祖了。

    但红薯与地瓜是块根繁殖,就是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红薯与地瓜自己萌芽,不是杂交作物,基因稳定,只要气候,肥力跟得上是不会出现大规模减产的。

    赵昀听完史弥远的参奏,暗想,难道那水稻和小麦是国师的障眼法,不能留种,看来他道法还是不太高深:“国师不日就要抵达临安,此事你要知会于他,看他有何良策解决此事。”

    史弥远叹道:“只怕国师年幼,道法不精,难以担此重任,倒是黄真人带来的土豆由与红薯产量稳定,或可问计于他。”

    这史相公是要向国师动手吗?马德芳惊疑道,这两尊大神开战,不知要有多少人受池鱼之灾。

    赵昀挥手一口回绝道:“此事不可,黄真人泄露天机,本就有劫数等他,鲁莽行事,反而会坏了大事。黄真人进京后又不是没人想通过他获得仙法,但黄真人每次都是闭口不言。只有与国师通过秘法才能沟通天机之事。”

    史弥远正色道:“国师系国事于一身,微臣不忍他小小年纪就承此重担,黄真人膝下还有两个弟子,未必不能替黄真人传授机宜。况且国师御下重担后,也能多抽些时间陪官家共同参悟大道!”

    史弥远前半段,赵昀一句话都没听进去,倒是后面的话让他眼前一亮,要是国师没有那么多的事,岂不是多花些时间用在制作玻璃上了,那能看到月宫的望眼镜他可一刻都不想等了:“倒可以一试,国师也正好有精力用在望眼镜一事上。”

    赵昀说道此处骤然收住了,心想我没泄露什么事情吧?略略回想便放心下来,还好!还好!

    “此事应知会国师再说,免得让国师心生间隙。”

    ——

    赵峥返回临安的时候,顺道去了一趟余杭,查重白云宫的建设情况。

    游雄一直在余杭负责道观的建设,前前后后总共占地了一万于亩,余杭地处江南并且是畿县,属于繁华地区,但是靠近海滩的土地因为土地含碱太高所以基本上没人耕种又多是荒地,所以这地价也便宜,总共才花了不到二十万贯。

    道观的主殿还没见影子,赵峥决定使用新式的水泥和新的建筑方式来建造白云道观,水泥的原材料也简单主要就是石灰石与粘土再加上少量的铁粉与石膏经过反应便可。

    赵峥手里有水泥的生产制造的图纸,铁粉由玻璃作坊的钢材锅炉提供,石膏早早的托王福财在全国购买天然的硬石膏加工。

    有了军器监顶尖的工匠以及建造玻璃作坊的经验,这水泥厂基本已经成型了,有了水泥,制作水泥砖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要打造一个模型便可制造,水泥砖省料且坚固,将会在大宋掀起一场建筑革命。

    赵峥一直待在余杭监督制造足足有五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