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峥在听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后决定将这份功劳送给它历史上原本的主人,赵葵。
赵葵得到国师的召唤,来到赵峥的府邸看到李全后大吃一惊,询问这是何故,由于赵峥名义上是在闭关窥探天机,这戏要做足,不能给人留下把柄。
所以赵峥就只能传递纸条出来“事涉天机,你认领活捉李全功劳,不要对外声张。”
赵葵拿着这张纸条,暗想道,国师应该是想用这功劳来补偿自己,眼下是四月下旬,春耕还未完全过去,抢种还是有可能的,再加上官府借贷种子粮食,今年也可以将就着过去。但广东的开发的确遇到了人力缺少的瓶颈,宋国基本上所有的流放犯人都弄到广州去了,但还是远远不够,有了扬州城外这将近二十万人的难民,广东的开发至少可以提前两年。眼下金国与蒙古的决战在即,以金国现在表现出来战力,过不了几年大宋将直面蒙古的兵锋,所以这广东开发便越发显得重要。
是要名声还是要功劳,这一切让赵葵面临两难的选择。
而马德芳在颜倾武送回扬州后,以受到惊恐为名,在扬州休养三日才离开。
李全被活捉的消息,第一时间传遍了扬州城,面对赵善湘与赵范的疑问,赵葵也只得说出实情。
李全被活捉,他的军队自然土崩瓦解,于是赵善湘趁势一举扫荡两淮,将李全的势力完全赶出宋境。
与此同时,两府同意了赵葵的将二十万难民流放的奏疏,并近乎一意孤行的推行下去,举国哗然,赵葵与史弥远一道被骂成了屠夫,连带着不少士兵看着赵葵的眼睛都有些胆怯,如果是此前赵葵给他们的印象是英武不凡,通晓军事的儒臣,那么现在则是一个冰冷残酷的屠夫,自古法不责众,这次朝堂竟然连坐平民,闻所未闻。
——
临安城内,相府,史弥远坐在湖畔垂钓,也许是春日里的阳光太过温暖竟然让他睡着了,身旁的绿衣轻轻的摇了摇史弥远:“相公,还睡,不仅鱼都跑了,连李尚书也要跑了。”
史弥远眯起眼睛看见李知孝坐在一旁等候,和煦的笑道:“孝章,什么时候来的?年纪大了就嗜睡,不比你们年轻人。”
今年二月,李知孝刚刚升任工部尚书,但他并无一点喜色,史弥远如此匆匆的把他升到这个高位可不是什么好的举动。
这代表史弥远已经心生退意,从这段时间关于李全兵围扬州开始,史弥远一些列的举动无不暗示着史弥远有意自污,罢相养老。
没了史弥远这顶天罩着,李知孝做的那些污秽事,足够将他贬往琼州几十次了。这工部尚书,权当是史弥远这些年给他的辛苦费,不过也太廉价了,李知孝心中自认为自己这么多年为了帮史弥远排除异己,在御史台待了将近十多年,以他的功劳进入两府不是什么出格的事。
李知孝今日就是来试探史弥远的态度的,早作打算,他可不想坐以待毙。
“相忘于江湖也是人生一大乐趣,但世事哪能如意,为国操劳,鞠躬尽瘁不在少数,相公更是如此,与前朝诸葛武侯相比也不在话下。”
史弥远此事收起了鱼竿,让人拿一些鱼饵过来,他亲自喂鱼。
“孝章,人最重要的事是要有自知之明,我执宰大宋二十多年,你以为是因为我运气好,遇到了两位圣主?”
史弥远语重心长之言,说道“圣主”二字让李知孝在心中微微一笑,民间由传言要不是史弥远遇到一个傻子皇帝和一个老实人皇帝,凭他的才能如何能独相二十多年?
“以相公之能,执宰大宋二十多年那是朝堂的福气,并非全部是圣上拔耀之功。”
面对心口不一的李知孝,史弥远的心里话也到此为止了,多说无益,皇帝要亲政,整治朝纲那是必要的,而史弥远独相二十多年,党羽众多,百姓官员早已怨声载道,是拿来开刀的最佳人选,于权术登峰造极的史弥远又如何不明白呢?更为可怕的是官家对自己已经心生不满,在加上在一旁态度不明的国师,史弥远真担心那一天船会突然掀了,倒不如自己主动退一步,换一个四海晏平,而作为回报,史嵩之一定会得到重用,进入两府不是什么难事,这史家的富贵就也算保下来了。
史弥远之所以敢放下手中权力是因为对手让他觉得信任,独相二十多年,朝堂里的政敌已经被他赶的差不多了。
现在要他对面站着的是一个没有任何政治经验的菜鸟,以往朝堂的任何斗争手腕,这位大宋官家好像全然不知,面对一个不知道游戏规则,且有改写游戏规则的对手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而他身旁更有一个看不出深浅的国师,这一切都让史弥远感到心力交瘁。
所以不如相忘于江湖享受一番天伦之乐,而自己的幼弟不是一直埋怨自己久居中央,断绝他进入两府的机会,现在遂了他的愿吧!
——
李全被活捉,李全的部下,逃的逃,降的降,不过十多天,宋国的军队就推到了楚州的城下。
楚州城内李全还残余的部下也没过多抵抗,纷纷举白旗投降。
然而当赵善湘检查楚州的装备库时,发现已经被人洗劫一空了,连忙找来相关的人询问,便知道杨妙真已经十日前来过这里,那时李全战败的消息还没传来,杨妙真在军中还是很有威望,所以将楚州城内的武器,粮草运走,也没人敢多说一句。
赵峥听到赵善湘知会此事后,明白颜倾武已经开始行动了。
第七十七章 仙人授书()
楚州两年前改为淮安军,视为李全的羁縻州,任其自治。
李全虽然对楚州民众盘剥颇深但也不会做出杀鸡取卵的事情,也注重发展工农业,特别是商业,山东一地沟通南北,李全很重视商业发展,还特别保护过往的商人,以从中抽取商税以维持自己的统治。
这也是李全在山东能在三方势力夹缝之下还能坚持十多年的原因,治下的州县比宋朝治下的不如,但与金朝的则半斤八两。而楚州献城,没有经过战火,城内没有赵峥想象的那样百业萧条,街上行人虽然少,但店铺都是全部开着的,治安还是维持在一定程度。
赵峥心想这李全也不完全是草包,能骑墙十多年也算有些见识和本事。
楚州百姓对宋军的到来无悲无喜,在他们看来无非是换了一个纳粮的对象,哪些势力你争我夺的抢地盘,谁又真正在乎过他们的死活。
赵峥坐在马车里,他现在依旧处于“闭关”的状态,不能抛头露面,但又闲着无聊,所以就坐在马车里来看一看这楚州城的情况。赵峥看着楚州百姓麻木的脸,第一次感受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悲凉所在。
今天是宋军进城的第一天,街上的行人很少,都躲在家里不敢出来,但路上的店铺却是全部开着的,街边一家包子铺,据赵峥观察在这一炷香的时间内没有一个人光顾,但店家的脸上却没有失望的表情,也没有叫卖的热情,仿佛开店只是为了完成一件差事,赵峥有些奇怪,让成道下车给他买个包子进来,顺便打听一下情况。
“店家,你这蒸饼怎么卖?”成道面带笑意的问道。
宋时,所有的面食都称饼,馒头,包子叫蒸饼,面条叫面饼。
店家来了精神,见成道一声道袍打扮,以为是来楚州为死人做法事的,听着口音像是南人:“小哥是南人吧?这兵荒马乱的跑到楚州来做什么?这里的死人买卖可不好做?”
成道受到赵峥的影响不自觉的笑了笑:“生活难讨,在下法术不精,只得过界来捞饭吃。我说店家,我是你今天的第几个客人那?今天的生意明显难做,怎么大伙都将店开着啊?”
店家叹气道:“我们没有你们南人命好,享受了几年的太平日子,为了活命只得小心谨慎,今天生意是不好,可是我们要是不开门,被那些兵爷说是对新朝不忿,罢市抗议,那真就是有苦说不出了。所以今天这生意再差,我们也得开下去。”
赵峥在马车听到店家的诉苦,叹道兵民之间的不信任竟一至于斯。
不过下午随着几张安民的告示贴出,楚州城内民众的惶恐之心也渐渐平息下来,赵善湘于民政一块还是很有心得的,如果能够守住楚州,不出三年,楚州便会真正意义上成为宋国治下州府。
赵善湘将楚州城内一切安定好之后,便求见赵峥,为的是海州一事。
李全名义上的地盘覆盖了大半个山东,但山东义军遍地,大多只是名义上归附李全,实际上许多州县都是处于自治的状况,或归附宋国,或投降金国,或者投降蒙古,总之里面的道道很深。
而这海州乃是方真六的地盘,是方郭三的儿子,方郭三是与杨安儿一辈的义军头领,与李全是两路人马,起义失败后余部和地盘归顺了李全,这海州是方郭三的地盘,现在自然变成了方真六的了,平日里方真七表面听李全的调遣,受他节制,但实际上方真七已经投降金国,李全的势力根本掺不进来,再加上四年前蒙古攻打青州李全被俘虏后,他虽然全断其一指,发誓南归必叛宋国,蒙古这才放他回楚州,但被俘虏将近半年的时间里,李全手下的势力纷纷拥兵自重,各投暗主,这才造成了山东如今混乱的局面。
宋军虽然乘胜追击,但兵力不足,想要强攻海州,只怕会付出很大代价,而朝廷却迟迟不派遣大军,支持赵善湘收复山东,所以这局面就变得有些僵持了。所以不得不问计于赵峥,看他有没有什么妙法破城。
——
“国师,海州城雄,若有十门火炮,当可破城。”宋军现在能战之兵不足两万,要想进攻海州,还要分兵驻守楚州,泗州所以兵力十分吃紧,只得希望火炮身上了,但赵善湘几次上书,玻璃作坊也只赶制出来三门火炮,要想运到楚州还得十多天,但日久